锣鼓杂戏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锣鼓杂戏,又称铙鼓杂戏,是山西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因演唱时不配丝弦,只以锣鼓伴奏而得名。又因其形成于晋南临猗县境内龙岩寺一带,早期专为酬神集中于龙岩寺演出,故又名龙岩杂剧,主要流行于临猗万荣河津垣曲新绛等地。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

历史溯源

  锣鼓杂戏的起源年代有诸多的说法。有说起源于明代的,有说起源于宋金的,还有说起源于唐代的。据传龙岩寺建于唐代贞元二年(公元786年),主持建造者是河东节度使马燧。马燧不仅战功赫赫,还十分喜爱歌舞,在任职河东节度使期间,曾作《定难曲》献给唐德宗李适。后人于每年正月十六在龙岩寺演出锣鼓杂戏,可能就是为纪念这位战功赫赫的歌舞爱好者的;后来逐渐演变为诸神皆酬的祭祀戏了。

  解放前,临猗的新庄、上李、高家垛三个村的锣鼓杂戏班社,除正月十六演出外,在每年农历九月九重阳节庙会时,也轮流到龙岩寺演出。解放初,龙岩寺虽被拆毁,但当地群众演出锣鼓杂戏已成为传统习俗,一直得以流传。1979年和1980年春节,高家垛和新庄两村还演出了锣鼓杂戏传统剧目《三山会》、《天井观》、《三请诸葛》、《铜雀台》等。

表演特征

  锣鼓杂戏的唱腔为吟诵体,有少量曲牌,如"越调"、"官调"、"油葫芦"等。演唱不配丝弦,念多唱少,比较简单,有"不被丝弦、锣鼓断句"的特征。它的唱腔主要有三种:一种是耍句调,一般为七字句和十字句,又分紧急调和常用调,是杂戏的主要腔调;一种为拧字调,一般为多字句,有时中间穿插耍句调和数板;一种为宫字调,唱时不加鼓点,谓之"干唱",一般为七字句、十字句和多字句,根据悲伤和欢乐的不同情感,又有两种不同的唱法。锣鼓杂戏的道白很少,与蒲白相近,在每句话的尾后加锣声。

  乐队由鼓、锣、唢呐组成,以大鼓主奏,同时承担乐队指挥之责,基本鼓点有擂鼓、战鼓、走鼓、刹鼓、列儿鼓、跌场鼓、行营鼓等八种。敲战鼓者为鼓师,指挥整个乐队。根据剧中两军对战时的道白吟唱、行军观景、元帅升帐等不同变化,分别使用各种锣鼓点。唢呐只有两个简单曲牌,配合小鼓小钹在武打结尾和摆宴、升帐时使用。

  锣鼓杂戏的演出有一套固定的仪式。演出前要挑选数名精干小伙,在寺前做跑马表演;戏班全体角色列队走街串巷,人称"摆道";随后,分别到各自的宗族宗庙祭祖,再登台演出。演出时,由一名身穿长袍、头戴礼帽的"打报者"引着各种角色上台到左角入座。角色登场用"念"的方式自报家门,举手动步及唱、吟、念、白均配锣鼓。"打报者"还负责拉前场、传令、禀报,给观众解说剧情以及充当树木、石头道具,类似宋代杂剧中的"竹竿子"。现代的各种文艺节目主持人的雏形就是"打报者"。

  锣鼓杂戏一部戏往一部戏往往分许多场次,故事也较复杂,登台人物多达40余人,每出戏往往要演出四个小时左右。剧中无论单人表演或多人交战,从脚步手势和刀枪对阵,一招一式始终贯穿拳术动作,形成一定套路和程式。剧中原无旦角,自1922年临猗县的新剧目《三请诸葛》、《苏护征西》中增加了徐母和邓婵玉两个女性,才开始有了妇女形象。

  锣鼓杂戏的传统剧目有近百个,大多系神怪和历史故事,其中又以"三国戏"为多。剧中无论单人表演或多人交战,从脚步手势和刀枪对阵,一招一式始终贯穿拳术动作,形成一定套路和程式。剧中原无旦角,自一九二二年临猗县的新剧目《三请诸葛》、《苏护征西》中增加了徐母和邓玉蝉两个女性,才开始有妇女形象。

  在所知的剧目中,《落凤坡》、《单刀赴会》、《瓦口关》等均已失传。现在保留的剧目有《乐毅伐齐》、《伐西岐》、《降香》、《潼关》、《鸿门宴》、《匕首剑》、《战昆阳》、《铜雀台》、《三请诸葛》、《白猿开路》、《大闹天宫》、《无底洞》、《三山会》、《天井观》、《火攻计》、《下兖州》等。晋南地区有一个民间传说,说蚩尤当年被黄帝杀死,变成了刺牛怪,依然兴风作浪,危害一方。每遇天旱狂风,群众就认为是刺牛怪又在作乱,制造旱情。尤其是运城盐池一带,是著名产盐区,淡水宝贵,最怕天旱。于是,他们就寄希望于神灵。晋南人最崇拜的神是关羽,因为关羽是本地人,能为他们解除灾难。因此,锣鼓杂戏还有一个神话剧目,叫做《关公战蚩尤》。

传承意义

  锣鼓杂戏如起源于唐代的话,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即使起源于宋元交替时期,它也比昆曲700年的历史还早100年。从宋金杂戏到元曲再到清戏,锣鼓杂戏这一民间艺术从未隔断过,它不仅对晋南蒲剧,而且对所有戏剧剧种都产生过影响,所以称其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

  古老的锣鼓杂戏的演员是世袭制,大多是子承父业,代代相传,一腔一调一招一式,都是父辈怎么教,子辈就怎么学,只许悉心模仿,不得任意创造。这种传承方式使该剧种走进了死胡同。锣鼓杂戏的老艺人现今已寥寥无几,比较有代表性的只有运城临猗县三管镇新庄村、人称"活张飞"的高仰星,还有"满堂红"姚宝琦、"全包袱"张奠吉。他们都已年过八旬,为锣鼓杂戏的传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古老的锣鼓杂戏的演员是世袭制,大多是子承父业,代代相传,一腔一调一招一式,都是父辈怎么教,子辈就怎么学,只许悉心模仿,不得任意创造。这种传承方式使该剧种走进了死胡同。锣鼓杂戏的老艺人现今已寥寥无几,比较有代表性的只有运城临猗县三管镇新庄村、人称"活张飞"的高仰星,还有"满堂红"姚宝琦、"全包袱"张奠吉。他们都已年过八旬,为锣鼓杂戏的传承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今年90岁高寿的张奠吉老人说,自从1994年上级部门来搞文化调研时,村里演过一场《铜雀台》的锣鼓杂戏,后来就再没有演过一场了。还有十来岁便跟父亲学艺、如今已是80岁的张相堂老人。他家里还保存着《火功计》、《铜雀台》、《三请车》、《下兖州》等手抄本剧本。老人介绍,如今在新庄村,还有十来个徒弟师承他们3位老艺人,徒弟也都已40多岁。其中有师承张奠吉的"张飞"张国森。目前,像临猗新庄村这样有3位老艺人、十来个徒弟搞锣鼓杂戏的村子,在运城其他县已没有了。加之,在多元的娱乐形式下,因原始而自然的民间"农民乐"系子承父业而后继无人、新一代人又不喜欢听唱大戏等因素,锣鼓杂戏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正如文化界许多有识之士所言,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不及时保护,它们很有可能像大海退潮一样全方位消失。因此,今天我们对濒临灭绝的民间文化艺术进行搜集、整理、保存,是当务之急。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