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腊肉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数据库-标题.png

镇巴腊肉陕西省镇巴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0年12月3日,《关于批准对长沟葡萄、茅贡米、华县大葱、镇巴腊肉、轮台白杏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总局2010年第135号)批准)

产地范围

镇巴腊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为陕西省镇巴县现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镇巴腊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陕西省镇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镇巴腊肉的法定检测机构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

农历小雪至大寒末期选用在保护区内养殖的汉江黑猪及其杂交后代,养殖时间8至12个月,屠宰标准体重范围80至120kg,加工用原料部位为前腿、后臀、五花肉,霜降及立春间干腌。

(二)加工技术。

1. 加工工艺:原料→修整→腌制→烘制→熏制→烧洗→晾晒

2. 加工要求:

(1)分割。将整块的前腿、后肩、五花肉,分割成1500g至2500g重的长方形肉块。

(2)腌渍。将切好的肉块用食盐及调料粉擦均抹透,肉面向下,最下一层肉皮向上,依次放入腌缸,腌渍3天后翻缸,温度控制在-2℃至5℃。

(3)熏制。腌好的肉应沥干水分挂入熏房,用备好的木屑、柏树枝、椿树皮等熏烤,熏房内初温70℃,3至4小时后逐步降温至50℃至30℃。

(4)烘烤。烘烤在烘烤房内进行,将腌制好的肉块吊挂在烘烤房内的木架上,选用上好的柏树枝、椿树皮、核桃壳、青岗木等镇巴山区特有的带有浓郁香味的柴草慢慢烘烤,温度控制在30℃至40℃之间,烘烤30至45天。

(5)烧洗。将烘烤好的腊肉用喷灯烧焦表皮,用温水浸泡7至15分钟,用温热水清洗至水清为止,捞出挂在干燥、通风处沥干水份。

(三)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脂肪呈乳白色、瘦肉呈枣红色;外表微湿润、清洁无粘液;肉质优良、有弹性。

2. 理化指标:水分含量/(%)≤25;食盐的含量(以NaC1计)/(%)≤8。

3. 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