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的世界遗产:长城
中国的世界遗产:金山岭长城
长城最东端入海处——秦皇岛老龙头

  长城汉语拼音:Chángchéng;英语:The Great Wall),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战争时代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是不同时期的古代中国的为抵御不同时期的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秦朝统一中国之后联成万里长城。两代又曾大规模修筑。其工程之浩繁,气势之雄伟,堪称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工程。

  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虎山长城,长城遗址跨越北京天津河北甘肃青海山东内蒙古等15个省市自治区,总计有43721处长城遗产。

  2009年4月,中国国家测绘局及国家文物局报告最新的完整考古研究显示,明长城全长8851.8千米,其中人工墙体的长度为6259.6千米,壕堑长度为359.7千米,天然险的长度为2232.5千米,墙体平均高6至7米,宽4至5米。国家文物局2012年6月5日宣布,历经近5年的调查和认定,中国历代长城总长度为21196.18千米。这是中国首次科学、系统地测量历代长城的总长度。

基本资料

  • 中文名称:长城
  • 英文名称:The Great Wall
  • 批准时间:1987.12           
  • 遗产种类:文化遗产
  • 遗产遴选标准:长城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II)(IV)(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1644年),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概述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御敌,便据险修筑长城。秦统一中国后,把分段的防卫墙连接起来,建成规模宏伟的万里长城,以后各朝又陆续加固增修。到了明代(1368-1644年),在旧有的基础上逐渐改建成如今的面貌。

  长城的主体工程是绵延万里的高大城墙,大都建在山岭最高处,沿着山脊把蜿蜒无尽的山势勾画出清晰的轮廓,塑造出奔腾飞跃、气势磅礴的巨龙,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在万里城墙上,分布着百座雄关、隘口,成千上万座敌台、烽火台,打破了城墙的单调感,使高低起伏的地形更显得雄奇险峻,充满巨大的艺术魅力。

  各地的长城景观中,北京八达岭长城建筑得特别坚固,保存也最完好,是观赏长城的最好地方。此外还有金山岭长城慕田峪长城司马台长城古北口长城等。天津黄崖关长城、河北山海关、甘肃嘉峪关也都是著名的长城游览胜地。

  根据历史记载,从战国以来,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最早是楚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或敌国,开始营建长城,随后,齐、燕、魏、赵、秦等国基于相同的目的也开始修筑自己的长城。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著名大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国长城连起来,西起临姚,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遂称“万里长城”。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主要是明长城秦长城只有遗迹残存。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长城的修建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孙中山先生曾评价:“始皇虽无道,而长城之有功于后世,实上大禹治水等”。

  汉代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从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黑龙江北岸,全长近一万公里,古丝绸之路有一半的路程就沿着这条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到了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刺族的侵扰,从没间断过长城的修建,从洪武至万历,其间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

  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历史文化意义。现在经过精心开发修复,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司马台、慕田峪、嘉峪关等处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如今,长城与埃及金字塔,罗马的斗兽场,意大利比萨斜塔等同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丰碑和智慧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长城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长城:约公元前220年,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用以抵抗来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又继续加以修筑,使长城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

长城修筑的历史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 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俨狁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到了公元前七八世纪,春秋战国时期列国诸侯为了相互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自己的 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长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中 山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长城以自卫。这时长城的特点是东、南、西、北方向各不相 同,长度较短、从几百千米到l000~2000千米不等。为了与后来秦始皇所修万里长城区别,史家称之为“先秦长城”。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并灭了六国诸侯,统一了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纷争的局面,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统一国家的大业。为了巩固统一帝国的安全和生产的安 定,防御北方强大匈奴游牧民族奴隶主的侵扰,便大修长城。除了利用原来燕、赵、秦部分 北方长城的基础之外,还增筑扩修了很多部分,“西起临洮,东止辽东,婉蜒一万余里”,从此便有了万里长城的称号。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计有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其中以汉、金、明三个朝代的长城规模最大,都达到了5000 千米或10000千米。它们都不在一个位置上。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看,除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比汉族统治的朝代为多。清朝康熙时期,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 开始到清代的2000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

长城的防御工程体系

  绵延万里的长城它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这一防御工程体系,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层层指挥、节节控制。以明长城为例,在万 里长城防线上分设了辽东、蓟、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宁夏、固原、甘肃等九个军事管辖 区来分段防守和修缮东起鸭绿江,西止嘉峪关,全长7000多千米的长城,称作“九边重 镇”,每镇设总兵官作为这一段长城的军事长官,受兵部的指挥,负责所辖军区内的防务 或奉命支援相邻军区的防务。明代长城沿线约有100万人的兵力防守。总兵官平时驻守 在镇城内,其余各级官员分驻于卫所、营城、关城和城墙上的敌楼和墩堡之内。

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

  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在2000多年的修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是在布局上,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就总结出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经验。2000多年一直遵循这一原则,成为军事布防上的重要依据。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则,创造了许多种结构方法。有夯土、块石片石、砖石混 合等结构;在沙漠中还利用了红柳枝条、芦苇与砂粒层层铺筑的结构,可称得上是“巧夺天工”的创造,在今甘肃玉门关、阳关和新疆境内还保存了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这种长城的遗迹。

  长城的城墙 是这一防御工程中的主体部分。它建于高山峻岭或平原险阻之处,根 据地形和防御功能的需要而修建,凡在平原或要隘之处修筑得十分高大坚固,而在高山 险处则较为低矮狭窄,以节约人力和费用,甚至一些最为陡峻之处无法修筑的地方便采 取了“山险墙”和“劈山墙”的办法,在居庸关、八达岭和河北、山西、甘肃等地区的长城城 墙,一般平均高约七八米,底部厚约六七米,墙顶宽约四五米。在城墙顶上,内侧设宇墙, 高一米余,以防巡逻士兵跌落,外侧一面设垛口墙,高2米左右,垛口墙的上部设有望口, 下部有射洞和擂石孔,以观看敌情和射击、滚放擂石之用。有的重要城墙顶上,还建有层 层障墙,以抵抗万一登上城墙的敌人。到了明代中期,抗倭名将戚继光调任蓟镇总兵时, 对长城的防御工事作了重大的改进,在城墙顶上设置了敌楼或敌台,以住宿巡逻士兵和 储存武器粮袜,使长城的防御功能极大的加强。

  关城 是万里长城防线上最为集中的防御据点。关城设置的位置至关重要,均是选 择在有利防守的地形之处,以收到以极少的兵力抵御强大的入侵者的效果,古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生动地说明了关城的重要性。长城沿线的关城有大有小,数量很多。就以 明长城的关城来说,大大小小有近千处之多,著名的如山海关、黄崖关、居庸关、紫荆关 、 倒马关、平型关、雁门关、偏关、嘉峪关以及汉代的阳关、玉门关等。有些大的关城附近还 带有许多小关,如山海关附近就有十多处小关城,共同组成了万里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系统。 高高耸立的长城烽火台 有些重要的关城,本身就有几重防线,如居庸关除本关外,尚有南口、北口、上关三道关防。北口即八达岭,是居庸关最重要的前哨防线。

  烽火台 是万里长城防御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作为传递 军情的设施。烽火台这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很早就有了,长城一开始修筑的时候就很好地 利用了它而且逐步加以完善,成了古代传递军情的一种最好的方法。传递的方法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因白天阳光很强,火光不易见到,夜间火光很远就能看见。这是一传递信息很科学又很迅速的方法。为了报告敌兵来犯的多少,采用了以燃烟、举火数目的多少来加以区别。到了明朝还在燃烟、举火数目的同时加放炮声,以增强报警的效果,使军情传递顷刻千里。在古代没有电话、无线电通讯的情况下,这种传递军情信息的办法可以说 十分迅速了。关于烽火台的布局也是十分重要的,要紧的是要把它布置在高山险处或是 峰回路转的地方,而且必须是要三个台都能相互望见,以便于看见和传递。烽火台在汉代曾经称过亭、亭隧、烽燧等名称,明代称作烟墩。它除了传递军情之外,还为来往使节保护安全,提供食宿、供应马匹粮秣等服务。还有些地段的长城只设烽台、亭燧而不筑墙的,可见烽火台在长城防御体系中的重要性。

文化遗产价值

  万里长城从春秋战国开始,伴随着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行进。众所周知,一部悠久的古代中国文明史,封建社会是最丰富最辉焊的篇章,举凡封建社会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历史事件,在长城身上都打下了烙印。金戈铁马、逐鹿强场、改朝换代、民族争和等在长城身上都有所反映。长城作为一座历史的实物丰碑,将水文在中华大地。在万里长城身上所蕴藏的中华民族2000多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的内涵十分丰富,除了城墙、关城、镇城、烽火台等本身的建筑布局、造型、雕饰、绘画等建筑艺术之外,还有诗词歌赋、民间文学、戏曲说唱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帝王将相、戍边士卒、骚人墨客、诗词名家为长城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边塞诗词已成了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流派。如李白的“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维的“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岑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梨花开”等名句,千载传诵不绝。孟姜女送寒衣的歌词至今还广泛传唱着。古塞雄关存旧迹,九州形胜壮山河,巍巍万里长城将与神州大地长存,将与世界文明永在。

长城现状及保护

  受长期以来的地震、洪灾、风雨侵蚀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长城遗址保护状况不容乐观。以明长城为例,人工墙体只有8.2%保存状况较好,而74.1%保存状况较差或者差,甚至只剩下地下基础部分。有大量长城遗址存在坍塌、倾斜等重大险情。目前,长城在保护、研究、管理等方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法人违法现象严重,个别地方和部门在基本建设、长城资源利用等工作中,片面追求眼前利益、局部利益,随意开挖、破坏长城;

  二是保护意识较为淡薄,部分地方群众缺乏文物保护知识和意识,在长城上取砖取土、平整道路、种植农作物等现象较为严重;

  三是保护基础工作相当薄弱,由于长城大多分布于边缘偏僻地区,地方财政困难,管理能力差,其“四有”基础工作(即划定保护范围,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设置管理机构或人员)进展缓慢;

  四是研究水平总体不高,研究力量较为分散,针对长城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特点、保护维修、展示、监测和管理方面的具有重大影响并成为国际遗产保护界广泛认同的学术成果不多。

  国家文物局表示,在“十二五”期间,要按照险情的轻重缓急程度,组织技术力量分批开展长城抢救性保护维修工程。在具有重要价值或已开放参观的长城段落设置必要的安防、避雷和围栏等保护设施,建立长城监测预警系统,基本排除大的险情隐患,确保调查认定的长城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使长城保护总体状况得到较大改善。

长城的形制与体系

  长城从来就不是一道孤立的城墙,而是由大量建筑组成的严密体系。统而言之,越到后期,长城体系就越完善、越严密,整体防御能力不断增强。长城体系主要由关隘、城墙与楼台、烽燧三部分组成,此外还包括其他附属设施。城墙与楼台又可以分为城门、城楼和城墙三部份。

关隘

  在出入长城的咽喉要道上一般都设有关隘驻守。关隘一般建在狭窄的通道上,如两山之间的最窄处,山水之间的狭长走廊,以及溪流、河谷的相交处。由于关隘于军事的重要意义,此处的长城有着更为坚固、完善的防御体系。关隘一般由关口的方形或多边形城墙、城门、城门楼、瓮城组成。有的还有罗城和护城河。

  城门:城门是进出关口的通道。元以前多用木过梁,后来改用砖或石块砌成拱券形的门洞,称为“券门”。门洞内装有巨大的包铁木门,门外侧用巨钉嵌镶,门内侧装有门闩及锁环,有的还装有机关。

  城楼:城门上方筑有城楼,是重要的观察所、指挥所和战斗据点。城楼为三层以下的木结构或砖木结构建筑。

著名关城

  虎山长城:明长城的东端起点。

  山海关:山海关控制着由北京通往东北的要冲——辽西走廊,位于燕山东段与渤海之间的狭长地带,是明长城东部第一座关口,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嘉峪关:嘉峪关位于祁连山与龙首山之间的狭窄隘口,控制河西走廊,始建于明代,为明长城最西端关口,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

  玉门关: 是中国境内连通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之一。

  阳关

  雁门关:雁门关高踞在的九塞之一的雁门山上,扼守山西南北交通要冲,切断了塞北高原通向山西及华北平原的一条重要通道。

  水关

  黄崖关

  八达岭

  居庸关

  慕田峪长城

  金山岭长城

  司马台长城

  大境门

  宁夏古长城

  紫荆关

烽燧

  长城体系中设置有大量烽燧(烽火台)作为情报传递系统。古时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系古代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最古老但行之有效的土电报。烽火台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讯息。 根据历史文献、出土汉简和实地考察可知,烽燧数量众多且一直延伸到长城以外很远的地方。按烽燧配置的位置和功能,可以分为四组:设在大漠深处的烽火台是发出警讯的最前线,沿长城两侧设置的烽火台向沿线传递情报,由长城通往京师的系列烽火台与王朝中央联系,还有一组烽火台与长城所在地附近的地方政府和驻军联系。按明朝制度,举一烟鸣一炮表示来敌100人左右;举二烟鸣二炮,来敌500人左右;1000人以上举三烟鸣三炮。在50千米的长城沿线上,共发现烽火台80余座,间隔距离平均约3千米,最远的不超过5千米。“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两种信号,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

  烽火台的建筑早于长城,但自长城出现后,长城沿线的烽火台便与长城密切结为一体,成为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的甚至就建在长城上,特别是汉代,朝廷非常重视烽火台的建筑。烽火,也叫烽燧,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即敌人白天侵犯时就燃烟(烽),夜间来犯就点火(燧)以可见的烟气和光亮向各方与上级报警。烽火台在汉代称作烽堠(烽候)、亭燧,唐宋称作烽台,并把“烽燧”一词也引申为烽火台,明代则一般称作烟墩或墩台(西北明代墩台,大的还有御敌之功能,小的则只有望而无点烽火之功能)。烽火台一般相距10里左右,明代也有距离5里左右的,守台士兵发现敌人来犯时,立即于台上燃起烽火,邻台见到后依样随之,这样敌情便可迅速传递到军事中枢部门。

其他附属设施

  长城体系除了作为情报传递系统的烽燧以外,还建立了以城障等设施构成的纵深防御配置。秦汉时各种设施得到完善,并且在长城内外设置了屯戍城作为屯驻重兵之所,而且向纵深发展,形成网络。在城墙、城堡的外侧,还有特意设置的障碍物,如僵落、虎落等。秦朝在河套长城一带,广植榆树以阻挡匈奴骑兵,人称榆关。北齐时在长城内侧设戍,险要之处置州镇,筑扎军队,形成前沿的线状布防。

重要关隘

山海关

  山海关是我国明代万里长城的重要关隘,地处河北、辽宁两省的交界处,北依燕山,南临渤海,是华北通往东北三省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所谓“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山海关又名榆关,筑于明代洪武十四年,因关在山与海之间而得名。山海关城东依长城,辟四门,东曰镇东,即天下第一关;西曰迎恩,南曰望洋,北曰威远,各门上均筑城楼,城中心筑钏鼓楼,城外绕经护城河。关城周围有军事设施和建筑物,东门外筑有瓮城,外绕有东罗城,天下第一关雄踞门上。

  关城周围峰火墩台星罗密布,彼此呼应。主体两翼建筑在军事上互为犄角,前防后卫,主次分明,布局合理,建筑造型美观,具有民族风格。

雁门关

  雁门关是明长城重要关隘,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约20公里处,当雁门山峡门——雁门之口。其名称由来,据《天下郡国利病书》记载:“雁门古句注,西陉之地,重峦迭嶂,霞举云飞,两山对峙,其形如门,而蜚雁台于其间,故名”。附近峰峦错耸,峭壑阴森,中有路,盘旋幽曲穿城而过,异常险要,为历代戍守重地。

  现关城为明洪武七年(1374年)所建,万历年间复筑门楼。今存关门三座内有战国时赵国北边良将李牧祠旧址,尚有碑石数座,其中有明代《武安君庙碑记》,载李牧率兵屡胜匈奴事,并叙述明代战乱时雁门关仍为军事重镇。

  古人称雁门关为“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

黄崖关

长城:天津黄崖关

  明长城蓟州镇北部要隘,在今天津市蓟县北20公里,燕山脚下,东去马兰关20余公里,此处山上岩石呈黄色,日光照射下宛如黄云浮空,因此得名。

  黄崖关筑于明朝永乐年间。白河支流洵河的一源,从境外以南山地流入,形成峡谷,黄崖关即当其关口。两侧悬崖陡壁,形势险要。

  黄崖关附近有明戚继光任蓟州镇总兵时所筑的空心和实心敌台数十座,气势雄伟。山上又有众多古塔,俗称“万塔黄崖山”。

嘉峪关

长城最西端——嘉峪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西南隅,是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5年),因城在嘉峪山麓而得名。此关南面为祁连山,雪峰如玉,绵亘千里;北为龙道山、马宗山,与祁连山相连,形势险要,自古为军事要地和丝绸之路上的交通咽喉。

  嘉峪关关城有东西二门,东为光华门,西为柔远门,上面均有城楼,型制相同,面宽三间,周围有廊,三层歇山顶,高17米,结构精巧气势雄伟。两门内北侧有宽阔的通道直过城顶。登关楼远望,塞外风光,戈壁潮海,尽收眼底,长城若游龙,时隐时现,雄伟壮观。

  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在军事上是明朝河西地区的保障,在建筑上是古代军事建筑史上的一座丰碑,迄今仍保存完好,屹立于祁连雪峰和北山荒漠之间,具有珍贵的历史文物价值。

居庸关

  居庸关在北京城西北,是长城一个重要关口,古代北京西北的屏障。两边高山屹立,翠嶂重叠,中有长达18.5公里的溪谷,俗称关沟。居庸关之名,取“徙居庸之徒”之意。传说秦始皇修长城时将强征来的民夫士卒徒居于此。三国时名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代有居庸关,蓟门关,军部关等名称,辽、宋、金、元、明、清各代均称居庸关。这里形势险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山峦间花木郁茂葱茏,犹如碧波翠浪,故有“居庸叠翠”之称,为燕京八景之一。

娘子关

  明“内三关”长城南端要隘,在今山西省平定县东北,太行山西侧的绵山山腰。隋唐间置关,原名苇泽关,后来唐高祖三女儿平阳公主率兵驻此,时人称“娘子军”,此关遂改称娘子关。

  现存关城为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所筑,有关门两座,中为居民区,外城门为砖券门洞,上有平台,似为检阅兵士和了望敌情之用;内城门下为砖券,上为门楼,筑构甚为坚固。关城两翼之长城依山势而蜿蜒,成为晋冀间天然屏障。关城北侧桃河,水流湍急,南接山岭,逶迤相连。石太铁路线顺山峡婉蜒铺设,每当行车至此,临帘北眺,不远处关隘耸崎,飞瀑奔泻,散缕似珠,蔚为壮观,俗称水帘洞。明王世贞有“喷玉高从西极下,擘崖雄自巨灵来”句赞誉此景。

  娘子关山川灵秀,城泉俊美,古迹众多,今辟为旅游胜地。

紫荆关

  明“内三关”长城要隘,北京西南部重险,属保定都督统制。在今河北省易县西,太行山北段紫荆岭下,以山上多紫荆树得名。历史上北齐和隋长城均经此。原关城至明初已残破不堪,明时拆旧重筑,城池高深,形势险固。城围长约3公里,开四门,南北两门为交通通道,北门额题“紫荆关”,“河山带砺”,南门额题“紫塞金城”。东、西、南三面墙外有墙。北墙濒临拒马河,在拒马河之北三里堡处还筑一城堡,以增强此关防御力量。

  紫荆关左右崖壁峭矗,状如列屏,关城据高控险,为古易州之巨防,京都西南的藩屏。今紫荆关城门和三里堡城尚存,关城犹见遗迹。

平型关

  明内长城晋东北要隘,属太原镇防区,在今山西省繁峙县与灵丘县之间,平型岭下,为戍守要地,宋称瓶型寨,以其地型如瓶而得名。金代为瓶形镇,明称平型岭关,后改为平型关。平型关城居平型岭山口,周长1公里余,后毁于兵。今残墙高6米,关门坐西朝东,门东用券柱相间方法筑成,高4米。两侧巍峨的五台山和恒山南北夹峙。

  平型关西连雁门关,东接紫荆关,平型关居其中,彼此呼应,互为犄角,控扼此交通要道,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现代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平型关附近与日本军作战(1937年9月),获得大捷,在此写下中国抗战史上光辉的一页。

历代长城

  长城的修筑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中尤以秦、汉、明三时期的规模最大。《延庆州志》记载:“古长城,在州南二十余里,即燕塞,燕昭王用秦开谋,置上谷塞,自上谷以北至辽西。秦始皇因其旧址而大筑之,至今岔道以北迤逦而至永宁一带遗址犹存。”

  唐朝时,由于北方的突厥已经被平定而不再成为威胁,未修长城;后晋放弃燕云十六州使得宋朝修筑长城变得没有意义;元朝统治者是蒙古人,仅对一些关口做了修缮,只起到盘查路人和作为商路驿站的作用;与元朝类似,清朝也未修长城。到了现代,修长城在军事上已经完全失去了军事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

  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修筑,《诗经·小雅·出车》记载:“天子命我,城彼朔方。赫赫南仲,猃狁于襄。”,当时筑城用意在于“互防”和“拒胡”。齐长城是中国历史上建筑最早的长城,在今山东境内,至密州琅琊台入海,全长500馀千米。但是由于诸侯林立,属境较小,一般小国长城都只有几百里,一些大的诸侯国家的长城也不过三四千里。例如赵肃侯十七年(前333年)在漳水、滏水(今滏阳河)附近筑长城,史称“赵南长城”。赵武灵王所筑长城,起自代(今河北省蔚县境内),终于高阙(今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境内),史称“赵北长城”。《史记》记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馀里以备楚”。秦昭王时,攻灭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燕长城,西起造阳(今河北独石山),东至襄平郡。另有中山国长城和魏长城(即滨洛长城)。

秦长城

  据司马迁史记·蒙恬传》上记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除制塞,起临泺,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前221年,秦始皇并灭六国。前214年,秦始皇派将军蒙恬率领三十万人攻击匈奴,占据河套,并开始秦、赵、魏、燕各国修筑的旧城墙连接起来,从临洮到辽东绵延万里,从此始有“万里长城”之称。在修筑北方长城的同时,原诸侯国间用以“互防”的城墙被拆毁。

  秦长城可大致分为西段和北段。西段起于今甘肃省岷县循洮河北至临洮县,经定西县向东北至宁夏固原县甘肃环县陕西靖边、横山、榆林、神木,然后向北折至今内蒙古托克托南,抵黄河南岸。北段即黄河以北的长城沿阴山西段的狼山,向东至大青山北麓,再向东经今内蒙集宁、兴和至河北尚义,再向东北经今河北张北、围场,再向东经抚顺本溪后向东南,终于朝鲜清川江入海处。

  秦长城对于抵御匈奴的骚扰,保障中原生产生活的安定和垦殖北方土地,起了重要的作用。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这一繁重的修筑工程,也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痛苦,有人记述“杞梁妻”以及孟姜女的民间故事。现在临洮附近,阴山、大青山一线,都有秦长城遗迹残存。

汉长城

  西汉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以抵御北方匈奴的侵袭。从汉文帝在位时到汉宣帝在位时止,先后筑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朝鲜平壤南部大同江入海口、全长近一万千米的长城。汉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 随着吉林省通化境内新近发现11处秦汉长城遗址,秦汉长城的东北界限进一步北扩。东汉亦筑长城,但规模较小。

  英国一名探险家(William Lindesay),在蒙古境内戈壁沙漠深处,发现一段保存相对完好的长城遗址。经考察和研究,该段长城遗址很有可能始建于汉代,其后经过数次修复和续建,实为万里长城的一部分。

北朝及隋长城

  北朝北魏东魏北齐北周对长城进行了修筑与增建。泰常八年(公元423年)北魏筑长城起自今河北省的赤诚,向西至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境,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北魏所筑长城,起于北京居庸关,至山西省河曲县

  北齐年间修建规模最大,天保三年(552年)至天保八年(557年)六年时间里,大修长城有五次。天保五年(554年)“十二月庚申,帝行北巡至达速岭,览山川险要,将起长城”。天保六年(555年),北齐文宣帝“发夫一百八十万筑长城”,“东至于海”。天保七年(556年),“自西河(今山西汾阳)总秦戍(今山西大同西北)筑长城东至于海,前后所筑东西凡三千余里,车十里一戍,其要害置州镇,凡二十五所”。天保八年(557年)“于长城内筑重城,自库洛拔(今山西朔县西南)而东至于坞纥戍(今山西繁峙县平型关东北),凡四百余里”。河清二年(563年)三月,“齐诏司空斛掉光督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二戍”。北齐天统元年(565年),“羡以北虏屡犯边,须备不虞,目库堆戍东拒于海,随山屈曲二千余里,其间二百里中凡有险要,或斩山筑城,或湖谷起障,并置立戍逻五十余所”。

  北周在大象元年(579年)“发山东诸州民修长城”,东魏武定元年(543年),修长城,东至上墱,修到古北口。

  隋高祖在位时,为防范突厥,多次于冬季征发丁壮修筑长城。公元585年,隋文帝使司农少卿崔仲方发丁三万于“朔方灵武筑长城,东距河,西至绥州,绵垣七百里,以遏胡寇”。隋世祖在位时,两次于夏季大规模征发劳力修筑,此时防御的对象还包括西北方向的吐谷浑。《隋书·炀帝纪》载大业三年(607年)七月:“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二旬而罢,绵亘千里。”隋长城在前代北魏和北周、北齐长城的基础上,将东起紫河,经朔方、灵武直至榆谷以东的长城、筑垒基本连成一线和增建。隋朝的建筑工事多见于史料,而且又多是在秦汉长城的基础上增补,建筑工期短,至今少见其地面遗存。

辽金长城

  辽朝为防御高丽、女真。金朝为防御蒙古高原诸游牧部落,大筑长城。金朝所修长城,史称金界壕或金边堡。

明长城

  从明太祖洪武至明神宗万历,经过先后20次大规模的修建,以牺牲累计约200-300万人为代价在累计200年时间内筑成了一条西起甘肃嘉峪关,东至山海关,全长6350千米的长城。这也是现在所见到的大部份长城。

山西、河北的内、外长城

  位于山西河北的外长城,基本上和漠南蒙古的省界吻合,是中晚明北疆的国界。明前期,为了对抗北元和随后分裂的鞑靼和瓦剌,明军多番出击,同时也沿前线修筑长城。城身的重要地段都以夯土外包条石,置敌台、堡垒、关隘以作守备,同时,沿边建立长期世袭服军役的卫所制度,使他们世世代代守卫边疆。明太宗永乐十九年(1421年)迁都北京后,多位明帝为保护自身和维护边境安定的安全,又沿太行山在山西、河北一段加建内长城作为第二道防线。

  内、外两段长城在西边于山西忻州市偏头关(俗称偏关,明代时为山西镇总兵驻地)汇聚。

  外长城 自西向东,自忻州市偏关县老牛湾,沿山西、内蒙古交界线,经偏关县老营堡向东北转过朔州市平鲁区(唐代名将尉迟恭的出生地)、再经朔州市朔城区、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山西朔州市右玉县、大同市左云县、市区、阳高县(东南20里即是汉高祖亲伐匈奴却被围困多日的白登山)、天镇县新平堡马市口,进入河北张家口市怀安县、万全县、桥西区、崇礼县、赤城县,经北京延庆县居庸关西北在北京延庆县四海冶和内长城交汇。

  内长城 全长1600多千米。自西向东自忻州市偏关县老营堡个角墩,沿山西境内朔州市、忻州市交界线,向东南转过朔州市平鲁区,再经忻州市神池县、朔州市朔城区、忻州市宁武县(有宁武关)、忻州市原平县、朔州市山阴县、忻州市代县(北有雁门关)、朔州市应县、忻州市繁峙县、大同市浑源县至大同市灵丘县(有平型关),直到河北保定市阜平县、涞源县、易县、涞水县、张家口市涿鹿县、入北京市门头沟区、又回到张家口市怀来县,再入北京延庆县八达岭、居庸关西南,在北京延庆县四海冶和外长城交汇。内长城在大同市灵丘县牛帮口又分叉南下,沿河北、山西交界线,顺太行山向南,经娘子关、固关,在长治市黎城县东阳关结束。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