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译文】

  长安城笼罩着一片月色,干家万户传来阵阵的捣衣之声。


【注释】
  一片月:一片皎洁的月光。
  万户:千家万户。
  捣衣:把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击,使衣料绵软以便裁缝;将洗过头次的脏衣放在石板上捶击,去浑水,再清洗。


【出处】

  唐·李白子夜吴歌》,全诗: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背景】

  这是一首乐府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子夜四时歌》中的第三首,是沿用乐府旧题创作的新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子夜四时歌四首》分别以四时情景写了四件事。第一首写春景,秦罗敷采桑的故事;第二首写夏景,西施若耶采莲的故事;第三首写秋景,戍妇(戍卒的妻子)为征人织布捣衣之事;第四首写冬景,戍妇为征夫缝制棉衣之事。四首诗连起来则是一组春夏秋冬四扇屏美人图。组诗构思巧妙,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赏析】

  这首诗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丈夫,希望早日结束战争,丈夫免于离家去远征。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虽没有高谈时局,却又不离时局。情调用意,都没有脱离边塞诗的风韵。

  月色如银的京城,表面上一片平静,但捣衣声中却蕴含着千家万户的痛苦;秋风不息,也寄托着对边关思念的深情。

  开篇四句情景交融,浑成自然,被王夫之誉为“天壤间生成好句”(《唐诗评选》)。前三句分写秋月、秋声和秋风,从视觉到听觉,再到触觉,都在为第四句的“情”作铺垫:月光是引发相思之情的媒介;捣衣声说明妇女们正在为戍边亲人作赶制征衣的准备(古时裁衣前必先将布帛捣平捣软),其本身就包含着深厚的关切、思念之情;而秋风则最易逗起人的情思和愁绪。

  对饱经离别之苦的人来说,这三者有一于此,便难以忍受了,何况它们全都聚集在一起?更何况在月白风清的夜晚,整个长安城都响彻那令人心碎的“万户”捣衣之声!这种时刻,有谁能不为这凄凉而又热烈的气氛所感染呢?“总是玉关情”,一语作结,力抵千钧。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写盼望战事的早日结束,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这既是戍妇(戍卒的妻子)的心声,也是作者的愿望。有此一笔,不仅使全诗主旨更加深刻,而且使“玉关情”愈发浓厚。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捣练图》(局部) 唐代画家张萱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