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化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长江文化汉语拼音:Changjiang Wenhua;英语:Yangtze River Culture),主要流行于中国长江流域的地域文化。属于中国南方文化系统,与以黄河文化为代表的北方文化系统互为补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源头之一,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江及其支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贵州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国土面积的20%,长江文化是涵盖这一广大地区的各地域文化的总和。

  长江文化是中国最悠久的文化之一。在距今170万年前,长江流域出现元谋猿人,以后有南京猿人、安徽和县猿人等。距今20万~30万年前,今湖北出现长阳人,今安徽出现巢县人等,长江流域进入早期智人阶段。距今2万~4万年前,今四川出现资阳人,云南出现呈贡人等,长江流域进入晚期智人阶段。

  在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距今12,000年前的栽培稻与陶器遗存,表明长江流域当时出现了以水稻种植和陶器生产为特征的“新石器革命”。距今5,000~7,000年前,长江下游出现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上游出现大溪文化。距今4,000~5,000年前,长江中游、下游分别形成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屈家岭文化的城堡遗迹、良渚文化高大的祭台与玉器等遗存,都表明长江流域这时已出现文明形成的迹象。长江上游地区广汉三星堆出土大量精美的青铜和玉器等遗存。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的上层逐渐形成道家文化,民间则流行巫觋文化。并逐步形成楚文化滇黔文化巴蜀文化皖文化吴越文化等地域性文化。近代以来,处于长江之尾的上海迅速崛起,形成融会中西的海派文化。

  长江文化是稻作文化。该地地处温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尤其适于水稻的种植,是世界稻作文明中心。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12,000年前的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是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河姆渡文化遗址发现大批骨耜、木石工具和籼稻谷壳、稻秆和稻叶遗存,以及此后长江流域出现的粳稻,都说明长江流域的农业以水稻的种植为主。“苏杭熟,天下足”、“湖广熟,天下足”等民谚,说明长江流域是鱼米之乡、中国的粮仓。自晚唐以来“东南财赋”成为支撑“西北甲兵”和首都食粮的重要来源。流行于长江流域的傩舞(“傩”被认为通“糯”)是一种以祈求稻谷丰收为目的的汉族传统舞蹈,至今流行于贵州、湖南、江西、浙江等地。

  长江文化为丝绸文化。距今6,500年前河姆渡遗址第三层发现蚕纹图案。距今4,000~5,000年前的良渚文化遗址发现绢片、丝带、丝线。距今2,000多年前的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帛画。数千年以来丝绸业在该地长盛不衰,形成了许多丝绸名牌、名镇,例如江苏苏州盛泽镇及其绫绸、浙江湖州南浔镇及其“七里丝”产品等。

  长江文化为水文化。该地河流密布,沟渠纵横,湖泊众多,又东临大海,既有大河文化,又有海洋文化。由于长江是一个黄金水道,沿岸形成一个又一个城市,西有重庆等市,中有武汉等市,东有南京上海等市,构成一个长江城市带,尤其是长江下游已形成世界上著名的沪宁杭城市群。长江流域盛行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的风俗,实际上是江南水文化和稻作文化的体现;江浙流行的吴侬软语昆曲越剧,以及鄂皖一带流行的黄梅戏,都具有水一样的柔曼悠扬特点;而长江上游的急流险滩,则造就了“川江号子”的激越声调和巴蜀人的豪爽个性。

  长江文化为多元文化。它不拘一格,自古以来富有活力。在先秦时期,不同地段即形成巴蜀文化、楚文化、吴越文化等各有特色的地域文化。长江流域的扬州杭州宁波等在古代就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唐代鉴真从扬州东渡日本明代郑和下西洋从苏州刘家港(今太仓浏河)出发。因此,长江文化不但吸收中原文化等中国其他地域文化因子,还吸收大量国外文化因子,包括阿拉伯文化、南海诸国文化、印度文化日本文化等。在近现代,长江流域是中国最先开放地区之一,这一地区成为社会变革最为激烈、经济发展最为强劲的地区。长江的出海口——上海则从一个小渔村一跃而成为中国最大的现代化工商业都市。改革开放后,随着沿江城市的全面开放,长江流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富活力的地区。随着西方文化的东渐,近现代的长江文化更为多样化。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