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山一程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长相思·山一程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诗题与背景:

  《长相思·山一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作的一首词。长相思词牌名,又名“吴山青”“山渐青”“相思令”“长思仙”“越山青”等。双调三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一叠韵。

  康熙二十年(1681年)底,三藩之乱平定。竖年三月,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出山海关至盛京告祭祖陵,纳兰性德扈从(随从)。这首词即作于作者由京城(北京)赴关外盛京(沈阳)途中。


逐句释义: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程:道路,路程。
  榆(yú)关:即今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千帐灯:皇帝出巡临时住宿的行帐的灯火,千帐言军营之多。帐:军营的帐篷。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帐篷外)整夜风雪交加,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
  风一更,雪一更:指整夜风雪交加。更(gēng):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聒(guō):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故园:故乡,这里指北京。
  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长相思·山一程 题图


作品赏析:

  这首词作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作者伴随康熙帝出山海关到盛京(沈阳)告祭祖陵途中。描写了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及夜晚风雪交加的情景,在写景中寄寓了思乡的情怀。语言淳朴而意味深长。

  上片“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意思是:跋山涉水走过一程又一程,将士们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夜已经深了,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山一程,水一程”,描写旅程遥远漫长。这两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将“一程”二字重复使用,突出了路途的漫漫修远(道路长远)。“身向榆关那畔行”,点明了行旅的方向。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身”向榆关,那也就暗示出“心”向京师(故园)。“那畔”一词颇含疏远的感情色彩,表现了作者(作为皇帝贴身侍卫)这次奉命出行“榆关”是无可奈何的。“那畔行”正是说明此行的最终目的地不是“榆关”,而是在“榆关”的“那畔”。“那畔行”三字是通俗化语言,“那畔”犹如“那厮”,“那边”,“那处”。“夜深千帐灯”既是上片感情酝酿的高潮,也是上、下片之间的自然转换,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经过日间长途跋涉,到了夜晚将士们在旷野上搭起帐篷准备就寝,千万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

  下片“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意思是:帐篷外整夜风雪交加,嘈杂的声音打碎了思乡的梦,想到远隔千里的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啊。“风一更,雪一更”描写荒寒的塞外,暴风雪彻夜不停。紧承上片,交代了“夜深千帐灯”,深夜不寐的原因。两个“一更”叠用,突出了塞外席地狂风、铺天暴雪,杂错交替扑打着帐篷的情景。这使作者发出凄婉的怨言:“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想家的时候,更何况还是这塞上“风一更,雪一更”的苦寒天气。“聒碎乡心梦不成”与上片“夜深千帐灯”相呼应,直接回答了深夜不寐的原因。“故园无此声”,是说故乡(北京)是没有这样的连绵不绝的风雪聒噪声的,当然可以酣然入梦。结尾这一句直截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眷恋之意。

  总的来说,这首词写得很传神,很动情,然而壮观之处却体现不出作者的大气魄来,这可能源于他宦官家庭出身,父亲谨慎为官的教育,也可能源于他内心深处的某中不悦。不过这样一来,恰恰又集豪放与婉约于一体之大成,凝炼出中华词坛上一颗风骨神韵俱佳的灿烂明珠,深得后人的喜爱和传诵。

  这首词以白描手法,朴素自然的语言,表现出真切的情感,是很为前人称道的。作者在写景中寄寓了思乡的情怀。格调清淡朴素,自然雅致,直抒胸臆,毫无雕琢痕迹。


名家点评: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天骥《纳兰性德和他的词》:纳兰性德在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三月,随从皇帝东巡,出山海关。此词当作于这一时期。上片从白天行军写到晚上驻扎;下片写在营中卧听风雪的吼叫,思乡之情甚切。其中“夜深千帐灯”一句,取景新颖豪壮,深受王国维赞赏。


试题精选:

1.分析山一程,水一程中叠用两个一程的作用。

参考答案:叠用两个一程,既突出了路途的修遥远和行程的艰辛又突显本次韵律之优美。(3分,路途的遥远和行程的艰辛2分,韵律之优美1分)


2.这首词风格婉约,请从思想感情与语言特点两个方面对此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从思想感情方面说,本词描写了夜深人静,风雪交加,远在塞外宿营的词人思念远方的亲人,辗转反侧,卧不成眠,感情细腻,主要是抒发词人小我之情。(2分)从语言风格来说,本词音律谐婉,自然清新,有着柔婉之美,如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2分)


3.找出词中表达主旨的句子。

参考答案: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4.词中的一程一更用得很妙,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一程写出了路途的艰难遥远。一更写出了风雪交加,环境的恶劣。作者巧用数量叠词,含蓄地表达了孤寂凄凉的思乡之情和对从军(扈从)生活的厌恶。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外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

B.众多的帐幕里深夜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久久不能入睡,苦不堪言。

C.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使家乡无风无雪的词人心烦意乱,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D.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

答案:C


6.这首词上下两片的开头,一字反复出现,试分析其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这是一种反复的修辞手法。上片一程的反复,写诗人跋山涉水,一程又一程远行,表现了旅程的艰难曲折,遥远漫长。下片一更的反复,写塞外风狂雪暴,彻夜不停,表现了塞外环境的苦寒。


7.有人评价:聒碎乡心梦不成一句中,聒字用得灵脱。试赏析聒字的妙处。

参考答案:聒,喧扰、嘈杂之意,写暴风雪搅扰得人彻夜难眠,美梦难成。既写出风雪之急,又表达出作者对暴风雪的厌恶之情。


8.《长相思·山一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词作上片描写跋涉行军与途中驻扎,夹杂着颇多无奈情绪;下片叙述夜来风雪交加,搅碎了乡梦,倍觉惆怅。全词描写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抒发了情思深苦的绵长心情。语言淳朴而意味深长,取景宏阔而对照鲜明。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年),清代词人。本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族正黄旗人。明珠的长子。康熙十四年(1675)殿试赐进士出身,做过康熙帝的侍卫,深得宠信。诗文词均有作品,但以词扬名。作词以五代北宋为宗,以小令见长。词作多为抒写个人的相思离别和哀感闲愁,缺乏现实内容。风格接近李煜。情调感伤,低沉哀怨,多用白描手法,直抒胸臆。真挚自然、凄清婉丽是纳兰词的主要风格。著有《通志堂集》。曾从徐乾学受经学,经学著作有《陈氏礼记集说补正》及《大易集议萃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