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者 梅尧臣诗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陶 者

宋·梅尧臣

táo jìn mén qián tǔ 
陶 尽 门 前 土,

wū shàng wú piàn wǎ 
屋 上 无 片 瓦。

shí zhǐ bù zhān ní 
十 指 不 沾 泥,

lín lín jū dà shà 
鳞 鳞 居 大 厦。



诗题与背景:

  《陶者》是北宋诗人梅尧臣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陶者:烧制陶器的人。这里指烧瓦工人。

  这首诗属于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语言质朴,讽刺时事,指斥社会中不平等现象,只用事实对照,不加评论,发人深省。


逐句释义: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挖尽了门前泥土用来做瓦,可是自己屋顶上却没有一片瓦。
  陶:同“掏”,指挖土烧瓦。
  无片瓦:没有一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那些富贵人)十指连泥也不碰一下,却住在铺满如鱼鳞的瓦片的高楼大厦。
  沾:稍微碰上或挨上。
  鳞鳞:形容屋瓦如鱼鳞般整齐排列。
  大厦:高大的屋子。


《陶者》插图: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作品赏析:

  在梅尧臣以前,唐代人已经写了大量反映社会不平等的诗,大都写耕织的农民,梅尧臣这首诗换了个角度,写手工业者。

  首二句以陶者“陶尽门前土”与“屋上无片瓦”相对比,人间之不公尽在其中。

  后二句以居者“十指不沾泥”与“鳞鳞居大厦”相对比,人间之不公可想而知。

  两个对比,道出了人世间的不公平,表达了对弱者的同情。

  在写作上,打破了绝句声律的格局限制,句法散文化,近似古代的风谣,这正是梅诗古朴淡泊的特色。


试题精选: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3题。(8分)


陶者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蜂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从体裁角度看,两首诗都属于  。(1分)

参考答案:绝句。


2.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是( )(3分)

A、陶者是底层社会的劳动者,其生活贫苦以至于屋无瓦片。

B、“鳞鳞”二字既是写大厦之多,同时写出剥削者比比皆是。

C、“尽被占”写出了蜜蜂享受尽无限风光和采花酿蜜的自由。

D、“为谁辛苦为谁甜”无疑而问,以反诘语气抒发强烈情感。

参考答案:C


3.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但又各具特色,试结合诗歌内容进行分析(4分)

参考答案:

《陶者》整首诗歌层层对比,前两句以陶者的辛劳与居无片瓦对比,后两句以剥削者的无所作与居住大厦对比,突出付出与收获的悬殊。同时,诗歌前后更是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社会的不公平,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与对劳苦大众的同情。(2分)《蜂》这首诗把蜜蜂辛勤采蜜与自己不能获取“甜”蜜进行对比,整首诗托物言志,借助所咏之“蜜蜂”象征劳动者,表达了对这种社会不公的愤慨,对不劳而获者的讽刺控诉。(2分)(评分说明:《陶者》一诗层层对比的特点、结合诗歌内容的分析各1分;《蜂》对比以及托物言志的特点、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各1分)


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年),北宋诗人。字圣俞,宣州宣城(今安徽宣州)人。宣城古名宛陵,世称梅宛陵。少时应进士不第。历任州县官属。皇祐初赐进士出身,授国子监直讲,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曾预修《唐书》。诗风古淡,对宋代诗风的转变影响很大,与欧阳修同为北宋前期诗文革新运动领袖。有文集四十卷,已佚。传世作品有《宛陵集》六十卷、《梅氏诗评》一卷。《全宋诗》录其诗25卷,《宋诗精华录》录其诗二十四首,《全宋词》录其词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