隶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东汉《熹平石经》残片
东汉《熹平石经》残片(拓片)

隶书拼音:lì shū),汉字一种书体的名称。又称佐书史书。分秦隶汉隶八分。产生于战国时期,盛行于汉代。隶书打破篆书曲屈圆转的形体结构,为使平直的笔画便于书写,隶书变小篆的纵势为横势,形体宽扁,左右舒展,笔画讲求波磔,横画具有蚕头燕尾的形状,是一种具有浓重装饰趣味的字体。隶书艺术以两汉成就为最高,汉代隶书遗存至今的有碑刻和简牍书。汉碑隶书,体势、风格变化多端。其结构有的方正工整,有的疏朗宽博,有的中紧开张。其用笔有方有圆。其风格有的端庄秀丽,有的雍容典雅,有的雄强浑厚,有的朴拙天真。其著名碑刻保留到今天有百余种之多。简牍隶书,用笔多直率随意,不假修饰,有一种自然、活泼的意趣。魏晋以后隶书被楷书所取代,隶书则用于匾额和部分碑石,但隶书书家代不乏人。唐代隶书名家有史惟则韩择木李隆基徐浩等。唐代隶书注重形式,笔画圆润肥重,风格趋向华丽,缺少骨力和意趣。清代是隶书艺术兴盛时期,隶书书家多直接取法汉碑,能突破唐隶的藩篱而新开蹊径。著名书家有郑簠金农黄易桂馥邓石如伊秉绶陈鸿寿何绍基吴让之赵之谦俞樾等。

秦隶秦始皇时期使用的简体字。汉代日常应用仍是隶书,但是形体、笔势不断发展,东汉中期出现庄重典雅的新体,熹平四年(175)以新隶体立石经于太学,成为国家的标准书体,魏以后称之为八分。

隶书形成于秦代,其渊源是久远的。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文字应用日广,笔划趋向省减和平直。六国各自为政,文字省减各有异同。秦国沿用西周籀文为标准字体,变化极慢。秦始皇灭六国,以当时已趋省改的籀文为标准字体,推行统一文字的政策。汉代称省改前的籀文为大篆,省改后的为小篆(见篆书)。这都是上层使用的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之叙说:“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戍役,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晋代卫恒四体书势》说:“下土人程邈为衙狱吏,得罪始皇,幽系云阳十年。从狱中作大篆,少者增益,多者损减,方者使员,员者使方,奏之始皇。始皇善之,出以为御史,使定书。或曰邈所定乃隶字也。”小篆和隶书同是简化大篆而成的。其实秦人写简笔字并不是秦始皇统一中国时才有。秦国严格执行“物勒工名”的制度,历年各地出土战国时期秦国的兵器、漆器、陶器上笔划省减、直多弯少的简体字都出于工匠之手,已是隶书的雏形。程邈本是小吏,在狱中对照大篆把他熟悉的简体字加以整理,是合乎情理的事。秦始皇使他出狱当御史来“定书”,是罕见的破格提拔,反映出简体字应用日广,急需规范化的形势。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约为秦始皇三十年的1200多枚竹简上就都是规则、熟练的隶书。秦推行小篆只是为保持秦人的篆书传统,具有政治意义,隶书在实际应用上已占优势。小篆比六国文字复杂难写,隶书比六国文字简易,更符合全国人民的需要。秦始皇用小篆统一文字,事实上变成了用隶书统一文字了。

隶书的字体结构基本定型,继续简化的只是少数字,形体和笔势有很大的变化,明显地可分3期:

1.秦隶,如云梦竹简,字形较方,杂有竖长形,少波势,略存篆意。

2.汉隶,如西汉武帝到东汉光武帝时期的居延汉简和敦煌、新疆各地出土的汉简,字形横向发展,竖短横宽,波势极大。

3.八分,如《熹平石经》,形体方正,笔划匀称,波势工整。

汉隶发展到八分,已经成为国家的标准书体。日常应用的字从笔法上继续简化,到魏晋又形成真书。真书在隋唐以前仍带有隶书的笔意,后人把魏晋南北朝的真书都称隶书,是对隶书范围的扩大。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