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学生经典古诗词》下载,二维码
《学生经典古诗词》公众号,二维码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译文】 (潮水)片刻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它所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注释】
  须臾:指极短的时间,片刻。
  海门:指江海汇合之处。据《海宁县志·浙江潮略说》,钱塘江口有两座山,其南曰龛,其北曰赭,并峙于江海汇合之处,即所谓海门。

【出处】 唐·刘禹锡浪淘沙·其七》,全诗: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背景】

  这是一首描写钱塘江海潮涨落的壮观景象的著名诗篇,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浪淘沙九首》组诗中的第七首。《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中唐刘禹锡、白居易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为七言绝句体。唐朝安史之乱后,气势顿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永贞元年,刘禹锡被贬连州刺史,行至江陵,再贬朗州司马。一度奉诏后还京后,他又因《游玄都观》触怒当朝权贵而被贬连州刺史,后历任和州刺史。他没有沉沦,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浪淘沙九首》组诗应为刘禹锡后期之作,且非创于一时一地。据诗中所涉黄河、洛水、汴水、清淮、鹦鹉洲、濯锦江等,或为辗转于夔州、和州、洛阳等地之作,后编为一组。有学者认为这组诗作于夔州后期,即长庆二年春(822年)在夔州贬所所作。

【赏析】

  《浪淘沙·其七》描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海潮涨落的壮观景象。钱塘江,又称浙江。江口呈喇叭状,海潮倒灌,形成著名的钱塘潮。钱塘潮以每年的夏历八月十八在海宁所见者为最壮观。潮水涌来之时,潮头壁立,波涛汹涌,有如万马奔腾,成为古往今来自然界的一大奇观。

  诗的前二句描写涨潮情形,后二句描写退潮情形。写涨潮固然写出其势,写退潮实亦写出其力,形象生动、丰满多姿。

  首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八月”点出大潮时节,“涛声吼地来”写潮来之势,由远而近,以一个动词“吼”字,突出涛声逼近的感觉。

  第二句“头高数丈触山回”,写潮势达到顶点时的壮观场面。数丈高的潮头撞击着两岸的山石。

  前两句以“吼地来”和“触山回”相对照,描写出潮涨潮退的全过程,语气上的急转,更衬托出潮势的奔腾急遽。后两句写退潮的景象。

  第三句“须臾却入海门去”,以“须臾”承接第二句,潮水应时而来,应时而退,来时凶猛,退去迅疾,似乎“须臾”之间。

  末句“卷起沙堆似雪堆”,这里由开头的动境描写转入对潮去之后的静态描写。当潮水退出海门之后,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汹涌的波涛以另一种形态展示出他的气概——波涛卷起沙堆似雪堆。文字表面上看已不是写潮水,实际上恰恰正紧扣起句“吼地来”,以潮去后留下的又一奇景,更衬托出八月潮吼地而来、撞击山石的壮观场面。

  全诗不事雕琢,流走飞动,而又紧凑洗练,显示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才能。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