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北榭碑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小学生必背75首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全唐诗 诗词名句 其他名篇


题北榭碑

唐·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诗题与背景:

学生经典古诗词APP-安卓苹果通用.png

  《题北榭碑》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题一作《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千家诗》收录此诗时,题作《题北榭碑》。郎中,官名,为朝廷各部所属的高级部员。钦,当是史郎中名,一作“饮”。王琦《李太白全集》注本谓史钦,其生平不详。黄鹤楼,旧址在湖北武汉蛇山的黄鹄矶头。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历代屡毁屡建,1957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重建黄鹤楼时,选址在距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


  本诗的创作时间有两种说法,一说此诗是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李白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被长流夜郎,路经江夏(今武汉武昌区)时游黄鹤楼所作。一说此诗是乾元二年(759年)李白流放夜郎遇赦东归,途径江夏时所作。当时老朋友史郎中在江夏特意陪他游览了当地名胜黄鹤楼。


逐句释义: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我)竟一下就成为贬官,远谪长沙;西望长安,那里在也没有家了。
  迁客:被贬谪之人。作者自比,一说指史郎中。
  去长沙:用汉代贾谊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贾谊因受权臣谗毁,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曾写《吊屈原赋》以自伤。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黄鹤楼中传来阵阵《梅花落》笛声,仿佛五月江城像梅花飘落的冬季一般。
  江城:指江夏(今湖北武汉武昌区),因在长江、汉水滨,故称江城。
  落梅花:即古代笛曲名《梅花落》,此因押韵倒置,亦含有笛声因风散落之意。


《题北榭碑》题图
明代 安正文 黄鹤楼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诗。全诗充满一种悲凉的气氛,色调也一变暖热而为寒冷。表达了作者被放后的愤懑痛苦,对家人的思念、对国事的关切、对往事的回忆、对朝廷的眷恋。前两句写作者的遭遇和心绪,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两句点题,写在黄鹤楼上听吹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


  前两句“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借西汉贾谊被远贬长沙的遭遇自比,表露了作者在流放途中“西望长安”、欲归不能的痛苦情感。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而李白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流放夜郎。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流露了无辜受害的愤懑,也含有自我辩白之意。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有使作者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这里有对往事的回忆,有对国运的关切和对朝廷的眷恋。


  后两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长安不见,正使人无限忧愁之时,忽然听到了黄鹤楼上吹奏《落梅花》的笛声,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江城像梅花飘落的冬季一般。诗以想象之词作结,令人凛然而生凄寒之感,从中不难体味出作者那沉重的身世感慨。“落梅花”三字,既是写大自然中梅花飘落的生态之景,又是乐府横吹曲《梅花落》的别名,亦彼亦此,意趣横生。


  此诗开了黄鹤楼头吹笛咏梅之先河。后世诗人墨客在数不尽的咏黄鹤楼诗中,便争说起“玉笛”、“梅花”来。请看:中唐武元衡:“江上梅花无数落,送君南浦不胜情!”(《鄂渚送友》)南宋周弼:“一声玉笛起何处?燕扑阑干花影长。”(《黄鹤楼歌》)明代管讷:“舟系城边官柳发,笛吹江上野梅开。”(《黄鹤楼》)张居正:“九天槎影横清汉,一笛梅花落远天。”(《舟泊汉江望黄鹤楼》)吴国伦:“当时玉笛今寥落,独有梅花照客杯。”(《登黄鹤楼》)清代彭崧毓:“捉月何曾江上见!落梅争忍笛中听。”(《和干臣军门辩搁笔字》)鲁杰:“玉笛仙吹黄鹤楼,梅花落也否?”(《同治己巳新成黄鹤楼歌》)等等。于此可看出李白这首诗对后代诗人的影响。


名家点评: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复斋漫录》“古曲有《落梅花》,非谓吹笛则梅落。诗人用事,不悟其失。”余意不然之。盖诗人因笛中有《落梅花》曲,故言吹笛则梅落,其理甚通,用事殊末为失。

  谢榛《四溟诗话》:作诗有三等语,堂上语、堂下语、阶下语,知此三者可以言诗矣。凡上官临下官,动有昂然气象,开口自别。若李太白“黄鹤楼上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此堂上语也。

  凌宏宪《唐诗广选》:蒋仲舒曰:无限羁情,笛里吹来,诗中写出。

  黄生《唐诗摘钞》:前思家,后闻笛,前后两截,不相照顾,而因闻笛益动乡思,意自联络于言外。意与《洛城下》同,此首点题在后,法较老。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凄切之情,见于言外,有含蓄不尽之致。至于《落梅》笛曲,点用入化,论者乃纷纷争梅之落与不落,岂非痴人前不得说梦耶?

  高步瀛《唐宋诗举要》:因笛中《落梅花》曲而联想及真梅之落,本无不可。然意谓吹笛则梅落,亦傅会也。复斋说虽稍泥,然考核物理自应有此,不当竟斥为妄。

  朱宝莹《诗式》:首句直叙;二句转,旅思凄然,于此可见。三句入吹笛;四句说落梅,以承三句。若非三句将“吹节笛”三字先见,则四句“落梅花”三字无根矣。且“江城落梅花”,足见笛声从楼上传出,“听”字之神,现于纸上。(品)悲慨。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扫描

《千家诗》上海文益书局1947年版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年),唐朝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郡成纪(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托克马克城),他即于此出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天宝初供奉翰林。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李璘幕僚,因璘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困苦,卒于当涂。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富有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全唐诗》收录其诗作894首。有《李太白集》。(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