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自香港特别行政区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香港特别行政区
Hong Kong SAR
香港特别行政区
94889.jpg
香港风景
方言 粤语客家语
面积 1106km²
人口 7234800(2014 估计) 人
人口密度 6544人/km²
香港特别行政区 区旗
香港特别行政区 区徽
香港夜景:维多利亚港

  香港汉语拼音:xiāng gǎng;英语Hong Kong,缩写:HK),全称“香港特别行政区”(英语: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简称“香港特区”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辖下的两个特别行政区之一。位处中国东南端的珠江口岸,面向南中国海,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以及优良的维多利亚港,得以发展成为一个国际贸易港、转口港,目前更是亚洲的金融及服务中心。香港的总面积有1,104平方公里,由香港岛九龙半岛新界组成。北接中国深圳,南方为万山群岛,西方为澳门珠海。虽然香港给人的印象是繁华热闹,但其实有近七成面积都是郊野。香港共有263个岛屿,包括香港国际机场所在的大屿山

概况

  香港于公元前214年被秦朝纳入中原王朝版图,1841年起被英国殖民统治15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本占领4年,直至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并成为特别行政区。香港开埠前本来是一个只有数千人口的小渔村,英国因为看准香港水深港阔,四季不结冰,且是不在地震带的天然良港,于19世纪中后期将香港分阶段割让或租借予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攻占香港,香港经历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占时期。香港经济于冷战时期迅速发展,遂由渔村逐步发展成为在亚太地区具有重要地位、以工商业为主的现代化国际大都会,被誉为“亚洲四小龙”、“纽伦港”之一。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英国签订了《中英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并成立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首长,简称“特首”。香港实行一国两制,《香港基本法》订明香港不实行社会主义,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和生活方式,五十年不变。香港享有除国防和外交外,其他一切事务的高度自治及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称之为“港人治港,高度自治”。

  香港是重要的国际金融、服务业及航运枢纽,并且以廉洁社会、优良治安、经济自由及法律制度完备而闻名于世。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连续第18年获得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的评级,经济自由度指数排名第一。香港同时为全球其中一处最安全、富裕、繁荣、生活水平高及人均寿命最长的国际大都会,有“东方之珠”、“动感之都”、“美食天堂”及“购物天堂”等美誉,亦因拥有壮丽而近在咫尺的郊野公园,于2012年被英国《经济学人》选为“全球最宜居城市”;“亚洲国际都会”则为官方的香港品牌。

行政区划

  香港下设为18个行政区划,各地区均是设有区议会,功能主要是属咨询性质。区议会是香港议会制度的一部份,但是不具备有立法和审批公共财政的权力或税收。

  18个分区分别为:

  • 香港岛
    • 中西区
    • 东区
    • 南区
    • 湾仔区
  • 九龙西
    • 九龙城区
    • 深水埗区
    • 油尖旺区
  • 九龙东
    • 黄大仙区
    • 观塘区
  • 新界东
    • 北区
    • 西贡区
    • 沙田区
    • 大埔区
  • 新界西
    • 离岛区
    • 葵青区
    • 荃湾区
    • 屯门区
    • 元朗区

历史

开埠前

  明末时已有“香港”概念,但只在香港仔附近,之前的历史皆附属于岭南或香港各地区的历史。

  早在39,000至35,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香港一带已有人类活动。至前3千年开始,长江中游文化、东南亚沿海文化、殷商青铜文化、古越文化先后传入。在新界和大屿山不少地方都发现新石器时代聚落和玦饰工场遗址。

  前214年(秦始皇卅三年),秦朝派军平百越,置南海郡,把香港一带正式纳入其领土。到了736年(唐朝开元二十四年),香港属于循州(今惠州市),并设立屯门军镇,当中的二千士兵驻守于屯门主力保护海上贸易。

  自唐朝起,香港的沥源(今沙田)以及大奚山(今大屿山)沙螺湾的土壤适合牙香树生长,种香及产香也逐渐发展起来,一直到清朝康熙元年迁海之时为止。据考证,明朝时由东莞南部、新安全境(包括香港)的香树制品会经陆路运至尖沙头(今尖沙咀),用小艇送到石排湾(今香港仔),再用俗称“大眼鸡”的艚船运至广州,然后送往苏杭销售。

  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大步(今大埔)一带盛产珍珠,南汉刘氏遂于963年设官办珠场,称为媚川都。971年(北宋开宝4年),九龙湾一带设官富场,派盐官驻守。南宋末年,皇帝宋端宗赵是和宋帝昺赵昺被元朝军队逼迫逃到香港,据说曾在土瓜湾一块大石头上休息,后人称该处为宋王台。

  1514年(明朝正德九年)葡萄牙派兵抵达并攻占屯门,明军于1521年(正德十六年)向葡萄牙开战,史称屯门海战,结果大获全胜。清朝初年,香港属新安县管辖。清廷为防沿海居民接济明朝遗臣郑成功,遂于1662年(康熙元年)下令迁海,加上实施海禁,香港本区受严重影响。后来广东巡抚王来任、广东总督周有德请求复界,1669年(康熙八年)朝廷允许驰禁,原有宗族陆续迁回,外来宗族亦乘势迁入,新界宗族分布的新局面逐渐形成。

英治初期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不久,清朝道光皇帝由主战转向主和,派钦差大臣琦善到广州与英军谈判。1841年1月琦善与义律在清廷与英国政府不知情下草拟《穿鼻草约》,并于1月20日由义律发出《给女王陛下臣民的通知》中,宣称他和琦善之间“达成了初步协议”,其中包含“把香港岛和海港割让给英国”,及后于香港仔登陆,从蜑民陈群以蛋家话回答中得知“Hong Kong”的名称,并沿用致今。但由于清廷及英国政经界分别认为“有辱国体”及获利太少,故双方不承认《穿鼻草约》的存在。直至1842年,清朝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被英国打败,并于翌年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岛连同邻近的鸭脷洲才正式永久割让与英国。1860年清廷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即英法联军之役)再败给英法联军,签下《北京条约》,把九龙半岛南部连同邻近的昂船洲一同永久割让给英国。当时在九龙半岛上的新边界只用矮矮的铁丝网分割,位置就在今天的界限街。1898年,英国通过与清廷签订《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及其他一系列租借条约,租借九龙半岛北部、新界和邻近的两百多个离岛,但九龙寨城除外,租期99年。这一系列的租借和割让,形成了今日香港的边界。

抗日至重光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在1938年登陆广东,并迅速占领与香港为邻的广州及附近地区,并派间谍潜入香港调查英军的布防位置。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数小时后,同时进攻马来亚及越过深圳河侵占香港。其间日本和加拿大及英印军发生多场激烈战事。12月25日,由于驻港英军战力不足,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宣布向日本投降,香港人称这天为“黑色圣诞节”,并开始了香港3年零8个月的日治时期。

  香港重光以后,英国国旗再次在香港总督府内升起。当时因国共内战再次展开,中华民国政府无力向英国政府取回公道。1949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后,中、英双方就香港问题达成协议:中方无意收回香港主权,也不干预国民政府军民在香港的活动。

战后发展

  1950年代,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韩战与西方世界交恶,被西方国家禁运,使香港成为中国大陆转运物资、征集资金、收集情况的唯一地点。香港亦从转口港转为发展工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期间除了右派发动的双十暴动外基本平稳。然而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席卷中国大陆,红卫兵多次意图越过中港边境。后来香港左派公然响应大陆造反派的号召,在香港多处策动暴乱。当时,香港街头放满写上“同胞勿近”的真假“菠萝”(香港俚语,即土制炸弹),使香港陷入一片恐慌之中,期间有若干市民被真的炸弹及其他方法杀害。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声明“长期利用、充分打算”方针,坚持不打算收回香港,使这一件事情逐渐得以平息。

  经历过1960年代末的暴动,香港政府于1970年代初调整了政策方针,逐步吸纳华人进入决策机制,减少危害英国管治香港的可能性。1973年由于受石油危机的影响,香港经历了一次经济大衰退,但自1974年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高速增长。1970年代中香港地铁开始动工,廉政公署成立,开始实施九年免费强迫教育,并进一步扩展公共房屋计划,如十年建屋计划及居者有其屋计划,皆为香港未来的“经济奇迹”奠定基础。

  1970年代初期,由于新界土地契约的问题,使香港政府不得不考虑香港前途的问题。英国政府曾经多次要求向中国政府延续新界的租约,但为中国政府拒绝。在1980年代初,英国曾提出分拆香港的“主权”及“治权”,主权归中国,但英国仍保留治权。1982年9月22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到北京提出这个方针,打算延续对香港的管治,但当时的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强烈反对及绝不让步,不过表示可以让香港人可享有“高度自治、港人治港”。因中方对收回香港立场强硬,期间香港的楼价、股票及港元汇价持续急挫,更于1983年9月出现港元危机,港元兑美元由1982年约6港元跌至9.6港元兑1美元的历史低点。为挽救香港金融体系,港英政府于1983年10月15日公布联系汇率制度,汇率定为7.8港元兑1美元。此后联系汇率制度一直实行至今。

  1984年12月19日,中英双方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简称《中英联合声明》。根据这份声明,英国需在1997年7月1日将香港的主权移交中国,而香港成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在上述协定中,中国政府会依照邓小平所提出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之政策,确保香港继续奉行资本主义制度而非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不抵触基本法的法律予以保留,50年内原有生活方式不变,并保证香港除外交及国防外,各方面都拥有“高度自治”权。

特区时期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中国,正式结束英国的156年殖民统治,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个特别行政区,董建华为第一任行政长官。同年3月至5月,香港首次发现有人类感染甲型H5N1禽流感。同年10月,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对香港经济构成重大负面影响。

  1999年,主要因为美国的科网热吹至,香港股票市场再一次进入疯狂状态,香港经济略见起色。但随着美国的科网热减退,香港的科网泡沫亦随即破灭,加上随后于2001年美国发生的911事件,使香港经济持续衰退。面对经济再度转型以及全球化带来的冲击,香港的失业、通缩等问题随之而来,政策失误令政府处于弱势,社会不满气氛与日俱增,这股衰退潮一直持续至2003年尾才告竭止。

  2003年春季,由于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爆发,香港各方面都大受打击。是次疫症中,香港有1755人感染,共299人死亡,为死亡率最高的地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8亿港元,失业率上升至8.7%的历史新高。同年年中,政府就《香港基本法》第23条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立法时,因处理失当,成为市民对政府施政不满的导火线。中央政府推行“港澳个人游”以刺激市道,特区政府的施政再度以经济和民生为主,从而期望减少香港市民的不满。香港政府并开始制订“人口政策”吸引“专才移民”和“投资移民”,以提升人口质素。2004年7、8月,香港开始出现轻微通货膨胀的现象,正式走出持续了68个月的通缩期。

  2005年3月12日,行政长官董建华宣布因“健康问题”而辞职。作为特首补选中的唯一候选人,时任政务司司长的曾荫权于6月21日获中国政府正式任命出任特首。同年香港政府推出《政制发展专责小组第五号报告》,但被民主派议员批评过于保守,议案最终因票数不超过三分之二,而不获通过,故2007年行政长官选举办法及2008年香港立法会选举办法维持不变。

  2007年,第三届行政长官选举顺利举行。与前一届一样,由800人组成的选举委员会小组进行投票,在泛民主派派出公民党梁家杰参选之下,最后曾荫权以649票当选成功连任。同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全票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2012年行政长官和立法会产生办法及普选问题的决定》,决定香港可以于2017年普选产生行政长官,另外可以于2020年普选立法会。

  2007年期间,香港经济总体形势较好:失业率下降,社会相对稳定,股票市场畅旺,楼市复苏。当时各界都预料香港在未来发展仍会受惠于中国内地的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稳定情况于2008年因金融海啸失控急转直下,这场金融危机在下半年开始失控,并结束香港自2003年7月以来5年的经济复苏,股市、楼市暴挫,裁员、结业此起彼落。而香港政府又在此一段时期多番传出施政失误,例如副局长风波、处理滞留泰国港人事件失误等,都令民怨日甚,其中行政长官曾荫权民望更大幅下滑,失去市民信心。

  2009年4月中,甲型H1N1流感病毒进逼亚洲,港府以“从严”方式处理。香港确诊首宗病例,曾荫权亲自率领抗疫督导委员会,史无前例宣布把墨西哥患者入住的湾仔维景酒店封锁。其后政府发现相关隔离手段无法阻止社区爆发,逐渐把防疫重心转为减少伤亡数字及避免医疗体系因超出负荷而崩溃两方面。

  2009年12月,香港成功举办第五届东亚运动会,为香港第一次成功举办综合性大型运动会。

  2010年,香港政府再次就政制改革咨询香港市民,期间5名地区直选立法会议员发起五区总辞,以他们辞职后举行的补选作为“公投”。政府发表《2012年行政长官及立法会产生办法建议方案》,最终由民主党提出的“改良方案”在建制派和民主党的支持下,在立法会以2/3票数通过,2012年行政长官选举委员会委员增加至1,200名,而2012年立法会地区直选及功能组别(即超级区议员)则各增加设备5席。2011年,为了堵塞五区总辞的漏洞,香港政府提出递补机制,然而没有进行咨询,成为了当年七一游行的一大诉求之一,其后香港政府宣布押后立法,并且进行咨询。

  2010年8月23日,香港康泰旅行社一辆载有20名香港游客的旅游公交车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被一名当地前任警务高级督察挟持,最终酿成8死7伤的惨剧,香港政府称事件为马尼拉人质事件。香港政府在事件发生的开端时就随即成立了紧急应变小组尝试解决事件,于事发当日下午,联络菲律宾的总统、派出专机与医疗支援队前往灾场善后,并且于事后派遣政务司司长亲身前往接机及慰问幸存者、安排香港警察乐队举行迎接殉难仪式、安排专家作出应变与调查、对香港传媒实行每天隔时段消息公布。此外,8月24日至26日连续3日香港区旗下半旗致哀,8月26日,全香港哀悼,早上8时正升旗礼及下半旗后默哀3分钟,获得全港各界的响应。香港政府对事件的迅速反应和处理手法,使到香港市民对香港政府的高级官员评分及满意度和信任度一度上升。

  2012年,梁振英、何俊仁和唐英年成功取得足够提名参选第四届行政长官选举,在3月25日投票日梁振英以689票胜出当选。20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自由车女子凯林赛,香港自行车运动员李慧诗夺得铜牌。

地理

  香港位处中国的东南端,由香港岛、大屿山、九龙半岛以及新界(包括262个离岛)组成。位于香港岛和九龙半岛之间的维多利亚港,是举世知名的深水海港。

  • 总面积:1 104 平方公里
  • 已发展土地:少于25%
  • 郊野公园及自然保护区:40%

气候

  香港属于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5至11月是风季,当台风逼近时,香港天文台会透过电视台及电台发出警报。当发出八号或以上烈风讯号时,商店暂停营业、航班可能会取消。此外,香港天文台另有一套暴雨警报系统。

  • 春季(3至5月) 和暖潮湿,晚上比较凉。平均气温摄氏17至26度。
  • 夏季(6至8月) 炎热潮湿,阳光充沛,时有骤雨和雷暴。平均气温摄氏26至31度。
  • 秋季(9至11月) 金风送爽,阳光明媚,气温宜人,是全年最舒适的月份。平均气温摄氏19至28度。
  • 冬季(12至2月) 清凉干爽,云量较多,时有冷锋,市区气温甚至可降至摄氏10度以下。平均气温摄氏12至20度。

生态

  碍于地形所限,香港仍有约75%土地为郊区,自然生态盎然。截至2006年6月,境内有超过3,100个维管植物品种或变种,境内繁殖的陆栖哺乳动物超过50种,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分别过百种。当中不乏香港独有的品种,如香港细辛(Asarum hongkongense)、香港巴豆(Croton hancei)及卢文氏树蛙(Philautus romeri)等。另外,香港位处亚洲候鸟迁飞路线上的中途站,新界西北部的米埔沼泽区最多候鸟栖息,所属的后海湾湿地自1995年根据《拉姆萨尔公约》列为国际重要湿地。濒危品种包括黑脸琵鹭、白腹军舰鸟及勺嘴鹬等亦会在香港过境。政府将部份郊区划为郊野公园及特别地区,以保护陆地自然生态环境;亦设有海岸公园及海岸保护区保护海洋自然生态。

政治

《基本法》

  香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特别行政区,根据《基本法》,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香港享有高度自治。《基本法》保证此自治权维持五十年不变,并制定由行政长官和行政会议领道的管治体制、代议政制架构以及独立的司法机构。

行政长官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首长是行政长官,由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选举委员会根据《基本法》选举、并经中央人民政府委任产生。行政长官负责执行《基本法》、签署法案和财政预算案、颁布法例、決定政府政策以及发布行政命令,并由行政会议协助制定政策。

行政会议

  行政会议由行政长官主持,负责決定政策、向立法会提交法案以及草拟附属法例。行政会议由15名主要官员和14名非官守成员组成,所有成员均由行政长官自行政机关的主要官员、立法会议员和社会人士中委任。行政会议成员的任期以行政长官的任期为限。

行政体制

  政府的主要施政和行政工作由12个決策局和61个部门和机构执行,大部分职位均由公务员担任。

  香港的公务员约有154,300人,占香港劳动人口约4%。公务员的主要职责是协助行政长官和各主要官员制定政策和执行決定,并管理公共事务。

立法会

  立法会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立法机关,由60个议席组成,其中30个议席透过分区直选产生,其馀30个透过按职业划分的功能界别选举产生。除了立法职能外,立法会还负责就有关公眾利益的事宜进行辩论、审核和通过财政预算案、听取行政长官的施政报告并进行辩论,以及同意终审法院法官和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免。

区议会

  香港的18区区议会共有102名委任议员和405名民选议员,所有区议员的任期均为4年。区议会各自负责区內的改善工作,推广康乐文化事务和社区活动,并会就影响居民福利的事宜,及各项政府计划是否足夠和推行的次序,向政府提出意见。

司法机构

  《基本法》保证香港继续实行普通法制度。司法机构独立于政府的立法和行政机关,法院须保持中立。在严重刑事案件的审讯中,法院将组成陪审团,由陪审团以多数票来決定被告人是否有罪。香港的最高上诉法院为终审法院,以首席法官为首。

交通

  香港拥有高度发达及方便的交通网络,公共运输的主要组成部份包括铁路、公交车、小型公交车、出租车及渡轮等,另外亦有电车及轻铁等。其中,铁路是香港最主要的公共运输工具;其次是专营公交车。香港是首个于公共运输广泛使用电子货币的地区,名为八达通的电子车票兼且货币智能卡系统总流通量逾2,400万张。2007年年底,地铁和九广铁路合并为港铁,至今共有84座铁路车站(连轻铁则共152个站)。

  香港公交车大多数是双层公交车;而行驶在香港岛北岸的电车更是全球唯一使用全两层电车的车队。至于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梯系统则为世界上最长的有盖自动行人电梯系统。而在大屿山的昂坪360亦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索道系统。

  香港道路的使用率位居世界前列,道路总长度有2040公里,主要由街道、桥梁及隧道等组成9条主要的干线连接香港各地。香港最长的桥梁为青马大桥(主跨距长1,377米)和斜拉式设计的汀九桥(两主跨距总长923米)。而香港的道路通行方向是根据英国的靠左行驶,有别于中国大陆。在香港注册的60多万架车辆当中,有68%是私家车。和其他国际大城市一样,香港同样面对着交通挤塞、旧区道路设计过时和汽车流量过大等问题。

  在对外航空交通方面,位于赤鱲角的新香港国际机场载客运输数量位居全球机场前列,是来往欧美、亚洲及大洋洲航班的转机点。香港国际机场全年24小时运作;于2001年起至今一直挤身世界三甲最佳机场,当中8度被评级为全球最佳机场。旅客可以透过机场快线及公路与香港市区连接,24分钟以内就可以抵达中环中心商业区。现时机场已经分阶段地扩展,以满足日益增加的需求及加强对珠江三角洲邻近地区的连接,进一步发展为区内旅客转运中心,继续巩固为亚洲转运机场的地位。

  陆路交通方面,广深港高铁香港段建造工程于2010年1月正式展开,预定于2015年通车。高铁香港段全长约26公里,总站位于西九龙总站,经过地下铁路隧道直接抵达香港及深圳的边境,连接16,000公里长的中国高速铁路网络。高铁香港段落成后,由广州至香港的行车时间将会减半至约48分钟。此外,连接香港东涌至澳门和珠海市的港珠澳大桥亦在建造中,大桥落成后从香港驾驶至澳门及珠海车程将从4至5小时缩短至约30分钟。此外,港深机场铁路亦正在计划中,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将会可以经过香港国际机场乘搭港深机场联络线前往深圳宝安机场,继以通往中国各地。

建筑

  香港城市以现代主义建筑为主,大量摩天大楼分布于维多利亚港两岸,高度逾90米的建筑逾3,000座,形成全球密度最高最宽的天际线。香港的摩天大楼不限于商业大厦,不少住宅同样建得很高。全球最高100栋住宅大楼中,逾半位于香港。过去,摩天大楼主要集中在香港岛北岸。自从位于九龙的启德机场于1998年停止使用后,香港政府大幅放宽高度限制,令位于九龙半岛的摩天大楼如雨后春笋般兴建。于2010年落成、位于西九龙的环球贸易广场,高度为484米,成为香港最高、全球第4高的建筑物。另一方面,加上八万五建屋计划的助力,即使是远离香港市区的新界,楼高40层以上的住宅大楼并不罕见,当中不少是香港公共屋邨。另外,近年发展商主力发展新界地区,例如将军澳、沙田及元朗等,使到新界一样多了高楼建筑,大多楼高40层以上,其中将军澳的问题最为广泛,当中包括日出康城及峻滢等,使到摩天住宅由市区伸延到新界地区。

  虽然高耸的建筑物给予人一种繁荣景象,但是过于集中亦容易造成屏风楼及热岛效应。2000年,香港政府进行了咨询,在2008年在各分区的规划大纲图中制定建筑物在所属分区的高度限制。

  香港有不少著名的建筑,当中包括有由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中银大厦,其外型为棱柱状,就像“节节高升”的竹笋一样,为最瞩目的香港地标之一。除此之外,由诺曼·福斯特设计的汇丰银行总行大厦于1985年重新兴建完成之时,为当时全球最昂贵的建筑物;香港国际机场的建筑设计也是出自其手笔。

  香港桥梁的建筑技术位居世界前列,连接青衣岛及马湾的青马大桥,是全球最长的行车及铁路悬索吊桥,而邻近的汲水门大桥和汀九桥则分别为最长的行车及铁路斜拉桥和最长的三塔式斜拉桥。另外还有跨越蓝巴勒海峡,将昂船洲和青衣岛东南角的9号货柜码头连接起来的昂船洲大桥,桥塔是全球首次采用以不銹钢及混凝土的混合式结构。对香港港口物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也是香港新的建筑地标之一。

  1950年代开始,香港政府积极规划很多建设项目,包括兴建大量公共房屋及其他配套设施。同时,香港政府开始在新界各区设立卫星城市计划,到了2007年设立了9座新市镇,以容纳约320万人口。这些新市镇应付了香港的人口增长,分散香港市区挤迫的人口,从而改善居住环境。另一方面,香港政府也积极进行填海工程,以使市区有更多可以使用的土地,但是近年来由于保育人士反对而大幅度地减少了填海幅度。而未来香港土地利用的焦点包括有西九龙及启德等填海土地:前者将会发展为一个西九文化区;后者则将会发展成为一个集休闲、旅游、体育及中低密度商住区域。

文化

语言和文化

  香港,因着其殖民地历史背景和国际贸易港地位,构成了中西荟萃、多元文化的面貌。香港的官方语文是中文英文,所有官方标志均以双语(英文及繁体中文)标识,大部分商店和餐馆的招牌也同时兼具中英文。

  中文 在香港,超过88%的居民都说广东话(粤语),小部分更会说其他方言如客家话(以“新界客家人”为主)、围头话(属粤语莞宝片)及潮州话等。自1997年香港回归以后,普通话在香港的认可度大为增强,而大部分香港居民对普通话的掌握程度也已达到一定水平;出租车司机和售货员大多能以普通话沟通。

  英文 香港是国际城市,英文被广泛使用,在法律、专业、商业社群和游客区中十分普遍。

  多元文化 香港是融合了多元文化和宗教的繁华都市,不同国籍的人士和谐共处,互相尊重。所有宗教、种族的传统和习俗都能相互包容,反映了这个城市的大都会气魄。民众可以按照自己的宗教信仰,公开进行崇拜活动。

香港法定古迹

  香港有很多历史古迹,到目前为止,本港共有101项法定古迹。

港岛区法定古迹

  • 港岛大浪湾石刻
  • 半山区列堤顿道圣士提反女子中学主楼
  • 中环都爹利街石阶及煤气路灯
  • 中环花园道梅夫人妇女会主楼外部
  • 铜锣湾天后庙
  • 旧总督山顶别墅守卫室
  • 旧赤柱警署
  • 中环荷李活道中区警署
  • 中环旧最高法院外部
  • 中环亚毕诺道前中央裁判司署
  • 香港大学本部大楼外部
  • 中环奥卑利街域多利监狱
  • 黄竹坑石刻
  • 香港大学大学堂外部
  • 中环红棉路旧三军司令官邸
  • 香港大学孔庆荧楼外部
  • 中环炮台里前法国外方传道会大楼
  • 香港大学邓志昂楼外部
  • 柴湾罗屋
  • 中环上亚厘毕道香港礼宾府
  • 旧湾仔邮政局
  • 中环花园道圣约翰座堂
  • 上环坚巷旧病理学院
  • 中环坚尼地道圣约瑟书院北座及西座
  • 旧上环街市
  • 鹤咀半岛鹤咀灯塔
  • 半山区司徒拔道45号景贤里
  • 青洲灯塔建筑群
  • 薄扶林水塘6项历史构筑物
  • 大潭水塘22项历史构筑物
  • 黄泥涌水塘3项历史构筑物
  • 香港仔水塘4项历史构筑物
  • 上环荷李活道文武庙
  • 半山区卫城道甘棠第
  • 赤柱圣士堤反书院的书院大楼
  • 半山般咸道英皇书院

九龙区法定古迹

  • 尖沙咀香港天文台
  • 深水埗李郑屋汉墓
  • 尖沙咀前九广铁路钟楼
  • 尖沙咀前九龙英童学校
  • 尖沙咀前水警总部
  • 九龙寨城公园九龙寨城南门遗迹
  • 九龙寨城公园前九龙寨城衙门
  • 九龙塘窝打老道玛利诺修院学校
  • 油麻地窝打老道东华三院文物馆

新界区法定古迹

  • 西贡滘西洲石刻
  • 粉岭龙跃头觐龙围围墙及更楼
  • 西贡大庙湾刻石
  • 粉岭龙跃头麻笏围门楼
  • 荃湾三栋屋村
  • 元朗横洲二圣宫
  • 大埔旧北区理民府
  • 西贡东龙洲石刻
  • 西贡上窰村
  • 西贡东龙洲炮台
  • 西贡龙虾湾石刻
  • 粉岭龙跃头老围门楼及围墙
  • 大埔元洲仔前政务司官邸
  • 粉岭龙跃头松岭邓公祠
  • 西贡佛头洲税关遗址
  • 粉岭坪輋长山古寺
  • 元朗新田麟峯文公祠
  • 大埔大埔头村敬罗家塾
  • 大埔碗窰村碗窰
  • 元朗山厦村张氏宗祠
  • 大埔文武二帝庙
  • 大埔上碗窰樊仙宫
  • 旧大埔墟火车站
  • 荃湾汲水门灯笼洲灯塔
  • 上水廖万石堂
  • 元朗屏山邓氏宗祠
  • 荃湾海坝村古屋
  • 元朗屏山愈乔二公祠
  • 元朗新田大夫第
  • 元朗屏山聚星楼
  • 粉岭龙跃头觐龙围门楼
  • 西贡滘西洲洪圣古庙
  • 元朗厦村杨侯宫
  • 粉岭龙跃头天后宫
  • 沙田王屋村古屋
  • 上水河上乡居石侯公祠
  • 沙头角镜蓉书屋
  • 屯门何福堂会所马礼逊楼
  • 元朗锦田二帝书院
  • 元朗八乡元岗村梁氏宗祠
  • 元朗八乡上村植桂书室
  • 元朗厦村邓氏宗祠
  • 九龙水塘5项历史构筑物
  • 城门水塘纪念碑
  • 沙头角莲麻坑村叶定仕故居
  • 元朗屏山坑头村仁敦冈书室
  • 元朗锦田广瑜邓公祠
  • 元朗下白泥55号碉堡

离岛法定古迹

  • 大屿山石壁石刻
  • 蒲台石刻
  • 大屿山东涌炮台
  • 大屿山分流炮台
  • 长洲石刻
  • 大屿山分流石圆环
  • 大屿山东涌小炮台
  • 横澜岛横澜灯塔

旅游

香港十大景点

香港:星光大道
香港:尖沙咀海滨花园
香港:天坛大佛
  • 星光大道 是以电影为主题的景点,地上有逾百个牌匾,刻上了多位香港电影明星及著名导演的手印和签名。星光大道也是观赏维港景色的绝佳位置。
  • 太平山顶 海拔373米。山顶缆车自1888年5月30日正式投入服务,是全亚洲最早的缆车索道系统。在太平山顶上有数个观景台,包括卢吉道观景台、狮子亭、位于山顶广场顶层的免费观景台Green Terrace,以及凌霄阁顶层的观景台“凌霄阁摩天台428”。
  • 女人街 九龙旺角亚皆老街与登打士街之间的通菜街。女人街之得名,是因为早期这里的地摊多贩售女性服装及用品。现在这个长一公里、汇集逾百个地摊的露天市集,除了女装,您还可以找到男装、皮包、首饰、玩具、化妆品,以至家居用品等,款式多样,价格便宜。
  • 前九广铁路钟楼 位于九龙尖沙咀天星小轮码头,于1915年矗立,原是九广铁路旧尖沙咀火车总站的一部分,百年来见证着香港的历史变迁。二次大战前,无数中国内地难民搭乘九广铁路来到这个旧火车总站,他们有的在港展开新生活,有的则转乘轮船前往海外。火车站以往是英国在远东地区的铁路总站,故钟楼充满殖民地色彩。钟楼用上了红砖及花岗石建造,展现着蒸汽火车时代的风貌。
  • 香港迪士尼乐园 位于大屿山。
  • 尖沙咀海滨花园 位于九龙尖沙咀。从港铁尖沙咀站E出口,步行至梳士巴利道后右转,然后取道香港基督教青年会旁的人行地下道前往香港文化中心,再向右步行至钟楼,全程约5至10分钟。或者,从中环或湾仔的天星码头,乘搭天星小轮前往尖沙咀,船程约10分钟,下船后即至。
  • 香港海洋公园 位于香港岛黄竹坑。从港铁金钟站B出口的巴士总站,搭乘629号巴士,至海洋公园下车,车程均25分钟。占地超过87万平方米,分“海滨乐园”及“高峰乐园”两个景区,由架空缆车及海洋列车连接。是一个世界级的海洋动物主题乐园,集娱乐、教育及保育于一体。1977年开幕,2012年夺业界最高殊荣的“全球最佳主题公园”大奖(Applause Award),是亚洲第一间获得这个奖项的主题公园。
  • 庙街夜市 位于九龙油麻地。从港铁佐敦站A出口右转往佐敦道,沿弥敦道往旺角方向步行,于甘肃街转入庙街。或者,从港铁油麻地站C出口,沿文明里步行至庙街,约3分钟。这里曾经是《新不了情》、《食神》等多部电影的拍摄场地。庙街蕴含着地道的香港情怀,特别是夜市,处处反映着香港的生活文化。庙街又被称为“平民夜总会”。庙街得名,因附近的天后庙;但这里又称“男人街”,这是因为庙街内大部分摊贩所售的商品,都以男性用品为主:如针织衣服、汗衫、牛仔裤、钢笔、腕表、激光唱片、电子产品和玩具、电脑硬件和旅行袋等。
  •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金紫荆广场 位于香港岛湾仔博览道1号。从港铁湾仔站A5出口,按路牌指示,利用连接港铁湾仔站及香港会议展览中心的人行天桥,步行约15分钟。展览中心外的金紫荆广场上,矗立着一座名为“永远盛开的紫荆花”之大型雕塑,是中央人民政府赠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回归纪念贺礼。雕塑附近又有一座“香港回归祖国纪念碑”。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当天早上8:30金紫荆广场上举行了国旗及区旗的升旗典礼。自此,每日早上8:00,广场都有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举行,吸引了不少游客和市民观看。
  • 宝莲禅寺、天坛大佛 位于大屿山。宝莲禅寺这座百年古剎,素有“南天佛国”之称,多年来香火鼎盛。寺内有供奉着本土、东方及西方三方佛的大雄宝殿,以及建有庭院园林的天王大殿。在宝莲禅寺对面,就是世界最高的户外青铜坐佛像——天坛大佛。佛像坐南向北,朝向北京,有“面向中国”的意思。佛像连莲花座高26.4米,再加上基座总高度约34米,耗资超过港币6,000万,历12年建成。

庙宇

  香港的佛寺道观和古剎,或坐落在闹市中,或处于山林之间。

香港岛庙宇

香港:鲁班先师庙
香港:筲箕湾谭公庙
  • 鲁班先师庙 位于香港岛坚尼地城卑路乍街李宝龙路青莲台15号。从港铁金钟站F出口的金钟太古广场外乘搭23号巴士至蒲飞路站,下车后沿蒲飞路走,右转至山市街,直至青莲台后一直走到尽头,步程约10分钟。为一级历史建筑。落成于1884年。庙宇供奉“百匠之师”鲁班先师。据庙内石刻记载,该庙于1884年由当时香港的三行(木工、油漆、泥水)同业集资兴建。前来参拜的善信,主要从事建筑行业,他们祈求鲁班赐福,保佑工作平安顺利。而每年农历六月十三日的鲁班先师诞,是该庙香火最为鼎盛的日子。鲁班先师庙是两进式建筑,屋顶由木建造,并以瓦片铺盖;庙内又有丰富的建筑装饰,包括:壁画、石湾陶塑及泥塑等。
  • 文武庙 位于香港岛上环荷李活道124至126号。于港铁金钟站F出口太古广场外乘26号巴士,至文武庙荷李活道站下车;由港铁中环站D2出口右转至戏院里,沿皇后大道中往中环中心方向走,然后搭乘中环至 半山自动扶梯前往;从港铁上环站A2出口,沿禧利街走至皇后大道中,再转往荷李活道。为一级历史建筑。是香港殖民地时期,其中一座最早兴建的中式庙宇,安静的位处上环闹市里头,与车水马龙的商业区,形成强烈的对比。庙内轻烟袅袅,四处吊挂着长燃不熄的大型塔香,代表善信祈求健康、财富和快乐的祝愿。文武庙内供奉着“文帝”和“武帝”:文帝(文昌帝君)手执毛笔,职司文学和官禄;而武帝(关圣帝君)身穿绿色长袍、手持长剑,代表忠义武略。除文武二帝外,文武庙还奉祀包公及城隍,庙内又同时置有两件有逾百年历史的文物,包括:清朝道光年间(1847年)的铜钟,以及一台造于1862年的官轿。每年秋天,文武庙都会举行盛大的秋祭典礼,酬谢文武二帝,并为香港市民祈福。
  • 筲箕湾城隍庙 位于香港岛筲箕湾金华街。从筲箕湾地铁站B1出口,沿筲箕湾东大街步行5分钟。为三级历史建筑。落成于1877年。庙内除了供奉城隍,还同时祀奉土地及五通神。由于庙宇神祇众多,且位处筲箕湾电车总站旁,交通便利,故常年香火甚盛。附近居民会为了不同愿望前来祭祀,如祈雨、占卜吉凶、驱邪除病等;甚至居民间为了排解纠纷,亦会来此发誓许愿,讨个公道。
  • 筲箕湾谭公庙 位于香港岛筲箕湾谭公庙道。从筲箕湾地铁站D1出口,沿东喜道步行约5分钟至谭公庙道。为一级历史建筑。落成于1905年。传说谭公年幼时就能呼风唤雨、替人看病;而且也修炼长生不老之术,所以即使年迈,外表仍像个小孩。人们设庙供奉谭公时,因而仍将他的样貌雕塑成小孩子模样。筲箕湾自古已是个渔民避风之港湾,谭公庙是渔民所信奉的神祇庙宇,自然香火鼎盛。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的谭公诞,谭公庙会举行巡游庆祝活动,许多善信也会前来烧香膜拜。
  • 筲箕湾天后庙 位于香港岛筲箕湾筲箕湾东大街53号。从港铁筲箕湾站B1出口,沿筲箕湾东大街步行约5分钟。为二级历史建筑。落成于1873年。1874年,香港遭逢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台风,多处伤亡无数;只是对筲箕湾造成的损毁较轻微。筲箕湾坊众认为是天后娘娘显灵保佑,遂重建风灾时遭破坏的天后庙。传说天后姓林名默,自童年起已有预测天气的异能,在海难中救人无数,沿海乡民和渔民均视她为海上守护神而建庙奉祀,祈求风调雨顺,渔获丰收。天后庙除供奉天后,也奉祀吕祖及观音,所以每年农历正月廿六也有“观音借库”的传统习俗。

九龙庙宇

香港:侯王庙
香港:油麻地天后庙
  • 志莲净苑、南莲园池 志莲净苑位于九龙钻石山志莲道5号;南莲园池位于九龙钻石山凤德道60号。由港铁钻石山站C2出口依路牌指示,步行约5分钟前往。志莲净苑是一座仿照唐代艺术风格设计的木构建筑群,布局层次分明,建筑沿中轴线作主次分布,内有天王殿、大雄殿等殿堂和馨香扑鼻的荷花公园。南莲园池以唐代园林为建筑蓝本,其造园手法“小中见大”,以小品建筑、树木、山石和池水等营造的借景,将山水融入其中,古意盎然。
  • 侯王庙 位于九龙九龙城联合道及东头村道交界。从港铁乐富站B出口,沿联合道依路牌指示,步行10分钟前往。为一级历史建筑。落成于1730年。虽然历史上对侯王的出处未有定案,但一般认为侯王乃南宋国舅杨亮节,因生前封“侯”,死后封“王”,故称为“侯王”。传说,南宋末代皇帝宋帝昺,曾在杨亮节的襄助下南逃至九龙,杨亮节护驾有功,世人敬其忠义,所以建庙纪念。侯王庙采用三幢式建筑设计,分别为正殿、罗汉堂、佛光堂及龙华堂,正殿供奉侯王像。而庙内有刻上“侯王座前”四字的铁香炉、还有以一笔写成的“鹅”字及“鹤”字的石刻等,最值得欣赏。庙宇曾于2005年重新整修,翻新后不但重现昔日的古雅风采,而且还新增许愿角、添褔延寿池等设施。
  • 黄大仙祠 位于九龙黄大仙竹园村2号。从港铁黄大仙站B2出口左转,步行约3分钟即至。为一级历史建筑。落成于1921年。黄大仙祠是香港最著名的庙宇之一,崇奉儒、释、道三教。据说黄大仙“有求必应”,签文灵验,常年吸引无数善信到来膜拜求签,香火鼎盛。每年的农历年大年初一,有不少善信争相到来抢头香,成为香港贺岁习俗之一。据祠内的《赤松子自述》所载,黄大仙原名黄初平,约于公元328年于浙江省金华县兰溪市出生,15岁开始学道,40年后,他的兄弟到山中寻找他时,见他能指石变羊,从此,两兄弟一起修炼,双双为仙。由于黄初平隐居于赤松山修炼,故又称“赤松仙子”。黄大仙祠内最具特色的,是其“五形”建筑布局,祠中的飞鸾台、经堂、玉液池、盂香亭及照壁,各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另外,祠内还有其他富中国传统色彩的建筑如三圣堂、大殿及从心苑等。
  • 油麻地天后庙 位于九龙油麻地庙街。从港铁佐敦站A出口,右转沿佐敦道步行三个街口即达庙街;从港铁油麻地站C出口,沿文明里步行至庙街。为一级历史建筑。落成于1860年代。是九龙区最大的天后庙。寺庙所处位置,昔日是油麻地沿海一带,在大型填海工程后,就成了今天的庙街。目前,这里的居民已不再以捕鱼为生,但仍旧供奉天后娘娘。传说天后姓林名默,自童年起已有预测天气的异能,在海难中救人无数,沿海乡民和渔民均视她为海上守护神而建庙奉祀。这所有逾百年历史的天后庙,门前有一对制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的石狮,庙内也有一口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铸造的铜钟。而在寺庙的左右两侧,又有香火鼎盛的福德庙。每年“观音开库”宝诞,也吸引了大批善信前来参拜。

新界庙宇

香港:西贡蚝涌车公庙
香港:蓬瀛仙馆
香港:林村许愿树
  • 沙田车公庙 位于新界大围车公庙道。从港铁车公庙站B出口依路牌指示,步行约10分钟前往。二级历史建筑物。约在1890年前落成。沙田车公庙现址,原本是一座已有300年历史的庙宇,后于1994年改建成目前的模样。当年,村民相信车公能保佑他们免受洪水瘟疫之患,所以就盖了这座庙。相传,车公是宋朝(公元960至1279年)一位大元帅,曾平定华南一场叛乱。南宋末年,宋帝昺南下避难,车大元帅一直护驾到香港,并驻守西贡。后来获道教奉为神明,并立庙供奉。车公庙主殿内的神坛上,屹立着雄伟的车公像;主殿两旁则建有钟楼和鼓楼各一。而庙宇左边的走廊上设有解签看相的摊档。每年农历年初二是车公诞,在每年传统的“赤口”年初三,民众都会蜂拥到车公庙去参拜祈福。善信参拜过车公之后,都会转一转车公像旁边的铜制风车,祈求好运到来。
  • 西贡蚝涌车公庙 位于新界西贡蚝涌路。从港铁彩虹站C2出口,经人行地下道前往巴士站,搭乘92或96R号巴士(只在星期日及公众假期行走),于蚝涌站下车;从港铁彩虹站C2出口,经人行地下道前往小巴站,搭乘往西贡的1A或1M号绿色小巴,于蚝涌站下车。为一级历史建筑。约1904年前落成。西贡蚝涌车公庙已有逾400年历史,其选址及建筑布局甚佳,前临涌涧,背向风水林,并保留了传统的建筑设计。相传,车公是宋朝(公元960至1279年)一位大元帅,曾平定华南一场叛乱。南宋末年,宋帝昺南下避难,车大元帅一直护驾到香港,并驻守西贡。后来获道教奉为神明,并立庙供奉。
  • 青松观 位于新界屯门青松观路青松径。从港铁兆康站转乘计程车前往;或转乘轻铁505号至青松站下车。青松观的“青松”二字,取自吕洞宾祖师的乩示“善似青松恶似花”,意即善有如青松一样朴实无华;而“观”就是道教中的庙宇。1961年建成的青松观,历经多年来不断的修葺加建,现在已是清幽雅致的建筑群,同时也是香港的名胜景点。道观内有不少瑰宝,让您大开眼界:主楼纯阳殿内的灯笼,是北京故宫博物馆所赠送的;云水堂里的书画,又是70年代文人雅士在中秋赏月时所留下。主楼纯阳殿的四周经精心分布,亭台楼阁、殿宇、牌楼、四合院、中式园林和鱼池,在树丛、园圃、花卉和盆栽的衬托下,让人心闲意适,顿时浑忘俗虑。每年的4月或5月,青松观都会举行盆景展览,展出中国传统的盆栽;青松观又设有斋菜部,提供美味素菜。
  • 蓬瀛仙馆 新界粉岭百和路66号。从港铁粉岭站B出口,朝蓬瀛仙馆金黄色瓦顶的方向走,步行约5分钟。创立于1929年,是香港一个重要的道教圣地。传说“蓬莱”和“瀛洲”是渤海上的仙山,蓬瀛仙馆的“蓬”、“瀛”二字,便是取自这两座仙山。蓬瀛仙馆境内建筑充满传统的中国色彩,一大片的橘黄色双层瓦顶下,是红色的粗梁石柱,犹如明信片上的中国古代风景画一样。供奉吕祖先师的“三圣大殿”,殿内顶部以蓝色描绘天界,两侧有云海及华表,仙鹤穿梭于云海之中,当您置身殿内,抬头仰望,如同亲临仙境一般。另一不可错过的景点还有“道德经壁”,石壁正面刻有81章《道德经》,侧面是太上老君的《十四字养生诀》,而背面则是徐悲鸿的《八十七神仙图》,同时将信仰、养生、道家哲学展现。另外,仙馆内的园林,可远眺粉岭全景,花园周围还有花卉和小桥流水作为点缀,令整个景观更为动人。
  • 西贡滘西洲洪圣古庙 位于新界西贡滘西洲,.先从港铁彩虹站C2出口,经人行地下道前往巴士或小巴站,搭乘92或96R号巴士(只在星期日及公众假期行驶),或前往西贡的1A或1M号绿色小巴往西贡总站;抵达西贡后,在西贡墟市的码头(通记海鲜酒家对面)转乘街渡(小型渡轮)前往洪圣古庙。法定古迹。落成于1889年(据古庙碑记推测)。古庙主祀岛上渔民供奉的海上守护神—洪圣,同时也是所社区中心和村校。洪圣古庙是香港其中一个研究汉代以至新石器时代香港历史的重要古迹。古庙为两进三开间建筑,左边是庙祝起居的地方,右边曾用作村校校舍;后进的正殿神坛,供奉洪圣爷、财帛星君及水仙爷。庙内又置有龙船模型和各类与渔业有关的用品。年代久远的洪圣古庙,曾历四次整修工程,最近一次获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拨款港币200万元资助,于2000年竣工。这项修复工程更夺得2000年度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颁发的“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杰出项目奖”第三名。
  • 林村许愿树、林村天后庙 新界大埔林村。于港铁大埔墟站A3出口乘搭64K或64P号巴士,在放马莆站下车;于港铁太和站A出口乘25K号绿色小巴,在林村许愿树下车;于港铁太和站A出口乘出租车前往。为二级历史建筑(林村天后庙)。落成于1768年。大埔林村早在700多年前的宋朝末年,就已经有乡人聚居。林村许愿树是当地村民祈福许愿的胜地,每年农历新年,不少香港人都诚心前来,许下一个个新年愿望。从前,每逢过年过节,村民就会到树前来参拜许愿,并将宝牒抛上许愿树。据说,宝牒抛得越高,愿望就会越容易实现。然而,为了保护许愿树,现在村民的许愿方式已有所改变。他们会在许愿宝牒上写上姓名和愿望,在树下诚心参拜之后,便将宝牒绑在树旁的木架上。许愿后,穿过许愿廊,就会见到清朝乾隆年间建成的天后庙。传说天后姓林名默,自童年起已有预测天气的异能,在海难中救人无数,沿海乡民和渔民均视她为海上守护神而建庙奉祀,祈求风调雨顺,渔获丰收。林村天后庙是二进式建筑,正殿奉祀天后娘娘,两侧分别为文武殿和义祠;文武殿奉祀文昌帝君及关圣帝君,而义祠则供奉12位护乡烈士。

离岛庙宇

香港:坪洲金花庙
香港:关公忠义亭
香港:长洲北帝庙
香港:南丫岛榕树湾天后庙
  • 宝莲禅寺、天坛大佛 位于大屿山。先从中环6号码头乘渡轮前往梅窝,船程约50至55分钟;上岸后在码头巴士总站再转乘2号巴士至昂坪市集下车,车程约40分钟;从港铁东涌站B出口的巴士总站,乘搭23号巴士至昂坪市集下车,车程约50分钟;从港铁东涌站B出口的东涌缆车站,乘坐昂坪缆车至昂坪缆车站,车程约25分钟。
  • 坪洲金花庙 位于坪洲永安街。从中环6号码头搭乘渡轮前往坪洲,船程约40分钟。上岸后 右转,步 行约3分钟至坪洲永安街,见天后庙左转,再右转入永安街 内的小巷。金花庙供奉金花娘娘,闻说求子求孙非常灵验。传说粤剧名伶关德兴师傅及金花庙住持,曾分别得到金花娘娘报梦,关师傅仙游后更被封为护法大将军,陪伴金花娘娘。每年农历四月十七日是金花庙的金花诞,届时将有舞龙舞狮助兴。
  • 关公忠义亭 位于长洲观音湾路。从中环5号码头乘渡轮往长洲,船程约55至60分钟。上岸后,沿东湾路一直走,再右转至警署径,然后沿斜坡走约8分钟。关公忠义亭供奉关圣帝君,其神像由整块樟木雕刻而成。这个亭式庙宇在1973年建成,庙前香炉两旁的七彩金龙用最新的颜料漆上,色彩缤纷。亭子两旁的樱花,每年3月都会盛放,这个时候最适合前来观赏。
  • 坪洲龙母庙 位于坪洲东湾志仁街15号。从中环6号码头搭乘渡轮前往坪洲,船程约40分钟。上岸后右转,步行约10分 钟至志仁街街尾。龙母庙,又名香港悦龙圣苑,是坪洲岛上最大的寺庙,已有40年历史。里头的龙床,是寺庙的象征,据说摸过会得好运,并可依龙床上摸到的物件推测运程。每年农历五月八日是龙母诞。
  • 长洲北帝庙 位于长洲北社街尾。从中环5号码头乘渡轮往长洲,船程约55至60分钟。上岸后,于长洲渡轮码头出 口左转,沿海傍路向北走约8分钟,右转入国民路,再左转到北社街走约3分钟。为一级历史建筑。落成于1783年。已有逾200年历史的北帝庙,是每年长洲太平清醮(农历四月八日)的举行地,而北帝庙前的广场,在太平清醮期间则会搭建三个挂满平安包的包山,上演连场紧张的抢包山比赛。北帝庙(又名玉虚宫)历史悠久,庙前阔大的石梯和庙宇顶部的七色彩龙,予人宏伟庄严之感。您可以在庙内一睹两件古物的风采,分别是清朝的金木雕和宋朝的铁铸大剑。
  • 坪洲仙姐庙 位于坪洲北湾。从中环6号码头搭乘渡轮前往坪洲,船程约40分钟。上岸后,于坪洲渡轮码头出口左转,步行约5分钟至坪洲海滨游乐场后,再沿坪利路走约5分钟。仙姐庙是香港仅余两间保留拜七姐习俗的古庙之一,但有别于一般祈求女红手艺进步,这里的仙姐庙是求子,据闻相当灵验。目前庙内所供奉的木雕像,相传是当年庙主出海时意外获得的。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是七姐诞。
  • 长洲西湾天后庙 位于长洲西湾。从中环5号码头乘渡轮往长洲,船程约55至60分钟。上岸后,于长洲渡轮码头出口右转,再沿海一直走20分钟;从中环5号码头乘渡轮往长洲,船程约55至60分钟。上岸后,于长洲公众码头,转乘街渡(小型渡轮)前往西湾码头,船程约10分钟,上岸后向右走约2分钟。为三级历史建筑。约1929年前落成。过去长洲以渔业为主,渔民都信奉海上守护神——天后。传说天后姓林名默,自童年起已有预测天气的异能,在海难中救人无数,沿海乡民和渔民均视她为海上守护神而建庙奉祀,祈求风调雨顺,渔获丰收。西湾天后庙已有逾200年历史,庙内存有乾隆时代所铸的铜钟。庙后的小凉亭,坐拥西湾及避风港美景,让人心旷神怡。每年天后诞,居民都会到来进香,非常热闹。
  • 南丫岛榕树湾天后庙 位于南丫岛榕树湾。从中环4号码头乘渡轮至南丫岛榕树湾,船程约30分钟。上岸后,沿榕树湾大街走 约10分钟。为三级历史建筑。约1876年落成。传说天后姓林名默,自童年起已有预测天气的异能,在海难中救人无数,沿海乡民和渔民均视她为海上守护神而建庙奉祀,祈求风调雨顺,渔获丰收。从庙内挂着光绪三年的横匾,可知榕树湾天后庙已有逾百年历史。好玩的是,这座东方古庙,门前竟配有西方石狮!这一切要追溯到1960年,当时庙前的中式石狮子损坏了,由一位曾在南洋雕刻西式狮子的石匠重新雕刻,而变成现在的面貌。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是天后宝诞,这里会有粤剧上演,并举行龙舟及舢舨摇橹比赛。

其他宗教建筑

香港:锡克庙
香港:圣安德烈堂
香港:圣约翰座堂

  香港自开埠以来,已经是一个华洋共处的港口城巿。至今,在这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有不同族群和谐共处、不同宗教相互包容,在在展现着大都会的气魄。

  • 跑马地印度庙 位于香港岛跑马地黄泥涌道1B。于红磡海底隧道收费广场巴士站搭乘1号巴士,至黄泥涌道近雅谷大厦站下车,再往养和医院方向步行约10分钟。香港约有4万名印度教徒,其宗教及社交活动,主要都在跑马地的印度庙内进行。印度庙可供教友冥想、参加灵修讲座、练习瑜伽,以及举行订婚、结婚和殡殓等仪式。在亮光节、镇邪节、泼水节、象头神节和猴神节等重要节日时,印度庙又有各式庆典举行。每逢星期日上午,印度教徒均会在这里聚会、演奏宗教音乐和讲道。星期日聚会后和星期一晚上,教徒可免费享用饭餐。
  • 回教清真礼拜堂 位于香港岛中环些利街30号。由港铁中环站C出口,沿德辅道中往上环方向走至租庇利街,然后沿中环至半山 自动扶梯而下;至些利街及罗便臣道交界。建于1849年的回教清真礼拜堂,曾于1915年重建,是香港首座清真寺,又俗称为“摩罗庙”。清真寺呈长方形,保留了原有的尖塔,正门为拱形,四周则是富有阿拉伯色彩的拱窗。香港的伊斯兰教徒约有22万,当中3万名为华人、12万名为印度尼西亚人,其余是香港出生的非华裔人士,以及来自巴基斯坦、印度、马来西亚、中东和非洲各国的教徒。香港共有五间清真寺,其中位于尖沙咀弥敦道上的九龙清真寺暨伊斯兰中心的面积最大,可容纳3,500名会众。
  • 锡克庙 位于香港岛湾仔皇后大道东371号。由红磡海底隧道巴士站乘坐109或113号巴士,至皇后大道东华仁书院下车,再步行约5分钟前往。为二级历史建筑。落成于1901年。始建于1901年,名为“星尊者协会”。寺庙曾在二次大战时两次遭炮火破坏,后于1938年重建并易名为“锡克庙”。香港最早的锡克教徒,乃来自印度的旁遮普,19世纪时,他们为当地的英军服役,后随军来到香港。目前,香港约有1万名锡克教徒。锡克庙每天早上和傍晚举行崇拜,而每逢星期日和主要神诞,锡克教始祖拿那克大师的信徒都在庙内举行大型聚会。其他锡克教重要的节日还有:拿那克大师诞辰、第十位宗教教师戈宾德.辛哈大师诞辰,以及人日。
  • 犹太教莉亚堂 位于香港岛中环罗便臣道70号。从港铁中环站C出口,沿德辅道中往上环方向走至租庇利街,再沿中环至半山自动扶梯而下至罗便臣 道,犹太教莉亚堂便位于雍景台旁边。为一级历史建筑。落成于1902年。香港的犹太教徒来自世界各地,犹太教在香港的历史,可追溯至19世纪40年代。犹太教莉亚堂是香港第一所犹太教教堂,于1902年由银行家沙宣爵士斥资兴建,以纪念其母亲莉亚女士,故名为莉亚堂。教堂高两层,采用东犹太建筑风格设计,二楼有一个供妇女使用的阳台。犹太教莉亚堂曾于1998年重修,并获得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颁发的“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奖杰出项目奖”。这里是香港犹太教徒的社交及活动中心,每逢安息日和节期,香港联合犹太会(改革派)也会在犹太教莉亚堂园区内举行聚会。
  • 圣安德烈堂 位于九龙尖沙咀弥敦道138号。从港铁佐敦站D出口,沿弥敦道往尖沙咀方向步行10分钟。为二级历史建筑。落成于1906年。是九龙区历史最悠久的基督教教堂,于1904年由遮打爵士捐款兴建,并由圣公会维多利亚教区主教霍约瑟奠基。有逾百年历史的圣安德烈堂,如香港其他的教堂一样历尽风霜,除了饱受多次台风侵袭外;日占时期,教堂的主任牧师被囚,教堂也被改为日本神道教的神社。圣安德烈堂最早兴建的三座建筑物,属哥特复兴式风格,筑有红砖外墙,拥有尖拱形的窗户、曲线窗花格和彩色玻璃窗等。教堂曾进行多次修复工程,2006年获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物古迹保护奖优秀奖”。
  • 圣约翰座堂 香港岛中环花园道4至8号。从港铁中环站D1出口,沿毕打街前往皇后大道中,再沿皇后大道中右转入 炮台里即至,行程约10分钟;于中环6号码头外的天星码头巴士站乘15C号巴士,至中环花园道山下缆车站, 沿花园道步行前往。落成于1847年。目前,香港有48万基督教徒,而圣约翰座堂则是教徒的宗教及活动中心。圣约翰座堂是香港现存最古老的西式教会建筑物,于1847年由当时的香港总督戴维斯爵士奠基,教堂设计揉合了13世纪的早期英格兰式以及华丽哥特式建筑风格。圣约翰座堂位处香港的商业中心点,被邻近的摩天大楼所包围,百多年来,见证着香港的历史变迁。1941年的圣诞节香港沦陷,圣约翰座堂遭日军占领并成为日本人的会所,更遭受严重破坏。目前教堂所见的内部装潢,大部分都是战后设计的。座堂曾历多次修复和改建,于1996年被列为法定古迹。

大事记

  • 公元前700年 土生土长的渔民在水上聚居。
  • 公元前50年 中国将香港纳入版图。
  • 960至16世纪 各个氏族落地生根。海盗猖獗,各大氏族纷纷筑建围村抵御。
  • 1514年 葡萄牙商旅以屯门为基地。
  • 19世纪初 英国商人来华进行鸦片贸易,以换取中国的丝绸、白银、香料及茶叶。
  • 1840至1842年 鸦片战争结束,香港岛割让予英国,香港实行殖民统治。
  • 1860年 九龙半岛及昂船洲割让予英国。
  • 1898年 新界(界限街以北至深圳河)租借予英国,租借期为 99 年。香港成为重要贸易港口。
  • 1910年 连接中国内地与香港的九广铁路落成启用。
  • 1911至1949年 中国政局的动荡及战乱频仍,大批人潮从中国内地涌至香港。
  • 1941至1945年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占据香港。
  • 1950至70年代 来自中国内地的新移民,纷纷在港开设纺织厂及轻工业制造厂。“香港制造”的产品出口至世界各地。
  • 1980年代 香港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经济成就跻身世界前十位。
  • 1984年 中英双方就香港前途签订《中英联合声明》,规定香港生活方式50年不变。
  • 1997年7月1日 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
  • 1998年 位于赤鱲角的香港国际机场落成启用,并获选为20世纪十大建筑之一。
  • 2008年 香港协办2008年奥运会与残疾人奥运会马术项目。
  • 2011年 香港四个传统节庆(长洲太平清醮、大澳龙舟游涌、大坑舞火龙及香港潮人孟兰胜会),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