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坡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小学生必背75首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全唐诗 诗词名句 其他名篇


马嵬坡

唐·郑畋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诗题与背景:

学生经典古诗词APP-安卓苹果通用.png

  《马嵬坡》是唐代诗人郑畋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马嵬坡杨贵妃缢死处。相传晋人马嵬曾在此筑城,故名。在今陕西兴平市西。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以诛奸相杨国忠为借口,突然在范阳起兵。次年六月,叛军攻占潼关长安危在旦夕。唐玄宗携爱妃杨玉环,仓皇西逃入蜀。途经马嵬坡时,六军不发。禁军将领陈玄礼等对杨氏兄妹专权不满,杀死杨国忠父子之后,认为“贼本尚在”,遂请求处死杨贵妃,以免后患。唐玄宗无奈,被迫赐杨贵妃自缢,史称“马嵬之变”。郑畋作为唐僖宗朝在政治上颇有建树之人,对唐玄宗与杨贵妃之事颇有感慨。唐僖宗广明元年(880年)他在凤翔陇右节度使任上写下此诗。


逐句释义: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 玄宗返回长安杨贵妃早已死去,旧时恩爱难忘但国家开始振兴。
  玄宗回马:指唐玄宗由蜀还长安。
  杨妃:指杨贵妃。
  云雨:本出宋玉《高唐赋》中“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典,后因指男女事。
  难忘:一作“虽亡”。
  日月新:指玄宗子肃宗即位后,有中兴之望。这句意谓,玄宗、贵妃之间的恩爱虽难忘,而国家却已一新。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处死杨妃终究是玄宗的英明决策,不然就会步陈后主亡国的后尘。
  终是,终究是。
  景阳宫井: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湖边。南朝后主陈叔宝听说隋兵已经攻进城来,就和宠妃张丽华、孙贵嫔躲在景阳宫井中,结果还是被隋兵俘虏。


《马嵬坡》题图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诗。天宝十五年(756年)六月,安禄山的叛军攻破了潼关,此时长安面临危境,唐玄宗仓皇西逃。在经过马嵬坡时,护驾的部队要求玄宗处死奸相杨国忠,同时处死杨贵妃,否则就发动兵变,这就是有名的马嵬坡事变。本诗就是以这一事件为题材的。

  唐人歌咏此事的诗很多,郑畋这首诗即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篇。这首咏史诗,卓有史识,“立言得体”,于咏马嵬诗中,别树一帜。此诗用语委婉、含蓄,并没有将李杨的爱情一并抹杀,也暗暗透露出诗人对玄宗之两难处境同情,在咏史诗中具有特别的艺术价值。

  唐时人对杨妃之死,颇有深责玄宗无情无义者。郑诗又似为此而发。上联已暗示马嵬赐死,事出不得已,虽时过境迁,玄宗仍未忘怀云雨旧情。所以下联“终是圣明于子事”,“终是”的口吻,似是要人们谅解玄宗当日的处境。


  “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亡日月新”,首句说,大乱平定、两京收复之后,成了太上皇的玄宗从蜀中回返长安。其时距“杨妃死”已很久了。两下并提,意谓玄宗能重返长安,正是牺牲杨妃换来的。一存一殁,意味深长。玄宗割舍贵妃固然使局势得到转机,但内心的矛盾痛苦一直贯穿于他的后半生,尽管山河重光(“日月新”),也不能使他忘怀死去的杨妃,这就是所谓“云雨难忘”。“云雨难忘”与“日月新”对举,可喜下长恨相兼,写出了玄宗复杂矛盾的心理。当时对于玄宗来说,贵妃和国家他都是爱着的。但要他必须在一妃存亡与一国存亡之间进行抉择时,他忍痛舍弃了杨妃,选择了国家。写出了玄宗深于情而又不溺于情,关键时刻能顾大局、识大体,不因小失大。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顺势而来,抒写了作者对马嵬之变这件史事的感慨。“圣明天子事”,指玄宗在马嵬赐杨妃死之事。一个“事”字,就极有分寸地指明了“圣明”的范围。作者对此事是十分肯定的。“景阳宫井”,指陈后主事。隋兵攻进陈京城,陈后主率宠妃张丽华、孔贵嫔入景阳宫井中避难,结果还是被隋兵俘获了。作者引用这个故事,意在说明,唐玄宗当时如果不缢死杨贵妃,不免要和陈后主一样落个国亡身灭的下场。作者以虚衬实,借典抒情,说明唐玄宗此举,确实起到了安军心、谢天下的作用,使局势有了转机。玄宗没有落到陈后主这步田地,是值得庆幸的,但要说“圣明”,也仅仅是比陈后主“圣明”一些而已。“圣明天子”扬得很高,却以昏味的陈后主来作陪衬,就颇有几分讽意。虽然对玄宗的“圣明”不可否认,但“终是”一词,写出了玄宗的无可奈何,似乎要人理解玄宗的处境,理解李杨之间的情感,所以这首诗中又含有作者隐隐的同情。


  在唐代,以马嵬之变为题材的作品,并不都是歌颂唐玄宗的。到了郑畋生活的唐僖宗时期,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唐僖宗又沿着唐玄宗西逃老路,逃到成都,当这一与历史惊人相似的情况出现以后,不少诗人身历其事,反思马嵬之变,更加大为感慨。罗隐《帝幸蜀》中“地下阿瞒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之句,借唐玄宗(小名阿瞒)之口,为杨贵妃鸣冤。韦庄《立春日作》更是直抒胸臆:“今日不关妃妾事,始知辜负马嵬人。”不仅替“一代红颜为君绝”的杨贵妃说了公道话,而且直接谴责唐玄宗负情,把讽刺的矛头对准荒淫误国的皇帝。郑畋这首诗也许有感于此而作。但细察全诗,与其说这首诗是对唐玄宗的歌颂,还不如说是对唐玄宗的回护更好。作者以大乱得平、唐室江山得保这一历史事实来肯定唐玄宗的“圣明”,似乎要人们谅解唐玄宗当时不得已的苦衷,为其开脱。此意深藏于字里行间,亦流露在言语之外,虽不炽烈、显豁,却也敦厚、深沉。难怪此诗一出,当时“观者以为有宰辅之器”(《全唐诗话》),后来的蘅塘退士也认为在唐人极多的马嵬诗中,“惟此首得温柔敦厚之意”。

  这首诗语句通俗,但含有几个典故:

  “马嵬坡”,即马嵬驿,在今陕西省兴平市。天宝十五年(756年)安禄山叛军攻破潼关,唐玄宗从长安(今西安)仓皇出逃。行至马嵬驿,随从军队哗变,杀死杨国忠,并请诛死杨贵妃。唐玄宗迫于情势,令人于近处缢死杨贵妃。后唐肃宗于此处修杨妃墓,后世在此处题诗者颇多。本诗为作者做凤翔从事时路过此地而题。

  “云雨”,该典出自宋玉《高唐赋·序》:“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阴,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世因用 “云雨”指男女欢会,本诗中指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恩爱之情。

  “景阳宫井”,景阳宫在台城(今江苏南京市玄武湖边)内。据《陈书·后主纪》记载,隋兵攻入台城时,陈后主与其宠妃张丽华等入景阳宫井中躲避,最后为隋兵所获。


名家点评:

  高彦休《唐阙史》:马嵬佛寺,杨贵妃缢所。迩后才士文人,经过赋咏以导幽怨者,不可胜记,莫不以翠翘香钿,委于尘土,红凄碧怨,令人悲伤,虽调苦词清,而无逃此意。独丞相荥阳公郑畋为凤翔从事日,题诗曰:“玄宗回马杨妃死,云雨难忘日月新。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

  魏泰《临汉隐居诗话》:唐人咏马嵬之事者多矣……《唐阙史》载郑畋《马嵬》诗,命意似矣,而词句凡下,比说无状,不足道也。

  吴开《优古堂诗话》:《唐阙史》称郑相畋吟《马嵬》诗……观者以为真辅国之句,予以谓畋盖取杜诗“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姐”之意。

  吴乔《围炉诗话》:用意隐然,最为得体。

  陆次云《五朝诗善鸣集》:得体。当时读此诗者,以为有宰辅气,许得不错。

  李锳《诗法易简录》:立言得体。“可怜金谷坠楼人”,高一层衬;此低一层衬。

  王渔洋《唐贤小三昧集续集》:论既得体,调亦琅然。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116


逐句释义:

  郑畋(825—883年) ,唐朝诗人,唐末宰相。字台文,荥阳(今属河南)人,武宗会昌进士。刘瞻镇北门,辟为从事。瞻作相,荐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乾符中,以兵部侍郎同平章事,寻出为凤翔节度使,拒巢贼有功,授检校尚书左仆射。史称其待人荣悴如一,以德报怨。又善诗文。诗一卷,今存十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