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球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汉语拼音mǎ qiú),(polo),骑在马背上用长柄球槌拍击木球的运动。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击鞠、打或击就属于马球运动。也有人认为,马球最早源于公元前525年的波斯(今伊朗),后传入中国,盛行于唐宋元3代,至清代始湮没。主要流行于军队和宫廷贵族中。公元13世纪,马球传到印度。1850年由英国人从印度传入英国,成为现代马球运动的起始。马球曾在1908、1920、1924、1936年作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英、美、阿根廷、印度等国今仍喜爱这项运动。

  马球比赛两队对抗,每队4人,1号和2号为前锋,3号、4号为后卫。运动员头戴马球帽,腿着皮制护膝,脚蹬棕色皮靴,身穿白色马裤和本队颜色的上衣。比赛以中线争球开始,运动员用球槌击球,每个人在场上不受位置限制。在争球过程中,对方队员必须与领先抢球队员的跑动方向保持一致。如形成角度或迎面而来则判犯规。由于马球运动对抗性强,故规则细而严格。裁判员可根据情况判罚点球。比赛过半或每攻进一球(点球除外)双方交换场地。球进入两球门柱之间即得一分。一场比赛为8小节,每节7分钟。节间休息3分钟,半场间休息5分钟。马球场地长275米,宽183米。两端线有白线和旗子做标志,各设一球门。门柱高3米,用布包裹,以确保安全。两柱间距为7.3米。球槌为木制,柄长1.2~1.4米,厚1.9厘米。槌头成雪茄状,长22.8厘米,直径5.1厘米。球为柳木制成。最大直径8.3厘米,重120~135克。马的身材和年龄不限,但需具备良好的速度、耐力和灵活性,特别是脾气温顺,否则易在激烈对抗中受惊、失控而引发事故。比赛设2名裁判员,1名仲裁,1名记录员。重大比赛在两个球门旁增设2名裁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