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7年6月13日 (二) 09:26东南组05讨论 | 贡献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魏书》书影 (北齐)魏收撰,明万二十四年(1596年)北京国子监刻本

  《魏书》汉语拼音:Wei Shu;英语:Wei Dynasty Historical records),二十四史之一,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北齐史学家魏收撰。内容记载了公元四世纪末至六世纪中叶的北魏王朝的历史。共一百二十四卷,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二卷,志二十卷,因有些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卷或多卷,实共一百三十卷。举凡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情况,书中都有较详尽的记载。其二十卷志尤有价值,从东汉班固修《汉书》到初修《五代史志》近六百年间,《魏书》以外的各纪传体史书中或根本没有书志部分,或虽有书志,但缺少刑法、食货等重要内容,《魏书》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官氏志》针对北魏政权的特殊情况记录北魏官制,兼及拓跋部所属各部原有姓氏与所改的汉姓。《刑罚志》记载北魏政权司法制度,对于北魏各族人民对统治者的反抗斗争做了如实报导,据不完全统计,见于《魏书》的各族人民起义达一百三十余次之多。《食货志》对于北魏的均田制有详细记述,为后人研究北魏的土地制度,提供了可贵的材料。《释老志》是《魏书》首创,记载了佛道两教在中原地区的传播及其变革,对于佛教发展的记述尤详,可看作是一部中国佛教简史。

  《魏书》历来为人所诟病处在于其矫饰之过,但作为研究北魏历史的重要著作,仍有其不容忽视的价值。

  《魏书》在流传过程中亡佚甚多,本纪缺二卷,列传缺二十二卷,此外又有三卷残缺不全,分别由后人取魏澹后魏书》、李延寿北史》、《高氏小史》等补足。中华书局1974年出版有点校本。

  《魏书》阅读:>>> 魏书·目录

成书过程

  中国历史上的北朝时期(439-589年),先后出现了北魏东魏北齐西魏北周等五个皇朝。在二十四史中,《魏书》记北魏和东魏史事,《北齐书》记北齐史事,《周书》追记西魏史事而主要记北周史事。

  作者魏收是北齐的史官,所以此书以东魏北齐为正统,不为西魏三帝立纪,称南朝为岛夷。因作者借修史酬恩报怨,被称为“秽史”,隋文帝以收书不实,命魏澹、颜之推别撰,隋炀帝又敕杨素、潘徽、褚亮、欧阳询别撰,书名亦为《魏书》。刘知几《史通》及赵翼《二十二史札记》对此书均有贬词。从今天出土石刻资料看,作者用汉制附会鲜卑旧制,用后来的汉名代替原来鲜卑姓名等情况十分严重,但是保留了大量重要史料,还是我们今天研究北魏历史的重要著作。全书130卷。《魏书》大量罗列门阀士族的谱系,列传附有大量家族成员,凡子孙都附于父祖传下,更及远亲家属,如《穆崇传》附68人。

  魏收是当时北朝著名文学家,自矜文才,在《魏书·自序》中就有许多自我标榜。据《隋唐嘉话》记载当时魏收曾把自己的文集托南朝使臣徐陵带往南朝宣传,好“传之江左”,结果过江时,徐就把其文集丢到江中,说:“吾为魏公藏拙”。不过从《魏书》来看,魏收的叙事技巧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很多复杂事件能写得层次井然,有声有色。周一良《魏收之史学》[1]及孙同勋《「秽史」辩诬》[2]就曾为魏收辩驳。原书在北宋初年已经不全,后人据魏澹《魏书》、张太素《后魏书》及《高氏小史》、《北史》等书补成今本。今日中华书局本由唐长孺主持整理,最为好用。

  后人据相关史料补作《魏书》的志表,清人万斯同《历代史表》中有〈魏诸帝统系图〉、〈魏诸王世表〉、〈魏异姓诸王世表〉、〈魏外戚诸王世表〉、〈魏将相大臣年表〉、〈西魏将相大臣年表〉、〈东魏将相大臣年表〉各1卷,近人谷霁光《魏书兵志》1卷,吴廷燮《元魏方镇年表》2卷。

特点

  《魏书》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也是它的重要性之所在,即它是我国封建社会历代“正史”中第一部专记少数民族政权史事的著作。过去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的史书是记载汉族的历史。其实,这个看法并不是很妥帖的。自《史记》、《汉书》开始,历代“正史”中都有少数民族历史记载的专篇。十六国时,出现了许多记述各个割据政权史事的专书,可惜大部分都失传了。

  《魏书》记述了北方鲜卑族拓跋部从四世纪末叶至六世纪中叶(即北魏道武帝至东魏孝静帝)的历史,内容涉及到它的发展兴盛、统一北方、实现封建化和门阀化的过程,以及北魏、东魏与南朝宋、齐、梁三朝关系的历史;《魏书·序纪》还追叙拓跋氏的远祖至二十余代的史事,虽未可尽信,但却大致阐述了拓跋氏的历史渊源。因此,研读《魏书》,对于认识我国历史是由多民族共同缔造的这一客观事实,必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魏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作者在反映时代特点方面的自觉性。除了它的列传具有比《宋书》更突出的家传色彩以外,值得注意的是它的志。《魏书》的志,新增《官氏志》、《释老志》两篇。魏收在《前上十志启》中说,这两篇志所记述的内容是“魏代之急”、“当今之重”。《官氏志》首记官制,后叙姓族,是反映北魏统治封建化、门阀化的重要文献。《释老志》记佛、道二教,以记佛教为主。它叙述了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过程,详细记载了它在北魏的兴衰史。重姓族,崇佛教,这正是当时的社会风尚和历史特点。

作者

  《魏书》的作者是北齐史学家魏收。

  魏收(505-572年),字伯起,北齐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人,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他在北魏末年节闵帝普泰元年(531年)就担负了皇家的“修国史”的工作,这时他才二十六岁。东魏时,他担任过一些重要官职,但始终兼任史职,负责修史。北齐天保二年(551年),他正式受命撰魏史。这距他开始接触有关魏史的工作,已有二十年的历史了。当时,文宣帝高洋对他说:“好直笔,我终不作魏太武诛史官。”高洋这个人在历史上并不怎么样,但他能讲出这样的话,也是难得的。魏收撰《魏书》,可以直接继承、借鉴的文献并不多。据他自己说,可资参考者,主要有邓渊的《代记》十余卷,崔浩的编年体《国书》(一称《国记》),李彪改编年体为纪、表、志、传综合体国史等,但这些都不是完整的成品;再就是邢峦、崔鸿、王遵业等撰孝文帝以下三朝《起居注》和元晖业撰的《辨宗室录》;其余就是当时还能见到的有关谱碟、家传。魏收与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幹等“博总斟酌”,只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就撰成《魏书》一百三十篇:帝纪十四篇,列传九十六篇,志二十篇。魏收自认为是“勒成一代大典”的盛事。

  不料,《魏书》的撰成,在北齐统治集团中却掀起了一阵阵轩然大波。有人说,《魏书》“遗其家世职位”;有人说,“其家不见记载”;也有人说,《魏书》记事“妄有非毁”,等等,一时间闹得“群口沸腾”。这场风波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一是北齐皇帝高洋、高演、高湛都相继过问此事;二是在十几年中魏收两次奉命对《魏书》作了修改;三是于“众口渲然”中《魏书》被有些人称作“秽史”。这最后一条,影响所及,直至于今。

  历史上有不少人批评《魏书》,仅刘知几《史通》一书,批评魏收及其《魏书》的地方,就有数十处之多。但历史上也是有人肯定它的。唐初,许多史家认为《魏书》“已为详备”;李延寿更是称赞它“追踪班、马,婉而有则,繁而不芜,持论序言,钩沉致远”。隋唐时期,重撰魏史者甚多,但千载而下,诸家尽亡,《魏书》独存,说明它是经得起历史的选择的。

《魏书》的流传

  魏书在宋初业已残缺,嘉祐六年(1061年)曾命馆阁官校勘魏书和宋、齐、梁、陈、北齐、周书。今魏书前有目录序,署名为刘攽、刘恕、安焘和范祖禹,不记年月,大致当在治平四年至熙宁三年(1067--1070)间。二刘和祖禹都是宋代有名史学家,尤其刘恕精熟南北朝史事。他们作了较细致的校勘,查出本书残缺为后人所补各卷,并比对了修文殿御览、北史和唐人各种史钞、史目,将补缺各卷的来源“各疏于逐卷之末”,目录中也注明那一些卷“阙”或“不全”。今将补阙各卷的宋人校语移入校记,目录传本错误,有原阙无注,或不阙而注阙,今皆改正。通计全阙二十六卷,不全者三卷。

  北宋初刻的确切年月无考,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至迟不晚于政和中。这个初刻本当时就流传不广,南宋绍兴十四年(1144)曾在四川翻刻魏书和其他六史,这两种本子都没有传下来。传下来的魏书最早刻本也是南宋翻刻,但传世的这个本子都有元、明二朝补版,即所谓“三朝本”。1935年商务印书馆影印的所谓“宋蜀大字本”,其实也就是这种三朝本。北京图书馆藏魏书善本三部,也都是三朝本,该馆善本书目七三五四号一种和商务印书馆影印所据底本相近。

  清代以来关于魏书的补表补志有:

  万斯同:《魏诸帝统系图》。

  万斯同:《魏诸王世表》。

  万斯同:《魏异姓诸王世表》。

  万斯同:《魏外戚诸王世衰》。

  万斯同:《魏将相大臣年表》。

  万斯同:《西魏将相大臣年表》。

  万斯同:《东魏将相大臣年表》。

  吴廷燮:《元魏方镇年表》。以州为纲,每州之下按年记途任刺史之人名,并举出处。序文中概括叙述北魏疆域之开拓,较《地形志》更为简要有用。

  温曰鉴:《魏书地形志校录》。书名校录,实为据正史及各种古地志为《地形志》订讹补缺。虽未能恢复拓跋氏疆域全貌,足供利用《地形志》时参考。

  卢文弨:《魏书礼志校补》。据《通典》补《礼志》第十四之缺页。

  陈毅:《魏书宫氏志疏证》。

  谷霁光:《补魏书兵志》。

  罗振玉(1866—1940):《魏书宗室传注及表》。据出土墓志注《魏书》神元平文诸帝子孙至孝文五王列传,订正名字年月误字,补充世系官爵。附宗室世系表,增补周嘉猷表之脱漏。书成于1924 年,以后出土的很多墓志未及利用。

  朱祖延:《北魏佚书考》。清代谢启昆(1737—1802),字蕴山,撰《西魏书》二十四卷,纪、传、载记之外,有三表(封爵、大事、异域)、四考(纪象、仪制、地域、百官)。材料来源于正史及《通鉴》等,可供参阅,不宜作为史料引用。

目录

本纪

  卷一 帝纪第一·序纪

  卷二 帝纪第二·太祖纪

  卷三 帝纪第三·太宗纪

  卷四上 帝纪第四·世祖纪上

  卷四下 帝纪第四·世祖纪下 宗纪

  卷五 帝纪第五·高宗纪

  卷六 帝纪第六·显祖纪

  卷七上 帝纪第七·高祖纪上

  卷七下 帝纪第七下·高祖纪下

  卷八 帝纪第八·世宗纪

  卷九 帝纪第九·肃宗纪

  卷十 帝纪第十·孝庄纪

  卷十一 帝纪第十一-前废帝广陵王 后废帝 安定王 出帝平阳王

  卷十二 帝纪第十二·孝静纪


列传

  卷十三 列传第一·皇后列传

  卷十四 列传第二·神元平文诸帝子孙

  卷十五 列传第三·昭成子孙

  卷十六 列传第四·道武七王-清河王 阳平王 河南王 河间王 长乐王 广平王 京兆王

  卷十七 列传第五·明元六王-乐平王 安定王 乐安王 永昌王 建宁王 新兴王

  卷十八 列传第六·太武五王-晋王 东平王 临淮王 广阳王 南安王

  卷十九上 列传第七上·景穆十二王-阳平王 京兆王 济阴王 汝阴王 乐浪王 广平王

  卷十九中 列传第七中·景穆十二王-任城王

  卷十九下 列传第七下·景穆十二王-南安王 城阳王 章武王 乐陵王 安定王

  卷二十 列传第八·文成五王-安乐王 广川王 齐郡王 河间王 安丰王


  卷二十一上 列传第九上·献文六王-咸阳王 赵郡王 广陵王 高阳王 北海王

  卷二十一下 列传第九下·献文六王-彭城王

  卷二十二 列传第十·孝文五王-废太子 京兆王 清河王 广平王 汝南王

  卷二十三 列传第十一-卫操 莫含 刘库仁

  卷二十四 列传第十二-燕凤 许谦 张衮 崔玄伯 邓渊

  卷二十五 列传第十三-长孙嵩 长孙道生

  卷二十六 列传第十四-长孙肥 尉古真

  卷二十七 列传第十五-穆崇

  卷二十八 列传第十六-和跋 奚牧 莫题 庾业延 贺狄干 李栗 刘洁 古弼 张黎

  卷二十九 列传第十七-奚斤 叔孙建

  卷三十 列传第十八-王建 安同 楼伏连 丘堆 娥清 刘尼 奚眷 车伊洛 宿石 来大千周几 豆代田 周观 闾大肥 尉拨 陆真 吕洛拔


  卷三十一 列传第十九-于栗磾

  卷三十二 列传第二十-高湖 崔逞 封懿

  卷三十三 列传第二十一-宋隐 王宪 屈遵 张蒲 谷浑 公孙表 张济 李先 贾彝 薛提

  卷三十四 列传第二十二-王洛兒 车路头 卢鲁元 陈建 万安国

  卷三十五 列传第二十三-崔浩

  卷三十六 列传第二十四-李顺

  卷三十七 列传第二十五-司马休之 司马楚之 司马景之 司马叔璠 司马天助

  卷三十八 列传第二十六-刁雍 王慧龙 韩延之 袁式

  卷三十九 列传第二十七-李宝

  卷四十 列传第二十八-陆俟


  卷四十一 列传第二十九-源贺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薛辩 寇赞 郦范 韩秀 尧暄

  卷四十三 列传第三十一-严棱 毛修之 唐和 刘休宾 房法寿

  卷四十四 列传第三十二-罗结 伊馛 乙瑰 和其奴 苟颓 薛野者 宇文福 费于 孟威

  卷四十五 列传第三十三-韦阆 杜铨 裴骏 辛绍先 柳崇

  卷四十六 列传第三十四-窦瑾 许彦 李欣

  卷四十七 列传第三十五-卢玄

  卷四十八 列传第三十六-高允

  卷四十九 列传第三十七-李灵 崔鉴

  卷五十 列传第三十八-尉元 慕容白曜


  卷五十一 列传第三十九-韩茂 皮豹子 封敕文 吕罗汉 孔伯恭

  卷五十二 列传第四十-赵逸 胡方回 胡叟 宋繇 张湛 宗钦 段承根 阚骃 刘昞 赵柔 索敞 阴仲达

  卷五十三 列传第四十一-李孝伯 李冲

  卷五十四 列传第四十二-游雅 高闾

  卷五十五 列传第四十三-游明根 刘芳

  卷五十六 列传第四十四-郑羲 崔辩

  卷五十七 列传第四十五-高祐 崔挺

  卷五十八 列传第四十六-杨播

  卷五十九 列传第四十七-刘昶 萧宝夤 萧正表

  卷六十 列传第四十八-韩麒麟 程骏


  卷六十一 列传第四十九-薛安都 毕众敬 沈文秀 张谠 田益宗 孟表

  卷六十二 列传第五十-李彪 高道悦

  卷六十三 列传第五十一-王肃 宋弁

  卷六十四 列传第五十二-郭祚 张彝

  卷六十五 列传第五十三-邢峦 李平

  卷六十六 列传第五十四-李崇 崔亮

  卷六十七 列传第五十五-崔光

  卷六十八 列传第五十六-甄琛 高聪

  卷六十九 列传第五十七-崔休 裴延俊 袁翻

  卷七十 列传第五十八-刘藻 傅永 傅竖眼 李神


  卷七十一 列传第五十九-裴叔业 夏侯道迁 李元护 席法友 王世弼 江悦之 淳于诞 李苗

  卷七十二 列传第六十-阳尼 贾思伯 李叔虎 路恃庆 房亮 曹世表 潘永基 朱元旭

  卷七十三 列传第六十一-奚康生 杨大眼 崔延伯

  卷七十四 列传第六十二-尔朱荣

  卷七十五 列传第六十三-尔朱兆 尔朱彦伯 尔朱度律 尔朱天光

  卷七十六 列传第六十四-卢同 张烈

  卷七十七 列传第六十五-宋翻 辛雄 羊深 杨机 高崇

  卷七十八 列传第六十六-孙绍 张普惠

  卷七十九 列传第六十七-成淹 范绍 刘桃符 刘道斌 董绍 冯元兴 鹿悆 张熠

  卷八十 列传第六十八-朱瑞 叱列延庆 斛斯椿 贾显度 樊子鹄 贺拔胜 侯莫陈悦 侯渊


  卷八十一 列传第六十九-綦俊 山伟 刘仁之 宇文忠之

  卷八十二 列传第七十-李琰之 祖莹 常景

  卷八十三上 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上-贺讷 刘罗辰 姚黄眉 杜超 贺迷 闾毗 冯熙 李峻 李惠

  卷八十三下 列传外戚第七十一下-高肇 于劲 胡国珍 李延寔

  卷八十四 列传儒林第七十二-梁越 卢丑 张伟 梁祚 平恆 陈奇 常爽 刘献之 张吾贵 刘兰孙惠蔚 徐遵明 董徵 刁冲 卢景裕 李同轨 李业兴

  卷八十五 列传文苑第七十三-袁跃 裴敬宪 卢观 封肃 邢臧 裴伯茂 邢昕 温子升

  卷八十六 列传孝感第七十四-赵琰 长孙虑 乞伏保 孙益德 董洛生 杨引 阎元明 吴悉达 王续生 李显达 张升 仓跋 王崇 郭文恭

  卷八十七 列传节义第七十五-于什门 段进 石文德 汲固 王玄威 娄提 刘渴侯 朱长生 于提马八龙 门文爱 晁清 刘侯仁 石祖兴 邵洪哲 王荣世 胡小虎 孙道登 李几 张安祖 王闾

  卷八十八 列传良吏第七十六-张恂 鹿生 张应 宋世景 路邕 阎庆胤 明亮 杜纂 裴佗 窦瑗羊敦 苏淑

  卷八十九 列传酷吏第七十七-于洛侯 胡泥 李洪之 高遵张赦提 羊祉 崔暹 郦道元 谷楷

  卷九十 列传逸士第七十八-眭夸 冯亮 李谧 郑修


  卷九十一 列传术艺第七十九-晁崇 张渊 殷绍 王早 耿玄 刘灵助 江式 周澹 李修 徐謇 王显 崔彧 蒋少游

  卷九十二 列传列女第八十-崔览妻封氏 封卓妻刘氏 魏溥妻房氏 胡长命妻张氏 平原女子孙氏 房爱亲妻崔氏 泾州贞女兕先氏 姚氏妇杨氏 张洪初妻刘氏 董景起妻张氏 阳尼妻高氏 史映周妻耿氏 任城国太妃孟氏 苟金龙妻刘氏 卢元礼妻李氏 河东孝女姚氏 刁思遵妻鲁氏

  卷九十三 列传恩幸第八十一-王叡 王仲兴 寇猛 赵修 茹皓 赵邕 侯刚 郑俨 徐纥

  卷九十四 列传阉官第八十二-宗爱 仇洛齐 段霸 王琚 赵黑 孙小 张宗之 剧鹏 张祐 抱嶷王遇 苻承祖 王质 李坚 田秦松 白整 刘腾 贾粲 杨范 成轨 王温 孟鸾 平季 封津 刘思逸

  卷九十五 列传第八十三-匈奴刘聪 羯胡石勒 铁弗刘虎 徒何慕容廆 临渭氐苻健羌姚苌 略阳氐吕光

  卷九十六 列传第八十四-僭晋司马叡 賨李雄

  卷九十七 列传第八十五-岛夷桓玄 海夷冯跋 岛夷刘裕

  卷九十八 列传第八十六-岛夷萧道成 岛夷萧衍

  卷九十九 列传第八十七-私署凉州牧张实 鲜卑乞伏国仁 鲜卑秃发乌孤 私署凉王李暠 卢水胡沮渠蒙逊

  卷一百 列传第八十八-高句丽 百济 勿吉 失韦 豆莫娄 地豆于 库莫奚 契丹 乌洛侯


  卷一百一 列传第八十九-氐 吐谷浑 宕昌 高昌 邓至 蛮 獠

  卷一百二 列传第九十-西域

  卷一百三 列传第九十一-蠕蠕 匈奴宇文莫槐 徒何段就六眷 高车

  卷一百四 列传第九十二·自序


  卷一百五之一 志第一·天象志一

  卷一百五之二 志第二·天象志二

  卷一百五之三 志第三·天象志三

  卷一百五之四 志第四·天象志四


  卷一百六上 志第五·地形志上

  卷一百六中 志第六·地形志中

  卷一百六下 志第七·地形志下


  卷一百七上 志第八·律历志上

  卷一百七下 志第九·律历志下


  卷一百八之一 志第十·礼志一

  卷一百八之二 志第十一·礼志二

  卷一百八之三 志第十二·礼志三

  卷一百八之四 志第十三·礼志四


  卷一百九 志第十四·乐志

  卷一百一十 志第十五·食货志

  卷一百一十一 志第十六·刑罚志

  卷一百一十二上 志第十七·灵征志上

  卷一百一十二下 志第十八·灵征志下

  卷一百一十三 志第十九·官氏志

  卷一百一十四 志第二十·释老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