鸽子山遗址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鸽子山遗址 位于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瞿靖镇蒋西村的贺兰山山前台地之间的鸽子山盆地东缘;遗址因处于鸽子山周围而得名。属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遗址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末,1993年起划定了保护范围。特点:一是大型打制石器与细石器共存,并在较短的时段实现了形态转化;二是遗址内出土的各类石器均表现出较成熟的制作技艺。鸽子山遗址在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鸽子山遗址位于贺兰山东麓台地中段,荒漠草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目前已在15平方公里范围内发现了15个文物点。鸽子山遗址多种生产工具、制作技术共存,应处于旧石器文化向新石器文化转型、狩猎经济向农业经济转型期,距今应在1万年左右。

  鸽子山古遗址出土的大量石器、石核表明,早在一万多年前,该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充足的水资源,为古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场所,他们利用打磨成的复合工具从事简单的劳动,把坚硬的石头加工成锋利的刮削器,以用来狩猎和削剥动物皮毛等。总的来说,这些大小不等的石器,体现了远古人的聪明才智,孕育着后来发达的细石器文化因素。

  鸽子山西北300米处有泉眼5处,彼此相距不远,四周地表为戈壁状缓丘荒滩,其中一泉眼边有一块形状像卧牛的巨石,当地人称此泉为卧牛泉,泉水清澈长流不息,被引向山下用于浇地和绿化,鸽子山周围绿草如茵,山上有许多天然洞穴,很适宜远古人生活。

发现

  1984年,宁夏青铜峡市文物管理所配合全区文物普查,在鸽子山一带发现有两面磨光的石斧及一些夹砂红陶和灰陶片。

  1990年6月,宁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地区做了进一步实地调查,初步确定此处为一处新石器文化遗址,除发现有几件残断石斧与个别红灰陶片,并采集到数百件打制石器。特别是1995年、1996年两次中美联合文物考察队的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石器和动物遗骨。经专家考证,测定距今时间为1.16-1万年之间,确定是一处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对研究人类转型期文化及生态环境和古人类的迁移等具有重大价值。

  鸽子山遗址的发现偶然中带着必然。18年前的夏秋之交,宁夏考古学者王惠民与几位同事路过这里,脚步不由得停了下来。多年的考古经验令他们觉察到了这里或许非同寻常:在小山脊下分布着数十处潺潺流水的天然泉眼,这样的地貌非常适合远古人群居住或者活动。几个人立即分头开始仔细勘察,地表面散布的红陶片寥寥无几,并没有多少特色,但随处都可见到人工石片及石器,他们当即采集了数百件毛坯和成型器物。

  王惠民此后多次说:鸽子山是一块宝地。从1990年的那次意外发现开始,自己与这块宝地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巨大的惊喜来自于对这些人工石片和石器的初步辨认,考古人员发现这些石制品除大量石片和石核外,打制石器有各种类型刮削器、尖状器、砍砸器。细石器为数不多,但加工方法呈现多样化,外观精致,打制石制品和细石器制品用料考究,多为各色细石英岩和少量玛瑙、燧石、细泥岩和水晶等。在这里,考古专家们没有发现水洞沟文化的石料主体灰色硅质岩(白云岩)。在鸽子山周边,他们没有发现这些人工石片和石器所使用的材料,专家推测这可能采自较远的地区。

石器特点

  鸽子山古遗址出土的大量石器、石核表明,早在一万多年前,该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充足的水资源,为古人类提供了生存的场所,他们利用打磨成的复合工具从事简单的劳动,把坚硬的石头加工成锋利的刮削器,以用来狩猎和削剥动物皮毛等。总的来说,这些大小不等的石器,体现了远古人的聪明才智,孕育着后来发达的细石器文化因素。

  鸽子山石器以石片、石器为大宗,其中以削刮器和尖状器为主要器形,都很有特色。以石锤直接打击,单向加工石器的方法为主,具有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的一些共同特征。2006年7月,在鸽子山古遗址中心向东南1公里处进行了发掘,出土了数件石器和骨器。其中石磨盘、石磨棒各1件,基本完整。石磨盘直径23.3厘米、厚3.4厘米,质地为灰色硅质岩,比较坚硬,盘中间有一凹面,较光滑,有使用过的痕迹;石棒长21.5厘米、厚6.5厘米;骨制月牙形饰器1件,长4.6厘米、宽0.9厘米,质地呈乳白色,基本完整,中间有一小孔,是颈上佩戴装饰品的一部分。另外还有动物牙齿骨和其他石器、石核,这些器物的出土,表明了当时人类在日常生活中已较为熟练地运用石器工具。

  相较于墓葬类的考古发掘,这种古人类遗址的清理实际上更为艰苦。考古人员作业的季节都是夏季、秋季,野外温度非常高,而人们基本是全部暴露在烈日与风沙之下,其艰辛可想而知。鸽子山西北不到10公里即是贺兰山山体,但这一带山体低矮,宽度也小,翻过山就是腾格里沙漠。遗址的地表为沙碛荒地,植被非常稀疏,每天午后在烈日的炙烤下,考古人员都被晒脱了一层皮。

  鸽子山石器数量较多,分为普通石制品(即打制石制品)和细石制品,考古人员先后采集了二千余件标本,其中普通石制品占绝大多数。普通石制品以人工石片和各式刮削器为大宗,其文化内涵与水洞沟相比存在明显的个性特征。

  水洞沟石器的原料绝大多数为就近取材,多为硅质白云岩和少量粗石英岩,而鸽子山石器原料却来自数十公里之外,主要为各色细石英岩和细泥岩。以加工方法而论,鸽子山石器较水洞沟更为多样化,特别是一些双面打制的尖状器形体较大(长多在70mm以上),且比水洞沟尖状器更加规范对称,个别的已具有梃(连接安装柄的部位)。这些石器中的盘状刮器和龟背状刮器与同时代的虎头梁盘状刮器有某些相似之处,但数量远不及虎头梁那么多。盘状刮器在中亚地区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器物,其外形与鸽子山的盘状刮器很相像。

遗址特点

  鸽子山遗址位于宁夏青铜峡市西部,地处贺兰山台地中段鸽子山盆地周边。遗址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末,迄今在15平方公里范围内共发现15个地点,绝大多数临近常年流水的天然泉眼(泉墩)或休眠泉墩。90年代初,中美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第3、4地点进行了试掘,获得了一些石制品,探明其文化面貌为发达的两面器加工技术和典型的细石器工艺,代表器物为十几件两面加工的贺兰尖状器和细石叶产品,文化层年代大约为距今12700~10200年。

  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于2013年开始合作组队,对该遗址进行初步摸查。2014年9月至10月,在青铜峡市文管所的大力协助下,联合考古队选择鸽子山遗址第10地点进行了首次发掘。

  第10地点原有地貌为一个高出地平面约4米的椭圆丘形泉墩,直径50~60米,中部有泉眼若干,近年被当地施工部门挖开中部以取水,形成一个坑状蓄水池与一条输水渠道,蓄水池伤及遗址的核心区域。2014年度的发掘选择了在泉墩东、西各布一个探方,发掘面积约100平方米,发掘深度超过4米,其地层从上到下可分为4层:

  第1层:扰土层。是因挖泉储水,将原生堆积挖出堆放在遗址中心点周边而形成。地层中包含有大量的石制品,经分捡、筛选,采集烧石9000余块,打制类石制品600余件,磨制石制品和磨制工具(磨盘、磨棒)200余件,细石器类石制品70余件和少量以骨、鸵鸟蛋皮为原料的装饰品以及石环残件毛坯等,还采集到大量轻度石化的哺乳动物牙齿和骨殖(以食草类为主)。

  第2层:浅灰色粗沙层,土质疏松,中间有一条带状钙结核层,夹杂有浅黄色土块,底部与第3层交界处有一些石制品。

  第3层:浅黄色沙层,土质致密,顶部与第2层的交接处有一些石制品。

  第4层:浅灰色沙层,含大量石制品、烧石、灰烬、动物骨骼和牙齿以及大量散落探方各处的炭屑。因底部泉水上涌,暂停发掘,本层未见底。

  虽然揭露面积不大,两个探方的文化层也还未完全清理至底,但取得的材料已经非常丰富。在原生地层中共计获得石制品及炭样标本700余件,还发现有一些疑似灰堆、火塘等遗迹现象。石制品以红色砂岩、石英岩为主,类型主要有石锤、石核、细石叶以及有磨制痕迹的石制品。石制品类型与九十年代出土的第3、4地点的材料具有明显差异:尽管鸽子山遗址第10地点仍然存在两面器技术和细石叶技术,但石器的主要类型和构成发生了改变,由以普通打制石器为主向磨制石器为主过渡,类似矛头状的“贺兰尖状器”在第十地点基本匿迹,这些特征可能反映了晚更新世末期该地区古人类生计模式和生存方式的转变。同时,第1层扰乱层出土的大量磨盘、磨棒、装饰品、打制石器、磨制石器、烧石等预示着在发掘区底部还有更为丰富的文化堆积。

  鸽子山遗址位于西北沙漠-荒漠草原-黄土高原的过渡带,遗址的丰富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为研究旧石器时代末期人类技术行为、生存模式提供了重要的材料,也对研究人地关系、古人类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提供了一个典型地点。同时,鸽子山遗址与东北方向的水洞沟遗址相距约60公里,与西南方向中卫长流水遗址相距约110公里,与西北方向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伊克尔索格遗址相距约95公里,对这些遗址的对比研究将有助于西北地区晚更新世至全新世早期文化序列的建立以及该地区农业起源、技术演化、文化变化等重大课题的推进。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