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城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浙江省 > 温州市 > 鹿城区
温州鹿城区:站前广场
温州鹿城区:夏鼐故居
温州鹿城区:南塘风貌
温州大剧院
温州市区南塘河

  鹿城区汉语拼音:Lù Chéng Qū;英语:Lucheng District),中国浙江省温州市辖区。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温州市中部,温州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是温州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总面积294.38平方千米,户籍人口74.32万人(2014年)。辖7个街道、1个镇。地处瓯江下游南岸,地势平坦。主要河流有瓯江、温瑞塘河、会昌湖等。甬台温高速、金丽温高速、104国道、金温铁路过境,机场大道连接温州机场。名胜古迹有江心孤屿及江心寺、东、西两塔、文天祥祠、澄鲜阁、浩然楼、谢公亭,叶适墓、子城城垣及谯楼等。

  鹿城自古商贾云集,素有“东瓯名镇”之称,南宋诗人杨蟠就有“一片繁华海上头,从来唤作小杭州”的诗句,鹿城依山面江,城中有山有水。悬于瓯江之中的江心屿,景色秀美,是中国四大孤屿之一。

  鹿城自古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如东晋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南宋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叶适,当代“一代词宗”夏承焘等,相传书圣王羲之也曾在此留下“墨池”等遗迹。鹿城旧属永嘉县地,相传东晋太宁元年(323年)置永嘉郡筑城时有白鹿御花之瑞,故名。为历代郡、州、专区、县治所在地。建国后,成立温州市。1981年地市合并,原市区改设区,名温州市城区。1984年更名为鹿城区。

行政区划

  全区辖7个街道、1个镇:五马街道、七都街道、滨江街道、南汇街道、松台街道、双屿街道、仰义街道、藤桥镇。区政府驻广场路188号。

  • 五马街道 辖57个社区。办事处驻万岁里公寓1幢。
  • 七都街道 辖老涂、吟州、前沙、板桥、樟里、上沙6个行政村,17个自然村。办事处驻老涂南路2-3号。
  • 滨江街道 辖34个社区、6个行政村。办事处驻学院中路191号。
  • 南汇街道 辖27个社区、14个行政村。办事处驻双龙路199号。
  • 松台街道 辖35个社区、3个行政村,办事处驻新桥头住宅区美组团16幢。
  • 双屿街道 辖13个社区、13个行政村,办事处驻温金路138号。
  • 仰义街道 辖仰新1个社区,澄沙桥、渔渡、后京、前京、笼川、垟山、十里、河岙、钟山、陈村、林里、馒头12个行政村。办事处驻外埠头澄沙桥路150号。
  • 藤桥镇 辖藤桥1个社区,樟村、金马、油岙等87个行政村。镇政府驻藤桥南街183号。

历史沿革

  鹿城旧属永嘉县地,相传东晋太宁元年(323年)置永嘉郡筑城时有白鹿御花之瑞,故名。为历代郡、州、专区、县治所在地。建国后,成立温州市。1981年地市合并,原市区改设区,名温州市城区。1984年更名为鹿城区。

  1996年,全区面积88.3平方千米,人口47.7万人。辖16个街道1镇4乡:大南街道、小南街道、广化街道、五马街道、水心街道、东风街道、市中街道、西山街道、松台街道、洪殿街道、莲池街道、海坛街道、朔门街道、鼓楼街道、蒲鞋市街道、上陡门街道、双屿镇、仰义乡、南郊乡、城郊乡、黎明乡。区政府驻鼓楼街道。1998年,鹿城区总面积104平方千米。总人口50.26万人。辖17个街道、1个镇、4个乡及江心屿办事处。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鹿城区总人口875006人。

  2001年7月7日,国务院(国函[2001]84号)批准,将瓯海区的藤桥镇、上戍乡、临江镇、双潮乡、岙底乡和梧埏镇的划龙桥村、上田村、鱼鳞浃村、前网村划归鹿城区管辖;将龙湾区蒲州镇的蒲州村和上蒲州村划归鹿城区管辖;将永嘉县的七都镇和桥下镇的中央涂居委会划归鹿城区管辖。调整后,全区面积从104平方千米增到294.38平方千米,人口从51.68万增到60.03万。

  2002年,全区辖12个街道、4个镇、5个乡,151个社区、146个行政村。2005年末,鹿城区面积294.38平方千米,人口67.33万人。辖12个街道、4个镇、5个乡:五马街道、莲池街道、水心街道、南门街道、江滨街道、蒲鞋市街道、洪殿街道、广化街道、南浦街道、黎明街道、绣山街道、黄龙街道、双屿镇、七都镇、藤桥镇、临江镇、仰义乡、南郊乡、双潮乡、上戍乡、岙底乡。

  2006年末,鹿城区辖12个街道、4个镇、5个乡,160个社区、144个行政村。区政府驻广场路188号。2008年,全区面积294.38平方千米,总人口69.98万人,其中非农人口53.34万人,辖12个街道、4个镇、5个乡,161个社区、143个行政村(一说165个社区、142个行政村)。

  2011年10月12日,《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鹿城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温政函[2011]220号)同意鹿城区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如下:一、撤销南门街道、江滨街道建制,将其行政区域划入五马街道。调整后,五马街道辖57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万岁里公寓1幢。二、撤销莲池街道、水心街道、广化街道建制,其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松台街道。调整后,松台街道辖35个社区、3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新桥头住宅区美组团16幢。三、撤销洪殿街道、蒲鞋市街道、黎明街道建制,其行政区域合并设立滨江街道。调整后,滨江街道辖34个社区、6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学院中路191号。四、撤销绣山街道、南浦街道、南郊街道建制,其行政区域合并设立南汇街道。调整后,南汇街道辖27个社区、14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双龙路199号。五、撤销黄龙街道建制,将其行政区域划入双屿街道。调整后,双屿街道辖13个社区、13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温金路138号。调整后,鹿城区辖五马、松台、滨江、南汇、双屿、仰义、七都等7个街道办事处和藤桥镇1个镇。

地理

  鹿城区地处浙江省东南部。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光照足量,雨水充沛。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7.6℃,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7℃,全年平均气温18℃,极端气温最高41.3℃,最低-4.5℃。无霜期约280天,年降水量1100~2200毫米。温和湿润的气候,十分适宜农作物生长。

  鹿城区地处东南沿海,地形地貌多为平原、山地、丘陵、滩涂、岛屿等,台风、暴雨、干旱、高温、雷击、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

  • 山地
    • 华盖山:遥望山形如华盖,面积9.13公顷,海拔56.8米,位于鹿城区东面。
    • 海坛山:俗称上岸山,濒临瓯江,南与华盖山相望,海拔32.5米,面积6.57公顷。
    • 积谷山:积谷山位于中山公园内,面积0.92公顷,海拔38.7米。
    • 郭公山:郭公山位于鹿城区西北隅,原名西郭山。据传东晋郭骥曾登临此山察看地形,选址建城,改称郭公山。面积7.5公顷,海拔17.2米。
    • 松台山:松台山海拔39米,面积4.23公顷。山上苍松林立,顶平如松。唐元和中建有净光宝塔,又称净光山。
    • 巽山:巽山旧名宸暨山,海拔38.4米,面积1.35公顷,位于鹿城区东南隅。
    • 翠微山:翠微山名担水山,海拔57米,面积27.5公顷。以山色苍翠幽微而得名。
    • 西山:西山一名瓯浦山,又名金丹山,山峦起伏,层峰叠嶂,包括雪山,锦山,弥陀山,莲花心,外营盘山,底营盘山,总面积225.9公顷,海拔173米。
    • 杨府山:杨府山别名瞿屿山,独峙江滨。面积37公顷,海拔139.8米。
  • 河流
    • 瓯江 为浙江省第二大江,古名慎江,曾名永嘉江、温江。发源于庆元、龙泉两县市交界的百山祖锅帽尖。西北流称梅溪,至李家圩左纳八都溪后称龙泉溪,流经龙泉县后左纳大贵溪,进入紧水滩、石塘两水库,东北流经玉溪水库,至大港头,左纳松阴溪后称大溪。至四都左汇宣平溪,至黄渡左纳小安溪,至古城左纳好溪后,折东南流至青田县船寮左纳船寮溪,至湖边右纳小溪,之后始称瓯江。经青田至温州市江心屿,水分南北二江,楠溪江从左岸汇入,其下游江心有七都岛分隔为两支,至龙湾汇合后东流,又有灵昆岛分隔为两汊,北汊经七里黄华、岐头注入温州湾,南汊经兰田码头注入温州湾。

风景名胜

江心屿 又称江心孤屿,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之中,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东西长,南北狭。古时为两个小岛。南朝宋初郡守谢灵运曾登上孤屿,写下“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名句。唐季以还,屿上逐渐建成梵宇和浮屠。咸通七年(866),于西山东麓建净信禅寺。宋开宝二年(969),又于东山西麓建普寂禅院,并先后建西塔、东塔。南宋建炎四年(1130),宋高宗赵构为避金兵南下,曾驻跸普寂禅院。绍兴七年(1137),僧清了奉诏来江心屿设坛传经,率众填塞中川,两屿遂连接为一;填塞处,建寺,名中川寺,通称江心寺。未久,高宗赐名为龙翔兴庆禅寺,奉为“宗室道场”。其后,外国僧侣也慕名来参禅膜拜,至明清两代,仍络绎不绝。 江心屿遍布殿堂亭榭,甚富古迹,且古木葱茏,风景秀幽,向有“瓯江蓬莱”之称。各代诗人题咏诗词就有500余首;如唐代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张子容韩愈张又新等均有名篇佳作咏及孤屿。

孤屿主要景点有:

  • 【江心寺】 现存之江心寺为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重建,面积约2870平方米,分前、中、后三殿。前殿为金刚殿,东西有长廊,两端置钟鼓楼。今宋代古钟尚存。中殿为正殿,最为壮观。殿内供奉释迦牟尼塑像。殿内槛联匾额,琳琅满目。正柱联为宋王安石撰并书。后殿三圣殿,殿额与对联皆为弘一法师所书。寺院大门两边有题为宋王十朋撰书的叠字联:“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念“yun, zhao chao, zhao zhao chao ,zhao chao zhao san;chao,chang zhang, chang chang zhang, chang zhang chang xiao”)。由书法家方介堪正楷重写。寺周古木参天,景色清幽。1983年列为全国对外开放142座重点寺院之一。
  • 【东西二塔】 东塔位于孤屿东峰山,始建于宋开宝三年(970);西塔位于西峰山,始建于唐咸通十年(869)。双塔对峙挺拔,有凌云之势,往来船只,遥见二塔便知已到温州市区,从而双塔亦成温州风光的标帜。
  • 【宋文信国公祠】 位于江心寺东面。南宋德佑二年(1276),文天祥自元兵押解途中脱险来温,留居中川寺,作《北归宿中川寺》诗。明宪宗成化十八年(1482),邑人为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就义200周年而建此洞。祠内原有文天祥石质雕像和名人题诗碑刻,后被毁坏,仅存清人秦瀛《宋文信国公造像题记》碑。1981年整修,回廊镶嵌《正气歌》及20块后人凭吊诗词碑刻,并有联云:孤屿自中川,逝水难消亡国恨;崇词足千古,英风犹挟怒涛鸣。
  • 【浩然楼】 位于文信国公祠东侧,明万历八年(1580)建。楼为木结构三开间重檐歇山顶,造型别致。楼名取意文天祥《正气歌》中”浩然”二字。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以唐代诗人孟浩然曾游江心屿,易名为孟楼。光绪元年(1875)重修时,仍复名为浩然楼。登楼远眺,瓯江上 往来的巨轮小帆,以及市区鳞次柿比房屋与海坛、翠微诸山,一览无余。
  • 【兴庆寺】 原名净信院,又名西塔寺院。宋高宗驻跸孤屿时,改称兴庆。重建于清嘉庆年间。寺两侧有琉璃泉,泉水清冽,为温州三大名泉之一。寺墙内有橄榄一株,相传明万历十五年(1587)为郡守卫承芳所植,今尚结果累累。建国后温州市博物馆建于此寺,常年展出历史文物。
  • 【澄鲜阁】 在西塔山南麓,原名水陆阁,始建于北宋崇宁元年(1102)。明万历十年(1591)重修时,取谢灵远诗句意,改名澄鲜阁,系二层三间木构建筑。
  • 【象岩与狮岩象岩】 在屿东江中,因石色洁白,鼻长似象而得名。狮岩在屿西江中,因石呈翠色,似一只雄狮于此盘踞。
  • 【温州革命烈士纪念馆】 1956年7月1日,在江心屿原普寂祥院废址上建成。占地1873平方米。1987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将其扩建为“二碑一馆”,占地扩大为2700平方米。二碑:一碑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碑,原国防部长张爱萍书题;一碑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纪念碑,书法家舒同书题。
  • 【江心公园】 在江心孤屿西首,始建于1974年,1990年基本建成。公园由小飞虹景区和欢乐城两部分构成。小飞虹景区有湖面0.4多公顷,临湖建有亭、台、廊、榭。小飞虹桥横跨湖上,夏放荷花,秋绽桂子,四季飘香。欢乐城由民间集资建成,占地1.26公顷,内设游艇、电动游戏器械等娱乐设施。
  • 【盆景园】 占地0.42公顷,置中、小型不等的盆景,风格各样,古拙雅致;还堆彻一座缩微的北雁荡山合掌峰、观音洞大型盆景。

  孤屿东首,尚有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英国驻温州领事馆旧址。

寺观庙宇

  • 【江心寺】在市区江心屿。南宋绍兴七年(1137),蜀僧清了填平中川,建寺于上,名中川寺,习称江心寺。明正德和清乾隆问,寺字两度为台风所毁而重建,今寺字基本上为乾隆五十四年(1789)所建,建筑总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凡三进。一迸称天上殿、单层重檐歇山顶,80年代重建,左右有钟鼓楼。二进为圆通殿,五开间加东西廊,三山式重檐悬山顶,内供奉观音大土坐像及普贤、文殊诸菩萨像。天王殿与圆通殿问为亩许天井,东西为两厢庞,各五开间,单檐悬山顶。后进为三圣殿,羊檐歇山顶;东西有厢楼,为僧舍、客舍。又寺西首有方丈楼,面阔原为九开间,修建后为七开间,二层硬山顶;东西为三开间厢楼;前有围墙、门台,自成院落。
  • 【天宁寺】旧名报恩孝光禅寺,在今鹿城区天宁巷底。宋政和间(1111~1115)改今名。明初逆川大师受戒于此。景泰(1450~1456)后多次修建,俗谚说“外有护国、太平,内有嘉福、天宁”的温州城内城郊四大寺院,此为其一,今仅存一殿,面阔三问,石柱木梁架,重檐歇山顶,两檐间砖砌回廊式栏杆平座,宛若楼台。属于清代建筑。
  • 【东瓯王庙门台】在今鹿城华盖里。为纪念西汉初东瓯王驺摇,明成化十三年(1477)改东岳庙为东瓯王庙。今存砖石结构门台。门台平面呈八字形,悬山造顶,三间式,通面阔9.8米。青石台基高0.4米,中间设垂带踏跺。明间门额中嵌楷体直书“东瓯王庙”青石匾,左右次间作成照壁式。1985年照原式维修。

古墓

  • 【杨府山东汉墓】在今鹿城区杨府山南坡,1958年发现,计发掘3座。为券顶砖室墓,平面呈长方形和带甬道凸字形二种。出土陪葬品有印纹灰硬陶罐、红硬陶罐、青釉双耳瓷罐、双耳瓷洗及五管瓷瓶等。
  • 【雨伞寺两晋墓】在今鹿城区双岭牛岭村雨伞寺地方,1958年配合基建发掘。计发掘元康三年至升平三年间(293-359)两晋墓葬14座。墓葬形制多为长方形的刀形券顶砖室墓。出土陪葬品有西晋青釉瓷双耳罐、洗、水注、虎子、黄釉瓷盘口壶;东晋青釉瓷罐、钵、洗、鸡首壶、盘口壶、杯、碟、碗、水注、唾壶,黄釉瓷鸡首壶、盏、钵、点彩鸡首壶和黑釉盘口壶等。
  • 【杨府山两晋墓】在今鹿城区杨府山南坡,1958-1960年配合建设数度进行发掘,计有两晋墓葬10多座。墓葬形多为带甬道凸形和刀形券顶砖室墓,出土陪葬品有青釉瓷笔筒、双耳罐、鸡首壶、四耳罐、点彩水注、三足砚台、盘口壶以及金质小狮子等。
  • 【南宋叶适墓】在今鹿城区海坛山支阜慈山南麓。1940年被盗,出土龙泉瓷墓志一方,上书"大宋吏部侍郎叶文定公之墓淳祐十年吉立"。1956年,墓经重修,分坟坛、拜坛与墓室,设有石供桌,周围青石栏干;墓室前立"宋叶水心先生之墓"碑一方。1981年,按原墓形制东移30米重建,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

古井

  • 【横井】在今鹿城横井巷52号宅前。始凿于晋,井内东面一石横刻“天宿”二字,与晋太宁间建郡城同时“凿二十八井以象列宿”之说吻合。后以整修,今井壁镌“至正庚寅(1350年)腊月”等字。井栏呈六角形,用六块青石板合榫作成;井壁用青砖砌成圆筒形,内径1.46米。井深约10米。久旱不涸,清洌甘美。
  • 【铁栏井】在今鹿城铁井栏7号宅旁。呈圆形,井栏铁铸,下圈铸于北宋元祐六年(1091),上圈铸于南宋庆元四年(1198)。清咸丰元年(1851),外周以青石,口沿用扇形青石板平铺成环形井唇。井栏外形弧肩鼓腹,别致雅观;井壁用青石垒砌,井深约5米。水泉清冽,常年不枯。

摩崖题刻

  • 【积谷山摩崖题刻】在今鹿城中山公园南端。据记载,积谷山题刻多达四五十处。80年代调查尚存:“云根”二大字,在春草池东南巨石上,字径2米余,明竹岩(王诤)书。“气如虹”三字,在“云根”题刻对面峭壁上,现代郑岳书;右下侧又隶书“东山”、“甲子”等字。“瓯社”二字,在东山书院旧址岩壁上,隶体横书,清瓯海道尹林鹃翔书。“岩前春草萎萎色,岩上春风淡淡阴。数百年来无谢客, [ ][ ]依旧到今”诗刻,在飞霞洞内右壁,5行楷书,宋天圣十年(1032)永嘉主簿曹观题刻;旁又有:“重刻孙谢二公诗”,宋皇佑四年(1052)十月十五日温州知州刘述书;还有福建路转运使边调天圣七年(1029)正月十六日题名,永嘉令吴君平元佑二年(1087)冬至后一日题名,以及“飞霞洞,东汉刘根隐此得道,曾乘赤霞至天台山访紫灵君,故有飞霞之名……”题字,飞霞洞左壁题刻有:至和二年(1055)十二月,郑赓、王奎珍、林瑾、沈洪等题名;熙宁庚戍(1070)秋八月二十八日,永嘉提点刑狱度支郎中任逢、郡守尚书郎黄贲口、通判尚书郎齐景情等题名。“谢客岩”三大字,在飞霞洞旁岩壁上,隐约可辨;旁有宋谢泌诗刻:“远孙泌述:‘旧刻岩前文字在,登临尽日动悲辛。子孙千载知多少?只我今来嗣后尘。’”及“马寻、左瑾、董元亨同游,庆历甲申(1044)季冬十二日”、“嘉熙戊戍(1238)郡守赵汝燧事暇……”等题名。

城堡炮台

  • 【温州府城】北傍瓯江,东西依山,南临会昌湖,周长18里,高3丈5尺,东晋太宁元年(323)始建,又名九斗山城、白鹿城和罗城。墙体砖石,四面有城门, 外环护城河。明万历间增筑敌台,城门有七,即东镇海,南瑞安、永宁,西南来福,西北迎恩、永清,北拱宸。北宋、南宋、元、明、清、历经修缮。1930-1945年,因城市交通发展,陆续拆除。现仅存华盖山东北角约50米城基。
  • 【温州内城】五代梁开平元年(907),吴越钱氏增筑,旁通壕堑,周3里15步,又称子城。后城墟仅存南门谯楼(又称鼓楼)。清顺治间因兵燹毁,康熙十二年重建,雍正、乾隆、道光间均经修缮。面阔五间,二层重檐歇山顶。上置更鼓。楼下城门以条石叠筑,拱券用大青砖砌成。

市区山岳

  • 【华盖山】遥望山形如华盖,面积9.13公顷,海拔56.8米,位于鹿城区东面。山巅旧有华盖楼,后改建为江山一览亭。明嘉靖年间重建,万历年间复建,易名大观亭。解放后经多次休茸,登亭可眺望全城风光。大观亭西侧建有“吉林义士王希天君暨温处旅日蒙难华工纪念碑”。纪念1923年被日本暴徒杀害的华工。1944年纪念碑被日寇捣毁,1993年重建。西麓有蒙泉,味甚甘冽,俗称砚观槽,是城内三大名泉之一。1981年冬,在蒙泉右上方建造玉华亭。华盖山东南入口处,工农兵雕塑像耸立林中。山上东,西两面分别建有华盖亭和夕照亭,山北有临望亭。满山树木葱茏。
  • 【海坛山】俗称上岸山,濒临瓯江,南与华盖山相望,海拔32.5米,面积6.57公顷。山巅原有杨府庙,1973年在杨府庙旧址四周划山地1.5万平方米,建造国际海员俱乐部。1982年建望潮亭。1985年,共青团温州市委在山上建爱民模范赵尔春塑像纪念碑。1988年7月建抱月亭。南面支肇慈山有南宋著名思想家叶适(1150-1223)墓,解放后曾重修,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81年重建。
  • 【积谷山】位于中山公园内,面积0.92公顷,海拔38.7米。山顶一亭系名积谷亭,后改称留云亭,1987年重建。山腰有云辉亭和驻鹤亭,南麓有飞霞洞,传说晋人刘根在此修炼仙道,乘赤霞飞往天台。山景清幽,有"山之胜甲一郡"之誉。
  • 【郭公山】位于鹿城区西北隅,原名西郭山。据传东晋郭骥曾登临此山察看地形,选址建城,改称郭公山。面积7.5公顷,海拔17.2米。西麓金沙岭脚直达瓯江边沿,山脚有白莲塘等古迹。因缺乏管理,山地被居民侵占,已成层层重叠的住宅区,山景全非。1998年迁走居民,植树种草,山景与江滨路景致连成一片。
  • 【松台山】海拔39米,面积4.23公顷。山上苍松林立,顶平如松。唐元和中建有净光宝塔,又称净光山。唐高僧永嘉宿觉大师轶后葬此,宋太宗曾赐"宿觉名山"匾额。山坪有冰壶道院和仙人井(古称上井,又称松台仙井)。山麓东有金沙井,南有妙果寺,西有落霞潭,北有普觉庵。上山石级,原为汪仲笙,方冠英筹款修建于1937年。1982年夏,侨胞潘娟妹和部分侨眷捐资重建。1984年8月,旅法华侨任岩松,潘元禄合建松绿亭。山下防空坑道,辟为游艺场。
  • 【巽山】旧名宸暨山,海拔38.4米,面积1.35公顷,位于鹿城区东南隅。山巅文笔峰,原有明代建造的雁塔,年久倾斜,1974年备战挖洞受震而塌倒,山上旧有魁星阁(文昌阁),骖鹤亭。近年来,由当地老人集资建成观音阁,幸福亭和晚香亭。
  • 【翠微山】又名太平山和担水山,海拔57米,面积27.5公顷,南接鹿城路,北靠江滨西路,其中南北向翠微大道将翠微山分为东西两部分。据《尔雅》解释:以山色苍翠幽微而得名“翠微”。翠微山巅是温州最大的革命烈士陵园,山麓有格局完整的大寺院,此外,山中还有诸多寺、庙、阁、亭、廊,以及一些服务设施、户外活动场所等。
  • 【西山】一名瓯浦山,又名金丹山,山峦起伏,层峰叠嶂,包括雪山,锦山,弥陀山,莲花心,外营盘山,底营盘山,总面积225.9公顷,海拔173米。从北至南,松,樟成林,间有竹柏红枫浓荫覆底,苍翠郁茂,为避暑胜地。设有市气功疗养院。
  • 【杨府山】别名瞿屿山,独峙江滨。面积37公顷,海拔139.8米,山上建有杨府庙,旧时香火颇盛,山以庙名。杨府山表土黄壤,部分开垦为种植园地,黑荆树成林。南麓为农民集资建造的金山公园。

公园

  • 【中山公园】在市区公园路东端,面积5.09公顷,其中水面面积1.33公顷。1927年为纪念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拆除城墙,依傍积谷山,辟建公园。新中国成立后,即予修建。公园大门内屹立白鹿雕塑,取古时建城“白鹿街花”传说,园内有中山纪念堂,建于1936年11月。1987年投资38.85万元,重建二层古典楼阁,双层重檐,周体回廊。公园的南端有积谷山,山的西簏,谢灵运任郡守时,于此建楼造池,留下“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名句,后人遂称其楼为“池上楼”,池为“春草池”。现存池上楼系清时所建。公园四周另有湖心亭,景行桥,九曲桥,各具特色。1951年在公园的东南隅积谷山下,创建儿童乐园,占地面积0.41公顷。1952年建露天音乐台,供群众联欢演出。
  • 【九山公园】是绿带式湖山公园,包括松台山,九山长堤和九山内外河。面积10.5公顷。九山长堤系利用旧城基扩建而成。南起清明桥,北至维通桥,长达1.22公里,宽22.6米。堤中央为8米宽的沥青路面,两旁绿树成荫。长堤北端建颐寿亭,中段临水建露天亭榭,名长乐亭。南端松台山西麓建门栏亭。长堤外河,系古城的护城河,宽10-12米。长堤内河称九山湖(俗称九山河),南端河面宽广,水深三篙,永不枯竭,名落霞源,是天然的游泳场所,60年代国家跳水队曾于此河边设高台作跳水表演。
  • 【金山公园】坐落于杨府山麓,面积0.4公顷,建筑面积710平方米,系杨府山涂村农民于1983年集资19.5万元建成,俗称农民公园。园内建有以迎宾阁为中心的金山亭,议事厅,老虎洞,小水池等景点,并有老虎,梅花鹿等一组动物雕塑,面积虽小,设计精巧,造型别致,独具一格。
  • 【马鞍池公园】坐落于马鞍池东路南侧,东接西前河,西临小南路,南靠汇东桥底和城南大道,面积12.7万平方米,其中水域4.7万平方米,是城市中型公园。马鞍池公园的建成,将为都市人提供一个清新,典雅,宁静而又具有现代文化气息的公共场所。
  • 【景山森林公园】坐落于鹿城区西山(一名瓯浦山),其范围:东,南以西山山脚为界,西至渚浦岭,北接双乐居住小区,总面积3.48平方公里,最高点外营盘山,海拔173米。松柏遍布,山形优美,翔云峰原有护国寺,创建于南宋建黄年间(1127-1130),是温州四大丛林之一,护国寺西侧原有紫霄观,1963年在紫霄观址建雪山饭店,1979年在雪山饭店对面建景山饭店,1997年森林公园建设工程启动,至年底已完成公园东大门,游泳池,网球场,观城游道,建筑小品,香港回归纪念林(紫荆花林)和江枫园,樱花园,茶花园,金钱松园,桂花园,竹园等,1998年原华盖山动物园迁入景山森林公园,占地300亩,按国家二级动物园标准设计施工。景山森林公园将成为温州市民游憩的好去处。

人物

  • 谢灵运(385-433年), 公元422年出任永嘉太守,是中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他创作的山水诗传世名篇,多为赞美温州山水。
  • 叶适(1150-1223年),温州人。南宋哲学家,倡导“务实而不务虚”,批评“高谈者远述性命,而以功业为可略”,主张“黜虚从实”,修实政、行实德、实事实功,是永嘉学派之集大成者。
  • 王振鹏(约1278-1348年),元,画家,字朋韵,号孤云居一,温州人。因囤艺出众,受元仁宗奖,官至漕运子户,长期在宫延作画,有机会接触御藏历代名画,以界画见入,兼工人物,曾奉诏作十妃岫,又画《大明宫图》以献,称神品。传世作品还有《金明池龙秀图》等。
  • 朱子常(1874-1943年)温州黄杨木雕宗师,名阿伦,温州城区人。其作品《济颠和尚》和《捉迷藏》先后参加近代国内外大型展览会,分别获南洋劝业会优胜奖和巴拿马赛会二等奖,首次为温州黄杨木雕在世界上赢得声誉。
  • 夏承焘(1900-1986年) ,温州人。著名词学家,毕生致力于词学研究和教学,是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国学界称其为一代词宗。
  • 夏鼐(1910-1985年),温州人。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中科院院士。曾先后获得英国学术院通讯院士、德意志考古研究所通讯院士、瑞典皇家文学历史考古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外籍院士、意大利远东研究所通讯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等荣誉称号。被誉为新中国考古学奠基人。
  • 张淑仪,中科院院士,声学家1935年出生于温州城区,女。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现为该校声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其“光声热波成泵”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出版有《叉指换能器激发表面声波的生长特性》等论著。
  • 郑曼青(1902-1975年),书画家,名岳,自号曼髯,别号玉井山人,温州市区人。擅诗、书、画、医、拳,人称"五绝老人",长期在大陆和台湾高等文化艺术院校任教职。书画作品多次在台湾、东南亚及美、法等国展出,有"画圣"、"东方水墨画大师"之称。
  • 谷超豪(1926年-),温州人。浙江大学数学系毕业。苏联莫斯科大学博士。中科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数学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三、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八届全国政协常委。曾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和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专长数学,在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数学物理三个领域都有重要研究成果。有学术论文110余篇,专著《经典规范场理论》,《齐性空间微分几何学》和《孤立子理论和应用》(合著)等。
  • 陈光中,法学家,1930年出生于温州。北京大学毕业。历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评议组成员出版有《中国法律教程》等10余本专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直辖市 北京市 | 天津市 | 上海市 | 重庆市
河北省 | 山西省 | 辽宁省 | 吉林省 | 黑龙江省 | 江苏省 | 浙江省 | 安徽省 | 福建省 | 江西省 | 山东省 | 
河南省 | 湖北省 | 湖南省 | 广东省 | 海南省 | 四川省 | 贵州省 | 云南省 | 陕西省 | 甘肃省 | 青海省 | 台湾省
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 广西壮族自治区 | 西藏自治区 | 宁夏回族自治区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特别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澳门特别行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