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海峽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自麻六甲海峽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繁体.png 简体.png

  馬六甲海峽拼音mǎ liù jiǎ hǎi xiá;英語:Malacca,Strait of),位於馬來半島蘇門答臘島之間。因馬來半島南岸古代名城馬六甲而得名。海峽西連安達曼海,東通南海,呈西北-東南走向,長約1080千米,連同出口處的新加坡海峽為1185千米。西北寬370千米,東南寬37千米。面積6.4萬平方千米。海底比較平坦,多泥沙質。水深由北向南、由東向西遞減,一般為25~115米。東南峽口有許多小島,一些小島邊緣有岩礁和沙脊,妨礙航行。主要深水航道偏於海峽東側,寬度2.7~3.6千米,可通航吃水20米的巨輪。海峽西岸地勢低平,多大片沼澤、泥質島嶼和紅樹林海灘,大船不易靠岸。

  馬六甲海峽處於赤道無風帶,終年高溫多雨,風力很小,年均氣溫25℃以上,年均降水量2000~2500毫米,馬六甲港等地達3000毫米,甚至更多。一年中絕大部分時間風力微小,4~5月、10~11月可能出現猛烈的暴風雨,但一般歷時短暫,不過數十分鐘,對船艦航行阻礙不大,世人稱馬六甲海峽是風平浪靜的航行海峽。

  馬六甲海峽是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重要航道。通航歷史遠達2000多年,是環球航線的重要環節,每天平均通過的船有200多艘,每年通過8萬多艘,成為僅次於多佛爾海峽-英吉利海峽的世界最繁忙海之一。然而海峽寬度較窄,其中還有沙灘和沙洲,淺于23米的地方就有37處,再加上過去的沉船等有礙巨型油輪通行,因而不斷發生巨輪擱淺事件,載重20萬噸以上油輪只得繞道印尼的龍目海峽,多航行2000多千米。同時兩岸泥沙不斷向海峽內淤積,海岸線每年大約向前伸展60~500米。如按此淤積速度,馬六甲海峽1000年內就會消失。因而加強航道疏浚和綜合治理是艱巨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