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扎村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麻扎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麻扎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麻扎村

  麻扎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吐鲁番传统维吾尔族村落,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位于吐峪沟大峡谷南沟谷,是新疆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维吾尔族传统和民俗风情。麻扎村的先民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存需要,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充分、巧妙地利用黄黏土造房,并采用了砌、垒、挖、掏、拱、糊、搭(棚)等多种形式,集生土建筑之大成,是至今国内一座保存完好的生土建筑群,堪称“中国第一土庄”。 麻扎村人民使用维吾尔语交际,信仰伊斯兰教,至今完整地保留着古老的维吾尔族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民俗风情。在麻扎村内保存有大量维吾尔民族的传统民居。“麻扎”是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圣地”、“圣徒墓”,主要指伊斯兰教显贵的陵墓。吐峪沟麻扎村全称麻扎阿里蒂村,汉意为麻扎的前方,因该村坐落在著名麻扎吐峪沟阿萨吾力开夫(原为波斯语,意为“住在洞里的人们”)麻扎的前方而得名。麻扎村掩映在白杨和桑树之中,一条不宽的河从北向南穿村而过,沿河两边,建着零散的维吾尔族民居。村子里住着几十户维吾尔族人家。宏大的清真寺与杂乱的居室并立于沟谷。

位置

  麻扎村位于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西南部的吐峪沟乡火焰山南麓吐峪沟南沟口,地理坐标东经89°41.5′,北纬42°51.5′。西距吐鲁番市约 47公里,东距鄯善县城46公里,西南距高昌古城约13公里。 从乌鲁木齐到吐鲁番,197公里,大约三个半小时可抵达吐鲁番。再转车到吐峪沟,一小时后可到目的地。

环境

  鄯善县境内受地形影响,全县由北向南分三个气候区:东天山南麓气候区、火焰山以北气候区和火焰山以南气候区。麻扎村属于火焰山以南气候区,该区(简称山南)由于三面环山,只有西部与吐鲁番市相接,海拔 100—500米,地势低下闭塞,造成增温迅速,散热不易。春季升温快,春来早,但有回寒;夏季高温炎热,时间长达160天;秋季短,降温迅速;冬季寒冷期短,风小雪稀。该区热量极为丰富,日照充足,降水极少,气候异常燥热,是当地典型的火洲气候。唐代诗人岑参所说的“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清人肖雄说每年“自四底始,日光如火,风吹如炮烙”,“火风一过,毛发欲焦”描写的就是当地炎热的气候特点。

沿革

  “麻扎”是维吾尔语的音译词,意为“墓地”。麻扎村就是因有吐峪沟艾苏哈卜·凯赫夫麻扎而得名。

  根据麻扎村西南约五、六公里的戈壁滩上发现的打制石器可以推定,最晚在新石器时期,麻扎村已是当地土著民族的聚居地。再根据该地沙丘下发掘的古代吐峪沟居民的墓地等多种文物,已证实在趴今二二千六七百午前,吐峪沟南沟口人丁兴旺,文明程度很高,是吐鲁番地区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且在发展过程中兼融了流行于原苏联境内米努辛斯盆地塔加尔文化。

  南北朝时,麻扎村称丁古口。西汉时期,麻扎村为车师都尉国所在地,后被车师国吞并。车师国分裂为车师前国和车师后国后,现麻扎村属车师前国。

  在早于车师前国时代,佛教已成为车师国的国教。西晋时期,麻扎村开始成为佛教圣地。日本大谷探险队在麻扎村的千佛洞发现的《诸法要集经》,写于晋元康六年(296),是西域发展最早有纪年的佛教写本。

  东晋成帝威和二年(327),前凉张骏于高昌故地置高昌郡,下设高昌县、田地县。现麻扎村属高昌县。

  北凉421年,沮渠蒙逊的北凉政权灭西凉,车师前部隶属剑北凉,今麻扎村随北凉。

  北魏文帝太和五年(481),高昌王组织工匠和佛教徒在丁谷口(即麻扎村)山崖更大规模的开凿佛教石窟。

  北魏宣武帝景明二年(501年),建立高昌县后,今麻扎村属高昌国。其后,历时一百余年的发展到唐代,麻扎村的石窟寺进入了一个繁荣发展的新阶段。有一本保存在敦煌莫高窟的唐代文献《西州图经》残本中,记载了地处麻扎村的“丁谷寺”及一禅院的较详情况。在唐代,麻扎村属西州高昌县。

  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西州为吐蕃所破,麻扎村随属吐蕃。唐惠孝帝威通七年(866年),北庭一带回鹘人在首领固俊的带领下击败吐蕃,攻克西州,建立高昌回鹘王国,麻扎村随属高昌回鹘国。辽时,麻扎村随高昌回鹘国属辽。宋兴,又向宋称臣。蒙元立国,又隶属之。元末,伊斯兰教开始向吐鲁番盆地传播。明太祖洪武元年(1391年),东察合台汗国汗秃黑鲁·帖木儿之子黑的儿火者即位,1392年前后,他以武力攻占吐鲁番盆地,强制当地居民皈依伊斯兰教。在这一时期,伊斯兰教文化和佛教文化在麻扎村发生了惨烈的撞击。最终,佛教僧侣或亡或败走,伊斯兰教从此在此地扎下了根,而麻扎村也是在这一时期得名,它得名的缘由即是在该村安葬了几个到此传播伊斯兰教的先贤。在这一时期,麻扎村所在地又被称为“秃由”。

  雍正十年(1732年),吐峪沟麻扎村的居民随额敏和卓东迁瓜州,被安排在四堡。二十三后,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秋收后,又迁回吐峪沟。之后,麻扎村一直归鲁克沁郡王管辖,直到清光绪十年(1884)年“改土归流”废除王权,废除伯克制。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鄯善建县后,实行台站制,全县设八台,麻扎村属吐峪沟台,山乡约和农官管理民事和政务。

  民国22年(1933),取消乡约制,改区村制,全县辖3个区。麻扎村属第二区的吐峪沟村。民国33年(1944),推行乡镇保甲制,全县设3镇5乡、74保和1个联保,共76l甲。麻扎村属惠悟乡,为保建置。民国36年(1947),鄯善县3镇5乡合并为2镇1乡,下辖24保196甲,麻扎村属鲁克沁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全县建立4区16乡76村。麻扎村属四区(即吐峪沟区)的吐峪沟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麻扎村属红星人民公社1大队。1978年全县各公社取消政治色彩名称,以原地名命名,麻扎村属吐峪沟人民公社。1984年,恢复乡镇村建置,麻扎村作为一个行政村隶属于吐峪沟乡至今。

文化

  麻扎村是一座反映新疆东部伊斯兰文化背景下村落格局形态的典型代表,对研究伊斯兰文化和干旱少雨的沙漠绿洲文化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的实物资料意义。在麻扎村内保存有大量维吾尔民族的传统民居,全是黄黏土生土建筑,均是土木结构,有的是窑洞,有的是二层楼房结构,底层为窑洞,上层为平房,屋顶留方形天窗;有的窑洞是依山依坡掏挖而成,有的窑洞是用黄黏土土块建成。其特点是经济实惠、冬暖夏凉、造型美观。家家户户由弯曲和深浅不一的小巷相连,即使从屋顶走也可达到串门的目的。古老民居的门窗都很古朴,但又蕴藏了深厚的文化。门框上刻有各种纹样的木雕门铛,有花卉形状、几何形状和果实形状。窗框窗格上的纹样也是多种多样,从门窗的不同制作中,让人推测出房屋主人过去的职业、爱好或地位。

  麻扎村的先民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和生存需要,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充分、巧妙地利用黄黏土造房,并采用了砌、垒、挖、掏、拱、糊、搭(棚)等多种形式,集生土建筑之大成,是至今国内一座保存完好的 生土建筑群,堪称“中国第一土庄”。

  据调查,吐峪沟千佛洞是吐鲁番地区现存于高昌时期最早、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石窟群。曾发现西晋元六年(296)的《诸佛要集经》写本以及前秦甘露二年(360)沙门静志写的《维摩经义记》等佛典千佛洞窟密度大,种类较多,有礼拜教、僧房、讲经堂、禅室。现存有编号洞窟46个,其中9个洞窟壁画保存较好。沟东区东南第4号窟较为完整,存“广毗大王”等几处题记,字体与罗布淖尔晋简书法完全一致。石窟分正方或长方两种形制。作正方形穹庐顶,中心设高坛基,四壁有弧度,与中原晋墓形制相近。窟顶画莲花,四周画条幅,条幅中画立佛之象。穹隆顶外四隅画有千佛,分左、右、后三壁。壁画分上、中、下三层,中层画佛本生故事,上层画千佛,粗线条画人物轮廓,图上有汉文题记;有的窟中央凿出中心柱,有左右甬道,分前、后室。窟顶有卷顶、套斗顶、穹窟顶等。壁画题材主要是因缘佛传图、立佛、千佛、七佛、禅僧和本生、供养等。佛装及所绘人物用墨线勾轮廓,具有中原北方地区石窟的某些特点。东南区4号洞窟开凿时间较早,保存亦较好,窟内塑立佛像,绘坐旨、千佛及天王像等,并绘两壁画,侧耳室尚存“僧知空”的汉文题记。

  吐峪沟千佛洞见证记录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宗教兴衰史,是新疆著名的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洞内的石窟、壁画是研究我国佛教文化、佛教美术史、建筑史的历史依据和实物资料,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吐峪沟霍加墓麻扎相传建于伊斯兰教创教之初,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此麻扎影响很大,朝拜者除新疆外,还有来自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和穆斯林教徒。

建筑

  麻扎村是一座反映新疆东部伊斯兰文化背景下村落格局形态的典型代表,对研究伊斯兰文化和干旱少雨的沙漠绿洲文化的形成、发展有着重要的实物资料意义。在麻扎村内保存有大量维吾尔民族的传统民居,全是黄黏土生土建筑,均是土木结构,有的是窑洞,有的是二层楼房结构,底层为窑洞,上层为平房,屋顶留方形天窗;有的窑洞是依山依坡掏挖而成,有的窑洞是用黄黏土土块建成。其特点是经济实惠、冬暖夏凉、造型美观。家家户户由弯曲和深浅不一的小巷相连,即使从屋顶走也可达到串门的目的。

  古老民居的门窗都很古朴,但又蕴藏了深厚的文化。门框上刻有各种纹样的木雕门铛,有花卉形状、几何形状和果实形状。窗框窗格上的纹样也是多种多样,都反映了个人的喜好.甚至从门窗的不同制作中,让人推测出房屋主人过去的职业、爱好或地位。

  另外,在麻扎村内的清真寺是麻扎村人共同设计参与建造和施工的集体作品,它们既是宗教文化的产物,也是历史文化的积淀,科考价值很高。

  历史上人民群众的艺术创作热情一般都集中在宗教建筑中,麻扎村也不例外。民居是维吾尔族生活的基本环境空间,是家庭的基本单元,是一家人最稳定的朝夕相处的生活必需品。特别对于生活在干燥景观色彩单调的沙漠戈壁中的人来说,家居必须与这种恶劣环境形成对比,因此,维吾尔民居相比其它民族民居更重视室内色彩、室内装修、家具与床上用品、家居陈设与家居饰物的选择,即更具艺术性。因此,许多民居在壁龛设计、挂毡、天花彩画、室内柱廊、石膏饰件上各具特色与创意。是色彩纷呈的个人创作空间,其艺术价值非常高。

  另外,当地出土的文物,如舍利盒、彩陶、器皿等也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在麻扎村内的清真寺是麻扎村人共同设计参与建造和施工的集体作品,它们既是宗教文化的产物,也是历史文化的积淀,科考价值很高。

风貌

  麻扎村村中的小路极像羊肠小道,没有一条是直的,每户人家的门口都有一条土路,算是支路,再通向干路,唯一一条像样的路是沿着沟底的一条小河形成的大路,但它的宽度也只能通过一辆毛驴车。

  村子里一切都是土黄色,土黄的山、土黄的屋,连成一片,远远望去,似乎空无一人。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俗语:“土房土房,土坯砌房,不用木材不用砖墙,冬暖夏凉干净舒爽”。

  维吾尔民居相比其他民族民居更重视室内色彩、室内装修、家具与床上用品、家居陈设与家居饰物的选择,更具艺术性。许多民居在壁龛设计、挂毡、天花彩画、室内柱廊、石膏饰件上各具特色与创意,是色彩纷呈的个人创作空间,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在石油人没有来吐鲁番地区开采石油之前,他们一直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石油人来到这里后,帮着他们修通柏油马路,他们的村子成了吐鲁番著名的旅游景点。他们和外界有了交流和沟通,彼此分享着不同文化所带来的知识与快乐。

  这里,不仅是维吾尔族古老历史文化的积淀,而且饱含着历代维吾尔族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晨光从村落依靠的火焰山顶探出头,麻扎村慢慢苏醒过来。妇女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手提水桶,走出院子,走向吐峪沟河,打来清澈的河水,泼洒庭院,驱赶火焰山的干热。信奉伊斯兰教的村民必须的功课就是去村落对面的“圣人墓”朝拜。教民们把这个地方叫做“小麦加”,远近的教民纷纷来这里做礼拜。

  相传,古时候,麦加的五个人为了寻找真主安拉来到高昌国,那时的高昌国王欺骗臣民说自己不仅是国王,还是真主安拉。这五个人知道国王并不是真主安拉后,就决定离开。高昌王害怕失去威信,就决定把他们抓回来。这五个人逃到吐峪沟麻扎村,遇到了一位牧羊人,牧羊人也跟随他们去寻找安拉,于是他们就躲进吐峪沟的一个洞穴中修行。390年过去了,当他们从洞穴里出来时发现,这里的人们都信仰伊斯兰教了。

  传说毕竟是传说,麻扎村由此具有了神秘的色彩。究竟真主安拉能为这个古老的村落带来多少平安和富足,历史是最公正的天平。

  按照维吾尔族的传统,凡是人的眼睛能够看到的地方,都应该精心地装修。也许,对于生活在色彩单调的沙漠戈壁中的人来说,对色彩艳丽的图案有着强烈的向往。

  和这里勤劳朴实的人民一样,麻扎村古老民居的门窗都很古朴。门框上刻有各种纹理的木雕门铛,有花卉形状的,也有几何形状的。窗框窗格上的纹样也是多种多样,都反映了个人的喜好,甚至从门窗的不同制作中,人们就能推测出房屋主人过去的爱好或地位。

  麻扎村,触动了许许多多的画家、摄影家和文学家的神经,他们创作出了大量的精品。这些传世之作,更让麻扎村这个世外桃园更加神秘。

  吐峪沟大峡谷南沟口东西两岸山坡上现存的造型优美、鳞次栉比、绵延不断的古老民居,现存历时最长的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无论是民宅还是千年前的佛窟,都是用黄土土坯建造。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