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 贵州省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凯里市面貌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镇远古镇
从江县架里苗寨(摄影:杨通明),图片来源:黔东南州人民政府网站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汉语拼音:Qiándōngnán Miáozú Dòngzú Zìzhìzhōu;英语:Qiandongnan Miao and D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中国贵州省下辖的一个民族自治州,成立于1956年7月。位于贵州省东南部。介于东经107°17′20〞-109°35′24〞,北纬25°19′20〞-27°31′40〞之间。东邻湖南,南接广西,西、北分别与本省的黔南州遵义市相邻。 面积30282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底,全州常住人口373.13万人。 辖1个县级市、15个县。

黔东南地处贵州高原东部,黔东低山丘陵南部,西部接黔中山原丘陵区,一般海拔1200-1800米,苗岭主峰最高2178米。河流分属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主要河流有清水江、㵲阳河、洪州河都柳江。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6℃,年降水量110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资源较为优越。有林地面积188.73万公顷,是贵州省主要林区。矿藏主要有煤、铁、铅锌、铝土、重晶石、磷、汞、锰、石膏、铜、铀、矾、锑、金。湘黔铁路、G60高速、320国道以及多条省道过境。

黔东南是民族大州。聚居着苗、侗、汉等33个民族,是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中少数民族人口绝对数最多、苗、侗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以苗族飞歌侗族大歌为代表的原生态民族文化名扬海内外,是“世界苗侗原生态文化遗产保留核心地”。

黔东南州有2280多年历史的镇远历史文化名城。在国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黔东南有39项53个保护点,有123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州有20个重点民族文化旅游乡镇和100个重点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村寨,50户以上的民族文化村寨3900多个。有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个国家级生态博物馆、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中国民间艺术之乡、3个中国民间绘画之乡、4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行政区划、人口、民族

行政区划

辖1个县级市、15个县,州政府驻凯里市

人口

  2010年,全州常住人口为3480626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844697人相比,十年共减少364071人,减少9.47%。年平均递减0.98%。

  全州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061725户,家庭户人口为3384854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19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3.86人减少0.67人。

民族

水族姑娘,图片来源:黔东南州人民政府网站
  黔东南州居住着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仫佬、畲等民族。全州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733751人,占21.08%;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746875人,占78.92%。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8358人,下降0.21%;各少数民族人口减少355713人,下降9.25%。

历史

  黔东南州是苗族侗族聚居较集中的民族自治地方,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

  在春秋以前,黔东南被称为“南蛮”或“荆蛮”之地,属牂柯国和楚国的黔中地,后分属夜郎国。秦时置黔中郡,汉时改秦黔中郡为武陵郡。今从江、黎平、锦屏、岑巩和镇远县等地均属武陵郡的镡成县和无阳县,无阳县即今镇远县的前身。在隋代属牂柯郡、沅陵郡和始安郡,唐代改郡为“道”后,属黔中道。元代在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分属四川播州宣慰司、湖广思州宣慰司和新添葛蛮安抚司;明代“改土归流”“开辟苗疆”,遂废思州宣慰司,分置镇远府、黎平府和新化府等,隶属贵州布政司,黔东南也进入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清代区划基本袭明代。民国初改府、厅、州为县,今黔东南辖地分属黔东道和黔中道,黔东道驻镇远,领26县。1935年,国民党政府在镇远设置行政督察区,所辖县区划多次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黔东南进入了历史的新纪元。1949年11月,设镇远督察区专员公署,辖镇远、炉山、黄平、施秉、余庆、三穗、岑巩、天柱、台江、剑河、锦屏和雷山等12县。1956年7月23日,废镇远督察区专员公署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余庆县划出归遵义专区,炉山县更名为凯里县(于1984年撤县建市),黎平、从江、榕江、丹寨、麻江五县由都匀专区划入,全州共辖16县(市),州府驻地凯里。从此,翻开了黔东南历史的新篇章。

  黔东南州有不可移动的文物700多处,民族文物十分丰富。特别是以镇远青龙洞、黄平飞云崖和从江增冲的侗族鼓楼、黎平地坪侗族花桥为代表的名胜古迹,记载了黔东南文化空间环境发展的历史,底蕴丰厚,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在苗疆腹地台江有距今5亿年前的古生物化石群,在侗乡榕江板寨有新石器时期遗址,出土有石斧、石镞等文物。凯里、麻江、黄平、岑巩和天柱均有古脊椎动物化石出土。1998年,在锦屏亮江出土了一批战国时期的青铜兵器及生产工具,有青铜剑、镞、钺和锄等;在岑巩新兴和镇远勇溪出土了战国前的青铜甬钟。这些宝贵的文物充分展现了黔东南悠久的历史。黔东南的摩崖、石刻、碑记众多,除凯里大风洞、施秉华严洞和镇远吴王洞摩崖外,还有麻江田哨的写字崖、剑河翁座的“例定千秋”碑和天柱三门塘碑林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黔东南的古建筑古朴典雅,富于地方民族特色。苗族吊脚楼和侗族鼓楼、花桥蜚声海内外。镇远天后宫、四官殿,岑巩禹王宫,天柱三门塘刘氏宗祠,锦屏飞山庙,黎平南泉山寺、地坪风雨桥、纪堂鼓楼,台江文昌宫,九摆苗族鼓楼,丹寨万寿宫和麻江状元第等虽历尽沧桑,但都是历史的见证。

  黔东南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近现代革命文物十分丰富。红军长征时期中共中央政治局黎平会议会址、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革命先驱龙大道故居和周达文故居等展现了黔东南辉煌的革命文化历史。

  黔东南有镇远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一座,有黄平旧州镇、黎平德凤镇和雷山西江镇等三座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有黄平、麻江铜鼓和剑河温泉等三个国家文化部命名的农民画之乡,还有九个省级艺术之乡,即郎德苗族歌舞艺术之乡、黎平茅贡侗戏艺术之乡、从江小黄侗歌之乡、台江苗族反排木鼓舞艺术之乡、黎平肇兴侗族鼓楼艺术之乡、黄平泥哨艺术之乡、岑巩思州石砚艺术之乡、施洞苗族刺绣艺术之乡和雷山挖拜苗族银饰艺术之乡。这些斑斓多彩的艺术珍品,不但镌刻着深厚的文化历史,而且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个性,是人类文明的结晶。

沿革

  今黔东南自治州辖地,秦代属黔中郡和象郡;西汉时期属武陵郡和牂牁郡;隋代属牂牁郡、沅陵郡和治安郡;唐代属黔中道,置有充州、应州、亮州等羁縻州和奖州等经制州;宋代分属荆湖北路、夔州路和广南路,置有邛水县、安夷县和亮州、古州等羁縻州;元代属四川行省播州宣慰司和湖广行省思州宣慰司,置有麻峡县、黄平府、镇远军民总管府及古州八万洞民总管府。明洪武年间设镇远、清浪、铜鼓、五开、偏桥、古州、清平、兴隆8卫;永乐十一年(1413年)废思州等宣慰司,置思州、镇远、黎平、新化4府,隶属贵州布政使司;宣德九年(1434年)撤新华府并入黎平府;正统九年(1444年)置施秉、永从2县;弘治七年(1494年)置麻哈州及清平县,十一年(1498年)置镇远县;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置天柱县,二十八年(1600年)置黄平州。清康熙年间,镇远、偏桥、清平3卫分别并入镇远、施秉、清平县,兴隆卫并入黄平州;雍正五年(1727年)改五开、铜鼓、清浪3卫,置开泰、锦屏、青溪3县;雍正七年(1729年)至十一年(1733年),先后置八寨、丹江、清江、古州、台拱5厅,分属镇远、黎平、都匀3府管辖;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置下江厅,隶黎平府。

  民国二年(1913年),改府、州、厅为县,设镇远、施秉、青溪、思县、邛水、天柱、锦屏、黎平、下江、永从、榕江、丹江、台拱、剑河、黄平、炉山、八寨、麻哈共18县;民国三年(1914年)设黔东道,治镇远,领镇远、邛水等26县;民国十二年(1923年)废道,各县直属于省;民国十九年(1930年),思县易名岑巩县,二十年(1931年)麻哈县更名麻江县;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全省建立11个行政督察区,其中第八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镇远,第十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黎平,后经过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和二十六年(1937年)两次调整,原第十行政督察区撤消,原第八行政督察区改为第一行政督察区(仍驻镇远);民国三十年(1941年),裁清溪县并入镇远等县,裁丹江县,将丹江河以西之地并入八寨县,八寨县易名丹寨县,丹江河以东之地并入台拱县,台拱县改名台江县;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以原丹江县区域建立雷山设置局,三十七年(1948年)改雷山设置局为雷山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全省分设8个专区,其中镇远专区辖炉山、黄平、余庆、施秉、镇远、雷山、台江、剑河、锦屏、天柱、三穗、岑巩12个县,黎平、从江、榕江、丹寨、麻江5县属独山专区(1952年改为都匀专区)。1956年4月18日,国务院以(56)国设司第30号文件批复,撤消镇远专区,建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原镇远专区的余庆县划归遵义专区,都匀专区的麻江、丹寨、黎平、从江、榕江5县划入黔东南自治州,自治州辖16个县,州人民政府驻凯里,7月23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正式成立。1958年12月调整行政区划,丹寨、麻江、炉山、雷山4县合并建凯里县,台江县并入剑河县,从江县并入榕江县,施秉县并入黄平县,岑巩县、三穗县并入镇远县,天柱县并入锦屏县,全州设7个县。1961年8月和1962年10月,先后恢复天柱、从江、雷山、麻江4县和施秉、三穗、岑巩、台江、丹寨5县建置,自治州仍辖16个县。1983年8月,国务院批准撤消凯里县建立凯里市。自此,黔东南自治州辖1市15县。

自然资源

加榜梯田(摄影:张成武),图片来源:黔东南州人民政府网站
  黔东南资源丰富。州内生物物种繁多,素有“森林之州”称誉,全州森林覆盖率达62.78%,是国家28个重点林区之一,贵州省10个林业县,有8个在黔东南,有秃杉等37种植物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树种,还有黔金丝猴等国家一、二、三类保护动物10多种,是国家特有动植物种的中心保护区之一。州内共有各类植物2000多种,其中药用野生植物400多种,占全国药用植物种类的25%;中药材总蕴藏量达1080万吨,占贵州省中药总量的60%。现有三九集团、信邦公司、威门药业等3个GAP种植基地,太子参、何首乌、茯苓、半夏等几十味道地药材闻名世界,在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入关免检。许多不为外界知晓而能治疗多种疑难杂症的苗药、侗药、瑶药等,在少数民族群众中流传甚广,形成了独特的“苗药三千,单方八百”的民族民间医药体系。

  黔东南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水能开发条件优越。全州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重晶石、铝钒土、汞、煤、铁、锰、锑、金、铅、锌、铜、磷、石灰石、白云石等,其中重晶石、玻璃用石英砂和锑矿名列贵州省的前三位,特别是重晶石保有储量占全国的60%以上。州内水能资源储藏量332万千瓦,可开发的水能资源达244万千瓦,是贵州省“西电东送”项目的重点源区之一。

民族风情

  黔东南州居住着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仫佬、畲等民族。这里民风质朴,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处处洋溢着浓郁的高原豪放之气。各民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创造美好家园的同时创造了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积淀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节日庆典和娱乐活动,美不胜收的民族民间工艺和民居建筑,编织成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苗岭高原风情画,成为黔东南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黔东南素有“百节之乡”的美称,一年中有节日集会200多个。节日活动丰富多彩,有唱歌跳舞、斗牛赛马、吹芦笙、踩铜鼓、赛龙舟、玩龙灯、唱侗戏等等。主要的民族节日有苗族的芦笙会、爬坡节、姊妹节、“四月八”、吃新节、龙舟节、苗族的苗年,侗族的侗年、泥人节、摔跤节、林王节、“三月三”歌节、“二十坪”歌节,水族的端节,瑶族的“盘王节”等等。这些节日集会是展现黔东南民族风情和灿烂文化的百花园。正月初三开始几乎都是在欢乐的海洋里,其中以正月十五人称为“芦笙圣地”的万潮镇马田村的芦笙会,和正月二十被列为游览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甘囊香芦笙堂较为传统和热闹。

  “吃新节”是苗族春夏之交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由古代的祭祀演变而来,各地过节时间不一,一般在农历的六月初到八月中旬这段时间内。

  黔东南素有“歌舞海洋”的美誉,各民族历来以能歌善舞著称。苗族有高亢激昂、热情奔放的“飞歌”,也有委婉动听、抒情优美的“游方歌”,还有质朴无华的“古歌”、“酒歌”、“大歌”,其调式不一,各具韵味,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侗族的歌大多旋律优美,曲调多样,犹如潺潺流水,有合唱歌曲,也有独唱歌曲,特别是无伴奏、无指挥的多声部侗族“大歌”,以其古朴优美的曲调、独特的演唱方式享誉海内外。

  黔东南的民族舞蹈多姿多彩,有动作刚劲有力、豪放潇洒,被称为“东方迪斯科”的苗族木鼓舞和庄重的踩鼓舞,有纯朴活泼的芦笙舞,有侗族的“多耶舞”。这些舞蹈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是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

  黔东南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与民族习俗紧密联系,与各民族的历史和生产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情趣和乡土气息,主要有苗族的“划龙船”和武术,侗族的被誉为“东方橄榄球”的抢花炮等等。

  黔东南民族工艺美不胜收,有早在宋代就作为贡品的苗族蜡染和侗族的侗锦以及苗族侗族的刺绣、具有鲜明特点的民族服饰和首饰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黔东南的民族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苗、侗、水、瑶、畲等民族的干栏式吊脚楼,土家族的衙院庄园,侗族的鼓楼、花桥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民族工艺

   苗族刺绣 黔东南的苗族刺绣是一种美化服饰的古老手工艺。苗族妇女使用彩色丝线将独特、古朴、繁复和美丽的图样刺绣在服装上,其绣品色彩艳丽,对比强烈,设色单纯,图样取自苗族历史、神话、自然和生活,写意夸张,独具风格,其手法有平绣、辫绣、马尾绣和绉绣等二十余种。苗绣和银饰,共同构成苗族女性盛装的主体特征。苗绣具有强烈的表意功能,被誉为“身上史书”和“穿着的图腾”。

  苗族锡绣 分布在贵州省剑河县清水江两岸南寨、敏洞、观么等地。锡绣衣服的工序很复杂,光绣前裙片(苗语“青黑栋”)就要一个月,绣后裙片(苗语“青黑耳”)则更费工夫要先刺两次花,再把锡绣镶上去,没有3个月的时间很难完成。

  苗族剪纸 有着悠久的历史,尤其以黔东南州台江县境内施洞、老屯一带苗族群众的剪纸最有代表性。

年节歌会

  侗年 是侗族传统节日中规模最大,流行最广的节庆之一。现主要有锦屏九寨侗乡和榕江72寨于农历十月底到十一月初过侗年;除过十一月上旬的侗年外,还要过两次“陪年”。所谓“陪年”就是陪同附近侗族过的农历十月底的侗年。“陪年”也很隆重,是增进各寨之间友谊的节日。

  苗年 为凯里、雷山、丹寨、榕江和台江等县市苗族的盛大节日,时间为农历十月二十六日至十二月十三日,分小年、大年、尾年三次,以大年最为热闹,过节的主要内容是跳芦笙舞、斗牛、斗鸟等。

  报京侗族“三月三”节  黔东南州镇远县报京乡,距镇远县城38公里。报京大寨是报京乡的中心寨,周围有松柏、极有、白岩、龙奔等十几个侗族村寨。报京侗族属北部侗族的一个分支。由于自古交通闭塞,保留了较为古老的生活方式:有独特的侗语,独特的服饰和独特的侗族习俗。“三月三”是报京侗族的一个民俗节庆。这个传统的节日,大约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侗族花炮节 农历每年正月廿八,从江县丙妹镇(城关)。抢花炮是侗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有精彩的芦笙踩堂、唱侗歌、演侗戏等活动;有激烈的斗牛,斗鸟等侗族传统活动,还有赛球,射击等现代体育活动。花炮节更是商贸活动,文化艺术交流的难得机会,是贵州、湖南、广西三省交界的一次盛会。

  中秋节芦笙会 农历每年八月十三至十五,以黎平、从江两县接壤的洛香、肇兴、纪堂等处为最隆重,通常都以洛香为东道主。

  九月芦笙会 农历每年九月廿五至廿九,地点:黄平县谷陇镇、重安镇等地。谷陇九月芦笙会,是黔东南苗族群众最盛大的秋季盛会,它的前奏是黄平重安江镇的苗族,革家芦笙会,时间为农历九月廿五和廿六两天。

  苗族姊妹节 是苗疆腹地、清水江沿岸苗族的情人节,原名姊妹饭节,原于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现于每年4月26日至5月3日举行。节日期间,苗女身着盛装,带着红、绿、黄、紫、白五色相杂的糯米饭团,前往芦笙场寻求意中的苗家小伙子,以送饭团传情,在节日中择爱。

  四月八 又称“亚努节”,是苗族祭祖的传统节日。

  赶春社 立春后第五个戌日,是黎平龙额春社日,方圆三十里侗胞齐聚龙额河沙滩赶社。青年男女穿梭往来择友。既择,相密谈,谈洽,男即购食馈女。女受,则邀男往本寨作客。同寨女子所邀之友偕行。至,犒以酒食,并以歌询问客人情况。寨人俱来观客,客羞,以棕皮或衣缠头脸,甚有以锅烟涂面者。人不识真面目,方可无拘束作答。歌语诙谐,引人发笑。宴毕,客乃洗面相见,与诸女子同入歌堂唱情歌,所谓行歌坐夜,清晨始散。男女一夜歌谈,情投意合,今后再行深交。

  播种节 三月初三至初五日,是镇远报京侗寨播种节。吹笙、踩歌堂,老人互邀宴饮,青年人对歌交友。节后封笙停歌,下田播种。此节意在提醒人们,播种的季节到了。节间,男青年结队串寨,讨篮结侣。初三日早,姑娘着盛装,携竹篮,篮置采自家园圃的葱蒜数根,排立于井畔田埂,等侍意中人来讨取。双方父母皆临场,看自家子女所择为谁。男选定女,即前来讨篮,女而中意,遂予篮。篮,定情之物也。亦有男讨篮而女不予,或女主动赠篮而男不接之事。

  扳跤节 阴历三月十五日,黎平十洞、四寨河一带数百侗寨各遣好手,集四寨竞扳跤。扳跤不同于摔跤,手足不相交接,惟以布带缠对方腰,手执两端,运臂力扳之倒。凡三扳胜二即可。若袭人其他部位,视为犯规,遭众谴。传云侗族初徒此地,一男子为虎扑袭,急不能避,遂迎而抱附其腹,以头抵虎下颌,至虎不能施爪牙。人虎翻滚于山间,其人终不释手。后同陷水田。此人于触地前趁机松手,故不得与虎同坠一处。虎体重,陷泥深而不能自拔,卒为人所毙。后遂有扳跤之节,以此练臂力自卫。此节聚众数万,盛大之至。

  赶歌场 天柱、锦屏、剑河之交的高坝,阴历七月廿日赶歌场。赶歌场系侗族北部方言区的盛节。与玩山不同,玩山系青年人避父兄谈恋爱的分散社交活动,赶歌场则是男女老幼皆与之。内容以赛歌为主,中老年所唱为古歌、盘歌、叙事歌、哲埋歌,青年所唱为情歌。青年人更以此为择偶良机。

  祭祖节 都柳江及其支流两岸侗寨,均于阴历十月十二日祭祖。时谷物已入仓,丰收不忘祖先之赐。侗家说其祖先历尽千辛万苦,溯都柳江而上,迁到这依山傍水的宜稻之地,披荆斩棘,开垦田地,又阴佑后代,才有此年景。是日,焚香烧纸时,家中长者诵祭辞,从人类起源、洪水滔天、侗族形成开始,到迁徒创业,均叙述一遍。是祭祖,也是向子孙传播民族历史。

  香炉山爬坡节 香炉山因其山形酷似香炉而得名,位于凯里市西15公里处的虎庄,苗语名“包比久”,即屏风山。每年六月十九是香炉山的爬坡节。相传当年,天上的仙女阿别与人间的后生阿补曾在香炉山上幽会,生下女儿阿彩。后来,阿别上天了,阿补也在阿彩十六岁那年乘着烟云上天与阿别相会。阿彩独自一人,便在山上唱起歌来。阿彩的歌声清脆、甜蜜,引得人们纷纷上山,其中一个叫阿星的后生第一个爬上山顶,把阿彩抱了起来。爬上山顶的人们都围着阿星和阿彩跳起舞、唱起歌来。这天正是古历六月十九日。后来,人们为了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好伴侣,每年六月十九都爬到半坡或山顶唱歌、跳舞,形成了以男女青年“游方”为主要内容的香炉山爬山节。

  侗族萨玛节 流传于贵州省榕江县、黎平县、从江县及周边的侗族地区,主要以榕江县车江侗族萨玛节为代表。“萨玛”是侗语译音,“萨”即祖母,“玛”意为大,萨玛可汉译为“大祖母”(又称萨岁),她是整个侗族(特别是南部方言地区)共同的祖先神灵的化身。侗族认为祖先神威巨大,至高无上,能赋予人们力量去战胜敌人、战胜自然、战胜灾害,赢得村寨安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因而对之虔诚崇拜,奉为侗族的社稷神。同时,萨玛又是传说中的古代女英雄,在侗族古代社会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萨玛节(祭萨)是南部侗族现存最古老的传统节日,是侗族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风俗的遗留。为了祭祀萨玛,大多数侗族村寨都建有萨玛的祭坛——“然萨”(侗语,“然”是房屋,汉译为“祖母的房屋”,也称萨玛祠、圣母祠),年年农历正月、二月都要在“然萨”举行盛大的祭典,场面庞大而壮观,代代相传,形成了今天的“萨玛节”。萨玛节举行的时间,一般是农历正月、二月,但有时也根据生产、生活或其他重大活动情况改为其他月份行。祭萨的规模,一般为各村(团寨)各祭,有的也邀请邻村、数村或相邻片区联祭,场面壮观。参加祭萨的人员,各地不同,许多地方是全寨男女老少一齐参加。榕江三宝侗乡各村寨,则是以已婚妇女为主体(也有少数德高望重的男性寨老参加)。因此,榕江三宝侗乡的祭萨活动,带有悠久的远古母系氏族社会的遗风。祭萨后,活动参加者绕寨一周,最后到达固定的耶坪,围成圆圈,手拉手跳起舞来,齐声高唱赞颂萨玛的“耶歌”。这种边唱边舞的形式,称为“多耶”,气氛古朴而热烈。

贵州雷山县西江鼓藏节
  鼓藏节 又称鼓社节,是雷公山、月亮山“两山”地区苗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之一。主要活动是杀牛祭祖(或称祭宗祠),十三年举行一次,即每逢虎年举行。鼓社节,从虎年九月第一个卯日开始,到第三个卯日结束。一般7天,最长的32天(如1986年雷山西江的鼓社节)。

  吃新节 是黔东南苗侗人民夏秋之交最隆重的节日,各地时间不一。有的地区是六月头卯时过,有的地区在七月“寅”日或“卯”日才过,有的地区以秧苞为祭品,有的村寨以新产香糯为象征。过节这天,客人们穿上盛装,挑着礼品,赶着斗牛来到主人村寨。主人祭过祖宗后,宾主频频举杯,预祝丰收。第二天,开展斗牛、赛马、跳芦笙、斗雀等活动。夜幕降临,男女青年双双对对,三五成群,或在门楼边娓娓对唱,或在树林边飞歌斗趣。第三天,太阳偏西的时候,微醉的客人向主人挥手告别。

  清水江独木龙舟节 是清水江两岸台江、施秉两县交界处70个苗寨的共同节日,每年农历五月二十四日从施秉平寨开始,历时4天,到台江施洞结束。龙舟,由三根粗大完整的杉树挖槽捆扎而成,中为母船,长24米,两侧为子船,长15米,船头雕龙,船上设鼓头、鼓木、锣手、理事和撑篙各1名,16个桡手一律站立划舟,身着土制紫衣和斗笠,出发时鸣铁炮,极富特色。

  两江茅人节 在榕江县两江乡一带,每年农历三、四月间的插秧、播种时节,外嫁的媳妇多回娘家帮助插秧,农活余暇可与村寨的小伙子交流,并可会原来的情人。青年男女或情人幽会,多选择浓荫掩映的山坡,插一个用茅草扎制的人,其他人远远看到茅草人就会回避。茅人节,是当地年轻人的情人节,一般为期一个月。

  踩堂 即踩歌堂,侗语曰“外确”。踩堂时所唱之歌曰踩堂歌,因其歌开头及歌中衬词为 “耶哈耶”,故侗语称 “哆耶”。踩歌堂是南侗区祭祀侗神祖母、庆节及结群交往时所进行的群众娱乐活动。此活动又为男女青年提供了公开的社交活动。踩歌堂多行于旧历年。初一日,侗寨纷纷鸣锣放炮,众人欢聚鼓楼坪,以芦笙为导,不同房族的男女两歌队围成圈,男搭肩,女牵手,随歌师引领而齐声高唱踩堂歌,同时旋圈而舞。任何活动的踩歌堂,均首唱进堂歌,进堂歌均以祭祀祖母为始,歌颂祖母恩德、感谢其护佑。继唱转堂歌,转堂歌多系情歌。这是活动主体,历时长,气氛热烈。将散,又唱散堂歌,先请祖母回祖母堂,然后男女互表惜别之情。

  舟溪芦笙会 是凯里市舟溪每年农历正月十六至二十日举行的芦笙会。芦笙会上举行赛马、斗牛、斗雀和赛芦笙、赛踩鼓、赛歌等活动。芦笙会是自治州境内苗族侗族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节日集会。苗族最有代表性的芦笙会,

  北侗歌会 是北部侗族青年男女以歌为媒,谈情说爱的重要节日。有每年农历七月二十日,盛行于天柱、锦屏、剑河交界的“二十坪歌会”,有农历三月初三,镇远、三穗、剑河交界的“三月三歌会”:有黎平农历八月十六日的歌会,有锦屏、剑河、黎平交界的农历四月初八和七月初二的歌会。歌会上以歌找寻对手。既可单对,也可多人。一但寻上对手,先是互相了解、夸奖,进而是互相考问责难。有的歌手连对几天几夜而不停。整个歌场是一片歌海。歌相投者,多成为“老庚”或情人。歌手和听众少则二三万人,多则五六万人。黔东南影响较大的有40多个歌场,尤以锦屏、黎平、剑河三县交界的青山界歌场,锦屏、天柱、剑河交界处的高坝歌场,锦屏的平秋歌场、平盎歌场、塘黄坳歌场,黎平古邦歌场,镇远报京歌场,天柱莲花坪歌场、渡马歌场,剑河平岑歌场,三穗圣德山歌场等,最为隆重,最为闻名。

  龙灯会 农历每年正月十四至十五,台江县台拱镇(城关)、施洞镇、施秉县城关镇等地。

舞蹈艺术

  木鼓舞 是谷江方白(苗语汉音,或译反排)苗族的祭祀性舞蹈。以木鼓为唯一的伴奏乐器,鼓手敲击,形成复杂多变的舞调。节奏为四、六拍。舞蹈动作为五种,一曰略吉笳,进三步,退三步,向左旋转,再回身;二曰略独南,进退均二步;三曰略独大,踏三岁,向左转身舞三步;四曰略高逃大,左舞两步,后舞两步,再任前走;五曰略高逃勒,正面舞两步,右侧舞三步,再向左转舞两步,回身舞而前行。以胯为支点,头、肩、手、腰、腿、脚扭摆、甩动、踢蹬,转体自然,常以急速逆转形成强烈对比。木鼓舞的最大特色是狂,处处强调动作的粗犷奔放,洒脱豪迈,如狂飚林柿,飞瀑坠崖。木鼓舞所表现的是苗族祖先迁徒途中披荆斩棘,勇住直前的艰难历程与精神。舞者多为青年男女;围鼓而舞,且舞且旋。人多则内外数圈,女在内,男在外。

  古瓢舞 流行于丹寨县雅灰地区苗族村寨中带有祭祀和自娱性质的最古老、最原始的舞蹈。古瓢舞用古瓢琴伴奏而得名.古瓢琴用松木雕成,状似家用水瓢.琴的面板有四个音孔,一根音柱,音柱由板面直插入共鸣箱内。古瓢琴既是男青年们舞蹈时手上的道具,也是舞蹈中的唯一伴奏乐器.古瓢舞,一直是围着圆圈跳,由两个男子拉古瓢和四个以上的姑娘一起跳;更多的是人们围成两圈:年长的、小伙子们在外,手持瓢琴边拉边跳;姑娘在里,踏着“踩歌堂”的舞步,时而顺时针方向旋转,时而逆时针方向移动,两膝盖微带颤动。不论舞步怎样变化,姑娘的手始终是两肘弯曲架在胸腹前不停地上下左右移动。舞步的变化,是根据音乐的变化而变化。主要动作的名称有跳圆、格呆(踩步)、格吊(前后左右转)、格览(踩二胡路声调)、拚向(模仿鬼跳舞)等等。

  踩鼓舞 是苗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同时也是祭祀舞蹈。伴奏的乐器为铜鼓和木鼓。舞者一般围成圈,内圈女性,中心置一大鼓,由一至二人手持鼓棒击鼓,舞者面向圈内,随鼓点节奏,缓慢变换不同的舞步,双手自然摆动,闻鼓而舞。鼓点节奏多为4/4、3/4拍,显得欢快、轻松、活泼,表现了苗族人民节日祭祀祖先和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赐鱼舞 是在“拾官人”活动中所跳的一种原始渔猎舞蹈。装扮原始人者手持一夹着腌鱼的木棍冲着看热闹的某一人跳着武术性的原始舞蹈。这人就必须走进场来与原始人同舞,双方舞到脚步、头姿、手势相合时,“原始人”夹的腌鱼正好落到对方口中为止。这时“原始人”又去夹鱼赐与另外的人。若双方步调不一致,一场赐鱼舞要很久才能结束,因此。很多侗寨绝大多数青年男子都会跳这种武术性的舞蹈。

  木叶 苗族天然乐器,是中国古代许多民族流行的一种乐器。吹木叶,则是苗族人民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苗乡的吹叶,主要用一种小藤叶比比皆是,苗家把它叫作“吹叶藤”。木叶的发音,是吹奏时用食指和中指轻轻按木叶于唇间,口中按所奏的旋律疾徐送气,振动叶片,即可吹出不同的声调,音色格外和谐优美动听。用木叶吹奏苗歌和山歌,更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民族特色。由于苗歌和山歌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以,吹叶也大体上是按苗歌和山歌的音调吹奏,在吹奏过程中都带有“咿”`“噢”等这些引子和尾声的衬词。这样使音色得到美化,加深了艺术感染力,使人感到有着浓郁的民族风味。吹叶是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动,在他们的爱情生活中旧有重要地位,成了男女青年表达感情、寻伴交友的媒介。有些幸福美满家庭的恩爱夫妻,就是通过吹叶结成终身伴侣的。

传统习俗

  外嘿 为侗寨间盛大的结群交往活动,侗语曰“外嘿”。外、做、进行之义;嘿,交友、做客、联盟之义。两个结嘿村寨,在生产生活上互通有无,互相帮助。其中一方有外侮,另一方必鼎力相援。正月间,侗族南部方言区结嘿之村寨互邀对方男女老幼来本寨做客。今年甲寨往乙寨,明年则乙寨来甲寨,轮流不断,相沿成例。客寨男女皆着盛装,男裹包头,女佩银饰,吹笙为导,喜气洋洋。抵主寨,主寨放炮三响复燃鞭炮,以示欢迎。寨口设拦,对歌方可入寨。次集鼓楼前,各围成圈,踩歌堂,唱大歌。歌毕,邀入宴饮。主客依次唱歌敬酒。夜,男女青年于歌堂内行歌坐月,老人则坐鼓楼叙谈。外嘿时间多为三至五日,长者至半月。客将去,主又拦路唱歌。赠每客手巾数条及糯米饭、鱼肉。主寨又赠客寨一犊一羊,表示仍继续往来。又鸣炮、吹笙、击鼓锣,客方上路。

  玩山与凉月 北侗区男女青年社交与南侗不同,北侗男女在明确婚姻关系之前,不得随便往来,更不得在女家谈情说爱。他们的交往须背父兄,于山行之,是谓玩山。男女预约时间、地点,届时各邀同伴赴会,约会之所,称花园。既会,仍以歌传情,唱数首始相近秘语。剑河县小广、化敖、沟洞等处,虽属北侗,其俗又别于他北侗,男女交往既不玩山也不在女家坐夜,而于月明之夜,男以口哨唤女出,坐女家附近的楼脚仓畔相谈,渭之凉月。北侗男女经玩山凉月两情相洽后,由男家请媒提亲,得女家父母同意方可成婚;不然,虽有情而不定成偶。

  斗牛 在黔东南苗侗民族中已有上千年历史。黔东南的许多村寨,每年择期或在重要节日举行斗牛比赛(当地俗称“牛打架”)。斗牛之牛,都是专门精心饲养的,不从事耕地、拉车、推磨等劳作,均为雄性水牛,分为宽角、窄角两个级别。斗牛赛制,先为淘汰赛,决斗时改为单循环赛,最后胜出者为年度牛王。斗牛场面十分惨烈,动人心魄,观众少则数百,多则数万。规模和影响大的是,在凯里(鸭塘镇镰刀湾和南花村)、雷山(西江千户苗寨)、台江(县城和施洞镇)、剑河等县市举行的苗族斗牛和黎平、从江、榕江等地举行的侗族斗牛。凯里国际芦笙节、黎平中国侗族鼓楼艺术节和榕江萨玛节期间,也都举行斗牛比赛。侗族人民还在斗牛比赛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名为古式斗牛的舞蹈。

  抢鸭子 清水江边的台江施洞独木龙舟赛,与下司龙舟赛、镇远龙舟赛不同,它规模较大,历史悠久,比赛时龙舟云集,观者如潮。它源于纪念古代苗族英雄杀死恶龙为民除害的传说,沿袭至今,并以鸭为吉祥物,在龙舟赛上将一大群活鸭子同时放人赛龙舟的水面上,任由人们去抢捉,谁逮着归谁,抢到鸭子视为大吉。赛龙舟的时间为每年端午节。

傩戏面具
  傩技傩戏 起源于远古先人的祭祀祈福活动,在黔东南主要流行于(氵舞)阳河流域的岑巩、镇远等地,尤以岑巩的傩戏傩技最为著名。全县具有傩艺人500余人,所演傩戏多达数十出,傩戏所用面具有上百种不同造型。傩技是具有神秘色彩的特技,常见傩技有上刀山、下油锅、口衔红犁、脚踩红犁和喊竹等。下油锅就是赤手从烧沸的油锅中捞东西。若非亲见,难以置信。傩祭、傩仪、傩戏是程序完整的民间社火活动,傩戏的任何演唱形式都是以祀神为目的,它保留的荒蛮和粗野的虔诚。傩面具(又称脸子)被人们喻为神,每年正月搬傩戏启用面具时,人们都要举行隆重的迎送傩神活动。

  十八杉 黔东南锦屏和天柱一带的苗、侗民族,有栽十八杉的习俗。孩子出生后,就种植一片杉树林,待孩子长到十八岁时,供结婚之用,称为十八杉。

  社饭 是黔东南镇远、三穗、台江、剑河等县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家家必做的祭祖食品。制作原料有:粘米、糯米各半(糯米泡透,粘米煮半熟滤干);切碎去苦汁炒干的蒿菜嫩叶;用油炸脆的黄豆、花生、豆腐(切成小粒);腊肉、葱、芹菜、蒜、盐等少许。制作方法是将上述原料搅拌匀蒸熟。社饭味道鲜香而不腻,是黔东南地道的特色美食,现在黔东南的许多餐馆饭店均可烹制。

  酒俗 在黔东南自治州的苗乡侗寨,有“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席”的规矩。家家都放有一两坛自己用糯米酿造而成的米酒,约二三十度之间。酒俗,是苗侗人民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节日常有报酒(祝酒)、敬酒、拦寨酒(雷山郎德12道拦寨酒)、拦门酒、迎客酒、送客酒。红喜席,有嫁别酒、分家酒、换酒(交杯酒)、酒歌酒、订亲酒、贺儿酒。白喜席(如高龄老人过世等),有慰问酒、陪葬酒、酬劳酒、别魂酒、祭祀酒。日常席,有火堂酒、平伙酒(打平伙)。还有结盟议事时的歃血酒(血酒)、议榔酒。一般都用土碗作酒杯,逢重大节日和吉日,酒具改为牛角。

  不落夫家与离婚柴水 苗、侗等民族,都有新娘在怀孕前不住夫家、仍留娘家的习俗,怀孕后再定居丈夫家。离婚比较自由。如果夫婿要离婚,只需砍一担柴,在清晨岳父母家未起床前挑到其门前放好,女方家即会接回女儿(或由男方送回),自动解除婚约。如果女方要离婚,清晨挑一担水放在夫家门前即可离去,夫家不再纠缠追究。

  抬官人 抬官人是黎平、从江等地侗族村寨(如黎平纪堂、从江龙图)在节庆期间举行的一种民俗表演活动。一般是由一名男童扮成有钱有势的官人,另有一人扮成其管家师爷,官人乘轿,师爷弓身下坐木桶,前有乐队开道,后随小丑,在锣鼓、鞭炮、铁炮声中绕寨穿行,最终到鼓楼前的踩鼓堂表演娱乐。抬官人活动热烈、风趣,比较生动地展示了侗族习俗。

  拦路迎宾 是侗族对客人最隆重的礼节。侗族吃相思客人来到或者过节有客人的歌队来访,主人要用最隆重的礼节来迎接。其中,拦路迎宾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吃相思是事先有约,过节也可能有歌队客人来访,主人事先做好准备。拦路迎宾的地点在寨门。当听到客人的芦笙声的时候,主人就有了一个信号。迎接客人的青年男女都涌向寨门,众人也同时齐聚村口。主人在寨门用绳子拉起挂上布单,在布单的前面放置各种家具和家什,作为“路障”。如果是吃相思,准备时间比较充足,还用稻草扎成各种人物和牲畜形状,增加“路障”的趣味性。客人到达村口的时候,三声铁炮响起,主人的芦笙也吹奏起来。双方共同吹奏主人的一曲笙曲,才停下来。主人看清客人的人员后,进入正式的迎接仪式,双方对唱拦路歌。一般是以主人的女歌队和客人的男歌队对唱,如果客人只有女歌队主人才用男歌队来与客人对歌。先唱几段互致问候歌,即进入正题――谜歌。对唱拦路都是主问客答,每答对一首歌,主人收去一件“路障”。当然,主人也不是那么容易“认输”,故意采取各种办法(以歌的形式)来“刁难”对方,双方在斗知比谋。拦路歌除了开始有些固定的套路外,其后的主要内容都是双方的歌师即兴创作,既要符合一定的情理,同时要诙谐有趣,都能引起众人的兴趣,让客主双方在欢乐的气氛中认识和了解。

  寨老・歌师和鬼师 苗、侗聚族而居,以村寨为活动单位。其领袖称为寨老,是一族之长,一寨之长,是村寨德高望重、具有领导才能和为众所拥戴的人物。寨老,没有固定报酬,只是在处理事件之中或结束之后,享有一两餐酒肉招待,或少量钱财。 歌师,苗侗两个民族是歌的民族,每个村寨都有歌师。歌师是本村最好的歌手,负有传承民歌的责任,兼有以歌唱调解民事纠纷的义务。歌师受到人们的尊重。鬼师,是苗侗村寨宗教事务的负责人,不是专门职业者。鬼师,了解一些阴阳五行、历法、风水和医疗方面的知识。寨中人家,凡病痛和灾祸,多请鬼师相助,小有报酬。鬼师所掌握的这些专门知识,均为师傅传授。 寨老、歌师、鬼师,都是村寨的聪明人,有寨老兼是鬼师和歌师的情况。

  油茶与糊米茶 黔东南自治州民族茶点中,侗家油茶和苗家糊米茶是典型的代表。烹制方法是将糯米、黏米或大米饭炒香,然后烧茶,在茶中加入油盐、辣子、葱、姜、蒜等佐料,烧开并熬至微稠后放入米花食用,口感爽滑香脆,消饥解渴。

旅游

  黔东南旅游优势明显。原生的民族文化、原始的自然生态、原貌的历史遗存有机融合,构成黔东南的特色旅游的竞争优势。州内少数民族风情“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享有“歌舞之州”、“神奇之州”、“百节之乡”之美誉,苗族和侗族原生态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雷山西江苗寨
  世界最大的苗寨——雷山西江苗寨

  世界最大的侗寨——黎平肇兴侗寨,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和中国《旅游时尚》杂志评为全球最具诱惑力的33个目的地;《中国地理杂志》把肇兴侗寨评为全国六大乡村古镇之一。

  粗犷奔放的东方迪斯科——反排木鼓舞

  有象征民族精神支柱的侗族古老的鼓楼

从江岜沙苗寨,中国最后一个合法枪手部落。
  从江岜沙苗寨,中国最后一个合法枪手部落,被称为“世界上最后一个枪手部落”。

  世界上最古老的爱情节——苗族姊妹节

榕江高排苗族鼓藏节
  榕江高排苗族鼓藏节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舞阳河风景名胜区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镇远县城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青龙洞古建筑群、增冲鼓楼

  全国绘画艺术之乡5个:黄平、剑河、麻江3个现代民间绘画乡,从江县小黄和雷山县郎德两个艺术之乡

  省级风景名胜区6处:岑巩龙鳌河景区、黎平八舟河景区、剑河风景名胜区、麻江下司风景区、镇远高过河风景区、榕江车江古榕树群景区

  省级历史文化名镇3座:黄平旧州镇、黎平德凤镇、雷山西江镇

  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雷公山自然保护区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处

  省级艺术之乡9个

风景名胜

  地坪风雨桥 位于黎平县城南,黔桂接边处贵州一侧,临321国道。该风雨桥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为石礅悬臂梁,上复桥廊,全长56米,桥廊宽3.85米,距地坪河水面10.7米。桥廊两侧设有直棂栏杆,廊内置长凳,廊壁上有彩绘侗家民俗。桥上分别建有三座阁楼,中楼高大,为五重檐四角攒尖顶,两端阁楼稍低,为三重檐歇山顶。三座阁楼,屋檐层叠,状如鼓楼,极富侗家建筑特色。该桥不施一钉一铆,造型美观,结构严谨,其功能除交通之外,兼供小憩、娱乐和迎宾送客之用。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江增冲鼓楼 位于从江县城西北50千米的增冲侗寨中,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该鼓楼13重檐,八角攒尖顶,双层楼冠,葫芦宝顶,如意斗拱各置于楼冠之下。鼓楼高20余米,占地94平方米。楼内四金柱高14米,竖达11层,柱距3.6米,呈正方形,对配八檐柱,各层屋檐均用八根瓜柱渐次收刹,顶端楼冠八角飞翘,雄奇壮美。楼内设4层走廊,木梯盘旋而上,直上顶层,顶层置一大鼓,一旦遇事,寨老击鼓,老少咸至。楼下设火塘,是娱乐、聚会的场所。该楼建筑工艺精湛,结构严谨,不施一钉一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江吊脚楼  依山就势,形成鳞次栉比的笔架状赭红木建筑群,蔚为壮观。西江吊脚楼的开间和层数,有三间、五间和二层、三层等区别,但一律悬山顶屋面,覆盖小青瓦。木楼全为穿榫结构,不用一钉一铆。吊脚楼第一层,存放杂物或关养禽畜;第三层,存放谷物、饮料、蔬菜;第二层为居室。居室一般横为三间,两次间为卧室和厨房;中为堂屋,正面敞开。前廊置一道长坐凳,以曲木装成靠背,人称"美人靠",供观景、交流休闲及妇女做针线活之用。西江吊脚楼有部分清代建筑。

  高寅“倒金宇塔吊脚楼” 高寅为黎平县九潮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黎平至榕江两县交界处,距九潮镇政府驻地西北20千米。原称为“寅董”(侗语)。该村以倒金字塔式的吊脚木楼著称。楼的檐角上翻,如大鹏展翅,楼房四壁及各层楼板,均以木板开槽密镶,从第一层开始,每上升一层,整个房子四周均加勒(横向扩张)一层,层层加勒,这样就形成了倒金字塔式的古民居。一般一栋有4层,每层高9尺,整栋房子高4丈多。该村60多栋木楼已有百年历史,其中18栋已逾200多年。

  黎平铜关独柱鼓楼 位于黎平县铜关乡述洞下寨,距县城39千米,俗称“现星楼”、“杉树鼓楼”。该楼外观与其他鼓楼相同,属七重檐四角攒尖顶密檐式木构建筑,占地面积53.3平方米,高15.6米。该楼特色为独柱,只有一根楼心柱,其四方立四檐柱,檐柱间立堂柱。是侗族地区唯一的独柱鼓楼,已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平扒苗族风雨桥(花桥) 在施秉县城东南六合乡平扒村西,距县城12千米,平扒是清水江北岸苗寨。该桥全木建筑,桥礅为12根木柱穿榫组成,桥面宽3.9米,分主道与廊道,桥面设桥廊,九开间,道长23.1米,悬山式屋面,盖以青瓦,廊道置精美苗式图案花窗栏杆。

  宰荡侗族风雨桥(花桥) 位于榕江县城东北20.5千米加利乡宰荡村东侧,有乡村公路通达。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重修,为亭廊式七开间,桥长17.4米,宽3米,上建桥廊,悬山顶,上覆青瓦,廊沿置板桥栏,栏内置长凳,长廊正顶上置二重檐桥楼,小巧玲珑。

  黎平会议会址 位于黎平县城东二郎坡明清古建筑群中,1934年12月14日,红军长征经黎平,18日党中央召开长征途中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会议,史称“黎平会议”。会议肯定了毛泽东西进贵州的正确主张,作出了《关于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决定》。会址为一座明清时期建筑,1984年辟为陈列室对外开放,被共青团中央列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美食

  黔东南州民族餐饮独具特色,苗族的酸汤鱼、侗族的腌鱼腌肉等已作为黔菜的主要品种入选中国名菜大典。

  镇远道菜 相传为镇远青龙洞中的道士所创,储藏愈久品味越好,故也称陈年道菜。制作方法是以青菜作原料,置阳光下曝晒至菜叶发软后洗净,再晾晒至八成干加盐揉搓,入缸内腌一夜,再晒再揉反复四、五次,使盐完全浸入菜的叶和茎内,再用甑子蒸,洒上白酒,入坛密封3个月后即可取出食用。食用方法为:凉拌、炒食、火锅配菜、汤菜等。

  三穗鸭 亦称“三穗麻鸭”,据史料记载,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由野生鸭驯养而成。三穗鸭具有个头小、易饲养、长得快、产蛋多、肉细味美、营养丰富等特点。三穗鸭为中国四大名鸭之一,1982年被录入《中国家禽品种杂志》;1986年《三穗鸭饲养及其加工技术开发》被列为国家“星火计划”项目;2003年三穗鸭被收入《中国家禽地方品种资源图谱》;2004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第五届烹饪大赛”上,贵州代表队以三穗鸭为主料的“天锅埃山鸭”成为这次参赛的“苗岭真味”菜中的主菜,历史性地为贵州代表队夺得了“中国烹饪大赛”金奖。

“亮欢寨”酸汤鱼
  酸汤鱼 是苗族特色食品,入口酸味鲜美,辣劲十足。一般是先加入特产糟辣椒和本地许多有营养的中草药,借番茄酸烹出自然酸汤,然后将清洗的活鱼下锅煮。酸汤是用烧开的米泔水酿制而成的,上好的酸汤应为白色。清酸汤味酸而清香,但醇厚味略差些,另加上用西红柿泡制的红酸汤,味道就更加完美了。如再加些黄豆芽、小竹笋和野葱作辅料,风味就更加独特。

  香茅草烤鱼 是生活在都柳江流域一带苗侗人民的特色食品之一。野生香茅草能提炼出名贵的香油,是著名的食品佐料。具体制作方法是把巴掌大小的鱼从头到尾剖开,取去内脏,然后把用葱、蒜、盐、姜、花椒和猪油搅拌好的佐料放入鱼内合拢,外面用香茅草捆两层,以木棒或竹棍挟好后,用火烤。皮黄脆,肉嫩鲜,散发着独特的清香,十分可口,吃后余味清幽。

  冻鱼 是苗家入冬的时令菜肴。隆冬季节从池塘或河沟里捕来鲜鲤、鲫、青鱼或别的杂鱼,与辅菜和调料一起放入清水锅里烧煮。七、八成熟后置冷,第二天即冻成一整块。吃时用铲或刀划成小块,味道鲜美可口。再洒上一点糊辣面,味道就更加别致了。

  牛、羊憋 是牛、羊肚里的胃液未消化部分的草料。做法一般是先把牛、羊胃里未消化部分的草料滤过一次,然后配以牛肉及一些羊下水或牛下水煮成。配海椒、花椒、姜蒜、香芹等,煮沸后烫入牛、羊肉及老青菜。有百草清香,味道苦凉,肉细腻。羊是吃百草长大,其中很多草有药用价值,因此当地的人们认为喝了羊憋汤可治百病,没病也可以防病,有清热降火的功效,既是治病的药,又是保健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