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家文化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齐家文化:双耳彩陶罐(青海乐都柳湾墓地出土,器外饰蝶形纹)
齐家文化:鸮面陶罐(甘肃天水西山坪遗址出土,罐口饰鸮面,正面)
齐家文化:鸮面陶罐(甘肃天水西山坪遗址出土,罐口饰鸮面,侧面)

  齐家文化汉语拼音qí jiā wén huà英语:Qijia Culture),中国铜石并用时代至早期青铜时代文化。因1924年首先发现于甘肃广河县齐家坪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黄河上游及其支流渭、洮、湟等水流域。年代约为公元前2100~前1600年。此文化的发现,揭示了黄河上游地区原始社会末期的生产发展状况和社会面貌。

经济生活

  以原始旱地农业为主,粟是主要农作物,饲养猪、羊、狗、牛、马、驴等家畜。兼事狩猎业,以鹿为主要猎取对象。生产工具中有以硬度较高的石料制成的刀、斧,及用动物的肩胛骨制成的宽刃骨铲,还有石磨盘、石磨棒等加工谷物的工具。制陶业发达,陶器多手制,一般采取泥条盘筑法,部分经慢轮修整。典型器物为双大耳罐、三耳罐和高领双耳罐等,新出现鬲、斝等三足器。冶铜业的出现是生产上的一项突出成就,已出土红铜器、青铜器60多件,包括刀、锥、斧、矛、凿和镜、环等。在青海西宁沈那遗址发现1件大铜矛,长62厘米,是齐家文化已知最大的青铜器。

聚落和建筑

  聚落多位于靠近水源的河流两旁台地上。甘肃天水师赵村遗址发现房址26座,分为5组,作半圆形排列。房址平面呈圆形或长方形,面积一般不超过10平方米,中央有灶坑,居住面及四壁近底处涂抹一层白灰。白灰面地面平整光洁,坚固美观,能起防潮作用。这些房子似适合小家庭居住。

埋葬和习俗

  经清理的墓葬约有千座之多,数量最多的是青海乐都柳湾墓地,共366座。保存较好且墓坑排列最有次序的是甘肃永靖秦魏家墓地。此墓地分为南、北两区,墓葬均为长方形土坑墓,有单人葬和合葬。合葬中最有特点的是成年男女双人葬,男性仰身直肢,女性侧身屈肢,面向男性。甘肃武威皇娘娘台墓地还有一男两女合葬墓,男性仰身直肢居中,两旁女性均面向男子侧身屈肢。这种情况表明,当时男子地位已居于女性之上或处于统治地位,女子处于从属或被奴役的境地,婚姻形态已由对偶婚过渡到一夫一妻制,并有少数人过着一夫多妻的生活。合葬墓中还有父子合葬,年幼的儿子依附于父亲的身旁,这表明已有按父系血统计算世系的习俗。上述迹象说明,齐家文化时期父系制已发展成熟。

  青海民和喇家遗址发现相邻4座房址内均有死者,反映了突发自然灾害造成屋毁人亡的一种遗迹现象。房子居住面上普遍原貌保存有较多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特别是被埋没有姿态各异的死者,其中一座多达14人。从考古学体质人类学地质学等综合考察研究,这批死者不属于自然死亡,也并非由于杀戮致死、火灾罹难或瘟疫群亡,初步认为其直接原因是由于地震灾难造成的。

精神生活

  一些遗址中有以砾石围成的“石圆圈”祭祀遗迹。它们直径约4米,附近有卜骨和牛、羊的遗骸。各遗址共出土卜骨70余件,均有烧灼痕迹,表明当时盛行占卜。在师赵村遗址,玉琮和玉璧同出于一墓。琮、璧的出现可能说明已初步形成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彩陶在齐家文化陶器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蝶形纹、变形蛙纹、蕉叶纹、三角纹、菱形纹等简洁疏朗,美观大方。出土陶塑艺术品。其中人头塑像附于罐的口部,鸟头塑像往往作为捉手的装饰突起于器盖中央;鸮面罐上的鸮面是在单耳罐口部与耳相对的一侧加一块半圆形泥板,再用泥条堆塑而成。

社会发展阶段

  在齐家文化墓地中,大墓和小墓差别悬殊。如柳湾墓地的大墓长4.2米,有陶器等随葬品33件;小墓长1.5米,无任何随葬品。在秦魏家墓地,有的墓随葬猪下颌骨达68块,有的墓仅1块甚至没有。这种情况表明,当时私有制已产生,社会出现贫富分化。在柳湾314号墓中,发现一女子左腿被压在男性木棺下,应是为墓主人殉葬的。甘肃天水西山坪遗址有掩埋9人的埋葬坑,死者多是成年男性,均非正常死亡,应是当时日趋频繁的部落战争的受害者:或是被俘遭杀害,或是被当作人牲用于祭祀。从上述情况分析,齐家文化应处于原始氏族社会行将崩溃的军事民主制时期。

文化关系

  有人认为齐家文化从客省庄文化发展而来。有人从陶器群分析,认为齐家文化虽与客省庄文化有共性,但差异明显,不属于一个文化系统,其源头应从马家窑文化晚期当中去探找。齐家文化的年代在夏纪年范围内,与中原的夏代并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