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重定向自3K背景辐射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 ),来自宇宙空间背景上的高度各向同性的微波电磁辐射。又称宇宙微波背景。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A.彭齐亚斯和R.W.威耳孙为了改进卫星通信,建立了高灵敏度的号角式接收天线系统。1964年,他们用它测量银晕气体射电强度时,发现总有消除不掉的背景噪声,认为这些来自宇宙各个方向的微波噪声相当于温度3.5K的物体在波长7.35厘米的辐射,1965年又订正为3K,并将这一发现公之于世。由于后来进一步地观测证实,这种辐射正是20世纪40年代G.伽莫夫等预言的宇宙诞生时大爆炸火球留下的遗迹。他们的这一发现被认为是20世纪20年代E.P.哈勃发现宇宙膨胀以来宇宙学方面最重要的观测成就。他们为此而荣获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COBE卫星观测到的微波背景辐射.jpg

COBE卫星观测到的微波背景辐射

测量

微波背景辐射的最重要特征是具有黑体辐射谱,在0.3~75厘米波段,可在地面上直接测到;在大于100厘米的射电波段,银河系本身的超高频辐射掩盖了来自河外空间的辐射,因而不能直接测到;在小于0.3厘米波段,由于地球大气辐射的干扰,要依靠气球、火箭或卫星等空间探测手段才能测到。1989年升空的宇宙背景探索者(COBE)卫星从0.05厘米直到数十厘米波段内的测量表明,背景辐射是温度2.725±0.002K的黑体辐射,强度峰值对应的波长约0.2厘米,与普朗克谱的偏离仅为百万分之五十,习惯称为3K背景辐射(见图)。能谱的性质表明,微波背景辐射是极大的时空范围内的事件。因为只有通过辐射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形成黑体谱。由于现今宇宙空间的物质密度极低,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极小,所以今天观测到的黑体谱必定起源于很久以前,即大爆炸后约30万年,温度降到约低于太阳表面的6 000K,物质尚处于等离子体状态,与辐射相互作用很强的宇宙早期。所以微波背景辐射应具有比最遥远星系所能提供的更为古老的信息。

微波背景辐射的另一特征是具有极高度的各向同性。沿天球各个不同方向辐射温度的涨落小于0.1%。这种涨落主要来源于太阳系相对于微波背景每秒约370千米运动引起的多普勒效应T(θ)=T0(1+v/ccosθ),式中T为温度,v为太阳系相对于微波背景的运动速度,c为光速,θ为天球上任一方向与该运动方向的夹角。在扣除这种具有偶极特征的各向异性成分之后,辐射温度的涨落小于0.004%。这种高度各向同性说明,在各个不同方向上,在各个相距非常遥远的天区之间,应当存在过相互联系。这也为宇宙在大尺度上均匀各向同性的宇宙学原理提供了有力的观测支持。

意义

扣除偶极各向异性成分之后,宇宙微波背景的本征起伏来源于大爆炸瞬间的量子涨落,它引起的普通物质密度涨落在电子与原子核复合以前像声波那样传播,在复合以后由于引力不稳定性继续增长,形成星系、星系团等不均匀的结构。与之相关的辐射涨落反映在复合时期温度分布的角功率谱上,表现为一系列波峰与波谷,这些峰谷的位置和振幅与十分重要的宇宙学参数(如哈勃常数H0,宇宙年龄t0,密度参数Ω,宇宙学常数Λ等)密切相关。2001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的微波各向异性探测卫星(WMAP),由于其角分辨率比COBE有量级的提高(从7°左右提高到0.2°左右),经过一年的运行,获得了角功率谱上百个点的准确数据,从而把估计宇宙学参数的精度提高到优于10%。此外,还首次测到微波背景辐射的偏振,把第一批恒星和星系形成的时代推到大爆炸后约2亿年。欧洲空间局将于2007年发射的普朗克卫星灵敏度更高(百万分之二),角分辨率更高(优于0.1°),除可望把测定宇宙学参数的精度提高到优于1%以外,还可对一些流行的宇宙学模型提供严格的检验。普朗克卫星以后的下一代微波背景卫星甚至有可能探测到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原初引力波的影响,从而阐明早期宇宙中远超出地球上加速器所能达到的能量下发生的物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