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G.别林斯基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别林斯基,V.G.

  别林斯基,V.G.汉语拼音:Bielinsiji;拉丁文:Belinsky, Vissarion Grigoryevich;1811-06-11~1848-06-07),俄国文学批评家、哲学家、政论家。生于斯韦阿博尔格城,卒于圣彼得堡。父亲曾任军医。1829年进入莫斯科大学语文系学习,组织过进步学生文学团体。1833年起为《望远镜》杂志及其增刊《杂谈报》撰稿,并参与编辑,开始文学评论活动。1834年发表著名的第一篇长篇论文《文学的幻想》。1838年起主持《莫斯科观察家》杂志,次年杂志停办,他迁居圣彼得堡,负责《祖国纪事》杂志文学评论栏。在这段时间内,他发表了大量文章,对当时俄国文化艺术各个领域的一切新现象几乎都作出了反应。1847年他转到N.A.涅克拉索夫主办的《现代人》杂志,团结文学界进步力量,使这家杂志成为当时俄国最先进的思想阵地。他一生贫困,积劳成疾。1847年赴国外治病,翌年病逝。

生平

  别林斯基1829年入莫斯拉大学语文系。1831年创作反农奴制倾向的剧本《德米特里·卡里宁》,次年校方借口他长期患病、荒废课业将他开除。1833年起为《望远镜》杂志和《杂谈报》写稿。同年参加当时的进步青年小组。1838年出任《莫斯科观察家》杂志编辑。1839年因杂志停办,前往彼得堡主持《祖国纪事》杂志文学批评栏。6年里,几乎每期都有他的评论文章。他的卓越工作和评论使杂志获得了广泛声誉。

  1846年他离开《祖国纪事》杂志,在涅克拉索夫领导的《现代人》杂志主持文学批评栏。1847年5月3日由于患结核病出国治疗。同年7月在德国疗养地给果戈理写了一封信,对作家的《与友人书简选》中的错误观点作了批评,认为俄国最迫切的问题是废除农奴制和推进文明与启蒙;作家的职责是成为人民和社会进步的喉舌。

世界观的形成

  早期《文学的幻想》、《鲍罗金周年纪念》、《智慧的痛苦》和《闵采尔·歌德的批评家》等论文里,受谢林、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影响,认为世界是“绝对理念”的体现,“艺术的唯一而永恒的课题”,“一切现实的都是合理的,一切合理的都是现实的”,从而得出专制制度是现实的,也是合理的,而一切改变现实的思想都是没有意义的和毫无根据的错误结论。这些观点当时曾受到赫尔岑等的批评。在这个时期,他也发表不少独到见解。赞扬普希金的诗,肯定克雷洛夫的寓言和格利鲍耶多夫喜剧《智慧的痛苦》的独创性,强调了文学不能脱离民族的土壤和对俄国社会生活的忠实的重要性。特别在《论俄国中篇小说和果戈理的中篇小说》一文里,驳斥了维护农奴制的文人对果戈理的所谓“丑化政府官吏”的攻击;高度评价了果戈理是一位“更富于时代精神”的作家;并初步提出了现实主义理论,认为文学自古以来就有“理想的诗”和“现实的诗”之分;现实的诗在“全部赤裸裸的真实中再现生活”,因而它“更符合我们时代精神的需要”。

  40年代初,在俄国解放运动的影响下,他转到了革命民主主义一方。在文艺领域里,开始以唯物主义观点探讨问题。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他的不少观点具有空想的性质,但不失为俄国社会民主主义的先驱。

文学批评

  《亚历山大·普希金作品集》(1843~1846)是他文学批评的主要代表作,书中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俄罗斯文学从罗蒙诺索夫到普希金的变化和发展,以及现实主义的形成过程。具体论证普希金是俄国第一个民族诗人和第一个反映现实生活的诗人,肯定了《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和高度人民性的作品”。在《乞乞科夫的经历或死魂灵》、《1842年的俄国文学》等论文里,认为果戈理是俄国的天才作家,继承和发展了普希金“现实生活的诗歌”传统,并“完全使艺术面向现实”。他驳斥了对《死魂灵》的诽谤,捍卫了它的揭露倾向,指出它是一部“从民族生活的深处抓取出来的作品”。在《1846年俄国文学一瞥》、《答〈莫斯科人〉》和《1847年俄国文学一瞥》等论文中,论述了以果戈理为代表的俄国自然派即现实主义的形成过程及其特点,充分肯定了新起的自然派作家赫尔岑、冈察洛夫、屠格涅夫、涅克拉索夫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的创作,认为“自然派在今天站在俄国文学的最前哨”。

文学理论

  别林斯基在《艺术的观念》、《诗的分类分科》、《关于批评的话》和《论柯尔卓夫的生活和作品》等论文中,深刻地阐述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的特点与规律。首次提出了“艺术是形象思维”的命题。他较早地论述了典型问题,提出“现实在其全部真实性上的再现”,其“关键在于典型”;典型是作家的“纹章印记”和“创作的基本法则之一,没有典型就没有创作”。他指出人民性是“我们时代的美学的基本东西”;而自然派作家的人民性就在于他们描写了“平民百姓的世界”和“普通人”;如果关于生活的描写是忠实的,那就必然是“富于人民性的”。他坚决主张“内容与形式的生动的有机的结合”,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坚决反对只重形式的“纯艺术”,认为它“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都是不存在的”;同时也反对文艺作品的抽象说教。

  别林斯基是在俄国解放运动中“完全代替贵族的平民知识分子的先驱”(列宁语),在思想上经历了由唯心主义唯物主义、由启蒙主义到革命民主主义的转变过程。

  他是俄国现实主义美学和文艺批评的奠基人,毕生以文艺批评活动反对沙皇农奴制度。在美学观点方面,19世纪30年代受G.W.F.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影响,片面强调艺术的客观性和无目的性。40年代中期开始从唯物主义观点论述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断言“一切艺术的内容都是现实”,“生活永远高于艺术”,但艺术并不机械模仿生活,而是“现实的创造性的再现”;强调艺术的社会教育作用。此外,他还阐述了艺术创作和文学批评的一般规律和特征,首次提出艺术是“寓于形象的思维”的著名论断。在近代美学中,他明确地认为“典型化是创作的一条基本法则,没有典型化,就没有创作”。要求人物的塑造“既表现一整个特殊范畴的人,又是一个完整的有个性的人”。主张“内容与形式的生动的有机的结合”,要求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既反对只重形式的“纯艺术”,也反对抽象说教的教诲诗。

  在文学史观和文学评论方面,别林斯基着重探索、总结俄国文学发展的道路,系统论述俄国文学中现实主义的形成过程,把美学理论同文学批评有机地结合起来。

  别林斯基的文学批评以高度的原则性、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致精确的艺术分析见长,把政治激情和哲理思考、科学分析和富于诗意的想象力融为一体,在俄国和世界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别林斯基的美学和文学论著被编成13卷本的《别林斯基全集》出版(1953~1959)。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