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4年10月2日 (四) 07:54富甲一方讨论 | 贡献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山海经校注》插图:夸父逐日
《文心雕龙》(明万历十年刊本)
明人演《琵琶记》图
首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者合影(1982年12月15日)

  中国文学汉语拼音:Zhongguo Wenxue;英语:Chinese literature),中华民族文学。以汉民族文学(汉语文学)为主干部分的各民族文学的共同体。中国文学有数千年悠久历史,以特殊的内容、形式和风格构成了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审美理想,有自己的起支配作用的思想文化传统和理论批判体系。从中华文明起源至今已有7,000余年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有3,500余年。中国文学以独特的语言载体、文化内涵、文体形式、文学观念和审美追求,构成世界文学中一种自成系统的类型,而与世界各国文学共同发展。

中国文学发展概况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学都有各自发生、繁衍、发展的历史,也有各自的价值与成就,例如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维吾尔族的叙事长诗《福乐智慧》、傣族的《召树屯》、彝族的叙事长诗《阿诗玛》、蒙古族的叙事诗《嘎达梅林》等,都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族文学互相补充,使中国文学表现出极大的丰富性和多层次性。

  诗歌是中国文学中产生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最早的诗篇产生于西周初年,最晚的产生于春秋中叶。紧接着,又兴起了一种新的诗体——楚辞。《诗经》中的国风和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两个典范。以创作方法而言,国风和《离骚》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歌传统。汉魏六朝,出现了带有民间文学刚健清新风格的新诗体——乐府,强烈的现实感,是乐府的重要标志。《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都是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中的瑰宝。在乐府诗的发展过程中,五言、七言的句式日渐引人注目,到汉末出现了《古诗十九首》,五言诗这种诗体便基本成熟了。七言诗的产生要晚于五言诗,它的广泛流行,大约在晋宋之际。经过齐梁间以沈约为代表的永明体诗歌在声律方面的充分准备,到唐代,近体诗进入鼎盛时期。在这个时期,古体诗和近体诗全面发展,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

  中国诗歌同音乐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两者的关系发展变化经历了以乐从诗、采诗入乐和倚声填词3个阶段。倚声填词是诗与乐各自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进行的一种更为高级的形态组合。词,是一种音乐化的文学样式,起源于民间,盛唐以后,文人才士填词渐成风气。五代时,中国第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集》问世。到宋代,词的现实内容和表现形式达到了完美统一的程度,成为可与唐诗并列的中国文学的另一座高峰,出现了苏轼等一大批杰出的词作家。南宋后期,词逐渐失去了和乐能力。而以胡乐结合北方民间的俚曲,配入通俗化语言而形成的新诗歌样式——散曲,引起了人们新的兴趣。散曲大量吸收民间方言俚语,具有浓厚的市民文学色彩,并且具有以往诗歌中少见的诙谐和幽默,给诗坛注入一股清新的空气。散曲在元代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最兴盛的体裁之一。宋词元曲兴起以后,传统诗歌仍在创作,宋、元、明、清各代都留下大量诗作,而且各具特色,但总的成就都没有超过唐代。

  在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中,与诗词并列为文学正宗的是散文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记叙文议论文的集子是《尚书》,它是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虽然文字佶屈聱牙,但已略能叙事,初具文学特质。战国时代,群雄争霸,战争频仍,士人纷纷献计献策,著书立说,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散文得到迅速发展,其中主要是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汉代散文更讲究文采,对偶句增多,有辞赋化倾向。这时出现了司马迁的《史记》。这部巨著规模宏大又结构严谨,无论写景状物,还是刻画人物性格、抒情议论,都获得极大成功。因此,《史记》不仅被视为史书杰作,而且纪传部分也是中国传记文学的典范。骈文兴盛之后,散文式微。直到唐代韩愈柳宗元大力提倡古文,反对过于矫饰、渐趋空洞的骈文,散文才恢复了它的生机与地位。明清小品文是纯文学散文的一种重要样式,它吸收唐代散文的精髓,融入魏晋南北朝笔记文的谐趣和隽永,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赋与骈文,是中国文学中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两种体裁。赋源于楚辞体,流行于两汉,有诗的韵脚,崇尚铺张扬厉。骈文则兴盛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追求句式整齐,强调对仗工稳与音律和谐,但不要求押韵。

  在中国的传统文学观念中,小说常被当作街谈巷议之言;戏曲被认为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作品。因此,小说和戏曲起步较晚,直至元、明、清才迅速发展起来,一些伟大的作家与作品相继出现,戏曲方面,如元代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等,都是不朽之作;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也均为文学珍品。《红楼梦》更是纪念碑式作品,它把中国文学推向了新的高峰,并足以和世界许多知名的小说媲美。

  中国古代文学的正宗诗文,到清代中叶,大都由于因袭旧艺术形式、缺乏新思想内容而走向末路。鸦片战争以后,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本民族经济文化上的弱点,文学上出现了龚自珍黄遵宪等为代表的开明派;戊戌变法运动前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代表人物梁启超、黄遵宪等提出了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的主张,要求“崇白话而废文言”,号召革命的政治小说也相继产生,如李宝嘉的《官场现形记》、吴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等,都是揭露当时社会黑暗的谴责小说。与此同时,出现了以柳亚子秋瑾为代表的一群爱国诗人,他们救国图存的作品,形成了近代文学中新的文学潮流。五四新文化运动使中国文学进入了光辉的现代时期。现代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成了新的文学主潮的思想基础。民族危机、知识分子的道路、农民的苦难、抗争与解放、武装斗争,是作品常见的题材。这时期的文学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出现了鲁迅郭沫若茅盾等一批世界性的作家。鲁迅创作的《狂人日记》 、《阿Q正传》、《祝福》、《药》等富有高度思想性、艺术性的小说及大量杂文,创造了中国现代文学最伟大的里程碑。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文学一方面发扬了五四以后的新文学传统,一方面又表现出新的历史时期的时代特色。在更广泛更深刻的程度上与人民结合,努力反映社会主义时期中国人民新的生活风貌,出现了一大批富有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经过文化大革命的文学停滞时期,从7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文学又出现新的转机,大群新作家走上历史舞台,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得到恢复和发展,新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方法获得多方面开拓,文学内容也获得很大程度的深化,中国文学呈现了新的繁荣局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由于政治和历史的原因,台湾文学及港、澳地区文学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另一轨道上相对独立地发展。

中国文学发展历程

  中国文学在有文字以前就已经产生了。以汉民族文学而言,曾经有非常丰富的神话传说。像“女娲神话”、“羿神话”、“大禹传说”之类神话传说足以同世界上最优秀的神话传说相媲美。可惜,这些丰富的神话传说没有能在上古时代得到整理,大多散佚了。但是,在各少数民族中却保存和传承了不少神话、英雄叙事诗(又称英雄史诗)、古代歌谣等。这些珍贵的文学遗产,填补了中国文学史的某些空白,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远古神话、传说和歌、谚属于口传文学,见于文字记载较晚,且散见于各种古籍。迄今能考订的古歌如《礼记》所载的《蜡辞》,《吴越春秋》所载《弹歌》,相传多属远古狩猎、农牧时代的纪实之作。而《山海经》所载的神话传说则反映了先民千奇百怪的想象和幻想。商、周时代的文字见于考古发掘出来的甲骨和青铜器,即甲骨文金文。前者多为卜辞,后者则有记载祭祀和贵族历史的。据到目前为止的考古发现,战国初期已有竹木简,竹木简可以书写,得以保存更多的文字资料,其中便有古代的某些文学典籍。

  诗歌是中国文学中产生最早的艺术形式之一。《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四言为主的句式和重叠反复的章法,是那一时代诗体的主要特色。稍后,在南方的楚地兴起一种新的诗体——楚辞。楚辞是在楚地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与韵文相对的广义上的散文,较早见于《尚书》,其中有一些记叙性和论说性的文字。春秋战国时代,天下纷争,士人纷纷著书立说,尤其是战国时代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散文也在这种情况下迅速地成长起来。首先得到较大发展的是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汉代设置了制乐和采集民间歌谣的机构——乐府,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被后人称为“乐府诗”。汉乐府以民歌居多。在乐府诗的发展过程中,五言、七言的句式日渐引人注目。到了汉末佚名诗人的《古诗十九首》的出现,表明五言诗体基本成熟。而从楚辞传统发展起来的赋体,流行于两汉。它有诗的韵脚,尚铺张扬厉,司马相如扬雄是代表作家。大赋善于铺陈,体制宏丽;小赋善于抒情咏物,小巧清婉。史传文学首推《史记》、《汉书》。司马迁巨著《史记》以“略推三代,录秦汉”为其内容,体大思宏、文笔生动。班固《汉书》的人物传记也不乏佳作。政论方面贾谊晁错等均有名篇。及汉室衰微,建安时代孔融王粲等七子并峙,三曹父子竞起,诗文盛极一时。唯世积乱离,诗文于沉雄中多苍凉悲慨之气。建安文学的这些时代特征,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或“汉魏风骨”。三国后期的正始文学,则有竹林七贤,其中嵇康的散文和阮籍的《咏怀诗》成就最大。西晋太康诗人主要有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他们大多追求辞藻的华美,开中国诗歌史上雕琢堆砌的风气。魏晋时期,玄学盛行。到西晋后期这种风气逐步影响到文学创作。晋室南渡(317)后,玄言诗赋流行,东晋(317~420)末陶渊明独树一帜,他的咏怀诗田园诗,大多自然真朴,言近旨遥,平淡而有思致,使他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最优秀的诗人之一。

  魏晋之际,文学观念也有所变化。曹丕《典论·论文》曾指出“诗赋欲丽”。陆机《文赋》也认识到文学创作中“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晰而互进”的形象思维的特点。

  魏晋以后产生的骈文,在南北朝达到全盛。它追求句式的整齐,强调对仗的工稳乃至音律的和谐,而不要求押韵。北朝号称“文气贞刚”,由南朝来北朝的庾信王褒都是著名的诗人和骈文家。庾信到北方以后写的诗显得苍劲而沉郁,辞赋尤多名作,《哀江南赋》悲切感人可为代表。此外,北朝还有郦道元的《水经注》、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和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等散文名作。北朝乐府民歌较为刚健豪放,《木兰诗》是其名篇。为后世传诵的《敕勒歌》也是北朝民歌。南朝历宋、齐、梁、陈四代,其乐府民歌主要分吴歌西曲两部分,清新婉转、本色自然,喜用谐音双关隐语。南朝诗坛有山水诗的开创者谢灵运,以古朴活泼的乐府诗和拟古诗见长的鲍照,还有强调诗歌声律的永明体作家谢脁沈约和以柔靡风格为主的宫体诗作家萧纲萧绎等。南朝辞赋以鲍照、江淹成就为高。骈文大家有鲍照、江淹、刘峻徐陵等,名篇则有丘迟的《与陈伯之书》,孔稚珪的《北山移文》等。而刘勰的《文心雕龙》,体大虑周,论析精微,是中国古代文论史上最重要、最系统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此外,萧统主持编纂的《文选》以“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为选录标准,是影响深远的古代文章总集。而徐陵所辑《玉台新咏》是汉至南朝梁代诗歌总集,保存了许多古代诗歌和乐府民歌的佳篇。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小说处于萌芽阶段。代表作是东晋干宝的志怪小说集《搜神记》和南朝宋刘义庆所编的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其中的许多故事流传较广,有些成了后世诗文中的常用典故。

  自先秦至两汉,居住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多处在原始氏族社会阶段,其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和歌谚、咒语,因缺少文字记载,实际产生年代已难稽考。以汉文记载而留存的文学作品为数极少,仅有《越人歌》和《白狼王歌》等。但彝族于魏晋时代即有诗论,可见其诗歌创作的繁荣。这种诗论为毕摩大经师所作,有举奢哲的《彝族诗文论》和阿买妮的《彝语诗律论》等(见彝族古代诗学理论)。

  有隋一代,国祚短促,在文学上绍六朝余绪,下启唐代先河,无甚大家。唐代国势强盛,文化繁荣,文学成就也高,诗歌尤其进入鼎盛时期,称得起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时代。据清人编纂的《全唐诗》及今人所辑《全唐诗外编》,唐代有诗人3,000多人,尚存诗歌55,000多首。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诗风清俊,陈子昂则质朴刚健,沈佺期宋之问的五七言近体诗标志着五七言律体的定型。盛唐之际,孟浩然王维的山水诗,岑参高適王昌龄王之涣边塞诗等,已呈森茂恢弘气象,而李白杜甫的诗歌创作,一洒脱奔放,一沉郁顿挫,双峰并峙,使盛唐诗歌达到辉煌的境地,二人也成为冠绝千古的伟大诗人。中唐时,诗风又见百花齐放:大历十才子清细精工;刘长卿等江南诗人清婉柔秀;韦应物和后于他的柳宗元则能“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与孟浩然和王维一起成为山水诗派的代表;韩愈孟郊贾岛李贺诗奇险怪诞;白居易元稹却尚俗务实;刘禹锡诗则取境优美、精练含蓄,自成一格。诗至晚唐则有杜牧的俊爽,温庭筠的秾丽,皮日休的博奥等;李商隐的诗尤以感情复杂,意象迷离,结构婉曲,语言精美见誉。除诗歌外,唐代古文也很有成就,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针对南北朝以来盛行的骈文而发,主张恢复先秦和汉代散文内容充实、长短自由、朴质流畅的传统,力图扫除六朝绮靡的文风,影响深远;苏轼称赞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而唐代传奇同魏晋南北朝小说相比,题材更为开阔,生活气息也较为浓厚,篇幅加长,标志着中国古代短篇小说趋于成熟。唐代还有一种用于“俗讲”的文体叫作“变文”。这种文体的特点是有说有唱,韵白结合,语言通俗而接近口语,题材多选自佛经故事,也有一部分讲唱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在艺术上变文叙事曲折,描写生动,想象丰富,对后世的小说、讲唱文学戏曲文学都有影响。

  进入五代十国(907~960)时期,战乱频仍,社会动荡,文学趋于萎缩,只有西蜀南唐相对说来较为安定。词在晚唐的基础上继续得到发展,《花间集》编于此时,收录晚唐温庭筠和由唐入西蜀的韦庄等人的词作,形成所谓花间派,多以写艳情离愁见长。南唐后主李煜拓宽了词作表现领域,风格上有烟水迷离之致。他们为宋词的兴盛开辟了道路。

  唐以来少数民族文学中,突厥族的碑铭文学藏族吐蕃)的史传文学都比较发达,主要歌颂君王和贤臣的功业。前者如《毗伽可汗碑》,后者如《巴协》。南方少数民族传说已见有白族的《火烧松明楼》、彝族的《柏洁夫人》等。各族的叙事长诗也发展起来。以滇池为中心的南诏国则用汉文写文学作品。南诏异牟寻留下《与韦皋书》和《誓文》;诗人杨奇肱等吸收中原诗歌的营养,作有反映田园风光、人文习俗和个人情感的诗歌。

  宋代是中国经济、文化包括科学技术都十分昌明并居于世界前列的时代。活字印刷的发明更促使文学大范围传播。散文方面,北宋初,柳开首倡古文,稍后的王禹偁则在写作上颇有实绩,后穆修尹洙等也极力响应。至欧阳修出,文风平易畅达,有情韵之美,成为宋代散文的第一个大家。欧阳修所推荐和培植的苏洵曾巩王安石苏轼苏辙等人,多长于论说文,语言锋利,恣肆纵横;苏轼的叙事纪游文有不少广为传诵的名作。宋诗具有议论化、散文化的独特风貌,其整体成就虽不如唐诗,但对后世影响仍然很大。宋初诗歌多沿袭唐末诗风,以雕章丽句、好用典故的西崑体影响为最大。后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创作了大量的古体诗,诗风为之一变。至王安石和苏轼则形成宋诗的第一个高峰,王诗长于议论,苏诗超迈豪纵,触处生春,富于创新精神。形成于南北宋之际影响十分巨大的江西诗派,以黄庭坚为首,强调“以故为新”,使宋诗重新走上了模仿前人,只在文字技巧、声韵格律方面颠来倒去的形式主义道路。南宋陆游为代表的中兴诗人,纷纷从江西诗派的束缚下解脱出来,建立起自己的风格。陆游平易的“从军乐”,杨万里“活脱”的“诚斋体”,范成大明白如话的田园诗,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平直质朴的诗歌,均能别开生面,写下许多佳篇。宋代文学最为人称道的是。据唐圭璋所辑《全宋词》和孔凡礼全宋词补辑》,两宋词作有20,000余首,有名姓可考作者1,430余人。词风之盛,可见大概。宋初词沿袭“花间”余风,重要作者有晏殊张先晏幾道欧阳修等。第一位变革者和词作大家是柳永,他作了大量慢词,写恋情和市井生活,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影响。词至苏轼,“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艺概》卷四),以“豪放”见长。秦观出于苏轼门下,他的词俊逸精妙。贺铸的歌词盛丽、妖冶、幽洁、悲壮,多种风格兼长。北宋后期,周邦彦兼采众家之长,集其大成,促进词体的成熟。李清照亲身经历由北而南的社会变革,歌词的内容、情调,乃至色彩、音响,都随之发生了变化,由明丽清新变为低回惆怅、深哀入骨。辛弃疾的词有纵横奔放的一面,又有圆转秾丽的一面,体现了南宋词的最高成就。姜夔长于音律,以江西诗派诗法入词,别裁风格,自创一体。史达祖的词奇秀清逸,吴文英主张词要做到律协、字雅、味深长而意柔婉,张炎词则“清远蕴藉,凄怆缠绵”。而以市民为主要听众的“说话”的盛行,也标志着话本小说的兴起。宋代杂剧南戏的诞生,则说明从唐代参军戏以来,中国古典戏剧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并为元代杂剧的繁荣奠定良好的基础。

  宋代文学批评在文论、诗论、词论方面都比较活跃,尤其是诗论方面,产生了新型的文学评论形式“诗话”。第一部诗话是欧阳修的《六一诗话》,提出了“诗穷而后工”的著名主张。严羽的《沧浪诗话》具有比较完整的系统和纲领。严羽不满意苏黄以来“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诗风。他力主“妙悟”,创诗有“别材”、“别趣”之说。

  元朝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等成为杂剧名家,《窦娥冤》、《西厢记》、《墙头马上》、《汉宫秋》是他们的代表作。而语言比较通俗的散曲也取代词成为元代诗歌的重要形式。现存宋元南戏剧目有238种。《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合称南戏四大传奇高明的《琵琶记》则是南戏的高峰。元杂剧的繁盛和南戏的流行,为明代以后戏曲的兴盛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元代的话本小说和宋代的话本合称为宋元话本,是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元代的长篇讲史话本为明代长篇小说的产生,积累了艺术经验。金、元时期以诗文驰名于世的少数民族作家有元好问鲜卑族)、耶律楚材契丹族)、萨都剌回族)等。而维吾尔族著名诗人尤素甫·哈斯·哈吉甫创作于11世纪的富有哲理色彩的叙事诗巨著《福乐智慧》,蒙古族记载成吉思汗家族勃兴历史的《蒙古秘史》,藏、蒙古巨型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它们都称得起是这一时期中华民族文学的瑰宝。此外还有维吾尔族英雄史诗《乌古斯传》,纳西族长诗《鲁般鲁饶》,傣族贝叶文学阿銮故事”和藏族格言诗集《萨迦格言》等优秀之作。

  明(1368~1644)清(1644~1911)两代分别由汉族满族掌权,经济、文化已经发展到封建社会的高峰期。在文学上,明初刘基宋濂高启等略有成就。台阁体出,歌功颂德之作多,抒发性情之作少。后来经历李东阳为代表的茶陵诗派前七子的复古运动,复出现唐寅文徵明等吴中文人和归有光为代表的唐宋派,回归于真性情的创作;尤其是归有光,善于即事抒情,文笔动人,“不事雕饰而自有风味”。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的后七子又倡导学秦汉之文,但他们的诗文成就不高。晚明李贽知识渊博,笔力酣畅,思想卓异,说理透彻,于文学批评大有贡献,提出著名的童心说。当时还出现许多小品作家,他们的散文,题材多样,形式活泼,尽管篇章短小,而无论是叙事抒情,说理谈天,都信笔直书,流畅隽永,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公安派袁宏道兄弟则反对复古,主张“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以钟惺为代表的竟陵派也主张诗文应为“性情之言”。他们颇多咏物和山水纪游的明秀隽永之作。清初诗歌创作比较活跃,诗派林立。由明入清的钱谦益主盟文坛50余年,创“梅村体”的吴伟业和倡导“神韵说”的王士禛,他们都有较高的成就。学人之文以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为代表。黄文见识精深;顾文凝练劲健,颢苍醇雅;王文则感情洋溢,恣肆纵横,有大家气度。文人之文以侯方域魏禧为代表,在传记文学方面不乏佳作。清代中叶,诗坛上沈德潜提倡“格调说”,袁枚提倡“性灵说”,翁方纲提倡“肌理说”,分庭抗礼,各有从者。而方苞刘大櫆姚鼐桐城派散文家强调“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相济,他们的文章结构严密,语言雅洁,有阴柔之美,其影响及于民国。

  明清文学的突出成就是小说,明代小说是在宋元话本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成书于元末明初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和成书于嘉靖年间的《西游记》标志着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它们都是在长期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由文人作家加工写定。明后期则出现由文人独立创作、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描写也更趋于细致的《金瓶梅》,明末的短篇小说则以冯梦龙辑纂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为代表,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清初小说中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较多,而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继承了六朝志怪唐代传奇的优良传统,用纯熟简练的笔法,深刻而多方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是中国文言小说的最高峰。清前期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讽刺文学的经典作品。《红楼梦》则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长篇小说。清后期小说创作总体来说不如前期,呈现萎顿、沉闷的景象。明清两代在小说理论方面也卓有建树,以明代的李贽叶昼,明末清初的金圣叹和清代的毛宗岗脂砚斋等为代表。

  明代戏曲包括由宋元南戏发展而来的传奇戏曲和由金元杂剧发展而来的杂剧两部分。传奇作品众多,而沈璟汤显祖的传奇创作分别形成了吴江派临川派汤显祖的《牡丹亭》标志着明代传奇创作的最高成就。清代的传奇则有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都是著名之作,各有成就。清代地方戏曲尤为繁荣,杂剧和传奇的地位逐渐被来自民间的地方戏曲所取代。明清传奇盛行时出现诸多声腔,尤以魏良辅等改进的昆山腔最为著名。以昆山腔唱法演唱的戏曲称昆曲,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突出地位。明清的戏曲理论也十分兴盛,明代的徐渭王骥德,清代的李渔等都是重要的戏曲理论家。

  明清两代少数民族文学的重要作品则有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维吾尔族长篇叙事诗《世事记》和诗人纳瓦依的名著《四卷诗集》、《五卷诗集》,还有哈萨克族英雄史诗《阿尔帕米斯》和叙事长诗《吉别克姑娘》,藏族史传文学《贤者喜宴》和《米拉日巴传及其道歌》,傣族英雄史诗《兰嘎西贺》,满族传说《尼山萨满传》和赫哲族说唱文学伊玛堪。此外尚有纳西族东巴文学彝族经籍文学中的咏史诗训谕诗等。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历史进入近代。经历不断的战乱和深刻的历史转型,中国文学从理论观念到表现形式和传播工具都产生了显著的变革。龚自珍魏源作为思想家兼文学家首开革新风气之先,冯桂芬王韬明确提出反对和抛弃桐城派古文,兴起了一股创作新体散文的潮流。而在传统诗文方面,则出现了“宋诗运动”和桐城派中兴,曾国藩梅曾亮是重要代表。宋诗派至光绪年间(1875~1908)衍为同光体。近代前期的主要小说形式是狭邪小说侠义公案小说,如《儿女英雄传》、《三侠五义》等;甲午战争以后,改良派的谴责小说盛行,有所谓清末四大谴责小说问世,即《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老残游记》。辛亥革命后,则出现了鸳鸯蝴蝶派小说和黑幕小说,成就不高。近代文学革新呼声的高涨则表现在甲午战争后,梁启超大力提倡“文界革命”、“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试图突破文言的束缚,追求语言形式的通俗化,提高文学改革社会的功用,影响很大。他的新体散文成就突出。黄遵宪的“新派诗”和后来的秋瑾及南社中的柳亚子等人写出了许多富有新的时代精神的诗歌。同样在甲午战争后,戏剧改良运动兴起,许多地方戏也参与进来。在外国文化的影响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的话剧也开始兴起。近代翻译以严复译西方社会科学著作和林纾译西方小说为代表,他们的译作在当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代文学理论以王国维成就最为突出,他不但开创了中国戏曲史的研究,而且把中国诗歌理论发展成完整的体系,以“境界说”为纲,有许多前所未有的真知灼见。

  从1919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文学走过不寻常的30年,进入现代意义上的文学的阶段。白话替代文言成为文学语言的主要形式,产生了不同于传统文学的新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还引进和创造了散文诗报告文学电影文学等新的体裁;一些不同以往的鲜明的现代意识(个性主义人道主义等)和情绪体验进入了文学。这一时期的文学,从理论到创作都比前代文学受到更多的外国理论和创作的影响,如唯美主义象征主义意象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等。文坛上先后出现众多的文学团体,主张各异,流派纷呈,创作风格多样,关于文艺问题的论争纷起。

  现代小说不同于前代的文言小说和传统的白话小说,多以普通人为描写对象,与实际生活大为接近,具有现代民主主义的思想色彩,创作方法也较为多样。此期间除了鲁迅巴金老舍茅盾等小说大家的作品外,还有“五四”时期关注社会问题的“问题小说”,以郭沫若郁达夫为代表的带有浓重主观抒情色彩和自我寄托成分的创造社小说,20年代乡土气息和地方色彩浓郁的“乡土文学”小说,30年代左联和接近左联的作家沙汀艾芜萧红等人的小说,“京派”作家沈从文等内容恬淡、各具特色的小说,以日本新感觉派或欧美其他现代派小说为楷模的穆时英刘呐鸥等人的现代小说,以路翎为代表的七月派小说,以及张恨水钱钟书张爱玲丁玲赵树理孙犁等人的小说,均较有特色。新诗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主体。胡适刘半农等写出第一批白话新诗后,冰心宗白华等人的小诗,晶莹清丽,很有影响。以后有诗人郭沫若的显露,湖畔诗社的出现。以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新月社派,以李金髮戴望舒为代表的象征派,围绕在《现代》杂志周围的现代派诗人,汉园三诗人(李广田卞之琳何其芳)均为世人瞩目。臧克家艾青田间的诗,李季阮章竞叙事诗等都各有成就。话剧在20世纪初从日本传入中国后,成为中国戏剧文学的主要形式。现代文学史上出现了戏剧大家曹禺,以及洪深田汉欧阳予倩丁西林夏衍阳翰笙陈白尘于伶等剧作家。现代散文也卓有成就,尤其是鲁迅的杂文。此外,还有冰心周作人朱自清郁达夫等人的抒情散文,林语堂提倡的“幽默”、“性灵”和“闲适”的小品文,形成一时风尚。报告文学也在现代出现并臻于成熟。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文艺工作不仅在思想原则上,而且在组织领导上都在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与政治生活的关系比以前更加密切。1956年,提出了著名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至1966年,在小说、诗歌、戏剧等方面,都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作品,如《保卫延安》、《红旗谱》、《青春之歌》、《茶馆》等。与此同时,文艺被泛政治化,一些文艺问题往往成为政治运动的导火线,在批判电影《武训传》、《红楼梦研究》及胡适文学观、胡风文艺思想等运动中,都出现了这样的偏差。“文化大革命”十年中,极左文艺思潮登峰造极,文学艺术普遍受到摧残,数年之间只有所谓“革命样板戏”独步舞台,一些文学创作进入地下状态。1976年之后,中国文学逐渐摆脱政治的沉重羁绊,文学的审美性被充分肯定,文艺本身的规律重新得到强调和尊重,久已隔绝的外国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重新发挥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力,中国文学创作日益显现多元化的总体趋势。当代文学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仅长篇小说的年产量就从几十部上升到800~1 000部,成为人民共和国年代的突出文学现象。20世纪80年代,文学在反思历史、启蒙民智方面起过重大的作用。90年代以后,由于文化形态的多样化,大众文化的兴起,文学逐渐退出了在社会精神生活中的显著位置,而商业文化的崛起也促使一部分文学现象的商业化,传媒手段的多样催生了网络文学等新的文学载体和传播样式的出现。

  与此同时,少数民族文学更有飞跃的发展。各民族都成长起自己的作家群,创作了大批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作品,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成为新的独立的学科。

基本特点

  中国文学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形成如下一些显著特点:

语言特点

  中国是有56个民族的国家,存在着众多的民族语言和地方方言。由于汉字较早被创造,通过教育的普及和民族间的交往,汉语文字成为全国90%以上的人口所认同的语言符号。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汉语言和作为汉语符号的汉字则有更为明显、更为独特的表现能力。中国文学之所以呈现出今天这样的面貌,与汉语言文字的下述特点密切相关。

  ①具体意象。汉字具有表意性特征。汉字自身的排列有时就可以引起某种具体的“意象”。文字的象征表意特征构成文学中一种独特的审美效果,例如诗句字数的整齐划一,骈赋中同形偏旁文字的运用。

  ②单文独义,一字一音。汉字这个特点使得中国诗歌的音节变化有一整套独特的规律,且在外观上造成整齐对称的形式美。中国古代诗歌是世界上最为精严的格律诗。

  ③四声。诗歌体裁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四声变化,产生节奏鲜明、抑扬顿挫的艺术效果。

  ④文言文与日常用语的分离。作为书面语言的文言文与日常口语不尽相同,这种特殊语言与日常用语长期分离,保持着官方语言的地位。影响到文学,出现文学在两个不同轨道上运行的情况。比较一下宋元开始的古白话小说和文言散文,可以看出两种文学体裁在语言上的差异。

文学观念体系特点

  中国传统的思想体系以儒家学派为主体,并由此形成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一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为核心的入世思想;二是以“仁、义、礼、智、信”为标准的道德观念;三是以“天、地、君、亲、师”为序次的伦理观念;四是以“允执其中”(《论语》)为规范的中庸哲学。受到传统思想的支配,以诗文为教化的文学功用说成为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文学观念之一,作品内容偏于政治主题和伦理道德主题。“经国之大业”和“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的说法,一直被当作一种无可非议的文学旨趣。表现君臣遇合、民生苦乐、国家兴亡、战争成败、宦海升沉、人生聚散、纲常序乱、伦理向背等,一直是中国文学的主旋律。与上述内容特点并行的是“中庸”的美学追求,讲求中和之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中国文人从古至今一贯强调文学的思想性和社会改造作用。诗言志文以明道是历代中国思想家和文论家所传承的至理,也是为历代中国作家所服膺的名言。

  在中国思想史上,儒道两家的思想体系是互相补充的。儒、道、释三家也常常合流。儒、道两家都求其身心内外和谐的价值观,以及以“人生至道”为重心的结构体系影响了中国文学的总体风格,但道家同儒家相异和对立的一面同样给予中国文学以深远影响。《论语》说:“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其中包含了后来孟子所说的“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后来的儒家继承兼善的精神,道家则本着“无为”之旨发展独善的精神。两种精神在中国文人身上表现为积极入世和消极避世的思想的交织,这在文学作品中体现极为鲜明。悲歌慷慨和愤世嫉俗成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常有的心理状态和艺术意念。同时,老庄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文学的艺术形式,有两个方面: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四十章》)。这些观点揭示了艺术中“虚”和“实”、“无”和“有”的辩证法,指出“有生于无”。这对于形成中国文艺含蓄精练的艺术表现形态上的特点,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中国文学强调以虚写实,以静写动,或以动写静的表现方法,善于创造“无声胜有声”的艺术境界。中国文人不喜欢纤毫毕现地直接描述,而把艺术感觉、艺术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自己去品味和揣摩,追索那些不可言传的“大音”、“大象”——美的极致。②“大制不割”(《老子·二十八章》)、“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从表现形态上来看,“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是揭示出艺术以少胜多,无中生有的奥秘,而“大制不割”、“道法自然”则是从另一方面把握艺术中的“有”和“无”的辩证关系。“不割”即强调一种自然的完整性,强调自然的纯朴、素朴、浑朴。以形而上的道,来“法”形而下的自然,所强调的是一种“自然”的美。

文学体裁特点

  中国很早就有“诗言志”和“诗缘情”说。表现在体裁上,中国文学,尤其是古代文学,偏于抒情。而叙事文学,如果不考虑萌芽较早的纪实性的史传作品,可以说兴起较晚,也较不发达。中国抒情诗蔚为大观,而叙事诗则不够景气。小说作为正统文士不屑一顾的“丛残小语”,冷清寂寞地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开始萌动。但真正具有小说意识——不是当作实际发生的真实,而是当作虚构的“逼真”和“如实”——是进入唐代以后的事情。长篇小说更是迟到明代才出现。中国的戏剧文学则不仅产生得晚,而且充满浓厚的抒情气息,格局近于抒情诗的联缀。

  中国文学所表现出来的这些总体特点,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例如,现代文学中由于小说、戏剧受到重视,不再显示出抒情胜于叙事、表现多于再现的特点。整个文学的思想倾向的变化更为明显,古代文学中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已被现代的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潮所取代。此外,文学理论由于接受外来的影响,已出现了许多有别于古文论的新的范畴和概念,语言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构成中国文学新的民族文学特点。

与外国文学的交流

  中国文学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文学之一,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产生过很大的世界影响。中国文学的对外影响,有一个从东方逐步扩大到欧洲最后到达美洲的过程。具体可分4个段:

  第一阶段是唐代。唐代由于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外文化交流也十分广泛频繁,中国以诗歌为主的文学也开始传到国外,主要影响范围是邻近的日本朝鲜半岛天竺(今印度)、大食(今阿拉伯)及东南亚各国。中国文学对日本的影响始于秦汉,唐代达到高潮,李白杜甫白居易元稹等诗人的诗作都为日本人所喜爱,影响最大的当属白居易的诗。据《日本国见在书目》记载,当时传到日本的有《白氏文集》(70卷),《白氏长庆集》(29卷)。平安时代的诗集与《和汉朝咏集》共收录589首诗,其中白居易的诗就达137首之多。白诗不仅在日本宫廷中流传,曾受到嵯峨天皇的激赏,宫廷女官紫式部所著长篇小说《源氏物语》明显地受白诗影响,贵族文人多喜欢白诗,而且白诗也为平民百姓所欢迎,《长恨歌》、《琵琶行》在日本几乎家喻户晓。其他方面,如南朝梁太子萧统所编《文选》,在文艺思想和编选体例上也给日本诗歌总集《万叶集》以影响。日本奈良时代的文学家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曾被派遣来中国留学,在唐生活50余年。日本高僧空海(弘法大师),游学于唐,归国时携回大量中国书籍,其后撰著《文镜秘府论》(6卷),将中国诗文作品、文学理论介绍给日本人民。

  第二阶段是18世纪开始对欧洲的影响时期。近代西方人从《马可·波罗游记》中开始对中国发生兴趣,而正式把中国文化传往近代西方的是一些前来中国的传教士,18世纪形成第一次热潮。明末天启六年(1626),法国人金尼阁把五经译成拉丁文在杭州刊印。此后,法国人宋君容曾译《诗经》和《书经》、《易经》、《礼记》。马若瑟(J.普雷马雷)亦翻译《诗经》、《书经》刊于1735年巴黎出版的《中国通志》。这时中国古典小说、戏剧和寓言也开始进入欧洲。1732至1733年间,马若瑟翻译了元代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从18世纪3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该剧又先后在英国德国俄国翻译出版,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还将它改编成一个新剧本《中国孤儿》。此外,1761年,在英国刊印了第一部英译的中国小说《好逑传》。1781年,[德国诗人J.W.von歌德通过杜赫德的德译本,了解到《赵氏孤儿》和《今古奇观》中的4篇短篇小说及《诗经》中的一些诗作。同年,他尝试将《赵氏孤儿》改为悲剧《哀兰伯诺》。19世纪初,歌德读了《好逑传》并得出了“世界文学时代已快到来”的结论;而且他还受到清代小说《花笺记》、《玉娇梨》的启发,创作了组诗《中德四季晨昏杂咏》。歌德以中国传奇、小说同法国诗人P.L.de贝朗瑞、英国小说家S.理查逊及他自己的作了比较。但总的来说,当时欧洲对中国文学的了解还是较为肤浅的。

  第三阶段是对美洲的影响。中国文学在美洲产生较大影响始于20世纪10~20年代。这时中国诗的翻译、模仿、评论大量出现在美国刊物上。被称为美国现代诗歌之父的E.庞德,对中国诗含蓄、凝练、意象鲜明和情景交融非常崇尚,并从中吸收了有益的创作营养,他认为,在美国文学所受的外来影响中,“中国是根本性的”。蒙罗也把意象派意义界定为“对中国魔术的追寻”。庞德的长诗《诗篇》中有12章是以中国为题材的。1915年,他根据美国东方学家费罗诺萨的译稿整理出版了译诗集《中国诗抄》,收有《诗经》、汉乐府、《古诗十九首》中的诗以及郭璞陶渊明、李白的诗共18首。之后,他又翻译出版了多种中国诗的译本。

  第四阶段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的现代阶段,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现在。这个阶段由于中西政治、经济、文化已开展了全面的交流,中国文学在西方也得到全面传播。一方面把代表中国文学较高水平的古典小说《水浒传》、《红楼梦》等翻译出国,另一方面世界各国也将五四以后新出现的作家作品,例如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等人的作品大量翻译介绍。仅鲁迅的著作,就被40多个国家译成70多种文字。鲁迅生前,《阿Q正传》在日本就有5种译本,逝世后又有近10种新译本。《阿Q正传》传到西方后,法国作家R.罗兰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随着中国文学的广泛传播,其价值愈来愈为世界了解,世界文坛也给了中国文学以更高、更科学的评价。

  中国文学一方面对外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不断地接受外国文学的影响。这种影响的第一次高潮是东汉至唐宋佛教文化的影响。佛经的翻译活动从东汉桓帝末年安世高译经开始,魏晋南北朝时进一步发展,唐代形成高潮,北宋时开始衰落。无数自梵文翻译过来的佛学经典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如《六度集经》中的《遮罗国王经》、《马鸣菩萨》本身就是传奇性作品,而马鸣写过的《佛所行赞》和《美难陀传》就是两部长篇叙事诗。印度的两大史诗之一《罗摩衍那》,其罗摩的故事也通过佛教经典介绍过来。由于佛经的传入,佛经中的思想、语言、故事、音节都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影响,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观念、新意境和新的用词遣词方法。佛经的传入刺激了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唐代传奇及元杂剧的故事发展。此外,唐代变文的产生、流行也与佛教有关。由于佛教词汇的大量涌入,中国文学语法结构和遣词用句的方法也发生了某些变化。汉语中反切四声的确立,就是佛经影响的结果。中国最早的韵书是按宫商角徵羽五声排列的,平上去入是西域输入的技术,而平上去入的区别,则是因为当时转读佛经三声,与印度古声明论的三声相符,和入声相配,所以形成四声。此外,佛经的文体特点,如不用之乎者也,不用骈文绮词丽句,以及多倒装句法,多提挈句法,句中段落中的解释语,散文诗句的交错等,也都影响了中国文学风格的变化。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影响的另一次高潮是鸦片战争之后。特别是19世纪末以后,由于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学说大量的涌进,与此相应,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大力提倡政治小说,一些翻译家也大力引入外国小说。晚清时期,翻译的国外小说达400种,仅翻译的小说就有80种。仅林纾在辛亥革命前后近30年中,就与别人合作翻译了英、美、法、俄、日、西班牙、比利时、挪威、希腊等国小说180余种。达1200万字。这种翻译介绍在五四运动前后达到最高点,其数量令人惊叹,世界上知名作家的作品几乎都被介绍进来。中国文学因此开拓了自己的视野,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受到震动。中国现代文学家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努力加以借鉴,使新文学步入了十分兴旺发达的时代。20世纪以后,这种影响一直持续不断,只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才采取了全面封闭的绝对态度。文化大革命过后,继续开放,又出现了新的高潮,这时期主要介绍20世纪世界文学新观念和作家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