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书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9年3月31日 (日) 18:45燕赵组03讨论 | 贡献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北齐书》书影 明崇祯十一年(1638)毛氏汲古阁刻本

  《北齐书》汉语拼音:Beiqi Shu;英语:Beiqi Dynasty Historical records),二十四史之一,记述北朝高齐一代历史纪传体史书李百药撰。原名《齐书》宋代始加“北”字,以示与《南齐书》相区别。含本纪8卷,列传42卷,共50卷。记载上起北魏分裂前十年左右,接续北魏分裂、东魏立国、北齐取代东魏,下迄北齐亡国,前后约五十余年史实,以记北齐历史为主。

  该书北宋时已残缺不全,大致第4、13、16~25、41~45,共17卷是李氏原书,其余是后人用《北史》、高峻《小史》所补。

  唐太宗颇器重李百药的才学,百药先后于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和三年(629)两次奉诏继续完成父撰《齐书》遗稿,并参考了隋朝史家王劭所撰编年体《齐志》。《齐书》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经历了三个朝代(北齐)共六十多年时间。

  《北齐书》无志及表,后人据相关史料补作志表,万斯同《历代史表》有〈北齐诸王世表〉、〈北齐异姓诸王世表〉、〈北齐将相大臣年表〉各1卷,近人施和金《北齐地理志》5卷。

  《北齐书》阅读:>>> 北齐书·目录

简介

  《北齐书》,属纪传体断代史,共50卷,纪8卷,列传42卷,记载上起北魏分裂前十年左右,接续北魏分裂、东魏立国、北齐取代东魏,下迄北齐亡国,前后约五十余年史实,以记北齐历史为主。后来《北齐书》遭受严重散佚。到南宋时,五十卷的《北齐书》仅剩一卷帝纪、十六卷列传是李百药的原文;其余各卷,都是后人根据唐代史家李延寿所撰《北史》抄补修成的。由于《北史》当时并没有遭到散佚,故后人根据《北史》以补写《北齐书》,在文字上非尽属百药原文,但在内容上则不失真实(因《北史》的北齐史部分多采自《北齐书》)。

  从北齐到隋的五十年间,曾先后有人编写出几种不同体裁的北齐史,其中有隋李德林的纪传体齐书和王劭的编年体齐志。公元六二二年(唐武德五年),唐高祖指派裴矩、祖孝孙、魏徵重写北齐史,长期没有写成。六二九年(贞观三年),唐太宗专设梁、陈、齐、周、隋五朝史的编写机构,命李百药写北齐史。他在其父李德林齐书基础上参考王劭齐志扩充改写,六三六年(贞观十年)全书完成。

  传本北齐书大部份出於后人所补,用北史补的部份,北史具在,而且补的人还常有删节,这部份基本上可有可无;另一部份用唐人史钞补的,虽也出於北齐书,但把原文删节得不像样子,除个别地方可供参考外,价值也很低。然而从五十卷全书来说,包括补缺部份在内,它留下了这段历史的比较全而的材料。其中保留下来的十七卷李百药原文,还保存了一些不见他书的有用的材料。此外,在具体叙事上,北史常有删改北齐书而错了的,也可憑本书纠正。如北魏末年的各族人民大起义是南北朝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武装起义,北齐书记载了各地起义军活动的材料,有一些在北史中就作了删削(李元忠附李愍传、叱列平传等)。

  在唐初同时编写的各史中,北齐书对当时封建统治者的醜事记载较多。这是由於隋唐两朝继承北周,北齐是一个被战败灭亡的割据政权,被认为是“僣伪”,隋唐编写北齐史就相对地较少忌讳,同时也藉此证明周灭齐是所谓“有道伐无道”。北齐书之较多揭露性的记叙,也是同吸收王劭齐志的记载有关。刘知几说,王劭齐志叙事生动,语言通俗,这两点在北齐书中也仍然有所体现。

  东魏、北齐时期,通过广大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钢铁冶煉技术上有很大发展,北齐书的方伎传中记载了綦母怀文在这方面的新贡献。方伎传中还记载了数学家信都芳、天文学家张子信的事跡。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邢邵和唯心主义者杜弼关於形神问题的辩论,在北齐书中也有比较详细的记录,留下了一份哲学史上有价值的文献。

  北齐书早在唐代中叶以后就逐渐残缺,也不断有人补缺。到北宋初就只有十七卷是原文,其余都是后人以北史和唐人史钞中相关纪传补全。这部书初次刻版付印,流传下来的就是这种补本。

作者

  李百药(565-648年),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父李德林,北齐时参预修国史,完成纪、传27卷。隋开皇初,奉诏续撰,增为38卷。唐贞观元年(627),李百药拜中书舍人,又受诏撰《齐书》。根据其父的旧稿,杂采他书,扩充改写为50卷,贞观十年成书。该书中不少记述用当时口语,李百药可能利用了刘知几所称赞的隋代王劭所撰《齐志》。《北齐书》和萧子显《南齐书》都仿效范晔的《后汉书》体例,每卷末尾在史臣论之后,又有韵文写成的赞,颇嫌繁复。

目录

帝纪

  帝纪第一 - 神武帝上

  帝纪第二 - 神武帝下

  帝纪第三 - 文襄帝

  帝纪第四 - 文宣帝

  帝纪第五 - 废帝

  帝纪第六 - 孝昭帝

  帝纪第七 - 武成帝

  帝纪第八 - 后主・幼主


列传

  列传第一 - 神武婁后・文襄元后・文宣李后・孝昭元后・武成胡后・後主斛律后・胡后・穆后

  列传第二 - 高祖十一王 - 永安简平王浚・平阳靖翼王淹・彭城景思王浟・上党刚肃王涣・襄城景王淯・任城王湝・高阳康穆王湜・博陵文简王济・华山王凝・冯翊王润・汉阳敬怀王洽

  列传第三 - 文襄六王- 河南康舒王孝瑜・广宁王孝珩・河间王孝琬・兰陵武王孝瓘・安德王延宗・渔阳王绍信

  列传第四 - 文宣四王・孝昭六王・武成十二王・后主五男

  列传第五 - 赵郡王琛・清河王岳

  列传第六 - 广平公盛・阳州公永乐・襄乐王显国・上洛王思宗・平秦王归彦・武兴王普・长乐太守灵山

  列传第七 - 窦泰・尉景・娄昭・厍狄干・韩轨・潘乐

  列传第八 - 段荣

  列传第九 - 斛律金

  列传第十 - 孙腾・高隆之・司马子如


  列传第十一 - 贺拔允・蔡俊・韩贤・尉长命・王怀・刘贵・任延敬・莫多娄贷文・高市贵・厍狄回洛・厍狄盛・薛孤延・张保洛・侯莫陈相

  列传第十二 - 张琼・斛律羌挙・尧雄・宋显・王则・慕容绍宗・薛修义・叱列平・步大汗萨・慕容俨

  列传第十三 - 高干・封隆之

  列传第十四 - 李元忠・卢文伟・李义深

  列传第十五 - 魏兰根・崔悛

  列传第十六 - 孙搴・陈元康・杜弼

  列传第十七 - 张纂・张亮・张耀・赵起・徐远・王峻・王纮

  列传第十八 - 薛琡・敬显俊・平鉴

  列传第十九 - 万俟普・可朱浑元・刘豊・破六韩常・金祚・韦子粲

  列传第二十 - 元坦・元斌・元孝友・元晖业・元弼・元韶


  列传第二十一 - 李浑・李玙・郑述祖

  列传第二十二 - 崔暹・高德政・崔昂

  列传第二十三 - 王昕

  列传第二十四 - 陆法和・王琳

  列传第二十五 - 萧明・萧祗・萧退・萧放・徐之才

  列传第二十六 - 杨愔

  列传第二十七 - 裴让之・皇甫和・李构・张宴之・陆卬・王松年・刘祎

  列传第二十八 - 邢邵

  列传第二十九 - 魏收

  列传第三十 - 辛术・元文遥・赵彦深


  列传第三十一 - 崔季舒・祖珽

  列传第三十二 - 尉瑾・冯子琮・赫连子悦・唐邕・白建

  列传第三十三 - 暴显・皮景和・鲜于世荣・綦连猛・元景安・独孤永业・傅伏・高保宁

  列传第三十四 - 阳斐・卢潜・崔劼・卢叔武・阳休之・袁聿修

  列传第三十五 - 李稚廉・封述・许夏惇・羊烈・源彪

  列传第三十六 - 儒林 -

  列传第三十七 - 文苑 - 祖鸿勋・李广・樊逊・刘逖・荀士逊・顔之推

  列传第三十八 - 循吏 -

  列传第三十九 - 酷吏 -

  列传第四十 - 外戚 - 赵猛・娄睿・尔朱文畅・郑仲礼・李祖升・元蛮


  列传第四十一 - 方伎 -

  列传第四十二 - 恩幸 - 郭秀・和士开・穆提婆・高阿那肱・韩凤・韩宝业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