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9年4月2日 (二) 07:23燕赵组06讨论 | 贡献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周易》(明庄降刻本)

  《周易》汉语拼音:Zhouyi;英语:Book of Changes),原名《易》、又称《易经》,儒家经典之一,列入十三经之中。“周易”一名,最早见载于春秋时期的典籍,《左传》中多次提到“周易”。战国时,以解释《周易》为宗旨的《易传》成书。《周易》、《易传》并称为《易》。西汉孔子儒家著作为“”,《周易》和《易传》被奉为经书之一。自此以后,《周易》、《易经》、《易》混合使用,有称《周易》,有称《易经》,有称《易》,其实含义一致,均指六十四卦及《易传》,一直沿用至今。为方便起见,此处所言《易经》,专指六十四卦及卦象爻辞,以区别于《易传》。

  关于“周”的解释:东汉郑玄《易论》,认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无所不备,周而复始。而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认为“周”是指岐阳地名,是周朝的代称。有人认为《易经》流行于周朝故称《周易》,亦有人依据《史记》的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认同《易经》乃周文王所著。然而在几种较早期的文献,例如《论语》、《庄子》、《左传》却只称《易经》为《易》,“周易”之名最早见于《周礼》;然而《周礼》的年代,学者还有争议。所以,就文献而言,“周”应该是后来加上去。若以《周礼》的系统来看,《三易》的名称皆无朝代名,所以《周易》的“周”解释为“周普”和其它两种占筮书,比较能够相应。然而夏代是否有《连山》、商代是否有《归藏》也都还是问题。两书很可能也是“古史积累说”所言的现象。所以比较肯定的是,《易经》或《周易》原来只称为《易》。

  《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首;上古三大奇书为:黄帝内经》《易经》《山海经。《易》事实上是集合了古代的《连山》、《归藏》和《周易》,但《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状态的变易,表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哲学和宇宙观。它的中心思想,是以阴阳两种元素的对立统一去描述世间万物的变化。广义的《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易经》分为《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由于《易经》成书很早,大约在西周时期,文字含义随时代演变,《易经》的内容在春秋战国时便已不易读懂,因此春秋战国时代的人撰写了《十翼》,又称为《易传》,以解读《易经》。

  普遍认为《易经》最初是占卜用的书,但它的影响遍及中国的哲学、宗教、医学、天文、算术、文学、音乐、艺术、军事和武术。自从十七世纪开始,《易经》亦被介绍到西方。

>>> 阅读《周易》: 《周易》目录

概述

  古人向神灵卜问吉凶的方法,有龟卜筮占。筮用蓍草,按一定法式推算出数目,求得某种卦象,依据卦辞爻辞推测所问事情的后果。据《周礼·春官·宗伯》记载,上古时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连山易、归藏易皆佚(尽管目前有些学者从王家台出土的资料中整理到一些有关归藏易的材料,但究竟是否就是归藏,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仅《周易》(即本处所言《易经》)存世。“易”字,一说为“简易”之义;另一说为“变易”之义,意为以揲蓍数目之变,推求问事之变,借以释疑。“易”前“周”字,一说指周代;一说指周遍、普遍,即“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按《周礼》“三易”之说推之,“易”当为当时特指筮书的专有名词。

  《易经》成书于何时,作于何人,迄无定论。《汉书·艺文志》提出“人更三圣”说,认为伏羲氏八卦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作卦辞和爻辞;孔子作传以解经。五四运动以后,史学界对传统说法提出怀疑,认为卦和爻辞中讲到周文王以后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足证《易经》非成书于一时一人之手,因此出现了周初说、春秋中期说和战国说等,所据不一。其中以周初说影响最大。

  《易经》六十四卦,分上、下两篇,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每卦均由卦象、卦辞和爻辞组成。卦象指卦的图像,由阳爻“”和阴爻“”两种爻象按每卦六画排列组合而成,共六十四种卦象。卦中六画的排列从下到上,用初、二、三、四、五、上表示位序,阳爻称九,阴爻称六。解说卦象的辞句称为卦辞,系于卦象之下;解说爻象的辞句称为爻辞,系于爻象之下。《易经》六十四卦,卦辞六十四条,爻辞三百八十四条,加上乾卦“用九”,坤卦“用六”,总称为筮辞,共四百五十条。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现传有两种本子:一是通行本,分上、下经,上经始于乾卦,次为坤卦,下经终于未济卦;二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本,首卦为乾,次卦为否,终于益卦。卦辞和爻辞的内容大致有三类:一是讲自然现象的变化,用来比拟人事,如大过卦九五爻辞说:“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二是讲人事的得失,如渐卦九三爻辞说:“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三是判断吉凶的辞句,如坤卦卦辞说:“元亨,利牝马之贞”。据研究,卦爻辞反映了殷周之际及西周初期的社会生活。

  《易经》虽属占书,但在其神秘的形式中蕴含着较深刻的理论思维和辩证观念。如它承认事物存在着对立面,承认对立事物的相互转化。《庄子·天下篇》将其概括为“易以道阴阳”。从《易经》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的萌芽。

  战国时期,对《易经》的研究逐渐成为一种学问,一些儒家学者系统阐释《易经》的文字陆续被收集起来,汇成《易传》。《易传》共有十篇:《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又称“十翼”,翼有辅助之义。旧说《易传》为孔子所作。宋代欧阳修始疑《系辞》非孔子所作。清代崔述认为《彖》、《象》也非孔子所作。近代有些学者认为《十翼》均非孔子所作,而是战国以来陆续形成的解易作品的汇集。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考古证明,《易传》虽或不是亲出孔子之手,但也并非与孔子全无干系。目前《易传》的作者及成书年代等问题尚存在诸多争论。

  《彖传》,彖,即材,通“裁”,有裁断之义。裁断一卦之义的文辞,叫彖辞。彖辞也叫卦辞。对彖辞(卦辞)的解释称为“彖传”。《彖传》共六十四条,专释《周易》卦辞,据唐孔颖达的解说,其方法有三:

  1.取象,以八卦所象征的事物解释卦义。如屯卦《彖》说:“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此卦坎上震下,坎象征雨,震象征雷,以雷雨交加之象说明屯卦有万物始生之义,王者宜效法此卦封邦建侯而不安闲。

  2.取义,取卦的义理和德性,解释卦象和卦辞。如蒙卦《彖》说:“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此卦艮上坎下,艮象征山,有停止之义;坎象征水,有险阻之义。以遇险而止、进退两难的处境解释蒙卦的性质。

  3.析位,以爻象在全卦中所处的地位,说明卦辞的涵义。其中包括当位、中位、应位、承乘、刚柔往来等说。如既济卦《彖》说,“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刚指阳爻,柔指阴爻。二、四、上偶数为阴位,初、三、五奇数为阳位。此卦凡阳爻都居阳位,阴爻都居阴位,各正其位,是为当位。故说“利贞”,即利于占。

  《象传》,分为大象和小象两部分。“大象”主要是取八卦所象征的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自然现象解释卦象和卦名的含义。如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乾卦象征天,其德性纯阳刚健,昼夜运行不息;人事效法天,当勤勉自强而不怠。“小象”是对各卦爻象和爻辞的解释,但体例不一,多是举天地万物之象,以喻人事道德之义。其中有些辞句直接来自《论语》。

  《文言》是对乾坤两卦卦辞和爻辞的解释。孔颖达疏:“当谓释二卦之经文,故称《文言》”(《周易正义·乾》),其主旨在于借阐发天地之德,说明君臣上下、进退、存亡之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理。其中多处吸取前人及《彖》、《象》解易的言论,如释乾卦“元亨利贞”的一段话,便是录自《左传》襄公九年穆姜对随卦的解说。

  《系辞传》分为上、下两篇。为《周易》经文外解说全书义理的通论,是《易传》思想的代表作,对以后易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外文中还说明了古代以蓍求卦的法则,成为象数学的依据之一。

  《说卦》说明重卦的由来、八卦的含义、八卦所取的物象和所处的方位。基于天道为阴阳,地道为柔刚,人道为仁义,提出重卦合“性命之理”。还提出“天地定位”说,借八卦所象征的八种自然现象的交错关系,说明重卦的由来。《说卦》中提出的八卦方位,即震东、巽东南、离南、坤西南、兑西、乾西北、坎北、艮东北,成为宋代后天方位说的渊源。在《说卦》中,八卦的取象更宽了,如乾卦象征天、君、父、首、马、玉、金、寒、冰、木果、大赤等。还以乾坤为父母,余为长、中、少三男三女,以父母兄弟姐妹之道,解释八卦的关系。这些理论对后来易学中象数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序卦》是对通行本六十四卦排列顺序所作的说明,以“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的观点来解释乾坤两卦居于首位;以因果联系,物极则反,相反相生的观点,解释其他各卦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物不可穷”解释最后一卦未济,表示事物的变易是不封闭的体系。《杂卦》以相反相成的观点把六十四卦分为三十二对,解释其卦义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易经》本为筮占之书,《易传》加以阐释,使其哲理化,这种解易的学风开始于春秋时代,孔子是这种学风的倡导者之一。《易传》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如其把“天地盈虚,与时消息”看成是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普遍法则,承认世界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之中,并认为从天地万物到人类都存在着对立与统一的关系。《系辞》还以“一阴一阳之谓道”说明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是中国古代哲学中两点论的代表。它提出“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生生之谓易”,以对立面的互相作用和转化说明事物的化生及变化的过程;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说明事物必须经过变革才有发展前途。这些都为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系辞》还提出若干哲学范畴,如太极、两仪、道、器(见道与器)、神、几、言、意、象等,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具有较深影响。另外,《周易》的阴阳、刚柔思想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也十分巨大,从美感自身来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生机美,《周易》反复赞扬生的品格,对事物的新生和健康发展表现出强烈的愉悦感受。其二是和谐美,《周易》推崇和谐,将和谐视为吉利的象征。从美感的表现来说,有两个主要层次:一是形式美,这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卦爻象系统之中。二是意境美,这主要包含在其对言意问题的讨论中。此外,《周易》对中国古代伦理、宗教等亦有深刻影响。

  《易传》原来与《易经》是分开的,由经师分别传授。自西汉费直始,便以《彖》、《象》、《系辞》等传解经,以后郑玄和王弼注解《周易》都以传附经,在经文条目下附以《彖》、《象》、《文言》传文,《系辞》等则附在经后。《周易》经传的版本,流传下来影响大的是王弼注本、唐孔颖达疏,亦称《周易正义》。宋朱熹撰《周易本义》,为宋代以后通行本。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抄写于汉文帝初年,与传世各家《易》本均不同,是现存《周易》中最早的别本。古今解易者,多达数百家,在儒家经书中为数最多。影响较大和具有特色的注解有: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唐孔颖达《周易正义》、宋程颐《程氏易传》、宋朱熹《周易本义》等。

传统的说法

  周易的成书时间历来颇多争论。传说远古的伏羲创八卦、夏禹将其扩充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被记载在《连山》一书,《连山》以“艮”为第一卦。到了商朝,六十四卦的次序被重新排列,被记载在《归藏》一书,以“坤”为第一卦。

  依据司马迁《史记》的记“文王拘而演周易”,后人因此认为《易经》是商朝末年、西周之初的时候确立,是周文王奠定了《易经》以“乾”为第一卦,并为每一卦写下“卦辞”(卦象的解释)。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则被认为是“爻辞”(每一爻的解释)的创立者。卦辞和爻辞的内容不单影响周朝的历史,也影响到“诗经”的文学风格。

  《十翼》被认为是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与再传弟子作品。它是对《易经》的诠释,有十篇,包括:一、彖上传,二、彖下传,三、象上传(又称“大象”),四、象下传(又称“小象”),五、系辞上传,六、系辞下传,七、文言传(文言是解释二卦经文的言语),八、序卦传,九、说卦传,十、杂卦传。但根据记载,《十翼》的分类方法尚有其他方式,分类方法并未达致统一。到了汉武帝以后,《十翼》被称为《易传》,并被视为《周易》的一部分。

现代的说法

  在近五十年,出现了新的《易经》历史研究,西方和中国的学者根据商、周朝的占卜用的兽骨和龟甲上的甲骨文,青铜器上的钟鼎文以及其它史料研究。1973年,湖南长沙的西汉马王堆出土了将近完整的、公元前二世纪的《易经》、《道德经》和其它书籍,是现存《易经》的最早版本,并包含了以前一直被认为是孔子所著的〈系辞传〉上、下,但并不包括《十翼》其它的部分。

  当代的学者怀疑周文王、孔子并非《易经》的作者,部分学者更认为六十四卦的概念比八卦更早形成。学者比较过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易经》和周朝的钟鼎文之后,认为《易经》不可能是周文王所著,最可能的成书日期应是西周后期,大约公元前九世纪末。现时一般认为《易经》并非任何一个传说或历史人物的著作,而是西周时期占筮用的文字编纂而成。

  至于《易传》,宋代的欧阳修即已怀疑《易传》不是同一人所作,当代的学者认为《易传》里面的篇章最早出现于中国战国时期,但亦有部分篇章是西汉年代所著。清初学者惠栋说:“栋四世咸通汉学,以汉犹近古,去圣未远故也。《诗》、《礼》毛、郑,《公羊》何休,传注具存;《尚书》、《左传》,伪孔氏全采马、王,杜元凯根本贾、服;唯《周易》一经,汉学全非。”

流传与学派

  相传秦始皇焚书坑儒之时,李斯将《周易》列入医术占卜之书而得以幸免。之后各个朝代都有人研究《周易》,包括汉代的京房、郑玄,魏晋时代的王弼,唐代的陆德明、李鼎祚、孔颖达,宋代的邵雍、程颐、朱熹等等。

  宋代兴起了易图的研究,像广为人知的河图、洛书、先天图、后天图、太极图(含阴阳鱼的圆形图案)等,都是《易经》原著中所无、后人根据对《易经》的理解添加进去的。

  历代研究周易的大致可分为两个学派:义理派和象数派。义理派强调从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名的涵义来解释卦爻象和卦辞、爻辞。象数派注重从八卦所象征的物象来解释卦爻象和卦辞、爻辞。亦有人认为义理派发掘周易的哲学价值,象数派则着重将周易用于占卜。前者如王弼、程颐,后者如京房、邵雍。

  明代末年,《易经》被传教士翻译并传播到西方。十七世纪末,德国哲学家及数学家莱布尼茨因汉学大师布维(Joachim Bouvet,汉名白晋,1662年-1732年)的介绍、更将《易经》以二进制解释。现在无论中国大陆、台湾和西方各国都有不少人研究《易经》。

  根据江弘远《京房易学流变考》一书,自从《京氏易传》出现后,受朱熹、惠栋,以及《四库总目提要》的推波助澜,均认为此书及其条例是出自京房本人之手。本书以沈延国论点加以延伸,确定京房是以十二辟卦所统领的六十卦反复配六十钟律,八宫卦、纳甲、纳音则是由荀爽、虞翻、干宝等另一非京氏《易》学流派演变而来,从《京氏易传》出现后,遂取代京房原有的模式。

从“占筮之书”到“五经之首”

  孔子注重《周易》义理发掘的研究风气,影响了整个学术界。战国末期的儒家集大成者荀况更明确地主张:“善为《易》者不占”。这就表明,由于孔子的倡导,至战国末期的学术界,已不再将《周易》视为占筮书。

  周易与易经、易传三者混称,在学术界屡见不鲜。

  其实,易经有三种:连山、归藏、周易,史称“上古三易”。《连山》是夏代的《易经》,以象征“山”的《艮》为首卦;《归藏》是商代的《易经》,以象征“地”的《坤》为首卦;《周易》是周代的《易经》,以象征“天”的《乾》为首卦。

  因此,《周易》只是《易经》的一种,两者之间是种属关系,不应混称。《易传》则是在《周易》诞生几百年之后的人阐解《周易》的十篇文章,其中的一些阐解文字还未必符合《周易》原意,所以不能归入《周易》,更不能称为《易经》。

  前年央视青歌赛上有一道问答题:“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哪一部古代经典?答案:《易经》。其实,这一“标准答案”是不标准的。因为这句话出自《易传》。《易传》体现了《周易》对后世的影响。而《周易》在诞生之前,已经有《连山》、《归藏》的存在。在《连山》之前,则是“数字卦”的时代,那是一个直接将占筮所得到的六个数字依次从下往上排列的“数字组”。后来,先人按奇、偶原则用阴、阳两爻替代数字,占筮的结果便成了由阴、阳爻画构成的 “卦”,也便相继诞生了连山、归藏、周易这三部易经。这三部易经,分别是夏、商、周三代的治国大纲,同时也是上古三代先人决疑解难、预测未来的工具书。说连山、归藏是占筮之书,符合历史。说周易是占筮之书,则未必尽然。因为周易这部古经经历了一个由具有占筮功能之书到具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功能而居于儒家 “五经之首”位置的历史过程。

  《周易》是周文王被囚于羑里时,在《连山》、《归藏》的基础上精心编撰的又一部易经,他的主要工作是重新拟定六十四卦卦名,重新选编六十四卦卦辞及三百八十四爻爻辞,并根据各卦内容重新排列六十四卦次序。周王朝建立之后,《周易》便是一部最具权威性的书;凡遇重大事情,都要由专职筮(史)官运筹占卦,然后根据筮规选择相应的卦象及卦爻辞类推事情的吉凶祸福。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周易》的文化价值有了新的认识,开始不通过占筮而直接援引卦象与卦爻辞作为类比依据,进行决疑解难。

  《左传》、《国语》中保存下来的22个筮例,向我们展示了《周易》由占筮书向思维工具书转变的趋势。22个筮例中,最早的记录发生在公元前 672年,最晚的记录发生在公元前486年。其间,公元前600年之前的筮例有10次,其中占筮9次、未经占筮而直接援引爻辞1次;公元前600年之后的筮例有12次,其中占筮7次,未经占筮而直接援引卦象或爻辞5次。不举行筮仪而直接援引卦象或卦爻辞进行推理论证、决疑解难,说明《周易》在人们心目中的神秘性逐渐淡化,《周易》智慧及其文化价值开始被人们所认识。

  晚年的儒家创始人孔子,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下萌生对《周易》的阅读兴趣,以致“韦编三绝”。反复研读《周易》之后,孔子感叹道:“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则无大过矣!”孔子曾自称“五十知天命”,但是五十岁以后的十多年时间里还是难免有“大过”,这才有后悔《周易》学晚之叹。孔子读《周易》,不是占筮,而是参悟卦象及卦爻辞蕴含的“义理”;《易传》大致表达了孔子学易之后的体悟。

  孔子注重《周易》义理发掘的研究风气,影响了整个学术界。战国末期的儒家集大成者荀况更明确地主张:“善为《易》者不占”。这就表明,由于孔子的倡导,至战国末期的学术界,已不再将《周易》视为占筮书。

  魏晋时期,玄学兴起。《周易》与《老子》、《庄子》并称“三玄”,成为玄学核心文本。玄学领军人物王弼认为,《周易》是一部“以言明象,以象尽意”的书;他将解读《周易》的方法概括为“得象忘言,得意忘象”。《周易》中的卦爻辞是对卦象爻象的解说,一旦了解了卦象爻象,就应将卦辞爻辞忘掉;卦象爻象中蕴含着事物发生发展的意义,一旦领悟了卦象爻象所蕴之意,就应将卦象爻象忘掉。学习《周易》的最终目的,是“得意”而非“得卦”。经过玄学思潮的洗礼,《周易》的文化价值已超越儒、道诸经。

  到了唐代,太宗皇帝钦命孔子后人、著名经学家孔颖达主编《五经正义》,用来作为科举取士的标准。《周易正义》,赫然位列五经之首。孔颖达认为,古往今来《周易》的注释本虽然不少,“唯魏世王辅嗣之注独冠古今”。孔子后裔“专崇王注”的根本原因,是王弼把《周易》作为哲学书来读,把《周易》作为能帮助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书来解读的缘故。

  《周易》成为科举取士的标准,成为万千学子谋取功名利禄的“统编教材”,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文化的首席代表,它难道还是一本占筮书吗?

《周易》一名有几种不同的解释

  “周”,东汉郑玄《易论》认为“周”是“周普”的意思,即无所不备,周而复始。而唐代孔颖达《周易正义》认为“周”是指岐阳地名,是周朝的代称。有人认为《易经》流行于周朝故称《周易》,亦有人依据《史记》的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认同《易经》是周文王所著。然而在几种较早期的文献,例如《论语》、《庄子》、《左传》却只称《易经》为《易》,“周易”之名最早见于《周礼》;然而《周礼》的年代,学者还有争议。所以,就文献而言,“周”应该是后来加上去。若以《周礼》的系统来看,《三易》的名称皆无朝代名,所以《周易》的“周”解释为“周普”和其它两种占筮书,比较能够相应。然而夏代是否有《连山》、商代是否有《归藏》也都还是问题。两书很可能也是“古史积累说”所言的现象。所以比较肯定的是,《易经》或《周易》原来只称为《易》。

  “易”,也有几种解释:

  1.易由蜥蜴而得名,为一象形字,此说出自许慎《说文解字》;而蜥蜴能够变色,俗称“变色龙”,所以“易”的变易义,为蜥蜴的引申义。

  2.理解西周之“易”,理当以西周礼乐制度的变革为条件。礼指“从容之节”,易即雅乐,都是统治阶级驾驭黎民百姓,维护宗法制度的手段和工具。《周易》保存了西周钟鼓“交响乐”的框架规制,钟鸣鼎食在西周的底层社会是难以想象的。

  3.日月为易,象征阴阳。

  4.日出为易。陈鼓应认为这个意思,也是“干”的本义。

  5.易是占卜之名。

  6.变易、变化的意思,指天下万物是常变的,故此《周易》是教导人面对变易的书。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的,思维反映存在,所以思维也应当是不断变化的,与时俱进的,即天人合一。

  7.交易,亦即阴消阳长、阳长阴消的相互变化。如一般的太极图所显示的一样。

  8.‘易’即是“道”,恒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随着时空变幻,恒常的道不变。

  9.《系辞传》:“生生之谓易”。(生生不息,义似“生命的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体会生命之美、日新又新。)

  在《周礼》“太卜”的记载中,亦有《三易》的说法;《三易》是指《连山》、《归藏》和《周易》,三个不同朝代的占筮书。据说“连山”是夏朝的占筮书,“归藏”是殷商的占筮书,“周易”是周朝的占筮书。

  东汉郑玄的著作《易论》认为“易一名而含三义: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这句话总括了易的三种意思:“简易”、“变易”和“恒常不变”。即是说宇宙的事物存在状能的是:(1)顺乎自然的,表现出易和简两种性质;(2)时时在变易之中;(3)又保持一种恒常。如《诗经》所说“日就月将”或“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日月的运行表现出一种非人为的自然,这是简易;其位置、形状却又时时变化,这是变易;然而总是东方出、西方落这是“不易”。

  而《易经》的“经”是指经典的著作。儒家奉《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为《五经》。如同前文所说,“经”是后来为了尊称这些书,而加上的称呼,原来《五经》只称为《易》、《诗》、《书》、《礼》、《春秋》。

内容

结构

  易经的内容以“卦”组成,共有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层组成,每一层称为“爻”。每一爻以一条长的横线“—”代表阳,称为“阳爻”;或以两条断开的横线“--”代表阴,称为“阴爻”。从最底层数起,总共有六爻,而六爻以不同的阴、阳配搭,形成六十四种不同的组合。

  六爻可以分为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而每一部分的三个“爻”以不同的阴、阳配搭,形成多种不同的组合,称为卦。六爻由下而上解最下为:《初、二、三、四、五及上》,由三爻所生的卦“由上而下”为之(上卦)或“外卦”、在下方为之“下卦”或“内卦”。

  每一卦代表一种状态或过程。

  亦有一个说法为伏羲氏所创先划出三画的爻出来再推出(乾)、(坤)、(震)、(离)、(巽)、(坎)、(艮)、(兑)的卦。

  后人以“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来解释的卦的构成。太极代表一,传统的太极图代表了阴阳互补;一分为二,分开了阴和阳,即是两仪;二分为四,即是四象:太阳、少阳、少阴、太阴;四分为八,即是八卦;两个八卦相叠,即成八八六十四卦。但亦有学者指出历史资料显示,占筮的卦象,最早出现时便已经是六十四卦,反而八卦是后人的诠释。

《周易》入门从认卦开始

  《周易》的入门,首先是要认卦。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些都是简单、基本的道理。太极指的是宇宙,太极生两仪,即阴与阳,这其中包含了一个重要的思想,“独阴不生,孤阳不长”,也就是“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存在分工与合作关系。

  乾卦是阳卦,卦象是天,对应的是坤卦,卦象是地,两者相对,运行方式各自不同。比如天是“自强不息”,地是“厚德载物”,二者的关系是构成宇宙,分工合作,产生万物,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对立统一。同样的,坎卦的卦象是水,离卦的卦象是火,看似水火不容,但二者结合起来,却共同构成现在的生活方式。这象征着世界相生相克、对立统一、互动互补、达到平衡,中国的最高思想太极就是阴阳互补,平衡相宜。

  乾坤两卦的组合,乾下坤上与坤下乾上互相颠倒的关系,就蕴含了哲学道理。乾是天,坤是地,乾是阳,坤是阴,“天上地下”与“地上天下”哪个卦更好?一般人们会认为天在上地在下,但哲学概念上并非如此。天在上地在下为否卦,意指不通,不交往,天与地背道而驰,是非常危险、近于崩溃的状态,万物不生。所以在六十四卦中属凶卦。相反,天在下地在上为泰卦。又如坎卦与离卦的组合,坎上离下,为既济卦,反之则是未济,也就是没有成功。由此可见,《周易》讲究的是如何把阴阳组合,相互产生互补关系,不要产生不平衡、斗争的关系。《周易》通过卦象表现着深刻的道理,而其中的转化过程就考验人们的智慧了。

  “乾、坤、震、艮、离、坎、兑、巽”八卦,分别象征天、地、雷、山、火、水、泽、风等代表自然界的8种物质,从而象征这个世界。现在中国人老说“四大皆空”,“四大皆空”其实是来自印度。印度佛教认为“地水火风”四大都空了,就是世界不存在了。中国传统则说“八大”,“八大”中还有各种联系,组成了一个血缘大家族——“乾坤六子”。乾为父、坤为母,有三男三女。整个宇宙、世界就是“乾坤六子”。乾、坤分别为群阳、群阴之首,震、艮、坎为三子,离、兑、巽为三女。阴阳相交、平等、不断组合后仍然达到阴阳平衡的关系。所谓“阴阳合则生,阴阳离则灭,阴阳错则变,阴阳平则恒”。

  正如学下棋要认识和研究各种棋谱,有自己的战略思想一样,要读懂《周易》中的智慧,就要学习六十四卦,这是《周易》入门所必需的。

八卦

八卦图

  八卦源于中国古代对基本的宇宙生成、相应日月的地球自转(阴阳)关系、农业社会和人生哲学互相结合的观念。

  易经内容有六十四卦,但没有图像。《易传》记录“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故近代考证认为所谓太极即宇宙,两仪指天地,四象就是四季天象;如长日照的夏季称太阳,短日照的冬季称太阴,春是少阳,秋是少阴,而八卦再分三爻,自然是指廿四节气。表面上“太极八卦图”明显是指地球自转一周年而复始。


 王弼周易注》64卦表

994953.png

994954.png

994947.png

994951.png

994952.png

994949.png

994950.png

994948.png

994953.png

994935.png

01
994934.png

11
994933.png

43
994932.png

26 大畜
994931.png

14 大有
994930.png

05
994939.png

34 大壮
994927.png

09 小畜
994954.png

994926.png

12
994925.png

02
994924.png

45
994923.png

23
994922.png

35
994921.png

08
994920.png

16
994942.png

20
994947.png

994944.png

10
994943.png

19
994917.png

58
994916.png

41
994937.png

38
994914.png

60
994913.png

54 归妹
994912.png

61 中孚
994951.png

994940.png

33
994911.png

15
994910.png

31
994909.png

52
994908.png

56
994907.png

39
994906.png

62 小过
994905.png

53
994952.png

994904.png

13 同人
994938.png

36 明夷
994902.png

49
994901.png

22
994900.png

30
994899.png

63 既济
994936.png

55
994897.png

37 家人
994949.png

994895.png

06
994894.png

07
994893.png

47
994945.png

04
994891.png

64 未济
994890.png

29
994889.png

40
994888.png

59
994950.png

994887.png

25 无妄
994886.png

24
994885.png

17
994884.png

27
994883.png

21 噬嗑
994946.png

03
994881.png

51
994880.png

42
994948.png

994879.png

44
994878.png

46
994941.png

28 大过
994876.png

18
994875.png

50
994874.png

48
994873.png

32
994872.png

57


  及至宋朝,有学者认为四象演八卦(方位),八八生成六十四卦,此为伏羲八卦,也叫先天八卦;亦有学者认为八卦应该出自周文王的乾坤学说,他认为先有天地,天地相交而生成万物,天即乾,地即坤,八卦其余六卦皆为其子女:震为长男,坎为中男,艮为少男;巽为长女,离为中女,兑为少女,是为文王八卦,又称后天八卦。八卦符号通常与太极图搭配出现。

  朱熹《周易本义〈卦名次序歌〉》

    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兮噬嗑贲;
    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三十备。
    咸恒遁兮及大壮,晋与明夷家人睽;
    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继;
    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兮中孚至;
    小过既济兼未济,是为下经三十四。

《周易》与占卜

  在浩如烟海的国学典籍中,《周易》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千古奇书。围绕着对这部书的研究形成了一门古老的学问——易学。从远古的洪荒走向无极的未来,生生不息,渊远流长。有关易学方面的书籍主要收集在《四库全书·经部·易类》中。《长夜书香》节目曾经选取了一些基本的易学知识作介绍,引起了很多听众的浓厚兴趣,其中有很多人都不约而同地从《周易》联想到占卜,联想到在街头摆摊算命看相的人,我想请教张老师:《周易》和占卜到底有什么关系?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占卜只是易学研究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易学不等于占卜学;但这个方面很重要,因为它关系到易学的起源;而这种重要性又绝不在于有多少人精通占卜的经验和技巧。能把未知的事物预知得多么准确。按照今本《周易》的体例,《周易》一书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构成,《易传》是对《易经》的注释,其中有10篇文章,又叫《十翼》;《易经》由六十四卦和卦辞爻辞构成。卦辞又叫彖辞,是对六十四卦整体象征意义的注释,爻辞是对每一卦中各爻具体象征意义的注释。所以《周易》的核心内容是六十四卦,说六十四卦起源于占卜,主要有文献学、考古学和民俗学这三个方面的证据。《易传·系辞》详尽地记述了一种占卜的具体方法,所用的工具叫蓍草,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取50根蓍草,从中抽出一根,将剩余的49根任意分成两份,然后按照一个特定的程序数每一份的根数,最后得到的数称为筮数,或为四的偶数倍或为四的奇数倍,前者对应于阴爻,后者对应于阳爻,将这一过程重复六次,便可以得到六十四卦中的一卦。在商周时代的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中,有一些字得不到辨认,著名学者张政烺先生经过研究考证之后认为:这些字记录的都是占卜所得到的筮数,其中的偶数相当于阴爻,奇数相当于阳爻,由三个数排列组成的符号相当于八卦,六个数组成的符号相当于六十四卦。张先生的这一研究结果曾经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先后在国内和国际公开发表,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此外,在四川凉山的彝族聚居地区,至今仍流行着一种民间风俗,称为雷夫孜,也是一种占卜行为,所用的工具是细竹或草秆,将一定数量的细竹或草秆握于左手,然后用右手任意分去一部分,再数左手剩余的数量,将这一过程重复三次,把每次得到的余数按先后顺序排列,其中奇、偶数的排列顺序共有八种可能的形式,如果把偶数换成阴爻,把奇数换成阳爻,这八种形式就是八卦。由于这一地区交通闭塞,较少受到外界变化的影响,使这种占卜风俗能够世代相传一直保存到今天。可以想象,在几千年前,类似的占卜行为可能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

  除了占卜以外,在《易传》当中还记载了一些六十四卦的其他起源。比如说伏羲画卦,圣人观河图、洛书而画卦,是否与占卜的起源相矛盾呢?

  这个问题更复杂。关于伏羲画卦,在《史记·三皇本纪》和《汉书·艺文志》当中也都有记载,也可以作为卦象起源的一种理论。至于圣人观河图、洛书而画卦的观点,则更是众说纷纭。有关河图的记载最初始于《尚书·顾命》。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当时的中国正处在西周王朝的鼎盛时期,周成王姬诵驾崩,周康王姬钊继位,在继位的仪式上,摆放着一系列象征姬姓家族权威、尊严的祥瑞之物,河图就是其中之一,到了后来孔子写春秋的那个时代,周王朝已经礼崩乐坏,孔子抱怨说:“河不出图,凤鸟不至”。河图与周王朝的兴衰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它具体是什么材料、什么形式?是玉石还是青铜?是一本书还是一种造型图案?《尚书》并没有说明,而《易传》则把河图连同洛书与八卦的起源联系在一起,认为圣人观河洛而画卦。这便铸就了易学史上一个疑传千古的谜。从汉代到宋代,再到清代以至于当代,始终有人不断提出各种观点学说来解释河图洛书同《周易》的关系,不同的史料系统支撑着不同的观点结论,甚至是相互矛盾的结论,这种现象一方面给学易者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障碍,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学术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对于同一问题存在不同的解释,更有利于后来者从中发现新的东西。

  古人为什么要占卜?他们的占卜行为与现代人的算命看相有什么异同?

  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人都需要去认识未知的事物和把握未来的变化。占卜作为人的感知能力的扩展和延伸,在人和外在世界之间建立了一条信息通道,它能够满足人认识未知和把握未来的需要,就像机械工具是人类体力的延伸,电脑是人类脑力的延伸一样。现代社会的资讯爆炸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很多方便快捷又丰富多彩的资讯来源,你可以坐在电视机前看看天气预报,就能了解明天的天气变化,打开车里的收音机,就可以听到前方的路况信息,这比占卜更方便,更准确。如果再选择占卜的方式来把握未知的事物,那就未必明智了,更何况在街头摆摊的算命看相者中,江湖骗子不乏其人。

  既然如此,为什么占卜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占有广阔的市场呢?

  因为现代生活多竞争、多变化、快节奏的特点使人经常感到紧张疲惫,再加上都市生活环境的拥挤、喧闹更加剧了人的身心的紧张和焦虑,于是有些人便选择了占卜的方式来预知未来,以缓解紧张并求得内心的安宁。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人的占卜行为同古人有本质的区别,古人占卜时的心态比现代人要自然得多,平和得多。在夏商周的时代,占卜构成了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没有发达的工具,也没有先进的仪器设备,人完全凭借自身的感知能力在占卜的过程中与天地万物对话,占卜的结果把人同未知的世界连接起来,人从中得到启示并获得族人的认同,从而统一了群体的意志和行为。根据《周礼·春官》记载,掌管占卜事物并从事占卜行为的专职官员称为太卜,占卜的具体方法分为“龟卜”和“占筮”两大类,“占筮”与植物关系比较密切,类似于《易传》中所记载的数蓍草根数的方法。而“龟卜”则与动物的关系比较密切,一般选用乌龟壳或其他动物的骨头,在上面钻一个孔,吊在火上烘烤,龟骨受热会发出声响并产生裂纹,有的学者认为,“卜”字就是一个象声词,它所描述的就是龟骨受热产生裂纹时发出的声音,人们就以这种声音来描述整个占卜行为,所以称为“龟卜”。“龟卜”所产生的裂纹称为“兆”,兆的具体形状分为“玉兆”、“瓦兆”和“原兆”三大类,每一大类中又分为120种,对每一种兆的象征意义都有10条文字解释,称为繇,也就是卜辞。在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大都属于卜辞的范畴。

  据记载古人有时对同一件事物同时进行“龟卜”和“占筮”,如果得到的结果不一致怎么办?

  那就要进行比较取舍;如果结果一致,则认为比较吉祥,如果根据这种一致的结果所制定的决策能得到全体族人的共同拥护,这种局面称为“大同”,是最理想的。在古人看来,占卜的结果所体现的是天的意志和启示,人要顺天而行,就能得到同类的响应,自然就会安宁、祥和、恒久。在六十四卦中有一个象征“大同”的卦象叫 “同人”,上卦为乾象征天、下卦为离象征火,《易传》将其象征意义解释为:“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嗅如兰。”以上天的意志团结全体族人,相亲相爱,同心同德,普天下将不再有黑暗,到处是一片光明。大同的理想对后世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产生过很深远的影响。子路曾经对孔子说:我的理想就是把我坐的车同天下的兄弟姐妹共同拥有和分享。诗圣杜甫面对狂风暴雨吟出了千古绝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宋代的范仲淹登岳阳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近代中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曾经用“大同”来描绘他的革命理想。

  六十四卦起源于占卜,但又不局限于占卜。卦的象征意义、卦的价值内涵已经超越了占卜本身而对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作为现代人我们怎样理解六十四卦呢?

  编修《四库全书》的清代学者们曾经对四库中的每一本书都作了一个总体上的概括说明,称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其中回顾了经部易类图书的发展演变过程: “《左传》所记诸占,盖犹太卜之遗法。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也;一变而为京焦,入于礻几祥;再变而为陈邵,务穷造化,易遂不切于民用。王弼尽黜象数,说以老庄;一变而为胡瑗、程子,始阐明儒理;再变而为李光、杨万里,又参证史事,《易》遂日启其论端。此两派六宗,已互相攻驳。又《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而好《易》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说愈繁。”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先秦时代是易学的发生阶段,易与占卜的关系比较密切,《左传》中所记载的占卜事件反映了易学对人的现实生活的直接影响。从汉代以后,易学开始发生一些根本性的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卦象符号本身的结构特点。通过占筮的方法来求卦,每次得到的筮数都有两种可能,或为奇数,记为阳爻  ;或为偶数,记为阴爻 。由六个筮数的有序排列构成的卦象则相当于阴阳爻这两个基本符号在纵向上重复排列六次所呈现的组合形态,其中包含着复杂的数理逻辑。由两个基本符号重复排列N次,可以形成2N种组合形态,当N分别取0、1、2、3、6时,可以得到相应的组合形态个数,依次为1、2、4、8、64。《易传·系辞》对卦象结构特点的注释与此相通:“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大业。”从太极经两仪四象到八卦和六十四卦,恰好体现了阴、阳爻重复排列次数的递增,当排列次数增到6时,26=64,组合形态的总数达到64,即六十四卦。

  据说当代微机中使用的二进制与《周易》有关,是这样吗?

  如果把卦中的阴爻替换成0,把阳爻替换成1,那么64卦可以表现为一个二进制数列,与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创立的二进制相吻合。早在1685年,法国传教士白晋受国王派遣来到中国,他在向中国人传播耶稣教的同时,也开始学习并研究《周易》,他把“易学”视为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一样合理完美的哲学。1697年,他回到巴黎作了一次关于《周易》的讲演并会见了莱布尼茨。此后二人开始通信,不断探讨数学和哲学问题。白晋于1701年11月4日给莱氏的信中向他展示了六十四卦的圆图和方图,莱氏对其中卦的排列顺序加以仔细研究,发现与他在1679年发明的二进制算术是吻合无间的。白晋的这封信至今仍保存在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法文编号为17240。

  既然六十四卦与二进制相通,那么是否可以说:六十四卦就是中国古代的二进制,而二进制就是近代西方的六十四卦呢?

  这种说法未免太狭隘了。六十四卦和二进制作为两种不同的文化形态,分别产生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但其中都包含着相同的数理逻辑;体现了人类文明反映宇宙秩序的统一性。生活在不同时空里的人以各自的生命存在反映着相同的宇宙秩序。产生于不同时空中的不同文化形态,彼此之间相通、相似,那是完全正常合理的现象。人类的文明已经进入太空时代,让我们站在宇宙空间看地球,看历史,看文化,看生命,已经存在的和将要存在的一切文明成就都是全体人类的共同财富,文明属于宇宙,生命属于宇宙。

  如果说卦象中的数理逻辑具有普遍的文化意义,那么它对易学的发展演变产生了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

  中国历史进入汉代以后,很快出现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局面,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学说成为官方的意识形态,《周易》作为儒家经典位居六经之首,受到空前重视。汉代的易学家比较注重卦象符号的结构特点,从初爻至上爻的六个爻位表现为一个数的序列,1、3、5为奇数位,2、4、6为偶数位,爻的阴阳属性与位的奇偶性便有一种配合关系,这种配合关系的变化可以造成不同的卦象符号之间相互转化,所以,汉代的易学称为象数易学。卦的象征意义已经不再局限于一时一地的具体事物,而扩展到一个比较宏大的时空范围。天象、时序以及人世间比较大的灾变都与卦象及卦的排列顺序之间建立了对应关系。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五行学说也被纳入了这种对应关系。

  除了以上的这些变化以外,汉代的易学有没有同先秦时代保持一致的东西?就像“四库总目提要”中所说的“汉儒言象数,去古未远”。

  也有。那就是“阳奇阴偶”的对应关系,筮数中的偶数对应于阴爻,奇数对应于阳爻,作为一种规则,在汉代又有所发展。比如:汉代的易学家认为,阴爻处在偶数位,阳爻处在奇数位,是比较和谐、吉祥的卦象。阳奇阴偶作为一种规则,也被以后的易学家继承和发展。

  魏晋时代的玄学家王弼对《周易》的注解表现出重义理、轻象数的特点,他提出“得意忘象,得象忘言”,认为卦象的文字注解都是义理的载体,只有超越“象”和“言”,才能得其“意”。这大概就是“总目提要”所讲的“王弼说以老庄”吧?

  是的。记得西方有一位宗教哲学家说过:“语言就是一架用过以后必须扔掉的梯子。”他与王弼的思想很相似。语言和文字本来是人类借以抵达认识真谛的媒介,而人类经常被媒介本身所困扰,以至于远离了认识的真谛。《周易》作为一部经典著作同时被儒家和道家重视和研究。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对各家的易学成就进行总结,注疏修订为《周易正义》,成为流传较广并对后世影响较深的一种版本。唐代以后的易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宋代开始,陆续出现了一些新的解易学派,如陈抟、邵雍、程子等人,他们提出新的概念、新的思维方式,其学术风格一直持续到明代和清代。这一时期的易学已经远离了占卜,而上升为关于宇宙人生的哲学。著名学者朱伯崑先生曾经在《易学哲学史》一书中对《周易》的哲学价值作了很高的概括,他说:“中国人的理性思维在同西方哲学接触以前,主要是通过对《周易》的研究而得到锻炼和提高的,这是中国文化的骄傲。”

《周易》的意义

  《周易》记录了古人对现实存在的观察和描绘。《系辞上传》的开篇词让我们设身处地地想象到上古先民的眼前状态:在他们眼前展现出的是辽阔的苍穹和无边的大地,或丽日经天,或风云色变,形态各异的山川大泽以及生存于其间的各种生物……

  《易经》的文字简略古奥,但我们仍然可见其中大量对生存环境———各种自然现象,和生存本身———生产生活、社会生活乃至家庭生活的记述。我们不禁对古人恢宏的视野和博大的胸襟感到震惊!他们正如《贲·彖传》所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或许有人认为,《周易》记录了古人对存在的观察和描绘,这一结论未免太简单。其实不然,因为这是《周易》万古长青的奥秘!在人类的思想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一座宏伟的理论大厦,无论它的建构多么精美,逻辑推理多么严密,当它的大前提被推翻之后,整个理论大厦便轰然倒塌,成为一片断墙残垣,仅供后人凭吊。而《周易》却是推不倒的,因为它的基础不是虚构的命题,而是坚固无比的存在本身,所以它永远耸立着,向后人昭示着。

  《周易》是对存在的描绘,用《系辞下传》的话来说就是:“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也就说《周易》各卦是一个个关于存在的模型、图式,而六十四卦汇集成为整个宇宙的模型。这一点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知道,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是研究“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用大众都能听懂的话来说就是,真理为什么普遍必然有效,放之四海而皆准?康德指出归纳法是不完全的,它不能穷尽所有的事物;演绎法的结论包含在大前提之中,它不能给我们带来新的知识。由此看来,这真是一个困扰人类的难题!而《易传》却认为易理是颠扑不破、放之四海皆准的,《系辞上传》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从这些话中我们看出其自豪之情溢于言表,那么《周易》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呢?《周易》用的是模型,从形式逻辑上来说就是类比法。类比法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它不须穷尽一切,而又能产生新的结论,归纳法、演绎法不能解决的问题,类比法或许能。即便到此为止,《周易》已经很伟大了,因为它为人类解决“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这类难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式。然而这对《周易》来说还不是最根本性的问题,因为《周易》并不是简单的类比法,它有着自己的逻辑,因为它难以用西方逻辑归类,故学者称其为易学逻辑。易学逻辑人类对世界的感知并不是简单的,感知伴随着知性结构的确立,否则人类所认识的世界就是一片混乱,天是地,地是天,山是水,水是山,或光怪陆离,或混沌怪诞。同样,《周易》对存在的摹写、描绘也不是简单的。首先它存在着一个分类的问题,也就是上文提到过的《系辞上传》所说的“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存在是无限的,而《周易》只有六十四卦,那么就必然产生了哪一卦代表哪一类事物的问题。《说卦传》列举了八经卦所象征的一些事物,其中有些可以被我们所理解,而有些在现代人看来完全是风牛马不相及,不属于同类事物。《周易》卦象的分类到底遵循着什么原则?值得深入研究。要么是古人的知性结构尚未确立,思想混乱;要么是《周易》揭示了某种隐秘的统一场的内在逻辑。

  从每一卦的内部来说,《周易》也不是卜筮资料的简单汇集,正如《春秋》有微言大义一样,爻辞的内容也有自己的逻辑。《系辞下传》曾总结了一些爻辞的规律:“初辞拟之,卒成之终”,“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二多誉,四多惧,近也”,“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也就是说,初爻说的是某一事情的最初情形和人的初衷,上爻说的是事物发展的最终结局。在《周易》中,超越于某一事物之外,或发展为事物的反面,亦属于典型的结果。第二、四爻同处阴位,有助理之功,但二爻居下卦之中位,远离第五爻君位,所以多得赞誉;四爻近君位,故多恐惧。三与五皆为阳位,但三处于下卦之极,乃诸侯之位,故多凶险;而五处于上卦之中位,乃是君位,刚毅中正,故多能建功立业。爻与爻位以及两爻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如是否得中、得正,以及比、应、承、乘的关系,其中的含义又依各卦的基本意义而产生进一步的变化。

  让我们再放眼整个六十四卦,其中的逻辑关系就更为复杂。汉易象数学创立了阴阳二气说、五行说、八宫卦说、九宫说、十二辟卦说、纳甲说、卦变说、卦气说、方位说、爻辰说、飞伏说、升降说、旁通说、互体说等等,构筑了一座宏伟精美、令人眩目的象数学大厦。其中有些说法在《周易》中就可见端倪,有些说法则是依理推演。

  从某种意义上讲,易学类似于围棋。试想,当尧帝发明围棋,用以教育不肖子丹朱之时,他是否已经知道围棋在后世的一切发展变化?这个问题属于神性思维,可惜我们只是人,不是神,我们只知道现在的围棋艺术已与古时有很大不同,并且必将不断地发展。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现在的围棋仍然是围棋!它在本质上与古时没有什么不同,因为它是依据棋理的规律而变化的。同样,易学研究也应如此,我们必须恢复、揭示《周易》的历史真实,遵循其逻辑规律。独立发明是一项有益的智力活动,但与《周易》无关,可能也比不上古人的智慧,要牢记《周易》是对存在的摹写、描绘,只有最真实的,才是最深奥的。生命启示录

  《周易》的意义有很多,但有一方面不能不提及,就是《周易》经传中都有很多关于品德修养的内容。尽管古史辨易学指出、纠正了经学解易的泛道德化倾向,但这些内容仍然是一个事实。

  例如,《易经》的《谦》卦赞美了谦虚的品德,《无妄》卦反对邪妄之行。《恒》九三爻辞云:“不恒其德,或承其羞。”也就是说,人若不坚守道德,就可能落到羞耻的困境。《涣》九三爻辞云“涣其躬”,是以洗浴比喻增进品德;九四爻辞云“涣其群”,是进一步比喻以优秀的品德教育广大人民,相当于《尚书·康诰》中的“作新民”。从“涣其躬”到“涣其群”,也就是儒家修、齐、治、平的思想路线。《既济》九五爻辞云“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意思是说品德的重要性远远超过祭祀,品德才是生命的本质,它与人类的境遇有着直接的关系。

  《易传》中品德修养的内容更是俯拾皆是,《乾》、《坤》两卦的《大象传》所言“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更是为大家耳熟能详。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大象传》用“君子以”的句式,将某种自然现象与品德修养联系起来,也就是说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统一起来。

  中西方思想哲学的特点有很大不同,西方哲学逻辑严谨,这与古希腊、罗马时期哲学家之间的辩论风气有关,所谓辩证法,原先不过是辩论的方法而已。中国的圣贤们却很少辩论,战国时期的孟子,为反对异端,不得已而辩之,结果落下好辩之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形象。那么中国的圣贤干什么呢?他们通过不断地增进品德修养,使生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大有·大象传》中“顺天休命”的“休”字,乃是美善之意,这里用作动词,意即使生命变得更加美好。因而他们能够提挈天地,把握阴阳。他们的精神纯粹专一,对事物及其变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

  现代人追求的是智力,古代圣贤追求的是智慧。智慧和智力有着本质的不同,智慧是一种更加综合性的东西,它与品德有着直接关系。西方学者喜欢将中国古代思想称之为东方神秘主义,若能深入了解,其实也不神秘。试举一例:若一超强大国征服一弱小国家,双方实力相差不可以道里计,若以智力计算,其结论不言而喻。但若在圣贤看来或许不是如此,道义的力量是强大的,失德的一方终究会陷入困境。这种对命运的洞察和把握看似神秘,其实也简单。《周易》是简单平实的,同时也是玄奥精深的。

参见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