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天皇”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   '''裕仁天皇'''(汉语拼音:Yurentianhuang;英语:Hirohito,1901~1989),日本第一百二十四代天皇(1926~1989)。生于1...”为内容创建页面)
 
 
(未显示1个用户的33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
  '''昭和天皇'''(英语:Emperor Shōwa,1901年4月29日~1989年1月7日),名讳'''裕仁'''(平文式罗马字:Hirohito),第124代[[日本]][[天皇]],是[[大正天皇]]和贞明皇后的长子。1912年7月30日明治天皇驾崩,其存活至成年的独子大正天皇继位,裕仁成为日本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1921年裕仁出访欧洲,同年冬因大正天皇身体状况不佳而出任摄政。1924年裕仁迎娶久弥宫良子女王(即香淳皇后)。1926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驾崩,裕仁继位,改元[[昭和]],1928年裕仁在[[京都府]][[京都市]]举行即位典礼。
  
  '''裕仁天皇'''([[汉语拼音]]:Yurentianhuang;[[英语]]:Hirohito,1901~1989),[[日本]]第一百二十四代天皇(1926~1989)。生于1901年4月29日,卒于1989年1月7日。1921年访欧,为日本第一个出国访问的皇储。同年冬任摄政。1926年12月25日即位,改元昭和。日本旧宪法赋予他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实际上只是批准大臣和顾问所制定的政策。1945年日本即将战败时主和,8月15日亲自广播,宣布接受波茨坦宣言。根据[[美国]]占领当局起草的新宪法,日本成为君主立宪国家。自此,他开始经常在公共场合露面,并准许出版有关他私人和家庭生活的照片和文章。
+
  在位初期日本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从而挑起侵华战争。1933年日本退出[[国际联盟]],翌年又退出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和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从而摆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束缚。1935年日本陆军少壮派发动推翻文官内阁的五一五事件,以及1936年日本陆军统制派平定军中皇道派发动的二二六事件,使日本军部对该国政治的掌控极度增强。1936年日本与[[纳粹德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翌年[[法西斯意大利 (1922年-1943年)|法西斯意大利]]入约),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初现端倪。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并迅速侵占中国东部。1940年日本与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签订三国同盟条约,法西斯轴心国集团核心力量完成绑定。1941年日本发动珍珠港事件以后又迅速侵占[[东南亚]],全面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亚太战场战事,引发美英澳等国在亚太参战的同时促成了[[同盟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
  
+
  1942年中途岛战役日本败于[[美国]],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亚太战场主动权从日本转向美国,此后美国逐渐逼近日本本土。1945年8月日本更是被美苏两面夹击,8月15日裕仁被迫亲自广播宣布停战并接受波茨坦宣言,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从此日本除其本土驻扎美军以外,更丧失自[[明治维新]]以来扩展的几乎全部殖民地,[[库页岛]]50°N以南部分以及[[千岛群岛]]均划归[[苏联]],[[朝鲜半岛]]沿38°N由美苏南北分区占领,[[台湾]]和[[澎湖列岛]]回归中国,日本在太平洋的其它殖民地由美国托管,其中只有[[琉球群岛]]北部的萨南群岛于1953年、[[小笠原群岛]]于1968年、琉球群岛南部于1972年交回日本管治,但仍保有美军基地。1946年裕仁发表人间宣言,否定了天皇的神性。1947年[[日本国宪法]]确立[[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天皇成为仅具象征意义的虚君。1989年1月7日裕仁驾崩,其长子[[明仁]]继位,翌日改元[[平成]],随即裕仁获得昭和天皇这一追号,2月24日裕仁得以享受日本国葬。
  
 
+
[[Category:日本国家元首]]
[[Category:中文词典]]
+
[[Category:20世纪日本男性政治人物]]
[[Category:Y音词条]]
+

2023年11月28日 (二) 05:22的最后版本

  昭和天皇(英语:Emperor Shōwa,1901年4月29日~1989年1月7日),名讳裕仁(平文式罗马字:Hirohito),第124代日本天皇,是大正天皇和贞明皇后的长子。1912年7月30日明治天皇驾崩,其存活至成年的独子大正天皇继位,裕仁成为日本皇位第一顺位继承人。1921年裕仁出访欧洲,同年冬因大正天皇身体状况不佳而出任摄政。1924年裕仁迎娶久弥宫良子女王(即香淳皇后)。1926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驾崩,裕仁继位,改元昭和,1928年裕仁在京都府京都市举行即位典礼。

  在位初期日本于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从而挑起侵华战争。1933年日本退出国际联盟,翌年又退出1922年华盛顿海军条约和1930年伦敦海军条约,从而摆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束缚。1935年日本陆军少壮派发动推翻文官内阁的五一五事件,以及1936年日本陆军统制派平定军中皇道派发动的二二六事件,使日本军部对该国政治的掌控极度增强。1936年日本与纳粹德国签订反共产国际协定(翌年法西斯意大利入约),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初现端倪。1937年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侵华并迅速侵占中国东部。1940年日本与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签订三国同盟条约,法西斯轴心国集团核心力量完成绑定。1941年日本发动珍珠港事件以后又迅速侵占东南亚,全面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亚太战场战事,引发美英澳等国在亚太参战的同时促成了反法西斯同盟的成立。

  1942年中途岛战役日本败于美国,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亚太战场主动权从日本转向美国,此后美国逐渐逼近日本本土。1945年8月日本更是被美苏两面夹击,8月15日裕仁被迫亲自广播宣布停战并接受波茨坦宣言,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从此日本除其本土驻扎美军以外,更丧失自明治维新以来扩展的几乎全部殖民地,库页岛50°N以南部分以及千岛群岛均划归苏联朝鲜半岛沿38°N由美苏南北分区占领,台湾澎湖列岛回归中国,日本在太平洋的其它殖民地由美国托管,其中只有琉球群岛北部的萨南群岛于1953年、小笠原群岛于1968年、琉球群岛南部于1972年交回日本管治,但仍保有美军基地。1946年裕仁发表人间宣言,否定了天皇的神性。1947年日本国宪法确立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天皇成为仅具象征意义的虚君。1989年1月7日裕仁驾崩,其长子明仁继位,翌日改元平成,随即裕仁获得昭和天皇这一追号,2月24日裕仁得以享受日本国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