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苁”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class="wikitable" width=100%  
 
{|class="wikitable" width=100%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C6E2FF"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C6E2FF"  
| rowspan = 3 | <div style="font-size: 300%;">苁</div>
+
| rowspan = 3 | <span style="font-size: 300%;">苁</span><span style="font-size: 220%;">([[蓯]])</span>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F0FFFF"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F0FFFF"
 
| 拼音:cōng
 
| 拼音:cōng
第10行: 第10行:
 
|}
 
|}
  
== 苁 cōng ==
+
== 苁([[蓯]]) cōng ==
  
  [苁蓉](cōnɡ rónɡ)草苁蓉和肉苁蓉的统称。均为一年生寄生草本植物,可做药材。
+
#[苁蓉] cōnɡrónɡ 别称大芸,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管状花目列当科下面一系列寄生植物的总称,种类有肉苁蓉、沙苁蓉、石苁蓉、草苁蓉。普遍可入药,具有通肾阳补肾虚、润肠治便秘等功效。有“沙漠人参”之美誉。李时珍于《本草纲目》中写到:“大芸与羊肉煮食,可治“五为七伤”,腹中寒热病,强阴益精髓,以其温而能润、滑而不泻、常补不峻、峻而精血、兴阳助人。”在中国盛产于内蒙古阿拉善盟。
  
 
== 《康熙字典》释义 ==
 
== 《康熙字典》释义 ==
第29行: 第29行:
 
'''汉字检索:'''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笔画检字表(1—8画)|1—8画]],[[笔画检字表(9—13画)|9—13画]],[[笔画检字表(14—16画)|14—16画]],[[笔画检字表(17—48画)|17—48画]])<br>
 
+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一级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二级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三级字表]])<br>
  >>> 返回 [[中文字典词典|'''中文字典''' 首页]]
+
  ·返回 [[中文字典词典|'''中文字典''' 首页]]
  
 
[[Category:中文字典]]
 
[[Category:中文字典]]

2015年4月7日 (二) 17:43的版本

()
拼音:cōng 部首:艹 总笔画:7 部外笔画:4 结构:上下 常用字表 拼音检字表
注音:ㄘㄨㄥ 造字法:形声字 输入法:〔王码〕AWWU 输入法:〔万能〕AWWU 倉頡:TOO 通用字表 部首检字表

苁() cōng

  1. [苁蓉] cōnɡrónɡ 别称大芸,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管状花目列当科下面一系列寄生植物的总称,种类有肉苁蓉、沙苁蓉、石苁蓉、草苁蓉。普遍可入药,具有通肾阳补肾虚、润肠治便秘等功效。有“沙漠人参”之美誉。李时珍于《本草纲目》中写到:“大芸与羊肉煮食,可治“五为七伤”,腹中寒热病,强阴益精髓,以其温而能润、滑而不泻、常补不峻、峻而精血、兴阳助人。”在中国盛产于内蒙古阿拉善盟。

《康熙字典》释义

  【申集上】【艸字部】

  【玉篇】與從同。註詳彳部八畫。   (蓯)【唐韻】作孔切【集韻】祖動切,𠀤音總。菶蓯,草貌。又【韻會】草名。【爾雅·釋草】須葑蓯。 又【廣韻】草貌。 又【集韻】七恭切,音鏦。【類篇】肉蓯蓉,藥名。 又荀勇切,音竦。𧘂蓯,相入貌。【史記·司馬相如傳】騷擾𧘂蓯。

首字为“苁”的词语

  苁蓉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1—8画9—13画14—16画17—48画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二级字表三级字表
  ·返回 中文字典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