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class="wikitable" width=100%  
 
{|class="wikitable" width=100%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C6E2FF"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C6E2FF"  
| rowspan = 3 | <div style="font-size: 300%;">烫</div>
+
| rowspan = 3 | <span style="font-size: 300%;">烫</span><span style="font-size: 220%;">([[燙]])</span>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F0FFFF"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F0FFFF"
| 拼音:tàng
+
| 拼音:tànɡ
 
|| 部首:火|| 总笔画:10  || 部外笔画:6 || 结构:上下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常用字表]] ||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拼音检字表]]
 
|| 部首:火|| 总笔画:10  || 部外笔画:6 || 结构:上下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常用字表]] ||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拼音检字表]]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F0FFFF"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F0FFFF"
第10行: 第10行:
 
|}
 
|}
  
==烫 tàng ==
+
==烫([[燙]]) tànɡ ==
  
#用高温使物体温度升高或起变化:烫发丨烫花。
+
#以热水温物:烫酒。
#温度高,皮肤接触高温感觉疼痛:烫伤丨烫手。
+
#被火或高温灼痛或灼伤:烫伤丨烫了泡儿。
 +
#用熨斗使衣服变得平整:烫衣服丨烫焦了丨烫平。
 +
#用高温使物体温度升高或起变化:烫花丨烫金。
 +
特指“烫发(fā)”:电烫丨冷烫。
  
 
== 《康熙字典》释义 ==
 
== 《康熙字典》释义 ==
第31行: 第34行:
 
'''汉字检索:'''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笔画检字表(1—8画)|1—8画]],[[笔画检字表(9—13画)|9—13画]],[[笔画检字表(14—16画)|14—16画]],[[笔画检字表(17—48画)|17—48画]])<br>
 
+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一级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二级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三级字表]])<br>
  >>> 返回 [[中文字典词典|'''中文字典''' 首页]]
+
  ·返回 [[中文字典词典|'''中文字典''' 首页]]
  
 
[[Category:中文字典]]
 
[[Category:中文字典]]

2015年7月9日 (四) 17:51的版本

()
拼音:tànɡ 部首:火 总笔画:10 部外笔画:6 结构:上下 常用字表 拼音检字表
注音:ㄊㄤˋ 造字法:会意兼形声字 输入法:〔王码〕INRO 输入法:〔万能〕INRO 倉頡:XEHF 通用字表 部首检字表

烫() tànɡ

  1. 以热水温物:烫酒。
  2. 被火或高温灼痛或灼伤:烫伤丨烫了泡儿。
  3. 用熨斗使衣服变得平整:烫衣服丨烫焦了丨烫平。
  4. 用高温使物体温度升高或起变化:烫花丨烫金。

特指“烫发(fā)”:电烫丨冷烫。

《康熙字典》释义

  【巳集中】【火字部】

  【字彙】徒浪切,音宕。【篇海】盪,滌盪也。出《釋典》。 又【篇海】徒郞切,音唐。義同。

  考證:〔【篇海】從郞切,音唐。〕 謹按從郞切不音唐。謹照原文改徒郞切。

首字为“烫”的词语

  烫斗  烫发  烫花  烫剪  烫金  烫面  烫热  烫伤  烫手  烫头  烫洗  烫印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1—8画9—13画14—16画17—48画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二级字表三级字表
  ·返回 中文字典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