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目”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  '''单孔目'''(汉语拼音:Dɑnkongmu;英语:Monotremata),哺乳纲原兽亚纲的一目,为最原始的卵生类群。   泌尿...”为内容创建页面)
 
(已恢复46.161.9.51讨论)的编辑至富甲一方的最后一个修订版本)
 
(未显示3个用户的9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单孔目'''[[汉语拼音]]:Dɑnkongmu;[[英语]]:Monotremata),哺乳纲原兽亚纲的一目,为最原始的卵生类群。
+
:{|cellspacing="0" width=280px style="padding:0.1em;both;float:right;margin:1px 1px 0.5em 0.5em;border:#5CACEE 1px solid;background:#F5FFFA" class="editsection"
 +
|align=center|'''[[生物分类学|科学分类]]'''
 +
|-
 +
|-
 +
|
 +
:域:[[真核域]] Eukarya
 +
:界:[[动物界]] Animalia
 +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哺乳纲]] Mammalia
 +
::亚纲:[[原兽亚纲]] Prototheria
 +
:::目:单孔目 Monotremata
 +
|}
  
  泌尿、生殖和消化管道末端都通入泄殖腔,共同开口于外;卵壳为革质,幼仔吻端有一卵齿用以顶破卵壳;成体无牙齿,喙上覆有富于感觉的皮肤,头骨光滑,骨缝消失,踝部有毒距。
+
[[文件:90915.jpg|right|thumb|280px|原兽亚纲:针鼹 Tachygolssus aculeatus]]
 +
[[文件:90914.jpg|right|thumb|280px|原兽亚纲:原鼹 Zaglossus bruijnii]]
  
  共2科3属6种,包括针鼹和鸭嘴兽等。仅分布于大洋洲。
+
  '''单孔目'''([[汉语拼音]]:Dankongmu;[[英语]]:Monotremata),[[哺乳纲]]动物中[[原兽亚纲]]的仅有的一目。有2科3属5种,只分布在[[大洋洲]]地区,主要在[[澳大利亚]]东部及[[塔斯曼尼亚]]生活,是一群卵生哺乳类。历史上曾存在另外两个科,但都已灭绝。
  
  单孔目与其他哺乳动物一样,体表被毛,雌兽有乳腺,以乳汁哺育幼仔,心脏分两心房和两心室,能保持体温在32℃左右,脑较大,并有较发达的皮质部,下颌由单块齿骨构成,中耳具3块听骨。但是又与爬行动物一样,肩带具乌喙骨、上乌喙骨和间锁骨,组成腰带的坐骨、肠骨和耻骨不愈合并有上耻骨;采取爬行动物的站立姿态,肋骨和椎骨的结构是爬行动物式的。
+
  现存的单孔目动物有以下两科:[[鸭嘴兽科]](Ornithorhynchidae)及[[针鼹科]](Tachyglossidae),它们都是澳大利亚的象征动物。
  
[[Category:中文词典]]
+
== 特征 ==
[[Category:D音词条]]
+
 
 +
  单孔目动物与其他哺乳类动物一样都是[[恒温动物]]。早期的研究指出单孔目动物在控制体温上并未完全发展,但最近的研究却指它们在不同的环境下仍能维持体温。这是由于单孔目动物会维持一个较其他哺乳动物低的体温(约32℃),而一般作为研究对象的[[澳洲针鼹]]只会在活跃时才维持正常的体温。因此,动物学家凭着这个特征而推断出单孔目动物的进化史。他们应该是于[[三叠纪]]期间从其他的[[哺乳动物]]中分化出来。他们是现存[[哺乳纲]]动物当中最原始的一群。
 +
 
 +
  单孔目动物的最大特征,正如其名所指,是它们没有分开的尿道、肛门及产道,而是由统一的泄殖腔代替。与这样相似的结构可以在[[爬行动物]]中找到。
 +
 
 +
  单孔目动物与爬行动物及[[鸟类]]一样,是单靠产卵来繁殖下一代的生物。它们会把蛋保存在母亲的育儿袋内,由母亲给予养份及以它的体温孵化出来。但孵化出来的幼兽与其他哺乳类动物一样,由母乳养育而大。由于没有明显的乳头,幼兽会自行寻找母亲的乳腺吸食乳汁。一般的单孔目动物都较长寿,所以生殖率相应较低,而喂养幼兽的时间则较长。
 +
 
 +
  身体表面上由毛发所包围,成年的单孔目动物却没有牙齿,从[[化石]]及现今的[[鸭嘴兽]]都是有着“磨楔式”的喙。与其他哺乳动物不同的是,它的下颚是单块齿骨构成,而把声音传至内耳的细小的骨头则在下颚之上。中耳骨由三组骨组成,耳孔在下颚的底部,没有外耳。在它们的肩胛骨中,有着其他哺乳动物所没有的间锁骨。足部的运动则像爬行动物般是在身体两旁,而非在身体的下方。脚跟部位有着刺,雄性的鸭嘴兽会在这些刺分泌毒素,称为毒距,而在澳洲针鼹中则已失去效用。
 +
 
 +
== 分类 ==
 +
 
 +
  现存单孔目的物种都是栖息在澳大利亚及新几内亚等地区,在新南威尔士就曾发现约1亿1千万年前的下颚化石碎片。这些碎片是现时发现最古旧的化石,是属于一种已灭绝的动物硬齿鸭嘴兽(Steropodon galmani),而Kollikodon、Teinolophos及Obdurodon的化石亦相继被发现。于1991年,在南阿根廷发现了一块约6千万年的鸭嘴兽牙齿。
 +
 
 +
=== 现存物种 ===
 +
 
 +
*鸭嘴兽科(Ornithorhynchidae)
 +
**鸭嘴兽属(Ornithorhynchus)
 +
***鸭嘴兽(Ornithorhyncus anatinus)
 +
*针鼹科(Tachyglossidae)
 +
**针鼹属(Tachyglossus)
 +
***澳洲针鼹(Tachyglossus aculeatus)
 +
**原针鼹属(Zaglossus)
 +
***长吻针鼹(Zaglossus brujinii)
 +
***阿滕伯勒长喙针鼹鼠(Zaglossus attenboroughi)
 +
***大长吻针鼹(Zaglossus bartoni)
 +
 
 +
=== 已灭绝物种 ===
 +
 
 +
*寒地掘地兽属(Kryoryctes)
 +
**†Kryoryctes cadburyi
 +
*十字齿兽科(Kollikodontidae)
 +
**十字齿兽属(Kollikodon)
 +
***Kollikodon ritchiei:约为9千6百万至1亿8百万年前的古单孔目动物
 +
*硬齿鸭嘴兽科(Steropodontidae)
 +
**硬齿鸭嘴兽属(Steropodon)
 +
***Steropodon galmani
 +
**泰诺脊齿兽属(Teinolophos)
 +
***Teinolophos trusleri:约1亿2千3百万年前,是最古老的单孔目化石
 +
*鸭嘴兽科(Ornithorhynchidae)
 +
**顽齿鸭嘴兽属(Obdurodon):包括中新世的鸭嘴兽
 +
***Obdurodon dicksoni
 +
***Obdurodon insignis
 +
***Monotrematum sudamericanum:约6千1百万年前(原分类为单孔属,现改为Obdurodon)
 +
*针鼹科(Tachyglossidae)
 +
**原针鼹属(Zaglossus)
 +
***Zaglossus hacketti
 +
***Zaglossus robustus
 +
**巨针鼹属(Megalibgwilia)
 +
***Megalibgwilia robusta
 +
***Megalibgwilia ramsayi
 +
 
 +
== 参考条目 ==
 +
 
 +
*[[哺乳动物分类表]]
 +
*[[原兽亚纲]]
 +
 
 +
[[Category:生物]]
 +
[[Category:生物学]]
 +
[[Category:生物分类学]]
 +
 
 +
[[Category:动物]]
 +
[[Category:动物学]]
 +
[[Category:动物界]]
 +
 
 +
[[Category:后口动物]]
 +
 
 +
[[Category:脊索动物门]]
 +
[[Category:脊椎动物亚门]]
  
 
[[Category:哺乳纲]]
 
[[Category:哺乳纲]]
 
[[Category:原兽亚纲]]
 
[[Category:原兽亚纲]]
 +
[[Category:单孔目]]

2017年5月29日 (一) 23:34的最后版本

科学分类
域:真核域 Eukarya
界:动物界 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哺乳纲 Mammalia
亚纲:原兽亚纲 Prototheria
目:单孔目 Monotremata
原兽亚纲:针鼹 Tachygolssus aculeatus
原兽亚纲:原鼹 Zaglossus bruijnii

  单孔目汉语拼音:Dankongmu;英语:Monotremata),哺乳纲动物中原兽亚纲的仅有的一目。有2科3属5种,只分布在大洋洲地区,主要在澳大利亚东部及塔斯曼尼亚生活,是一群卵生哺乳类。历史上曾存在另外两个科,但都已灭绝。

  现存的单孔目动物有以下两科:鸭嘴兽科(Ornithorhynchidae)及针鼹科(Tachyglossidae),它们都是澳大利亚的象征动物。

特征

  单孔目动物与其他哺乳类动物一样都是恒温动物。早期的研究指出单孔目动物在控制体温上并未完全发展,但最近的研究却指它们在不同的环境下仍能维持体温。这是由于单孔目动物会维持一个较其他哺乳动物低的体温(约32℃),而一般作为研究对象的澳洲针鼹只会在活跃时才维持正常的体温。因此,动物学家凭着这个特征而推断出单孔目动物的进化史。他们应该是于三叠纪期间从其他的哺乳动物中分化出来。他们是现存哺乳纲动物当中最原始的一群。

  单孔目动物的最大特征,正如其名所指,是它们没有分开的尿道、肛门及产道,而是由统一的泄殖腔代替。与这样相似的结构可以在爬行动物中找到。

  单孔目动物与爬行动物及鸟类一样,是单靠产卵来繁殖下一代的生物。它们会把蛋保存在母亲的育儿袋内,由母亲给予养份及以它的体温孵化出来。但孵化出来的幼兽与其他哺乳类动物一样,由母乳养育而大。由于没有明显的乳头,幼兽会自行寻找母亲的乳腺吸食乳汁。一般的单孔目动物都较长寿,所以生殖率相应较低,而喂养幼兽的时间则较长。

  身体表面上由毛发所包围,成年的单孔目动物却没有牙齿,从化石及现今的鸭嘴兽都是有着“磨楔式”的喙。与其他哺乳动物不同的是,它的下颚是单块齿骨构成,而把声音传至内耳的细小的骨头则在下颚之上。中耳骨由三组骨组成,耳孔在下颚的底部,没有外耳。在它们的肩胛骨中,有着其他哺乳动物所没有的间锁骨。足部的运动则像爬行动物般是在身体两旁,而非在身体的下方。脚跟部位有着刺,雄性的鸭嘴兽会在这些刺分泌毒素,称为毒距,而在澳洲针鼹中则已失去效用。

分类

  现存单孔目的物种都是栖息在澳大利亚及新几内亚等地区,在新南威尔士就曾发现约1亿1千万年前的下颚化石碎片。这些碎片是现时发现最古旧的化石,是属于一种已灭绝的动物硬齿鸭嘴兽(Steropodon galmani),而Kollikodon、Teinolophos及Obdurodon的化石亦相继被发现。于1991年,在南阿根廷发现了一块约6千万年的鸭嘴兽牙齿。

现存物种

  • 鸭嘴兽科(Ornithorhynchidae)
    • 鸭嘴兽属(Ornithorhynchus)
      • 鸭嘴兽(Ornithorhyncus anatinus)
  • 针鼹科(Tachyglossidae)
    • 针鼹属(Tachyglossus)
      • 澳洲针鼹(Tachyglossus aculeatus)
    • 原针鼹属(Zaglossus)
      • 长吻针鼹(Zaglossus brujinii)
      • 阿滕伯勒长喙针鼹鼠(Zaglossus attenboroughi)
      • 大长吻针鼹(Zaglossus bartoni)

已灭绝物种

  • 寒地掘地兽属(Kryoryctes)
    • †Kryoryctes cadburyi
  • 十字齿兽科(Kollikodontidae)
    • 十字齿兽属(Kollikodon)
      • Kollikodon ritchiei:约为9千6百万至1亿8百万年前的古单孔目动物
  • 硬齿鸭嘴兽科(Steropodontidae)
    • 硬齿鸭嘴兽属(Steropodon)
      • Steropodon galmani
    • 泰诺脊齿兽属(Teinolophos)
      • Teinolophos trusleri:约1亿2千3百万年前,是最古老的单孔目化石
  • 鸭嘴兽科(Ornithorhynchidae)
    • 顽齿鸭嘴兽属(Obdurodon):包括中新世的鸭嘴兽
      • Obdurodon dicksoni
      • Obdurodon insignis
      • Monotrematum sudamericanum:约6千1百万年前(原分类为单孔属,现改为Obdurodon)
  • 针鼹科(Tachyglossidae)
    • 原针鼹属(Zaglossus)
      • Zaglossus hacketti
      • Zaglossus robustus
    • 巨针鼹属(Megalibgwilia)
      • Megalibgwilia robusta
      • Megalibgwilia ramsayi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