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回头”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   '''二回头''',潜江名菜。传说是道光年间潜江黄场刘道金师傅创制的一道菜,主要原料是黄鳝。因...”为内容创建页面)
 
 
(未显示2个用户的3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
[[文件:二回头2.jpg|right|thumb|280px|二回头]]
 +
[[文件:二回头3.jpg|right|thumb|280px|二回头]]
  
 
  '''二回头''',[[潜江]]名菜。传说是[[清朝|清]][[道光]]年间潜江黄场刘道金师傅创制的一道菜,主要原料是[[黄鳝]]。因为味道特佳,成为潜江一道名菜。特色是鱼酥、肉嫩,汤纯,回味无穷,热吃最鲜。
 
  '''二回头''',[[潜江]]名菜。传说是[[清朝|清]][[道光]]年间潜江黄场刘道金师傅创制的一道菜,主要原料是[[黄鳝]]。因为味道特佳,成为潜江一道名菜。特色是鱼酥、肉嫩,汤纯,回味无穷,热吃最鲜。
  
== 历史渊源 ==
+
  最早制作此菜的厨师刘道金,见蒸熟的蟮鱼尤其是走油后两头翘起,如前所说的马鞍形,便根据这卷翘状,取名为二回头。
 
+
  最早制作此菜的厨师刘道金,见蒸熟的蟮鱼尤其是走油后两头翘起,如前所说的马鞍形,便根据这卷翘状,取名为二回头。某秀才于饱尝美味之后,意犹味尽,便索来纸笔题诗一首:妙哉二回头/香嫩且滑口/游士喜尝新/归去再回头。诗人不仅赋予了佳肴奇特的外形,还赋予了人们爱之深切,进而流连此一美味的意蕴。乾隆皇帝曾经到潜江,偶然吃过一次后,此后又两次回头去老地方吃该菜,这也是“二回头”的一种来历。
+
食品特色
+
 
+
  二回头是享誉湖北的著名菜肴,以潜江湖区特产黄蟮作主料,烹制而成,鱼酥、肉嫩,汤纯,回味无穷,热吃最鲜。它看上去似冷的,吃进嘴却热乎,入口化渣,余味绵长。最早制作此菜的厨师刘某,见蒸熟的蟮鱼尤其是走油后两头翘起,如前所说的马鞍形,便根据这卷翘状,取名为二回头。某秀才于饱尝美味之后,意犹味尽,便索来纸笔题诗一首:妙哉二回头/香嫩且滑口/游士喜尝新/归去再回头。诗人不仅赋予了佳肴奇特的外形,还赋予了人们爱之深切,进而流连此一美味的意蕴。
+
 
+
  二回头是清道光年间潜江黄场刘道金师傅创制的一道菜,主要原料是黄鳝。因为味道特佳,成为潜江一道名菜。历来许多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回潜江探亲,没有不品尝“二回头”的。
+
 
+
  传说清道光年间某一天傍晚,刘师傅饭馆里来了一个秀才,点名要吃粉蒸肉,恰好没有原料了。刘师傅急中生智,用鳝鱼做了一道菜,秀才吃了连声叫好,并问这菜叫什么名字,刘师傅因是一时的主意,并未想好给菜取个什么名,一看盘里鳝鱼块两头翘起,好似回头望月,于是脱口而出“二回头”,秀才听后,便临壁而书:“妙哉二回头,客去不须留,异香随风走,何日再回头。”也有记为“妙哉二回头,香嫩且滑口,今日喜尝新,归去再回头。”
+
 
+
+
 
+
  
 
== 烹饪方法 ==
 
== 烹饪方法 ==
  
制作材料:
+
'''制作材料''':
  
 
  主料:鳝鱼500克
 
  主料:鳝鱼500克
 +
 
  调料:小葱10克,盐2克,姜5克,酱油15克,大蒜(白皮)5克,醋10克,胡椒粉1克,味精2克,黄酒3克,猪油(炼制)70克
 
  调料:小葱10克,盐2克,姜5克,酱油15克,大蒜(白皮)5克,醋10克,胡椒粉1克,味精2克,黄酒3克,猪油(炼制)70克
  
制作方法:
+
'''制作方法''':
  
 
#将鳝鱼治净,用精盐、黄酒、葱段、姜片、湿淀粉码味;
 
#将鳝鱼治净,用精盐、黄酒、葱段、姜片、湿淀粉码味;
第34行: 第24行:
 
#用湿淀粉勾芡淋上熟猪油,撒上葱花,浇在蒸好的鳝鱼盘中即成。
 
#用湿淀粉勾芡淋上熟猪油,撒上葱花,浇在蒸好的鳝鱼盘中即成。
  
  提示:
+
'''提示''':
  
 
*黄鳝须选中等大小的为最佳;
 
*黄鳝须选中等大小的为最佳;
第56行: 第46行:
  
  
 +
== 参考条目 ==
  
[[Category:烹饪]]
+
*[[中国特产]]
[[Category:美食]]
+
*[[湖北特产]]
 +
*[[潜江特产]]
 +
 
 +
*[[中国地标产品]]
 +
*[[湖北地标产品]]
 +
*[[潜江地标产品]]
 +
 
 +
<!-- ----------------------------------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省份目录 ------------------------------------- -->
 +
<div style="width:100%; box-shadow: 0 0 .3em #999; border-radius: .2em; margin: 1em 0 2em 0; padding: 1px;">
 +
<div style="background: #339966; border-radius: .2em; color: #FFF; padding: .4em .8em .5em;">[[文件:中文百科标识 2019-1-3.png|25px|]]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省份目录'''</div>
 +
<div style="padding: 0.5em; font-size:95%;">
 +
*[[西北地区地标产品分类目录|'''西北地区''']]:[[陕西地标产品|陕西]] [[甘肃地标产品|甘肃]] [[青海地标产品|青海]] [[宁夏地标产品|宁夏]] [[新疆地标产品|新疆]]
 +
*[[西南地区地标产品分类目录|'''西南地区''']]:[[四川地标产品|四川]] [[贵州地标产品|贵州]] [[云南地标产品|云南]] [[重庆地标产品|重庆]] [[西藏地标产品|西藏]]
 +
*[[华南地区地标产品分类目录|'''华南地区''']]:[[广东地标产品|广东]] [[广西地标产品|广西]] [[海南地标产品|海南]]
 +
*[[华北地区地标产品分类目录|'''华北地区''']]:[[河北地标产品|河北]] [[北京地标产品|北京]] [[天津地标产品|天津]] [[内蒙古地标产品|内蒙古]]
 +
*[[东北地区地标产品分类目录|'''东北地区''']]:[[辽宁地标产品|辽宁]] [[吉林地标产品|吉林]] [[黑龙江地标产品|黑龙江]]
 +
*[[中部地区地标产品分类目录|'''中部地区''']]:[[山西地标产品|山西]] [[河南地标产品|河南]] [[安徽地标产品|安徽]] [[湖北地标产品|湖北]] [[湖南地标产品|湖南]] [[江西地标产品|江西]]
 +
*[[华东地区地标产品分类目录|'''华东地区''']]:[[山东地标产品|山东]] [[江苏地标产品|江苏]] [[浙江地标产品|浙江]] [[福建地标产品|福建]] [[上海地标产品|上海]]
 +
</div></div>
  
 
[[Category:湖北省]]
 
[[Category:湖北省]]
[[Category:湖北百科]]
+
[[Category:湖北特产]]
 +
 
 
[[Category:潜江市]]
 
[[Category:潜江市]]
 +
[[Category:潜江特产]]
 +
 +
[[Category:中国特产]]
 +
[[Category:中国地标产品]]
 +
[[Category:中国特产数据库]]
 +
 +
[[Category:中文词典]]
 +
[[Category:E音词语]]
 +
[[Category:二]]

2020年2月27日 (四) 04:54的最后版本

二回头
二回头

  二回头潜江名菜。传说是道光年间潜江黄场刘道金师傅创制的一道菜,主要原料是黄鳝。因为味道特佳,成为潜江一道名菜。特色是鱼酥、肉嫩,汤纯,回味无穷,热吃最鲜。

  最早制作此菜的厨师刘道金,见蒸熟的蟮鱼尤其是走油后两头翘起,如前所说的马鞍形,便根据这卷翘状,取名为二回头。

烹饪方法

制作材料

  主料:鳝鱼500克

  调料:小葱10克,盐2克,姜5克,酱油15克,大蒜(白皮)5克,醋10克,胡椒粉1克,味精2克,黄酒3克,猪油(炼制)70克

制作方法

  1. 将鳝鱼治净,用精盐、黄酒、葱段、姜片、湿淀粉码味;
  2. 码入味后摆放盘中上笼用旺火蒸半小时出笼;
  3. 炒锅置旺火上,倒入熟猪油,烧至八成热时投入鳝鱼,用勺推动炸至黄亮捞出沥油;
  4. 沥油后改刀成5 厘米长的条,扣入碗内;
  5. 再上笼用旺火再蒸半小时出笼反扣在盘中;
  6. 原炒锅留油,下姜末、蒜末、精盐、醋、酱油、胡椒粉、味精,倒入高汤150毫升稍烩;
  7. 用湿淀粉勾芡淋上熟猪油,撒上葱花,浇在蒸好的鳝鱼盘中即成。

提示

  • 黄鳝须选中等大小的为最佳;
  • 蒸时用旺火,不要太长时间;
  • 此菜鳝鱼蒸两次,下锅油炸时要保持鱼的平正,不要卷曲和粘连;
  • 因有过油炸制过程,需准备熟猪油1000克。

相关民间传说

  二回头是潜江传统名菜。据传,清朝末年,潜江黄家场有一家小酒馆,本小利微,生意清淡,一到傍晚,店铺便早早关门。一天,有个秀才飘然而至,进入店堂呼唤上酒菜。这时店里只剩下一盘制好未卖的鳝鱼,因天气热怕坏了,放在笼里蒸着。便将这盘鳝鱼再入锅走油端上应付。没想到客人食后连称“美哉,美哉!”问其菜名,店主答道“二回头”。欲请客人再次光临。秀才听罢,向主人索笔求墨,借助酒兴,面壁而书:“妙哉二回头,客去不须留。异香随风走,何日再回头?”也有记为“妙哉二回头,香嫩且滑口,今日喜尝新,归去再回头。”消息不胫而走,食客慕名而来。从此小酒馆兴旺起来;

营养价值

  鳝鱼,夏秋品质为最优,其肉厚刺少,含组氨酸较多,故烹制时鲜汁浓郁。但死鳝不宜食用,因其死后,所含组氨酸转变成组胺,具有毒性。鳝鱼营养丰富,每100g肉含蛋白质18.8g、脂肪0.9g、钙38mg、磷1.50mg、铁1.6mg、尼克酸3.1mg、核黄素0.95mg。其食用方法多样,既可溜、烧、煸,也可炒、爆;既可制作高档菜肴,也可制作家常小炒。

  中医认为其肉味甘,性温,可补五脏,疗虚损,除风湿,强筋骨,可治体弱消瘦、湿热身痒、肠风痔漏和下肢溃疡等症,现撷取在荆楚一带做的较多的鳝鱼肴,以飨读者。

所属菜系

  所属菜系:湖北菜,简称鄂菜。鄂菜以“咸鲜”味为本,讲究嫩、柔、滑、爽,善烹河鲜,以蒸菜驰名,富有浓厚的江南水乡特色。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境内河网交织,湖泊密布,是全国淡水湖泊最为集中的省份,素称“千湖之省”。汉江与洞庭水系人江之处,古代称之为“云梦泽”。 《墨子•公输》篇中指出:“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鱼、鳖、鼋、鼍为天下富。”淡水鱼鲜资源丰富,古已闻名于世。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里就有“岂有食鱼,必河之鲂”的记载,这里提到的鲂,俗称编鱼,也叫团头鲂,即武昌鱼。鄂西山地神农架原始大森林,海拔3000米以上,相传是上古三皇之一神农氏尝百草的地方,人称“绿色宝库”,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优越的地理环境,丰饶的物产,为湖北菜系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正是“两江育荆楚,鄂馔巧烹鲜”。


参考条目

中文百科标识 2019-1-3.png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省份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