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22行: 第22行:
  
 
柳州:今属广西。漳:漳州;汀:汀洲。今属福建。封:封州;连:连州:今属广东。《旧唐书·宪宗纪》:“乙酉(元和十年)三月,以虔州司马韩泰为漳州(今福建漳州)刺史,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饶州司马韩晔为汀州(今福建长汀县)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台州司马陈谏为封州,(今广东封川县)。御史中丞裴度以禹锡母老,请移近处,乃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州:今属广西。漳:漳州;汀:汀洲。今属福建。封:封州;连:连州:今属广东。《旧唐书·宪宗纪》:“乙酉(元和十年)三月,以虔州司马韩泰为漳州(今福建漳州)刺史,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饶州司马韩晔为汀州(今福建长汀县)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台州司马陈谏为封州,(今广东封川县)。御史中丞裴度以禹锡母老,请移近处,乃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
 +
柳州:今广西柳州,作者于元和十年(815)任该州刺史。漳州:今福建龙溪县一带,当时韩泰任刺史。汀州:今福建长汀县一带,时由韩晔刺守。封州:今广东封开县一带,时陈谏刺守。连州:今广东连县、阳山县一带,时由刘禹锡出守。
  
  
第28行: 第30行:
 
当时五人所处地区虽都在南方,音信却不得通,故末两句这样说;所以不得通,自然由于政治上受压制的缘故。从全诗所流露的情绪看,也是很显明的。其次,诗虽是从柳州这边说,实际却如纪昀所说,“意境辽阔,倒摄四州,有神无迹。”
 
当时五人所处地区虽都在南方,音信却不得通,故末两句这样说;所以不得通,自然由于政治上受压制的缘故。从全诗所流露的情绪看,也是很显明的。其次,诗虽是从柳州这边说,实际却如纪昀所说,“意境辽阔,倒摄四州,有神无迹。”
  
 +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刘禹锡等八名革新志士都被贬为远州司马,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八司马” 事件。时过十年, 柳、刘及韩泰、韩晔、陈谏等五名幸存者才得以奉诏进京。但随即又分别被贬往更荒远的柳州、连州、漳州、汀州、封州任刺史。这首诗便是柳宗元于元和十年(815) 初抵柳州 (今广西境内) 时为寄赠心心相印的难友而作。
 +
 +
 +
此诗作于元和十年(815),时柳宗元初抵柳州(今属广西)任刺史。顺宗永贞元年(805),柳宗元等八人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为州司马,时称“八司马”,至元和十年春,除凌准、韦执谊已卒,程异已先任用外,其余五人都奉诏入京,又外调为远州刺史。柳宗元抵柳州后,登楼远眺,怀念同遭迁贬的漳州(今属福建)刺史韩泰、汀州(今福建长汀)刺史韩晔、封州(今广东封开)刺史陈谏、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刘禹锡,作此诗寄赠。诗中感物起兴,将壮阔景色与沉重愁思紧密结合,其中暗寓小人倾陷君子之意。纪昀《瀛奎律髓刊误》评此句“一起意境阔远,倒摄四州,有神无迹。通篇情景俱包得起。三四赋中之比,不露痕迹。”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八云:“六句登楼,二句寄人,一气挥斥,细大情景分明。”
 +
 +
 +
柳宗元因革新失败而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奉召进京,但由于政敌阻挠,又被远放柳州(今广西柳州市)任刺史。实际上被赶到离朝廷更远的荒凉边地去了,使他无法与闻朝廷政事。所以,他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到了住所,就写了这首诗。
  
  
 
此诗当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秋天在柳州所作。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这就是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元和十年,柳宗元等人循例被召至京师,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柳宗元改谪柳州刺史。十年前与他一同参与“永贞革新”的友人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也分别出任漳州、汀州、封州、连州刺史。多年的贬谪生活使柳宗元倍感仕途险恶、人生艰难。元和十年诗人到达柳州以后,登楼之际,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百感交集,写成了这首诗。
 
此诗当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秋天在柳州所作。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这就是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元和十年,柳宗元等人循例被召至京师,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柳宗元改谪柳州刺史。十年前与他一同参与“永贞革新”的友人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也分别出任漳州、汀州、封州、连州刺史。多年的贬谪生活使柳宗元倍感仕途险恶、人生艰难。元和十年诗人到达柳州以后,登楼之际,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百感交集,写成了这首诗。
 +
 +
 +
此诗当是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秋天在柳州所作。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元和十年,柳宗元等人循例被召至京师,再度贬为边州刺史。诗人到达柳州以后,登楼之际,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百感交集,写成了这首诗。
  
  
第37行: 第49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登上柳州高楼,向远处望去,只见平地连接着无际的荒原,海天一般的茫茫哀怨愁苦油然生起。
 
登上柳州高楼,向远处望去,只见平地连接着无际的荒原,海天一般的茫茫哀怨愁苦油然生起。
 +
登上高楼,极目所见的是一派荒凉冷清的茫茫沙野,如海似天的愁绪油然生起。
 +
我登上柳州城头,望见的是一片广漠的荒野;它勾出了愁绪万千,宛如大海苍天茫茫无边。
 +
登上城楼眺望,旷野满目芜荒。触发起愁思无尽,弥漫至海天茫茫。
 
</span><br>
 
</span><br>
 
  接:目接,看到。<br>
 
  接:目接,看到。<br>
第45行: 第60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突然狂风大作,吹起了水中的荷花;顿时暴雨来临,击打着墙上的薜荔。
 
突然狂风大作,吹起了水中的荷花;顿时暴雨来临,击打着墙上的薜荔。
 +
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暴雨来袭,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
惊人的狂风死劲摇晃着夏日的荷塘,搅得水波乱翻;密集的暴雨猛烈地击打着爬满木莲的土墙,似乎要拦腰冲倒。
 +
寒风乱刮,池水泛皱,荷花惊栗;密雨斜袭,土墙剥蚀,薜荔摧伤。
 
</span><br>
 
</span><br>
 
  惊风:急风;狂风。曹植《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br>
 
  惊风:急风;狂风。曹植《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br>
 
  飐(zhǎn):吹动;风吹物使颤动。<br>
 
  飐(zhǎn):吹动;风吹物使颤动。<br>
  芙蓉:指荷花。<br>
+
  芙蓉水:荷塘水。芙蓉,指荷花。<br>
  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九歌·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br>
+
  薛荔墙:爬满薜荔的墙。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九歌·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层叠的远山连绵起伏,遮住目光长远的视线,清澈的柳江九转千回,更添内心繁乱的思绪。
 
层叠的远山连绵起伏,遮住目光长远的视线,清澈的柳江九转千回,更添内心繁乱的思绪。
 +
层叠的远山连绵起伏遮住了远望的视线,那弯弯曲曲的柳江就如同我百结的愁肠。
 +
山岭树木重重迭迭地遮蔽着远望的视线,那弯弯曲曲的柳江,正象我的垒垒愁肠。
 +
岭树重重,遮断远眺千里的目光;江流蜿蜒,曲似百折九回的愁肠。
 
</span><br>
 
</span><br>
 
  重遮:层层遮住。<br>
 
  重遮:层层遮住。<br>
第63行: 第84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
 
我和同伴一起来到岭南荒蛮之地,仍然无法相互联系着实使人伤悲。
 
我和同伴一起来到岭南荒蛮之地,仍然无法相互联系着实使人伤悲。
 +
我们一起来到这边远的蛮荒之地,怎堪音书隔绝,人各一方。
 +
我们一道被贬谪的几位朋友同来这百越之地,这是一个有异风怪俗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山山水水东西隔阻,彼此各处一方,音讯不通,聚会难期!
 +
同贬边远蛮荒,怎堪音书隔绝,人各一方。
 
</span><br>
 
</span><br>
 
  共来:指和韩泰、韩华、陈谏、刘禹锡四人同时被贬远方。<br>
 
  共来:指和韩泰、韩华、陈谏、刘禹锡四人同时被贬远方。<br>
第74行: 第98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品赏析:</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作品赏析:</span>
 +
 +
这是一首投赠诗,是寄赠给与他同时远谪岭南的漳(治所在今福建漳州龙溪县)、汀(今福建长汀县)、封(今广东封开县)、连(今广东连县)四个州刺史的。这四个刺史是:漳州韩泰、汀州韩晔、封州陈谏和连州刘禹锡。诗人登上广西柳州城楼眺望,即景生情,愁思绵绵,为了相互砥砺,就命笔题诗,遥寄知音。
 +
 +
这是一首何种性质的诗
 +
 +
对此,有两种看法:一说,这是一首投赠诗,只是一般地写景抒情而已,无多寓意;另一说,这是一首具有强烈感情的政治抒情诗,所说“投赠”,只是借以表达诗人情怀的“躯壳”罢了。其中不仅有寓意,而且有浓重的政治性。
 +
 +
看来,后一说比较符合作者原意。这是因为:
 +
 +
首先,诗人不是一般的“文人雅士”,而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主张革新的政治家。具有这样身份和素质的作者来赋诗,当然不会不借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政治情愫的。事实正是如此。诗歌虽然以“愁怨百结”比较低沉调子作结,但并不能表明作者因受打击而意志销沉,决心改变初衷了。这是为了真实地总结自己和其他几位友人的实际遭遇,当然,也为了更强烈地、更集中地表达全诗的题旨。
  
  
第86行: 第120行:
  
 
这是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展现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动人图画,而抒情主人公的神态和情怀,也依稀可见。这情怀,是特定的政治斗争环境所触发的。
 
这是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展现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动人图画,而抒情主人公的神态和情怀,也依稀可见。这情怀,是特定的政治斗争环境所触发的。
 +
 +
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凄楚动人。
  
 
公元八○五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
 
公元八○五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
第93行: 第129行:
  
 
首联“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首联“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
首联点题,愁思茫茫
 
全诗先从“登柳州城楼”写起。首句“城上高楼”,于“楼”前着一“高”字,立身愈高,所见愈远。作者长途跋涉,好容易才到柳州,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为的是要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积愫。“接大荒”之“接”字,是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乃楼上人眼中所见。于是感物起兴,“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即由此喷涌而出,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了。这么辽阔的境界和这么深广的情意,作者却似乎毫不费力地写入了这第一联,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全诗先从“登柳州城楼”写起。首句“城上高楼”,于“楼”前着一“高”字,立身愈高,所见愈远。作者长途跋涉,好容易才到柳州,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为的是要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积愫。“接大荒”之“接”字,是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乃楼上人眼中所见。于是感物起兴,“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即由此喷涌而出,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了。这么辽阔的境界和这么深广的情意,作者却似乎毫不费力地写入了这第一联,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
一二句先写登楼的所见所感。“城上高楼”之“高” 字,显示出诗人一到柳州,就迫不急待地登上城楼远望友人之迫切心情。站得愈高,望得愈远,足见思之甚切。因为他们五人同遭迫害,命运休戚相关,友谊真挚,虽天各一方,但相思之情不能自已。“接大荒” 写眼之所见,是说柳州城周围都是荒凉偏远之地,写出他们谪所之艰苦。望到极处,海天相接,一片茫茫。一方面写出他们四人所贬之处都是近海之地,另一方面也暗示自己的 “愁思” 如同 “海天” 一样,茫茫不断。这是由实而虚的写法。
 +
 +
诗人登上城楼,一看到“大荒”,就生出这般“愁思”,这又是为什么呢?
 +
 +
这正是人们常说的“触景生情”。诗人登上柳州城头所“触”到的是一片“荒凉之景”,所生之情,当然不可能是“喜悦”之情,何况诗人当时的处境,只能生出“海天愁思”了。柳宗元初贬永州十年,接着再贬柳州这个边荒之地,原来那种“重展宏图”的愿望,已更无机会。所以,一见“大荒”,就生出“茫茫愁思”,完全入情人理。
 +
 +
全诗由 “登柳州城楼”起兴。登楼,意在纵目远眺,即景骋情。因而,首联便着手将登楼所见景色绘制成深蕴情思的画面。“城上高楼接大荒”,“接”,即目接之意; “大荒”, 则泛指荒僻的边远地区。“高楼”而处于 “城上”,登临者自可将视线放射得更远,于是,辽阔而荒凉的边地景色便为作者 一览无余; 望到极处, 但见海天相连, 而作者的 “愁思”仿佛便充溢于那茫茫无际的空间——以 “海天”缀于 “愁思”之前, 正为暗示作者的“愁思”犹如天 一般弘大,海一般深沉。全诗便由这个勾魂摄魄的 “愁”字层层下翻, 转出一重又一重令人伤心惨目的境界。
 +
 +
诗的一开始就扣住题目,从登城楼所见写起。第一句中“楼”之前冠以“高”字,与下面的“大荒”相应,登高才能望远,在高高的城楼上方可以穷千里之目,看到遥远的地方。“大荒”,荒僻边远之地,此指朋友们的贬所。城上“高楼”和“大荒”之间的“接”字,明指地域上的连接,实际也包含有神驰万里,感情上相连的意思。此句写诗人遥望朋友们的贬谪之地,突现其立足之高,视野之远,显得很有气势。下句侧重抒情,但与写景交融在一起。“海天”就是写景,漳、汀、封、连四州在柳州之东,大都靠近海边,所以写“海天”。但是从柳州城楼是望不到海的,写大海只是一种想象之辞,而高天则为眼前之景。或设想,或直写,空阔的海天成了触发下面“愁思”的媒介。“海天”又是比喻,形容诗人“愁思”深广,如同高天大海一样茫茫无边。一个“正”字,又写出愁思是触景而生,十分浓烈。开头两句境界开阔,感情深沉,总摄全诗,有神无迹,表现出不凡的笔力。
  
  
第102行: 第148行:
 
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呢!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
 
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呢!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
  
 +
三四句“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不禁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
  
 +
颔联写近景,勾起愁怀
 +
 +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
 +
惊风,惊人之狂风。飐(zhǎn展),吹动。芙蓉,荷花。薜荔(bìlì必力),一种常绿的蔓生植物,常缘墙而生,疑即其汁可作“木莲豆腐”的野生木莲。
 +
 +
这一联大意是:惊人的狂风死劲摇晃着夏日的荷塘,搅得水波乱翻;密集的暴雨猛烈地击打着爬满木莲的土墙,似乎要拦腰冲倒。
 +
 +
这是近写“夏日狂风暴雨”景象。这是字面上的意思,实际上不无寓意,即:用“惊风”、“密雨”,影射黑暗势力;以“芙蓉”、“薜荔”自比。意思是说,任凭风吹雨打,百般摧残,池中芙蓉,墙上薜荔,在这里仍然昂首挺立,岿然不动。诗人借景抒怀,用来表现自己虽遭打击迫害,而素志不改,不屈不挠。事实也正是如此:柳宗元一生都在坎坷不平的仕途中度过,直到四十七岁病逝,从未向黑暗势力妥协过。
 +
 +
从自然景物牵动自己愁怀,同时,也勾起对遭打击的朋友们的惦念。下一联就写这个内容。
 +
 +
颔联有意缩小描写空间,将笔墨专注于近处的夏日景物。如果说前一联是运以泼墨写意的疏朗之笔的话,那么这一联则改用工笔勾勒,以求真切和细密。而欲求真切和细密这一意图本身, 又恰恰反映出作者乃“凭虚构象”, 别有寄托, 以致非得细加缝合, 密作掩盖。的确,描写夏日景物,不取风和日丽之时,偏择“惊风”、“密雨”之际,这已透露出其中消息;而“惊风”、“密雨”所飐、所侵者偏又恰好是屡屡被用作比兴材料的“芙蓉”和“薜荔”, 岂不更发人深思?“芙蓉”、“薜荔”,在诗人们笔下,历来是美好而芳洁的人格的象征。因此,作者深为服膺的前贤屈原曾经“集芙蓉以为裳”, “贯薜荔之落蕊” ( 《离骚》)。这里, “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这一具有鲜明的时间和地域特色的景象,无疑也被作者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如果说“惊风”、“密雨”象征着风刀霜剑的政治环境和接踵而来的打击与迫害的话,那么, “芙蓉”、“薜荔”则象征着作者不为外力所屈、也不为外物所污的高洁品质。这种象征意义, 因为遣辞造语的精当和独到而更为昭然: 以 “惊”、“密”作“风”、“雨”的定语, “乱”、“斜”作“飐”、“侵”的状语, 不仅凸现了夏日风雨的狂暴, 而且足见作者的憎恶之感已折射进这一与其说是写实、莫若说是虚拟的特定景物。而与对风雨的憎恶之感相伴始终的则是美好事物被摧残的痛惜之情。这样用笔,分明已将赋比兴揉合为一。唯其如此,读者只有“出其象外”,才能“得其寰中”。
 +
 +
接着写望中近景。风以“惊”字状之,写出了望者的主观感受;飐以“乱”字状之,则劲风狂吹,池中荷花东摇西歪的情景如在目前;“密雨”,形容雨的猛烈、密集;“斜侵”,承上句之“风”字,风大而雨斜,所以是“斜侵”。这两句以精切的文字,真实细致地描写出诗人所见急风骤雨中花草受到侵袭的景象,既具柳州的地域色彩,又有夏天的节令特点。作者写“芙蓉”和“薜荔”还别具匠心,这二者是屈原《离骚》中吟咏过的植物,用它们象征美好的人格,因此这两句又是巧妙的比喻寄托,是“言在此而意不在此”(沈德潜《唐诗别裁》卷十五),暗示自己和朋友们横遭摧残和压抑的艰难处境。直陈其事是赋,以彼物比喻此物是比,这一联赋中有比,又不着痕迹,显得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第109行: 第171行:
 
颈联“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写远景。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契机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好友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岭树”、“江流”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从字面上看,以“江流曲似九回肠”对“岭树重遮千里目”,铢两悉称,属于“工对”的范围。而从意义上看,上实下虚,前因后果,以骈偶之辞运单行之气,又具有“流水对”的优点。
 
颈联“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写远景。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契机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好友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岭树”、“江流”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从字面上看,以“江流曲似九回肠”对“岭树重遮千里目”,铢两悉称,属于“工对”的范围。而从意义上看,上实下虚,前因后果,以骈偶之辞运单行之气,又具有“流水对”的优点。
  
 +
五六句写远景。也是“赋”而兼有“比”、“兴”的。试看重重绵亘的叠嶂层林,这是西南地区风景的写实,岂不也象征顽固势力的层层包围禁锢么?江流的蜿蜒盘旋,岂不也联想到作者经历的人生道路与前途的曲折么?汉代司马迁《报任安书》说自己受刑之后“肠一日而九回”,形容心情抑郁之极;盛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一种豪迈意气。本诗则更有发展。尽管岭树重遮,却由于登高望远,仍能逾越障碍,放眼千里,视线并未被遮住,这是从下句遥看九回江流的描写中得到答案的。尽管河道曲折,江水毕竟奔腾前进,这是从一个“流”字中可见分晓的。因此,两句反映作者遭遇许多阻碍与挫折,仍然怀着冲破牢笼的不屈不挠意志,精工的对偶中兼具沉郁与豪放之致,意境是深远的。
 +
 +
颈联描远景,愁肠百结
 +
 +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
 +
重遮,即层层遮蔽。江,此指柳江。它发源于今贵州省榕江县,东南经广西,入红水江。柳州城,正在柳江与龙江汇合处。九回肠,指愁思之缠结。语本司马迁《报任安书》:“肠一日而九回”。
 +
 +
这大意是说,山岭树木重重迭迭地遮蔽着远望的视线,那弯弯曲曲的柳江,正象我的垒垒愁肠。
 +
 +
在这里,诗人借远眺所得之景,来抒发自己情怀——
 +
 +
面对重迭茂密的岭树,视线被遮住了,看不到远方的战友;俯瞰曲曲折折的柳江,正似百结的愁肠,勾起忧思绵绵。
 +
 +
看来诗人的愁怀已大大加深了,特别是对远方的友人们的殷切怀念,在最后一联作了更具体的阐发。
 +
 +
颈联又将空间拓展开去,推出岭树重叠、江流纡曲的远景。近处风狂雨骤, 触日成愁, 作者处境之孤危可和。那么, 远在漳、汀、封、连四州的友朋的境况又复如何?于是,作者在心驰神往的同时,把深情的目光也投向看不见的远方,想在这极目一望中获悉友朋的安危。传递自己的慰藉。然而,山岭上那重叠而又茂密的树木,却遮断了他直射千里之外的视线;而那九曲回环的江流,此刻在作者看来, 则好似自己盘旋扭结的愁肠。两句同写远望所见,却一山一水,映衬分明;一仰一俯,错落有致;一因一果,生发自如。而这又都无碍对仗的工稳。可知确属“大匠运斤”。从内在的感情线索看,作者为寄情而远望,但远望的结果却是心音未通而愁肠已断。外景与内情在这里同样已水乳交融。
 +
 +
第三联写望中远景。先写山,山岭重重叠叠,山上树木郁郁葱葱,挡住了自己远望朋友谪地的视线,可是明明挡住望眼,还偏要望,一个“遮”字,写尽了诗人的相望之殷,思友之切。后写水,写城下流淌的柳江,弯弯曲曲,仿佛自己百结的愁肠。“九回肠”,出自于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肠一日而九回”的句子,以此极写愁情之深,联想精巧,比喻生动。前句照应第一句,是实叙,后句照应第二句,是虚比,写法多样,虚实结合,在对远望景色的描绘中,寄寓了对朋友的深切怀念和自己的无限愁思。
  
  
第116行: 第197行:
 
尾联“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问,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读诗至此,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
 
尾联“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问,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读诗至此,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
  
 +
最后两句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讯,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
 +
 +
尾联寄慨,由怨生愤
 +
 +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
 +
共来,指一道贬到边地的五友。百越,即百粤。指五岭以南的少数民族。文身,即身上刺花纹,是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即“文身断发”。据《淮南子·原道训》载:“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被发文身,以像鳞虫。”高诱注曰:“文身,刻画其体,内默(墨)其中,为蛟龙之状以入水,蛟龙不害也。”滞,阻隔。
 +
 +
这是说,我们一道被贬谪的几位朋友同来这百越之地,这是一个有异风怪俗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山山水水东西隔阻,彼此各处一方,音讯不通,聚会难期!
 +
 +
这里,明显看出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哀愁伤感之情;同时,也不难看到诗人对黑暗势力的愤激与怨艾。
 +
 +
尾联承转上一联的远望之意,感叹同居遐荒, 音书阻滞,不得互致拳拳。情调哀婉欲绝, 几令人难以卒读。“共来”, 统摄作者及诗题中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烘托出患难与共之感。“百越”,即百粤,泛指五岭以南的少数民族。“文身”,指身上刺花,是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特殊习俗。“文身地”, 则与首句中的 “大荒”遥相照应, 着意强调身处尚未开化的瘴地蛮乡。同居瘴地蛮乡,却天各一方,难相过从,这已够不幸; 而更不幸的是, 山长水阔,鸿雁不度,友朋间连音书也难以传送, 只能彼此徒然忆念, 空自相思。着以 “犹自”二字,语意又向深处翻转一层。如此收束全篇, 自然有无穷境界掩映于中, 不尽情思含蕴于内。
 +
 +
最后一联叙事抒情。上句照定题目中的“柳州”和“漳汀封连四州”,写自己和朋友一起远谪僻地。这些地方,古人认为属于风俗人情与中原很不相同的南蛮地区,故称“共来百越文身地”,突出它是穷乡僻壤,边地绝域,愤慨之情暗暗传出。既然“共来”边地,一定常通音信,聊解寂寞,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下句用“犹自”一转折,落脚到“音书滞一乡”,写出自己与朋友仍然各自困守一方,音信阻滞难通。“犹自”这一关联词的运用,起到了顿挫跌宕的作用,更突出了作者的相思之苦以及与朋友互通音信的渴望,并由此曲折地表达出对执政者排斥异己的不满和自己的孤独之感。结尾写得沉痛悲凉,饶有余意。
 +
 +
 +
 +
全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与景融合无间,赋中有比,实中有虚,富有象征暗示色彩,表现出含蓄蕴籍,凄清隽永的鲜明特点,是一篇体现柳诗清峭沉郁风格的杰出代表作。
 +
 +
 +
艺术特色:通篇比兴
 +
 +
投赠诗也罢,政治诗也罢,常以抒情为主,而且不能“张口见喉咙”,——太露! 最理想的要求是:既鲜明又含蓄。这是说,浓烈的感情、明确的思想,务必通过含蓄委婉的方式充分表达出来。柳宗元这首诗就达到了这个要求。其主要手段,就是通篇运用比兴法。比如:用“大荒”,指边远贬地;以“海天”,比喻缠绵愁思;以“惊风”、“密雨”,影射政敌;拿“芙蓉”、“薜荔”,用以自况;并且还以“曲江”来比百结愁肠;用“岭树遮目”,兴起深切的怀友之情,等等。就是这样,通过一个个具体景物、生动形象来抒发诗人的满腔怨怼和无限怀念。他把自己的愁思、愁肠、愁怀和愁怨,通过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和以景引慨等种种手法,巧妙地一层深一层地充分表达了出来,并且根本不露斧痕,景与情高度统一,达到水乳交融的程度。这是柳宗元以前的唐七律中并不常见的。
 +
 +
 +
全诗用 “赋中之比” 的手法,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托物寄兴,以 “惊风”、“密雨” 喻恶势力,意在抨击政敌; 以 “岭树” 重重,“江流” 回曲比远望之难和思念之苦,哀怨忧愁之情溢于言表,沉郁顿挫之感撼人心魄!
  
  

2020年9月14日 (一) 10:18的版本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唐·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诗题与背景: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创作并寄与际遇相同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的一首七律。此诗寄赠四位共患难而天各一方的朋友,抒写思念朋友而难以见面之意,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却有无法自抑的相思之苦。此外,“海天愁思”中亦当包括身世坎坷、世事莫测、仕途险恶之叹。诗人写风雨侵颭、岭树遮挡,不仅仅是言自然现象,也蕴含了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境特点。

柳州,今属广西。漳州,今属福建,时刺史为韩泰。汀州,今福建长汀县,时刺史为韩晔。连州,今广东连县,时刺史为刘禹锡。封州,今广东封川县,时刺史为陈谏。刺史,州的行政长官,相当于后来的知府。

柳州:今属广西。漳:漳州;汀:汀洲。今属福建。封:封州;连:连州:今属广东。《旧唐书·宪宗纪》:“乙酉(元和十年)三月,以虔州司马韩泰为漳州(今福建漳州)刺史,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刺史,饶州司马韩晔为汀州(今福建长汀县)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台州司马陈谏为封州,(今广东封川县)。御史中丞裴度以禹锡母老,请移近处,乃改授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

柳州:今广西柳州,作者于元和十年(815)任该州刺史。漳州:今福建龙溪县一带,当时韩泰任刺史。汀州:今福建长汀县一带,时由韩晔刺守。封州:今广东封开县一带,时陈谏刺守。连州:今广东连县、阳山县一带,时由刘禹锡出守。


柳宗元和其余四人都因参加王叔文集团而遭贬遣。宪宗元和十年(八一五),五人曾一同应召进京,大臣中也有想起用他们的,终因有人梗阻,仍被谪至边州。此诗即作于是年初任柳州刺史时。

当时五人所处地区虽都在南方,音信却不得通,故末两句这样说;所以不得通,自然由于政治上受压制的缘故。从全诗所流露的情绪看,也是很显明的。其次,诗虽是从柳州这边说,实际却如纪昀所说,“意境辽阔,倒摄四州,有神无迹。”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刘禹锡等八名革新志士都被贬为远州司马,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 “八司马” 事件。时过十年, 柳、刘及韩泰、韩晔、陈谏等五名幸存者才得以奉诏进京。但随即又分别被贬往更荒远的柳州、连州、漳州、汀州、封州任刺史。这首诗便是柳宗元于元和十年(815) 初抵柳州 (今广西境内) 时为寄赠心心相印的难友而作。


此诗作于元和十年(815),时柳宗元初抵柳州(今属广西)任刺史。顺宗永贞元年(805),柳宗元等八人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为州司马,时称“八司马”,至元和十年春,除凌准、韦执谊已卒,程异已先任用外,其余五人都奉诏入京,又外调为远州刺史。柳宗元抵柳州后,登楼远眺,怀念同遭迁贬的漳州(今属福建)刺史韩泰、汀州(今福建长汀)刺史韩晔、封州(今广东封开)刺史陈谏、连州(今广东连县)刺史刘禹锡,作此诗寄赠。诗中感物起兴,将壮阔景色与沉重愁思紧密结合,其中暗寓小人倾陷君子之意。纪昀《瀛奎律髓刊误》评此句“一起意境阔远,倒摄四州,有神无迹。通篇情景俱包得起。三四赋中之比,不露痕迹。”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十八云:“六句登楼,二句寄人,一气挥斥,细大情景分明。”


柳宗元因革新失败而贬为永州司马,十年后奉召进京,但由于政敌阻挠,又被远放柳州(今广西柳州市)任刺史。实际上被赶到离朝廷更远的荒凉边地去了,使他无法与闻朝廷政事。所以,他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到了住所,就写了这首诗。


此诗当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秋天在柳州所作。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这就是著名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元和十年,柳宗元等人循例被召至京师,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柳宗元改谪柳州刺史。十年前与他一同参与“永贞革新”的友人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也分别出任漳州、汀州、封州、连州刺史。多年的贬谪生活使柳宗元倍感仕途险恶、人生艰难。元和十年诗人到达柳州以后,登楼之际,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百感交集,写成了这首诗。


此诗当是公元815年(唐宪宗元和十年)秋天在柳州所作。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元和十年,柳宗元等人循例被召至京师,再度贬为边州刺史。诗人到达柳州以后,登楼之际,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百感交集,写成了这首诗。


逐句释义: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登上柳州高楼,向远处望去,只见平地连接着无际的荒原,海天一般的茫茫哀怨愁苦油然生起。 登上高楼,极目所见的是一派荒凉冷清的茫茫沙野,如海似天的愁绪油然生起。 我登上柳州城头,望见的是一片广漠的荒野;它勾出了愁绪万千,宛如大海苍天茫茫无边。 登上城楼眺望,旷野满目芜荒。触发起愁思无尽,弥漫至海天茫茫。
  接:目接,看到。
  大荒:泛指荒僻的边远地区。
  海天愁思:如海如天的愁思。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突然狂风大作,吹起了水中的荷花;顿时暴雨来临,击打着墙上的薜荔。 急风胡乱地掀动水中的荷花,暴雨来袭,斜打在长满薜荔的墙上。 惊人的狂风死劲摇晃着夏日的荷塘,搅得水波乱翻;密集的暴雨猛烈地击打着爬满木莲的土墙,似乎要拦腰冲倒。 寒风乱刮,池水泛皱,荷花惊栗;密雨斜袭,土墙剥蚀,薜荔摧伤。
  惊风:急风;狂风。曹植《赠徐干》:“惊风飘白日,忽然归西山。”
  飐(zhǎn):吹动;风吹物使颤动。
  芙蓉水:荷塘水。芙蓉,指荷花。
  薛荔墙:爬满薜荔的墙。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九歌·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层叠的远山连绵起伏,遮住目光长远的视线,清澈的柳江九转千回,更添内心繁乱的思绪。 层叠的远山连绵起伏遮住了远望的视线,那弯弯曲曲的柳江就如同我百结的愁肠。 山岭树木重重迭迭地遮蔽着远望的视线,那弯弯曲曲的柳江,正象我的垒垒愁肠。 岭树重重,遮断远眺千里的目光;江流蜿蜒,曲似百折九回的愁肠。
  重遮:层层遮住。
  千里目:这里指远眺的视线。
  江:指柳江。
  九回肠:愁肠九转,形容愁绪缠结难解。司马迁《报任安书》:“肠一日而九回。”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我和同伴一起来到岭南荒蛮之地,仍然无法相互联系着实使人伤悲。 我们一起来到这边远的蛮荒之地,怎堪音书隔绝,人各一方。 我们一道被贬谪的几位朋友同来这百越之地,这是一个有异风怪俗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山山水水东西隔阻,彼此各处一方,音讯不通,聚会难期! 同贬边远蛮荒,怎堪音书隔绝,人各一方。
  共来:指和韩泰、韩华、陈谏、刘禹锡四人同时被贬远方。
  百越: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各部落各有名称,而统称百越,也叫百粤。
  文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庄子·逍遥游》:“越人断发文身。”
  犹自:仍然是。
  音书:音信。
  滞:阻塞。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投赠诗,是寄赠给与他同时远谪岭南的漳(治所在今福建漳州龙溪县)、汀(今福建长汀县)、封(今广东封开县)、连(今广东连县)四个州刺史的。这四个刺史是:漳州韩泰、汀州韩晔、封州陈谏和连州刘禹锡。诗人登上广西柳州城楼眺望,即景生情,愁思绵绵,为了相互砥砺,就命笔题诗,遥寄知音。

这是一首何种性质的诗

对此,有两种看法:一说,这是一首投赠诗,只是一般地写景抒情而已,无多寓意;另一说,这是一首具有强烈感情的政治抒情诗,所说“投赠”,只是借以表达诗人情怀的“躯壳”罢了。其中不仅有寓意,而且有浓重的政治性。

看来,后一说比较符合作者原意。这是因为:

首先,诗人不是一般的“文人雅士”,而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主张革新的政治家。具有这样身份和素质的作者来赋诗,当然不会不借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政治情愫的。事实正是如此。诗歌虽然以“愁怨百结”比较低沉调子作结,但并不能表明作者因受打击而意志销沉,决心改变初衷了。这是为了真实地总结自己和其他几位友人的实际遭遇,当然,也为了更强烈地、更集中地表达全诗的题旨。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创作并寄与际遇相同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的一首七律。此诗寄赠四位共患难而天各一方的朋友,抒写思念朋友而难以见面之意,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却有无法自抑的相思之苦。此外,“海天愁思”中亦当包括身世坎坷、世事莫测、仕途险恶之叹。诗人写风雨侵颭、岭树遮挡,不仅仅是言自然现象,也蕴含了诗人遭贬以后忧恐烦乱的心境特点。


柳宗元和其余四人都因参加王叔文集团而遭贬遣。宪宗元和十年(八一五),五人曾一同应召进京,大臣中也有想起用他们的,终因有人梗阻,仍被谪至边州。此诗即作于是年初任柳州刺史时。

当时五人所处地区虽都在南方,音信却不得通,故末两句这样说;所以不得通,自然由于政治上受压制的缘故。从全诗所流露的情绪看,也是很显明的。其次,诗虽是从柳州这边说,实际却如纪昀所说,“意境辽阔,倒摄四州,有神无迹。”


这是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展现了一幅情景交融的动人图画,而抒情主人公的神态和情怀,也依稀可见。这情怀,是特定的政治斗争环境所触发的。

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象中含兴,情景交融,凄楚动人。

公元八○五年,唐德宗李适死,太子李诵(顺宗)即位,改元永贞,重用王叔文、柳宗元等革新派人物,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扑,仅五个月,“永贞革新”就遭到残酷镇压。王叔文、王伾被贬斥而死,革新派的主要成员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分别谪降为远州司马。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二王八司马”事件。直到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初,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等五人才奉诏进京。但当他们赶到长安时,朝廷又改变主意,竟把他们分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漳州、汀州、封州和连州为刺史。这首七律,就是柳宗元初到柳州之时写的。



首联“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首联点题,愁思茫茫 全诗先从“登柳州城楼”写起。首句“城上高楼”,于“楼”前着一“高”字,立身愈高,所见愈远。作者长途跋涉,好容易才到柳州,却急不可耐地登上高处,为的是要遥望战友们的贬所,抒发难于明言的积愫。“接大荒”之“接”字,是说城上高楼与大荒相接,乃楼上人眼中所见。于是感物起兴,“海天愁思正茫茫”一句,即由此喷涌而出,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辽阔而荒凉的空间,望到极处,海天相连。而自己的茫茫“愁思”,也就充溢于辽阔无边的空间了。这么辽阔的境界和这么深广的情意,作者却似乎毫不费力地写入了这第一联,摄诗题之魂,并为以下的逐层抒写展开了宏大的画卷。

一二句先写登楼的所见所感。“城上高楼”之“高” 字,显示出诗人一到柳州,就迫不急待地登上城楼远望友人之迫切心情。站得愈高,望得愈远,足见思之甚切。因为他们五人同遭迫害,命运休戚相关,友谊真挚,虽天各一方,但相思之情不能自已。“接大荒” 写眼之所见,是说柳州城周围都是荒凉偏远之地,写出他们谪所之艰苦。望到极处,海天相接,一片茫茫。一方面写出他们四人所贬之处都是近海之地,另一方面也暗示自己的 “愁思” 如同 “海天” 一样,茫茫不断。这是由实而虚的写法。

诗人登上城楼,一看到“大荒”,就生出这般“愁思”,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正是人们常说的“触景生情”。诗人登上柳州城头所“触”到的是一片“荒凉之景”,所生之情,当然不可能是“喜悦”之情,何况诗人当时的处境,只能生出“海天愁思”了。柳宗元初贬永州十年,接着再贬柳州这个边荒之地,原来那种“重展宏图”的愿望,已更无机会。所以,一见“大荒”,就生出“茫茫愁思”,完全入情人理。

全诗由 “登柳州城楼”起兴。登楼,意在纵目远眺,即景骋情。因而,首联便着手将登楼所见景色绘制成深蕴情思的画面。“城上高楼接大荒”,“接”,即目接之意; “大荒”, 则泛指荒僻的边远地区。“高楼”而处于 “城上”,登临者自可将视线放射得更远,于是,辽阔而荒凉的边地景色便为作者 一览无余; 望到极处, 但见海天相连, 而作者的 “愁思”仿佛便充溢于那茫茫无际的空间——以 “海天”缀于 “愁思”之前, 正为暗示作者的“愁思”犹如天 一般弘大,海一般深沉。全诗便由这个勾魂摄魄的 “愁”字层层下翻, 转出一重又一重令人伤心惨目的境界。

诗的一开始就扣住题目,从登城楼所见写起。第一句中“楼”之前冠以“高”字,与下面的“大荒”相应,登高才能望远,在高高的城楼上方可以穷千里之目,看到遥远的地方。“大荒”,荒僻边远之地,此指朋友们的贬所。城上“高楼”和“大荒”之间的“接”字,明指地域上的连接,实际也包含有神驰万里,感情上相连的意思。此句写诗人遥望朋友们的贬谪之地,突现其立足之高,视野之远,显得很有气势。下句侧重抒情,但与写景交融在一起。“海天”就是写景,漳、汀、封、连四州在柳州之东,大都靠近海边,所以写“海天”。但是从柳州城楼是望不到海的,写大海只是一种想象之辞,而高天则为眼前之景。或设想,或直写,空阔的海天成了触发下面“愁思”的媒介。“海天”又是比喻,形容诗人“愁思”深广,如同高天大海一样茫茫无边。一个“正”字,又写出愁思是触景而生,十分浓烈。开头两句境界开阔,感情深沉,总摄全诗,有神无迹,表现出不凡的笔力。



颔联“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怎能不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呢!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

三四句“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写的是近处所见。惟其是近景,见得真切,故写得细致。就描绘风急雨骤的景象而言,这是“赋”笔,而赋中又兼有比兴。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在这里,芙蓉与薜荔,正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登城楼而望近处,从所见者中特意拈出芙蓉与薜荔,显然是它们在暴风雨中的情状使诗人心灵颤悸。风而曰惊,雨而曰密,飐而曰乱,侵而曰斜,足见对客观事物又投射了诗人的感受。芙蓉出水,何碍于风,而惊风仍要乱飐;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这不禁使诗人产生联想,愁思弥漫。在这里,景中之情,境中之意,赋中之比兴,有如水中着盐,不见痕迹。

颔联写近景,勾起愁怀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惊风,惊人之狂风。飐(zhǎn展),吹动。芙蓉,荷花。薜荔(bìlì必力),一种常绿的蔓生植物,常缘墙而生,疑即其汁可作“木莲豆腐”的野生木莲。

这一联大意是:惊人的狂风死劲摇晃着夏日的荷塘,搅得水波乱翻;密集的暴雨猛烈地击打着爬满木莲的土墙,似乎要拦腰冲倒。

这是近写“夏日狂风暴雨”景象。这是字面上的意思,实际上不无寓意,即:用“惊风”、“密雨”,影射黑暗势力;以“芙蓉”、“薜荔”自比。意思是说,任凭风吹雨打,百般摧残,池中芙蓉,墙上薜荔,在这里仍然昂首挺立,岿然不动。诗人借景抒怀,用来表现自己虽遭打击迫害,而素志不改,不屈不挠。事实也正是如此:柳宗元一生都在坎坷不平的仕途中度过,直到四十七岁病逝,从未向黑暗势力妥协过。

从自然景物牵动自己愁怀,同时,也勾起对遭打击的朋友们的惦念。下一联就写这个内容。

颔联有意缩小描写空间,将笔墨专注于近处的夏日景物。如果说前一联是运以泼墨写意的疏朗之笔的话,那么这一联则改用工笔勾勒,以求真切和细密。而欲求真切和细密这一意图本身, 又恰恰反映出作者乃“凭虚构象”, 别有寄托, 以致非得细加缝合, 密作掩盖。的确,描写夏日景物,不取风和日丽之时,偏择“惊风”、“密雨”之际,这已透露出其中消息;而“惊风”、“密雨”所飐、所侵者偏又恰好是屡屡被用作比兴材料的“芙蓉”和“薜荔”, 岂不更发人深思?“芙蓉”、“薜荔”,在诗人们笔下,历来是美好而芳洁的人格的象征。因此,作者深为服膺的前贤屈原曾经“集芙蓉以为裳”, “贯薜荔之落蕊” ( 《离骚》)。这里, “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这一具有鲜明的时间和地域特色的景象,无疑也被作者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如果说“惊风”、“密雨”象征着风刀霜剑的政治环境和接踵而来的打击与迫害的话,那么, “芙蓉”、“薜荔”则象征着作者不为外力所屈、也不为外物所污的高洁品质。这种象征意义, 因为遣辞造语的精当和独到而更为昭然: 以 “惊”、“密”作“风”、“雨”的定语, “乱”、“斜”作“飐”、“侵”的状语, 不仅凸现了夏日风雨的狂暴, 而且足见作者的憎恶之感已折射进这一与其说是写实、莫若说是虚拟的特定景物。而与对风雨的憎恶之感相伴始终的则是美好事物被摧残的痛惜之情。这样用笔,分明已将赋比兴揉合为一。唯其如此,读者只有“出其象外”,才能“得其寰中”。

接着写望中近景。风以“惊”字状之,写出了望者的主观感受;飐以“乱”字状之,则劲风狂吹,池中荷花东摇西歪的情景如在目前;“密雨”,形容雨的猛烈、密集;“斜侵”,承上句之“风”字,风大而雨斜,所以是“斜侵”。这两句以精切的文字,真实细致地描写出诗人所见急风骤雨中花草受到侵袭的景象,既具柳州的地域色彩,又有夏天的节令特点。作者写“芙蓉”和“薜荔”还别具匠心,这二者是屈原《离骚》中吟咏过的植物,用它们象征美好的人格,因此这两句又是巧妙的比喻寄托,是“言在此而意不在此”(沈德潜《唐诗别裁》卷十五),暗示自己和朋友们横遭摧残和压抑的艰难处境。直陈其事是赋,以彼物比喻此物是比,这一联赋中有比,又不着痕迹,显得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颈联“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写远景。由近景过渡到远景的契机乃是近景所触发的联想。自己目前是处于这样的情境之中,好友们的处境又是如何呢?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岭树”、“江流”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从字面上看,以“江流曲似九回肠”对“岭树重遮千里目”,铢两悉称,属于“工对”的范围。而从意义上看,上实下虚,前因后果,以骈偶之辞运单行之气,又具有“流水对”的优点。

五六句写远景。也是“赋”而兼有“比”、“兴”的。试看重重绵亘的叠嶂层林,这是西南地区风景的写实,岂不也象征顽固势力的层层包围禁锢么?江流的蜿蜒盘旋,岂不也联想到作者经历的人生道路与前途的曲折么?汉代司马迁《报任安书》说自己受刑之后“肠一日而九回”,形容心情抑郁之极;盛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现一种豪迈意气。本诗则更有发展。尽管岭树重遮,却由于登高望远,仍能逾越障碍,放眼千里,视线并未被遮住,这是从下句遥看九回江流的描写中得到答案的。尽管河道曲折,江水毕竟奔腾前进,这是从一个“流”字中可见分晓的。因此,两句反映作者遭遇许多阻碍与挫折,仍然怀着冲破牢笼的不屈不挠意志,精工的对偶中兼具沉郁与豪放之致,意境是深远的。

颈联描远景,愁肠百结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重遮,即层层遮蔽。江,此指柳江。它发源于今贵州省榕江县,东南经广西,入红水江。柳州城,正在柳江与龙江汇合处。九回肠,指愁思之缠结。语本司马迁《报任安书》:“肠一日而九回”。

这大意是说,山岭树木重重迭迭地遮蔽着远望的视线,那弯弯曲曲的柳江,正象我的垒垒愁肠。

在这里,诗人借远眺所得之景,来抒发自己情怀——

面对重迭茂密的岭树,视线被遮住了,看不到远方的战友;俯瞰曲曲折折的柳江,正似百结的愁肠,勾起忧思绵绵。

看来诗人的愁怀已大大加深了,特别是对远方的友人们的殷切怀念,在最后一联作了更具体的阐发。

颈联又将空间拓展开去,推出岭树重叠、江流纡曲的远景。近处风狂雨骤, 触日成愁, 作者处境之孤危可和。那么, 远在漳、汀、封、连四州的友朋的境况又复如何?于是,作者在心驰神往的同时,把深情的目光也投向看不见的远方,想在这极目一望中获悉友朋的安危。传递自己的慰藉。然而,山岭上那重叠而又茂密的树木,却遮断了他直射千里之外的视线;而那九曲回环的江流,此刻在作者看来, 则好似自己盘旋扭结的愁肠。两句同写远望所见,却一山一水,映衬分明;一仰一俯,错落有致;一因一果,生发自如。而这又都无碍对仗的工稳。可知确属“大匠运斤”。从内在的感情线索看,作者为寄情而远望,但远望的结果却是心音未通而愁肠已断。外景与内情在这里同样已水乳交融。

第三联写望中远景。先写山,山岭重重叠叠,山上树木郁郁葱葱,挡住了自己远望朋友谪地的视线,可是明明挡住望眼,还偏要望,一个“遮”字,写尽了诗人的相望之殷,思友之切。后写水,写城下流淌的柳江,弯弯曲曲,仿佛自己百结的愁肠。“九回肠”,出自于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中“肠一日而九回”的句子,以此极写愁情之深,联想精巧,比喻生动。前句照应第一句,是实叙,后句照应第二句,是虚比,写法多样,虚实结合,在对远望景色的描绘中,寄寓了对朋友的深切怀念和自己的无限愁思。



尾联“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问,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读诗至此,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

最后两句从前联生发而来,除表现关怀好友处境望而不见的惆怅之外,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望而不见,自然想到互访或互通音问;而望陆路,则山岭重叠,望水路,则江流纡曲,不要说互访不易,即互通音讯,也十分困难。这就很自然地要归结到“音书滞一乡”。然而就这样结束,文情较浅,文气较直。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先用“共来百粤文身地”一垫,再用“犹自”一转,才归结到“音书滞一乡”,便收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效果。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

尾联寄慨,由怨生愤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共来,指一道贬到边地的五友。百越,即百粤。指五岭以南的少数民族。文身,即身上刺花纹,是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即“文身断发”。据《淮南子·原道训》载:“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被发文身,以像鳞虫。”高诱注曰:“文身,刻画其体,内默(墨)其中,为蛟龙之状以入水,蛟龙不害也。”滞,阻隔。

这是说,我们一道被贬谪的几位朋友同来这百越之地,这是一个有异风怪俗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山山水水东西隔阻,彼此各处一方,音讯不通,聚会难期!

这里,明显看出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哀愁伤感之情;同时,也不难看到诗人对黑暗势力的愤激与怨艾。

尾联承转上一联的远望之意,感叹同居遐荒, 音书阻滞,不得互致拳拳。情调哀婉欲绝, 几令人难以卒读。“共来”, 统摄作者及诗题中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烘托出患难与共之感。“百越”,即百粤,泛指五岭以南的少数民族。“文身”,指身上刺花,是古时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特殊习俗。“文身地”, 则与首句中的 “大荒”遥相照应, 着意强调身处尚未开化的瘴地蛮乡。同居瘴地蛮乡,却天各一方,难相过从,这已够不幸; 而更不幸的是, 山长水阔,鸿雁不度,友朋间连音书也难以传送, 只能彼此徒然忆念, 空自相思。着以 “犹自”二字,语意又向深处翻转一层。如此收束全篇, 自然有无穷境界掩映于中, 不尽情思含蕴于内。

最后一联叙事抒情。上句照定题目中的“柳州”和“漳汀封连四州”,写自己和朋友一起远谪僻地。这些地方,古人认为属于风俗人情与中原很不相同的南蛮地区,故称“共来百越文身地”,突出它是穷乡僻壤,边地绝域,愤慨之情暗暗传出。既然“共来”边地,一定常通音信,聊解寂寞,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下句用“犹自”一转折,落脚到“音书滞一乡”,写出自己与朋友仍然各自困守一方,音信阻滞难通。“犹自”这一关联词的运用,起到了顿挫跌宕的作用,更突出了作者的相思之苦以及与朋友互通音信的渴望,并由此曲折地表达出对执政者排斥异己的不满和自己的孤独之感。结尾写得沉痛悲凉,饶有余意。


全诗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与景融合无间,赋中有比,实中有虚,富有象征暗示色彩,表现出含蓄蕴籍,凄清隽永的鲜明特点,是一篇体现柳诗清峭沉郁风格的杰出代表作。


艺术特色:通篇比兴

投赠诗也罢,政治诗也罢,常以抒情为主,而且不能“张口见喉咙”,——太露! 最理想的要求是:既鲜明又含蓄。这是说,浓烈的感情、明确的思想,务必通过含蓄委婉的方式充分表达出来。柳宗元这首诗就达到了这个要求。其主要手段,就是通篇运用比兴法。比如:用“大荒”,指边远贬地;以“海天”,比喻缠绵愁思;以“惊风”、“密雨”,影射政敌;拿“芙蓉”、“薜荔”,用以自况;并且还以“曲江”来比百结愁肠;用“岭树遮目”,兴起深切的怀友之情,等等。就是这样,通过一个个具体景物、生动形象来抒发诗人的满腔怨怼和无限怀念。他把自己的愁思、愁肠、愁怀和愁怨,通过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和以景引慨等种种手法,巧妙地一层深一层地充分表达了出来,并且根本不露斧痕,景与情高度统一,达到水乳交融的程度。这是柳宗元以前的唐七律中并不常见的。


全诗用 “赋中之比” 的手法,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托物寄兴,以 “惊风”、“密雨” 喻恶势力,意在抨击政敌; 以 “岭树” 重重,“江流” 回曲比远望之难和思念之苦,哀怨忧愁之情溢于言表,沉郁顿挫之感撼人心魄!


名家点评:

  廖文炳:此子厚登城楼怀四人而作,首言登楼远望,海阔连天,愁思与之弥漫,不可纪极也。三四句唯“惊风”,故云“乱颴”,唯“细雨”,故云“斜侵”,有风雨萧条,触物兴怀意。至“岭树重遮”、“江流曲转”,益重相思之感矣。当时“共来百越”,意谓易于相见,今反音问疏隔,将何以慰所思哉?(《唐诗鼓吹注解》)

  查慎行:(首二句)起势极高,与少陵“花近高楼”两句同一手法。 (《初白庵诗评》)

  沈德潜:从高楼起,有百感交集之感惊风、密雨,言在此而意不在此。 (《唐诗别裁》)

  俞陛云:唐代韩柳齐名,皆遭屏逐。昌黎《蓝关》诗,见忠愤之气,子厚柳州诗,多哀怨之音。起笔音节高亮,登高四顾,有苍茫百感之慨。三、四言临水芙蓉,覆墙薜荔,本有天然之态,乃密雨惊风横加侵袭,致嫣红生翠,全失其度。以风雨喻谗人之高张,以薜荔芙蓉喻贤人之摈斥,犹楚词之以兰蕙喻君子,以雷雨喻摧残,寄慨遥深,不仅写登城所见也。五、六言岭树云遮,所思不见,临江迟客,肠转车轮。恋阙怀人之意,兼而有之。收句归到寄诸友本意,言同在瘴乡,已伤谪宦,况音书不达,雁渺鱼沉,愈悲孤寂矣。(《诗境浅说》丙编)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90
《唐诗三百首》古籍版本之一91


试题精选:


【注】柳宗元曾积极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又贬为柳州刺史。而一同参加革新运动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都因此而分别贬至更荒远的漳州、汀州、封州、连州任刺史。①惊风:狂风。 ②飐:吹动。 ③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

小题1:请概括颔联描写的景物特点,简析本联蕴含的深意。(4分)

小题2:请结合全诗分析最后两句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颔联写近景,诗人用了借景抒情、象征(或比喻或比兴)等手法(1分)描绘了急风骤雨猛烈地吹打着芙蓉、薜荔的景象。(1分)芙蓉、薜荔,在此象征着人格的美好与芳洁(1分)芙蓉与薜荔遭受风吹雨打,暗喻自己无辜被贬的政治遭遇。(1分)

小题2:尾联写五人一同被贬谪于野蛮人居住的边远之地,已经够心痛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2分)抒发了诗人无辜获罪的怨愤之情,与友人音信不通的的无奈和惆怅及对好友的关怀和思念之情。(2分)

小题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可结合注释翻译颔联,抓住景物意象特征,在理解的基础上,描绘景物。如果有运用写作手法,一定要点明手法。鉴赏诗歌蕴含深意一定要了解古典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如:屈原《离骚》有云:“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又云:“擥木根以结茝兮,贯薜荔之落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謇吾法大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所以,“芙蓉、薜荔”历来被视为高洁之物。

小题2:

试题分析: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般指诗歌画面反应的状况或现象、诗歌的主题、诗人寄托的情感等。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首先要思考并解决下面一系列问题: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内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作者这样写究竟要表达什么样的观点态度?诗歌的感情基调与主旨是什么?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世称柳河东。贞元进士,授校书郎,调蓝田尉,升监察御史里行、礼部员外郎。因参加“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后迁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皆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其诗风格清峭。有诗文作品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有《河东先生集》。《全唐诗》编其诗四卷。(新、旧《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