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异”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同异'''(拼音:<span style="color:#FF00FF;">hé tóng yì</span>),战国惠施学派的基本观点。认为一切事物的差别、对立是...”为内容创建页面)
 
 
第1行: 第1行:
'''[[合]]同异'''([[拼音]]:<span style="color:#FF00FF;">hé tóng yì</span>),战国惠施学派的基本观点。认为一切事物的差别、对立是相对的,强调差异之中有同一,并以“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等命题来进行论证,对古代逻辑思想的发展有一定贡献,但夸大了概念的同一性,忽视了个体的差别,因而导致相对主义的错误。【例】《庄子·秋水》:“龙少学先王之道,长而明仁义之行;合同异,离坚白。”成玄英疏:“故能合异为同,离同为异。”
 
  
 +
'''合同异'''([[拼音]]:<span style="color:#FF00FF;">hé tóng yì</span>),先秦名家的一种同异观和方法论。强调事物之间的同一性,忽视差异性,属合异为同的相对主义论辩。与[[离坚白]]相对。认为一切事物的差别、对立是相对的,强调差异之中有同一,并以“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等命题来进行论证,对古代逻辑思想的发展有一定贡献,但夸大了概念的同一性,忽视了个体的差别,因而导致相对主义的错误。
  
[[Category:中文字典]]
+
《庄子·秋水》载[[公孙龙]]自称能“合同异”。唐[[成玄英]]解释说“能合异为同”。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鲁连子》说齐辩士田巴能“合同异”。[[惠施]]对“合同异”有详细论述,他认为“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承认事物有大类和小类的区别,万物在一定意义上相同(都是物),又在一定意义上各个不同(每个事物都有个性)。认为“万物天地”普遍联系成一个整体。但惠施强调高低和今昔差异的相对性,导致“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和“今日适越而昔来”的相对性论辩。与惠施同时的其他辩者,则有“白狗黑”、“卵有毛”之说。
 +
 
 +
===参见===
 +
 
 +
*[[中国百科]]
 +
*[[中华文化]]
 +
*[[中华文化(目录)]]
 +
 
 +
[[Category:中华文化]]
 +
[[Category:古代文明]]
 +
 
 +
[[Category:历史]]
 +
[[Category:历史学]]
 +
[[Category:中国历史]]
 +
[[Category:中国古代史]]
 +
 
 +
[[Category:学术]]
 +
[[Category:思想]]
 +
 
 +
[[Category:战国时期]]
 +
 
 +
[[Category:中文词典]]
 
[[Category:H音词语]]
 
[[Category:H音词语]]
 
[[Category:合]]
 
[[Category:合]]

2021年8月12日 (四) 07:35的最后版本

合同异拼音hé tóng yì),先秦名家的一种同异观和方法论。强调事物之间的同一性,忽视差异性,属合异为同的相对主义论辩。与离坚白相对。认为一切事物的差别、对立是相对的,强调差异之中有同一,并以“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等命题来进行论证,对古代逻辑思想的发展有一定贡献,但夸大了概念的同一性,忽视了个体的差别,因而导致相对主义的错误。

《庄子·秋水》载公孙龙自称能“合同异”。唐成玄英解释说“能合异为同”。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鲁连子》说齐辩士田巴能“合同异”。惠施对“合同异”有详细论述,他认为“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承认事物有大类和小类的区别,万物在一定意义上相同(都是物),又在一定意义上各个不同(每个事物都有个性)。认为“万物天地”普遍联系成一个整体。但惠施强调高低和今昔差异的相对性,导致“天与地卑,山与泽平”和“今日适越而昔来”的相对性论辩。与惠施同时的其他辩者,则有“白狗黑”、“卵有毛”之说。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