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老毛蟹”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未显示2个用户的10个中间版本)
第1行: 第1行:
 
[[文件: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数据库-标题.png|right|300px|link=中国地标产品数据库]]
 
[[文件: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数据库-标题.png|right|300px|link=中国地标产品数据库]]
[[文件:崇明老毛蟹.jpg|right|thumb|280px|崇明老毛蟹]]
+
[[文件:崇明老毛蟹.jpg|right|thumb|300px|崇明老毛蟹]]
[[文件:崇明老毛蟹3.jpg|right|thumb|280px|崇明老毛蟹]]
+
[[文件:崇明老毛蟹1.jpg|right|thumb|280px|崇明老毛蟹]]
+
  
'''崇明老毛蟹''',[[上海市]][[崇明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span style="color:gray;"><small>(2007年10月1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批准对崇明老毛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07年第153号批准)</small></span>,[[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因其两只大螯上有绒如毛,故崇明人称之为“老毛蟹”。崇明老毛蟹营养丰富,每百克蟹肉中含蛋白质14克,脂肪5.9克,维生素5960个国际单位,钙129毫克,磷145毫克,铁13毫克,核黄素0.71毫克,含热量139千卡,是水产品中的珍品。崇明老毛蟹在食用时要作到“三去”:一是去腮,二是去胃,三是去肠。
+
'''崇明老毛蟹''',[[上海市]][[崇明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span style="color:gray;"><small>(2007年10月1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批准对崇明老毛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07年第153号批准)</small></span>,[[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又名崇明清水蟹,因其两只大螯上生满了细密的绒毛,故俗称 “老毛蟹”,其外形具有“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特点。崇明老毛蟹个小、壳薄,肉质细密有香味,雌性蟹黄足,雄性蟹脂多,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等营养物质。2018年11月,崇明清水蟹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荣获金奖。
 +
 
 +
崇明老毛蟹营养丰富,每百克蟹肉中含蛋白质14克,脂肪5.9克,维生素5960个国际单位,钙129毫克,磷145毫克,铁13毫克,核黄素0.71毫克,含热量139千卡,是水产品中的珍品。崇明老毛蟹在食用时要作到“三去”:一是去腮,二是去胃,三是去肠。
  
 
[[世界]]上共有300多种[[螃蟹]],可供食用的大约20多种,而最负盛名的是[[中华绒螯蟹]]。中华绒螯蟹中最有声誉的是[[白洋淀]]的[[胜芳蟹]]、[[阳澄湖]]的清水蟹和[[崇明]]的老毛蟹。崇明老毛蟹个小、壳薄,肉质细蜜而有香味,雌性蟹黄足,雄性蟹脂多。驰名海内外。
 
[[世界]]上共有300多种[[螃蟹]],可供食用的大约20多种,而最负盛名的是[[中华绒螯蟹]]。中华绒螯蟹中最有声誉的是[[白洋淀]]的[[胜芳蟹]]、[[阳澄湖]]的清水蟹和[[崇明]]的老毛蟹。崇明老毛蟹个小、壳薄,肉质细蜜而有香味,雌性蟹黄足,雄性蟹脂多。驰名海内外。
  
==产地范围==
+
===产品特点===
  
崇明老毛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上海市崇明县人民政府《关于上报崇明老毛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崇府发[2006]3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上海市崇明县现辖行政区域。
+
'''感官特征'''
  
== 品质特点 ==
+
崇明老毛蟹蟹身肉,晶莹洁白;螯足肉,纤细丝短;步足肉,细嫩爽口;蟹黄,品位微甜,膏多脂肥,食而不腻。每逢秋末冬初,崇明老毛蟹营养与鲜味进入最为丰美阶段,“雄蟹膏满肚,雌蟹撑壳黄”。
  
  崇明老毛蟹营养丰富,每百克蟹肉中含蛋白质14克,脂肪5.9克,维生素5960个国际单位,钙129毫克,磷145毫克,铁13毫克,核黄素0.71毫克,含热量139千卡,是水产品中的珍品。
+
'''品质指标'''
 +
崇明老毛蟹营养丰富,据测定:每百克蟹肉中含蛋白质14克,脂肪5.9克,维生素5960个国际单位,钙129毫克,磷145毫克,铁13毫克,核黄素0.71毫克,热量139千卡。
  
  崇明老毛蟹很好吃,但也得注意吃法,要做到“三去”:一是去鳃,鳃位于壳内背部两侧,呈乳白色,有大量病菌寄生,且性寒,不宜食用;二是去胃,因胃内残留动物尸体和未消化的植物碎屑,三是去肠,肠内也有消化过程中未排出体外的粪便。蟹的吃法有多种,除清蒸外。还可做成许多菜肴,如清炖蟹黄狮子头、蟹肉苹果沙粒、蟹黄一元、蟹粉汤等等,都是色香味具佳的上乘菜肴。此外,醉蟹虽然有少数人不敢吃,但多数人却十分喜爱,奉为佳品。
+
[[文件:崇明老毛蟹21.jpg|center|thumb|400px|崇明老毛蟹]]
 +
[[文件:崇明老毛蟹12.jpeg|center|thumb|400px|崇明老毛蟹]]
 +
[[文件:崇明老毛蟹13.jpg|center|thumb|400px|崇明老毛蟹]]
  
== 产地环境 ==
+
[[文件:崇明老毛蟹9.jpg|center|thumb|400px|崇明老毛蟹]]
 +
[[文件:崇明老毛蟹3.jpg|center|thumb|400px|崇明老毛蟹]]
  
  崇明老毛蟹所以有此特色,主要由于亲蟹繁殖的蟹苗,出生地就在[[崇明岛]]的[[长江]]口水域。蟹苗随潮水进入岛上的内河水域后,除水质的盐度有降低外,其它因受长江通潮水的制约,长江口水质相近。而长江口水质富含多种营养盐类和浮游生物,能满足蟹苗的生长需要,使其肌肉组织紧密而不疏松。岛上还孳生[[田螺]]、[[河蚌]]及底栖生物,这些又是河蟹适口的天然动物性饵料,为蟹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肉质格外细嫩。
+
===产地环境===
  
==专用标志使用==
+
崇明区属北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夏季湿热,盛行东南风;冬季干冷,盛行偏北风。年平均气温15.2℃,无霜期229天,年总日照时数1930.9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025毫升,空气相对湿度常年保持在80%,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1000~2000个,堪称天然的大氧吧,在这样良好气候环境下生长出来的崇明老毛蟹的品质也就优于其他河蟹。
 +
 
 +
由于崇明老毛蟹必须在咸水中交配产卵,在半咸水中淡化,在淡水浅水中生长,而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其东海的咸水至东海咸水与长江口淡水的混合半咸水,直至崇明岛的淡水水域,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水道,造就了崇明老毛蟹繁衍、生长不可替代的水域环境。崇明区年平均水温18.7℃,6月~11月水温在2~8℃的天数多达90多天,恰好为崇明老毛蟹的旺盛生长提供了充足时间,保证了崇明老毛蟹商品蟹的上市规格。崇明区四面环水,有着丰富的淡水资源,岛上水土洁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良,工业污染极少。从2002至2005年对养殖水体进行水质检测的情况看,崇明养蟹池pH值在7.8左右,溶解氧在5毫克/升左右,氨氮及亚硝酸盐含量几乎为零,所有养殖水体水质全部符合无公害养殖水体水质标准,且崇明土质为泥沙质,与中华绒螯蟹的天然生长环境相仿,适宜于崇明老毛蟹的生长。此外,长江口水质富含的多种营养盐类和浮游生物,不但能满足蟹苗的生长需要,又使其肌肉组织紧密而不疏松。崇明岛大量孳生的田螺、河蚌及底栖生物,又成为成品河蟹适口的天然动物性饵料。
 +
 
 +
[[文件:崇明老毛蟹8.jpg|center|thumb|400px|崇明老毛蟹]]
 +
[[文件:崇明老毛蟹4.jpg|center|thumb|400px|崇明老毛蟹(蟹膏)]]
 +
[[文件:崇明老毛蟹5.jpg|center|thumb|400px|崇明老毛蟹(蟹黄)]]
 +
 
 +
===历史人文===
 +
 
 +
崇明老毛蟹在崇明岛上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历史资料、文献中都有相关记载。
 +
 
 +
据《康熙崇明县志物产》:“子蟹二三月间甚多,他邑所无。”可知早在明清时期,天然蟹苗就已成了崇明独有的特产。直到解放后,依然人无我有,蟹苗源源运销外地,只1974年至1979年间,就曾为20多个省市提供了8万多公斤蟹苗。
 +
 
 +
20世纪80年代的《崇明县志》记述崇明老毛蟹为“本县特产,形体如小蜘蛛。大小如芝麻,每斤苗5至6万只。蟹苗一般2~3日后即脱壳变态为幼蟹。每年夏天,蟹苗溯江而上,进入淡水生活,从惊蛰到立夏为捕捞季节。蟹苗是本县重要的水产资源,经济价值很高,主要销往国内22个省市,供各地养殖,全县崇明老毛蟹常年养殖面积5万亩,生产崇明老毛蟹0.67万吨,总产值达5亿多元”。
 +
 
 +
《上海渔业志》第一篇“环境与资源”中记载了“蟹苗等已成为长江口区的特有产物,一年一度来自福建、浙江、江苏等省的渔船云集长江口,形成“蟹苗大战”,影响长江口航道通航。蟹苗在70年代是盛期,全国22个省市水产部门每年5~6月集中到崇明岛捕捞蟹苗,运回各地饲养,曾盛极一时。蟹苗产量在1981年达2.05万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
 +
 
 +
[[文件:崇明老毛蟹1.jpg|center|thumb|400px|崇明老毛蟹]]
 +
 
 +
2008年,崇明县(今崇明区)已形成岛内外河蟹养殖面积超过百万亩,预计总产量1.25万吨,总产值8.5亿元,约占全县渔业产值的60%,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5。
 +
 
 +
自2008年开始,结合崇明文化旅游节,崇明每年举办一届前后历时一个月的“崇明老毛蟹节”。
 +
 
 +
2011年,崇明县(今崇明区)岛内外养蟹面积84万亩,其中岛外养蟹面积78万亩,岛内养蟹面积6万亩(蟹种培育面积5.4万亩,成蟹养殖5000亩),生产河蟹1.38万吨,产值9亿元,其中成蟹产量7000吨,产值6.2亿元,蟹种产量6800吨,产值2.74亿元。
 +
 
 +
[[文件:崇明老毛蟹11.jpg|center|thumb|400px|崇明老毛蟹]]
 +
 
 +
===地理标志===
 +
 
 +
'''产地范围'''
 +
 
 +
崇明老毛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上海市崇明县(今[[崇明区]])人民政府《关于上报崇明老毛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崇府发[2006]3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上海市崇明县现辖行政区域。
 +
 
 +
'''专用标志使用'''
  
 
崇明老毛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上海市崇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崇明老毛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上海市崇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 质量技术要求 ==
+
'''质量技术要求'''
  
 
(一)水源与水质
 
(一)水源与水质
  
  1、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无污染。
+
1、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无污染。
  
  2、水质主要物理因子指标:透明度30 cm至50cm。
+
2、水质主要物理因子指标:透明度30 cm至50cm。
  
  3、水质主要化学因子指标:
+
3、水质主要化学因子指标:
  
  (1)pH值为7.5至8.5;
+
(1)pH值为7.5至8.5;
  
  (2)溶解氧常年不低于4mg/L;
+
(2)溶解氧常年不低于4mg/L;
  
  (3)总硬度为5mg/L至8mg/L;
+
(3)总硬度为5mg/L至8mg/L;
  
  (4)盐度在0.2至0.5。
+
(4)盐度在0.2至0.5。
  
 
(二)池塘条件
 
(二)池塘条件
  
  光照充足,池塘为东西向。成蟹养殖池塘面积应不小于2000m2,池深1.5m至2m,水深1m至5m,池塘坡比1:2至3。
+
光照充足,池塘为东西向。成蟹养殖池塘面积应不小于2000m2,池深1.5m至2m,水深1m至5m,池塘坡比1:2至3。
  
 
(三)养殖
 
(三)养殖
  
  1、水草移植:移植蟹喜食的植物性饲料主要有水花生、浮萍、伊乐藻、苦草等水草。水草移植入蟹塘前要在流水水域内浸泡1至2天,用3ppm漂粉精杀菌消毒。蟹塘水草覆盖率为40%以上。
+
1、水草移植:移植蟹喜食的植物性饲料主要有水花生、浮萍、伊乐藻、苦草等水草。水草移植入蟹塘前要在流水水域内浸泡1至2天,用3ppm漂粉精杀菌消毒。蟹塘水草覆盖率为40%以上。
  
  2、蟹种放养:
+
2、蟹种放养:
  
  (1)蟹种为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扣蟹。
+
(1)蟹种为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扣蟹。
  
  (2)放养规格:每500克不小于80只。
+
(2)放养规格:每500克不小于80只。
  
  (3)放养密度:每亩小于800只,蟹种放养宜一次性放足。
+
(3)放养密度:每亩小于800只,蟹种放养宜一次性放足。
  
  3、投饵:
+
3、投饵:
  
  (1)投饵种类:非哺乳类动物为原料的动物性饵料、植物性饵料或配合饲料。
+
(1)投饵种类:非哺乳类动物为原料的动物性饵料、植物性饵料或配合饲料。
  
  (2)投喂量:投喂量为池塘内蟹体总重的5%,根据气候、水质量、摄食情况、病害发生情况等灵活掌握。在一定的水温范围内(10℃至30℃)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多,水温30℃以上时,河蟹摄食量有所下降,水温低于6℃时,河蟹摄食基本停止。
+
(2)投喂量:投喂量为池塘内蟹体总重的5%,根据气候、水质量、摄食情况、病害发生情况等灵活掌握。在一定的水温范围内(10℃至30℃)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多,水温30℃以上时,河蟹摄食量有所下降,水温低于6℃时,河蟹摄食基本停止。
  
  (3)投饵方法和次数:投饵应遵循全池遍洒,重点顾及四周的原则。日投饵次数为2次,上午傍晚各1次。上午占全日投饵量的30%,傍晚占全日投饵量的70%。
+
(3)投饵方法和次数:投饵应遵循全池遍洒,重点顾及四周的原则。日投饵次数为2次,上午傍晚各1次。上午占全日投饵量的30%,傍晚占全日投饵量的70%。
  
  (4)禁用饵料:禁止使用转基因方法生产的饵料原料;禁止使用以哺乳类动物为原料的动物性饵料产品;禁止使用工业合成的油脂;禁止使用畜禽粪便。
+
(4)禁用饵料:禁止使用转基因方法生产的饵料原料;禁止使用以哺乳类动物为原料的动物性饵料产品;禁止使用工业合成的油脂;禁止使用畜禽粪便。
  
  4、水质调控:
+
4、水质调控:
  
  (1)高温季节每隔3至5天,需补充一次新水,并排出底层部分污水,控制水位在1.2m至1.5m之间,进排水时,池塘温差控制在3℃之间。
+
(1)高温季节每隔3至5天,需补充一次新水,并排出底层部分污水,控制水位在1.2m至1.5m之间,进排水时,池塘温差控制在3℃之间。
  
  (2)蟹塘中适当养殖一些滤食性鱼类,及淡水青虾,螺蚬类以增加对蟹塘内残饵的利用并改善蟹塘生态环境。
+
(2)蟹塘中适当养殖一些滤食性鱼类,及淡水青虾,螺蚬类以增加对蟹塘内残饵的利用并改善蟹塘生态环境。
  
  5、蟹病防治:
+
5、蟹病防治:
  
  (1)预防应采取如下措施:干塘清淤和消毒;移植水草和放养螺蚬;苗种检疫和消毒;调控水质和改善底质。
+
(1)预防应采取如下措施:干塘清淤和消毒;移植水草和放养螺蚬;苗种检疫和消毒;调控水质和改善底质。
  
  (2)禁用渔药:禁止使用含转基因制品、有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降解代谢慢的渔药。禁止使用人工合成激素和促生长剂。
+
(2)禁用渔药:禁止使用含转基因制品、有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降解代谢慢的渔药。禁止使用人工合成激素和促生长剂。
  
 
(四)成蟹捕捞
 
(四)成蟹捕捞
  
  1、成蟹生长期:一个生长周期大于180天。
+
1、成蟹生长期:一个生长周期大于180天。
  
  2、捕捞时间:于每年的10月开始捕捞,捕尽为止。
+
2、捕捞时间:于每年的10月开始捕捞,捕尽为止。
  
 
(五)质量特色
 
(五)质量特色
  
  1、感官指标:
+
1、感官指标:
  
 
*体色:青背灰白肚,黄毛金爪。
 
*体色:青背灰白肚,黄毛金爪。
第99行: 第137行:
 
*鲜活度:蟹活体,肌肉紧密有弹性,呈半透明。
 
*鲜活度:蟹活体,肌肉紧密有弹性,呈半透明。
  
  2、理化指标(略)
+
2、理化指标(略)
  
  
 +
===参见===
 +
 +
*'''[[中国特产]]''' [[中国特产概况|概况]] [[中国各地十大特产|各地十大特产]]
 +
*[[中国特产 数据库|中国特产数据库]]
 +
 +
*'''[[中国地标产品]]'''
 +
*[[中国地标产品数据库]]
 +
*[[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概念)
 +
 +
*'''[[中华老字号]]''' [[中华老字号(China Time-honored Brand)|概况]]
  
 
[[Category:中国特产]]
 
[[Category:中国特产]]
 
[[Category:上海特产]]
 
[[Category:上海特产]]
 +
[[Category:崇明特产]]
  
 
[[Category:中国地标产品]]
 
[[Category:中国地标产品]]
 
[[Category:上海地标产品]]
 
[[Category:上海地标产品]]
 +
[[Category:崇明地标产品]]
  
 
[[Category:上海市]]
 
[[Category:上海市]]
 +
[[Category:崇明区]]
 +
 +
[[Category:水产]]
 +
[[Category:蟹]]
 +
 +
[[Category:中文词典]]
 +
[[Category:C音词语]]
 +
[[Category:崇]]

2023年2月13日 (一) 21:30的最后版本

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数据库-标题.png
崇明老毛蟹

崇明老毛蟹上海市崇明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7年10月1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批准对崇明老毛蟹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07年第153号批准)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又名崇明清水蟹,因其两只大螯上生满了细密的绒毛,故俗称 “老毛蟹”,其外形具有“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特点。崇明老毛蟹个小、壳薄,肉质细密有香味,雌性蟹黄足,雄性蟹脂多,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等营养物质。2018年11月,崇明清水蟹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荣获金奖。

崇明老毛蟹营养丰富,每百克蟹肉中含蛋白质14克,脂肪5.9克,维生素5960个国际单位,钙129毫克,磷145毫克,铁13毫克,核黄素0.71毫克,含热量139千卡,是水产品中的珍品。崇明老毛蟹在食用时要作到“三去”:一是去腮,二是去胃,三是去肠。

世界上共有300多种螃蟹,可供食用的大约20多种,而最负盛名的是中华绒螯蟹。中华绒螯蟹中最有声誉的是白洋淀胜芳蟹阳澄湖的清水蟹和崇明的老毛蟹。崇明老毛蟹个小、壳薄,肉质细蜜而有香味,雌性蟹黄足,雄性蟹脂多。驰名海内外。

产品特点

感官特征

崇明老毛蟹蟹身肉,晶莹洁白;螯足肉,纤细丝短;步足肉,细嫩爽口;蟹黄,品位微甜,膏多脂肥,食而不腻。每逢秋末冬初,崇明老毛蟹营养与鲜味进入最为丰美阶段,“雄蟹膏满肚,雌蟹撑壳黄”。

品质指标 崇明老毛蟹营养丰富,据测定:每百克蟹肉中含蛋白质14克,脂肪5.9克,维生素5960个国际单位,钙129毫克,磷145毫克,铁13毫克,核黄素0.71毫克,热量139千卡。

崇明老毛蟹
崇明老毛蟹
崇明老毛蟹
崇明老毛蟹
崇明老毛蟹

产地环境

崇明区属北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夏季湿热,盛行东南风;冬季干冷,盛行偏北风。年平均气温15.2℃,无霜期229天,年总日照时数1930.9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025毫升,空气相对湿度常年保持在80%,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为每立方厘米1000~2000个,堪称天然的大氧吧,在这样良好气候环境下生长出来的崇明老毛蟹的品质也就优于其他河蟹。

由于崇明老毛蟹必须在咸水中交配产卵,在半咸水中淡化,在淡水浅水中生长,而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其东海的咸水至东海咸水与长江口淡水的混合半咸水,直至崇明岛的淡水水域,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水道,造就了崇明老毛蟹繁衍、生长不可替代的水域环境。崇明区年平均水温18.7℃,6月~11月水温在2~8℃的天数多达90多天,恰好为崇明老毛蟹的旺盛生长提供了充足时间,保证了崇明老毛蟹商品蟹的上市规格。崇明区四面环水,有着丰富的淡水资源,岛上水土洁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良,工业污染极少。从2002至2005年对养殖水体进行水质检测的情况看,崇明养蟹池pH值在7.8左右,溶解氧在5毫克/升左右,氨氮及亚硝酸盐含量几乎为零,所有养殖水体水质全部符合无公害养殖水体水质标准,且崇明土质为泥沙质,与中华绒螯蟹的天然生长环境相仿,适宜于崇明老毛蟹的生长。此外,长江口水质富含的多种营养盐类和浮游生物,不但能满足蟹苗的生长需要,又使其肌肉组织紧密而不疏松。崇明岛大量孳生的田螺、河蚌及底栖生物,又成为成品河蟹适口的天然动物性饵料。

崇明老毛蟹
崇明老毛蟹(蟹膏)
崇明老毛蟹(蟹黄)

历史人文

崇明老毛蟹在崇明岛上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历史资料、文献中都有相关记载。

据《康熙崇明县志物产》:“子蟹二三月间甚多,他邑所无。”可知早在明清时期,天然蟹苗就已成了崇明独有的特产。直到解放后,依然人无我有,蟹苗源源运销外地,只1974年至1979年间,就曾为20多个省市提供了8万多公斤蟹苗。

20世纪80年代的《崇明县志》记述崇明老毛蟹为“本县特产,形体如小蜘蛛。大小如芝麻,每斤苗5至6万只。蟹苗一般2~3日后即脱壳变态为幼蟹。每年夏天,蟹苗溯江而上,进入淡水生活,从惊蛰到立夏为捕捞季节。蟹苗是本县重要的水产资源,经济价值很高,主要销往国内22个省市,供各地养殖,全县崇明老毛蟹常年养殖面积5万亩,生产崇明老毛蟹0.67万吨,总产值达5亿多元”。

《上海渔业志》第一篇“环境与资源”中记载了“蟹苗等已成为长江口区的特有产物,一年一度来自福建、浙江、江苏等省的渔船云集长江口,形成“蟹苗大战”,影响长江口航道通航。蟹苗在70年代是盛期,全国22个省市水产部门每年5~6月集中到崇明岛捕捞蟹苗,运回各地饲养,曾盛极一时。蟹苗产量在1981年达2.05万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

崇明老毛蟹

2008年,崇明县(今崇明区)已形成岛内外河蟹养殖面积超过百万亩,预计总产量1.25万吨,总产值8.5亿元,约占全县渔业产值的60%,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1/5。

自2008年开始,结合崇明文化旅游节,崇明每年举办一届前后历时一个月的“崇明老毛蟹节”。

2011年,崇明县(今崇明区)岛内外养蟹面积84万亩,其中岛外养蟹面积78万亩,岛内养蟹面积6万亩(蟹种培育面积5.4万亩,成蟹养殖5000亩),生产河蟹1.38万吨,产值9亿元,其中成蟹产量7000吨,产值6.2亿元,蟹种产量6800吨,产值2.74亿元。

崇明老毛蟹

地理标志

产地范围

崇明老毛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以上海市崇明县(今崇明区)人民政府《关于上报崇明老毛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崇府发[2006]34号)提出的范围为准,为上海市崇明县现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崇明老毛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上海市崇明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

质量技术要求

(一)水源与水质

1、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无污染。

2、水质主要物理因子指标:透明度30 cm至50cm。

3、水质主要化学因子指标:

(1)pH值为7.5至8.5;

(2)溶解氧常年不低于4mg/L;

(3)总硬度为5mg/L至8mg/L;

(4)盐度在0.2至0.5。

(二)池塘条件

光照充足,池塘为东西向。成蟹养殖池塘面积应不小于2000m2,池深1.5m至2m,水深1m至5m,池塘坡比1:2至3。

(三)养殖

1、水草移植:移植蟹喜食的植物性饲料主要有水花生、浮萍、伊乐藻、苦草等水草。水草移植入蟹塘前要在流水水域内浸泡1至2天,用3ppm漂粉精杀菌消毒。蟹塘水草覆盖率为40%以上。

2、蟹种放养:

(1)蟹种为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扣蟹。

(2)放养规格:每500克不小于80只。

(3)放养密度:每亩小于800只,蟹种放养宜一次性放足。

3、投饵:

(1)投饵种类:非哺乳类动物为原料的动物性饵料、植物性饵料或配合饲料。

(2)投喂量:投喂量为池塘内蟹体总重的5%,根据气候、水质量、摄食情况、病害发生情况等灵活掌握。在一定的水温范围内(10℃至30℃)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多,水温30℃以上时,河蟹摄食量有所下降,水温低于6℃时,河蟹摄食基本停止。

(3)投饵方法和次数:投饵应遵循全池遍洒,重点顾及四周的原则。日投饵次数为2次,上午傍晚各1次。上午占全日投饵量的30%,傍晚占全日投饵量的70%。

(4)禁用饵料:禁止使用转基因方法生产的饵料原料;禁止使用以哺乳类动物为原料的动物性饵料产品;禁止使用工业合成的油脂;禁止使用畜禽粪便。

4、水质调控:

(1)高温季节每隔3至5天,需补充一次新水,并排出底层部分污水,控制水位在1.2m至1.5m之间,进排水时,池塘温差控制在3℃之间。

(2)蟹塘中适当养殖一些滤食性鱼类,及淡水青虾,螺蚬类以增加对蟹塘内残饵的利用并改善蟹塘生态环境。

5、蟹病防治:

(1)预防应采取如下措施:干塘清淤和消毒;移植水草和放养螺蚬;苗种检疫和消毒;调控水质和改善底质。

(2)禁用渔药:禁止使用含转基因制品、有致畸、致癌、致突变作用、降解代谢慢的渔药。禁止使用人工合成激素和促生长剂。

(四)成蟹捕捞

1、成蟹生长期:一个生长周期大于180天。

2、捕捞时间:于每年的10月开始捕捞,捕尽为止。

(五)质量特色

1、感官指标:

  • 体色:青背灰白肚,黄毛金爪。
  • 外观:蟹壳光洁,头胸甲表面有疣状突起,完好无损,体略小。
  • 步足:螯足、附肢齐全。
  • 气味:无异味,肉嫩、味鲜、膏满。
  • 体质:体质健壮,活动能力强,反应敏捷。
  • 鲜活度:蟹活体,肌肉紧密有弹性,呈半透明。

2、理化指标(略)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