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广州市
 
广州市
  
 +
== 行政区划、人口、民族 ==
  
 +
行政区划
 +
 +
  越秀区 
 +
 +
  海珠 
 +
 +
  荔湾区 
 +
 +
  天河区 
 +
 +
  白云区 
 +
 +
  黄埔区 
 +
 +
  花都区 
 +
 +
  番禺区 
 +
 +
  南沙区 
 +
 +
  萝岗区 
 +
 +
  从化市 
 +
 +
  增城市
 +
 +
 +
 +
== 地理 ==
 +
 +
  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广州市地处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其范围是东经112度57分至114度3分,北纬22度26分至23度56分。东连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顺德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隔海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相望。
 +
 +
  由于珠江口岛屿众多,水道密布,有虎门、蕉门、洪奇门等水道出海,使广州成为中国远洋航运的优良海港和珠江流域的进出口岸。广州又是京广、广深、广茂和广梅汕和武广铁路的交汇点和华南民用航空交通中心,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极为密切,因此,广州有中国“南大门”之称。
 +
 +
气候
 +
 +
  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濒临南海,海洋性气候特征特别显著,因此,海洋和大陆对广州气候都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广州市各地年平均气温在21.5~22.2℃之间,雨水资源丰富,平均年降水量在1800多毫米,年降水日数在150天左右。
 +
 +
  1. 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
 +
 +
  春季(3~5月) 气温和降水均处在上升时期,也是天气交替变化的季节,天气的不稳定性很大。有的年份会出现春光明媚的春天,而有的年份却会出现持续的低温阴雨及倒春寒天气。在一些年份因为雨季来得迟,可能出现持续性的春季干旱。但从常年的情况来看,雨季在4月份开始,各地先后进入前汛期。
 +
 +
  夏季(6~8月) 由于受海洋气团的影响,普遍吹偏东南风,带来丰沛的雨水。6月份是前汛期的降雨高峰期,广州市出现暴雨的机会甚多。同时,每年的7~8月还是受热带气旋影响的主要时段,全年影响广州市的热带气旋一半以上出现在这个季节。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是7月,月平均气温达28.7℃,历史极端最高气温为花都区的39.3℃,出现在2005年7月18日。
 +
 +
  秋季(9~11月) 冷空气开始影响广东,气温逐渐下降。此时多晴朗天气,降水渐少,开始进入干季。但9月份热带气旋影响仍比较多。11 月份热带气旋不活跃,但仍有可能影响广州,在过去对广州有影响的5个台风中,有4个出现在上旬。
 +
 +
  冬季(12~2月) 盛行东北风或北风,来自北方既寒冷又干燥的空气,经过长途跋涉以后变性、增湿,强度大为减弱,到达广州时风速已经变小、气温偏高,所以冬季较温暖。但个别年份在寒潮来临时,也可出现霜冻天气。冬季是广州的干季,降水较少,多晴好天气,光照充足。1月份为最冷月,月平均气温为9~16℃,南北部的温差达7℃以上。广州市历史极端最低气温为2.6℃, 1963年1月16日出现在广州的从化。在广州,冬季虽有南下的冷空气影响,但因所处纬度较低,1月份平均气温仍有13.5℃,故并无气候意义上的冬季。
 +
 +
  2. 2011年气候概况。(1)年气温基本持平,月气温距平起伏明显。2011年,全市平均气温21.8℃,各区(县级市)年平均气温在20.9℃~22.7℃之间。与常年相比,全市平均值略偏低0.1℃,各区(县级市)年平均气温距平在-0.6℃~0.5℃之间。从全市月平均气温来看,最低为9.8℃(1月),最高为29.4℃(8月)。与常年同期相比,1月偏低3.6℃,为偏低最显著月份;11月偏高2.3℃,为偏高最显著月份。广州市各区(县级市)年极端最高气温在36.8℃~38.1℃之间,出现在7月28日或8月29日。(2)年降水量明显偏少,时空分布不均。是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410.1毫米,为自1951年以来第五少雨年。与常年相比,全市平均年降水量偏少2成。从全市平均月降水量来看,最少的是0.2毫米(12月),最多的是372.4毫米(6月)。全年有7个月降水量偏少,其中偏少最严重的是12月,接近无雨;偏多的月份中以10月、11月最为突出,偏多1.2倍。(3)年日照略偏多。全年广州市平均日照时数1871.0小时,各区(县级市)日照时数在1578.7~2147.5小时之间。与常年相比,全市平均年日照时数偏多近1成。
 +
 +
  3. 2011年主要气候事件。(1)暴雨日数少,秋季暴雨猛。是年,广州市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开汛偏迟(5月7日开汛),汛期(4~9月)降水量1041.6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3成。“龙舟水”偏轻,“龙舟水”期间(5月21日至6月20日)全市平均雨量250.3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2成。各区(县级市)年暴雨日数2~8天,与常年比较,除广州老八区偏多1.4天,其余地区偏少2.2~5.5天。暴雨过程共有9次,大部分发生在汛期的5~7月。其中,5月上旬前中期,广州市普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花都5月6日88毫米),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此次降水过程解除了本市自2010 年10月以来持续的旱情,是一次利大于弊的重要降水过程。10月12~14日,广州市出现10月份罕见强降水天气,各区(县级市)过程雨量100~320 毫米。此次降水过程造成广州城区出现严重内涝。广州市区于13日16时起先后发布暴雨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信号,这是2000年有暴雨预警信号以来广州市首次在国庆后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11月上旬末,受热带扰动和较强冷空气共同影响,广州市出现大到暴雨的降水过程,为历史少见。(2)热带气旋偏少、影响小。年内,影响广州市的热带气旋有5个,其中4个分别名为“沙莉嘉”、“海马”、“洛坦”和“纳沙”为登陆或严重影响广东的热带气旋,比常年的5.3个偏少。(3)高温日数多,影响范围广。全年各区(县级市)高温日数21天(广州老八区)~45天(番禺区),主要出现在6~9月(番禺区5月11日出现1天,为其历史最早纪录),比常年偏多12.3天(广州老八区)~39.0天(番禺区)。番禺区45天高温日数打破了2009年35天的历史纪录,花都区也以44天高温日数平了当地历史纪录。此外,8月花都、番禺区均出现22天高温日数,打破当地历史同期纪录。年内阶段性高温过程明显,持续时间超过3天且范围较大的高温过程有6次,其中半数发生在8月。另外3次高温天气过程出现在7月和9月。(4)春旱重,夏旱及时解除。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广州市平均降雨216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6成,其中从化市降水量仅为199毫米,为历史同期最少雨纪录。4月,由于前期降水少,加上气温偏高,导致番禺区出现气象中旱,其余区(县级市)出现气象重旱,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春旱。进入8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仅34.3毫米,比常年同期显著偏少8成半,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少,气温偏高,广州市气象干旱快速发展,到8月31日,气象干旱发展到极端,出现重度气象干旱,但因前期降水较充足,且广州位于珠三角水网发达地区,故气象干旱的不利影响并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9月初,受台风“南玛都”减弱后的低压槽影响,广州市大部分区(县级市)出现中到大雨,使这次气象干旱得以及时解除,未造成实质影响。(5)年初冷空气影响频繁。广州市1月出现持续性寒冷天气,年内≤5℃的低温天气主要出现在1月。1月上半月出现持续低温和阴雨天气,中、下旬北部山区出现霜(冰)冻。月内全市日平均气温超过12℃的仅4天,其余时间在6.0℃~12.0℃之间。受强冷空气和补充冷空气影响,2月12日起,广州市普遍出现7~8天的中度低温阴雨天气过程,伴有中到大雨的明显降水。受中等强度冷空气影响,10月3日开始,广州市普遍出现4~5天的轻度寒露风天气过程。(6)蓝天日增多,灰霾日减少。是年,广州可见蓝天日数318天,可见蓝天日数概率为87.1%;因阴雨天气全天看不见蓝天有17天(占4.7%),因雾霾天气全天看不见蓝天有30天(占8.2%)。全年广州(萝岗站)观测到的灰霾日数仅为34天,比上年(五山站)观测到的97 天大幅减少。(7)强对流天气影响大。4月17 日,受高空槽、切变线和锋面低槽的共同影响,广州部分地区出现短时强降雨、雷雨大风天气,南沙区出现冰雹及龙卷风天气,广州市城区普降中雨。南沙区横沥镇于4月17日13时03分出现全市最大阵风42.5米/秒(14级),13时40分南沙区珠江街降下直径15毫米的冰雹。番禺区响了是年第一声春雷,这是广州有气象纪录以来的最晚初雷。番禺区17日中午12时53分至13时23 分普遍出现强降水和雷雨大风,几乎所有镇街都录到7级以上雷雨大风。受强雷暴影响,广州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
== 自然资源 ==
 +
 +
土地资源
 +
 +
  广州市耕地面积为8.59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25.61万公顷。广州市土地类型多样,适宜性广,地形复杂。地势自北向南降低,最高峰为北部从化市与龙门县交界处的天堂顶,海拔为1210米;东北部为中低山区;中部为丘陵盆地;南部为沿海冲积平原,是珠江三角洲的组成部分。由于受各种自然因素的互相作用,形成多样的土地类型。根据土地垂直地带可划分为以下几种:(1)中低山地。是海拔400米~500米以上的山地,主要分布在广州市的东北部,一般坡度在20度~25度以上,成土母质以花岗岩和砂页岩为主。这类土地是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基地,宜发展生态林和水电。(2)丘陵地。是海拔400 米~500米以下垂直地带内的坡地,主要分布在山地、盆谷地和平原之间,在增城市、从化市、花都区以及市区东部、北部均有分布,成土母质主要由砂页岩、花岗岩和变质岩构成。这类土地可作为用材林和经济林生长基地。(3)岗台地。是相对高程80米以下,坡度小于15度的缓坡地或低平坡地。主要分布在增城市、从化市和白云、黄埔两区,番禺区、花都区、天河区亦有零星分布,成土母质以堆积红土、红色岩系和砂页岩为主。这类土地可开发利用为农用地,也很适宜种水果、经济林或牧草。(4)冲积平原。主要有珠江三角洲平原,流溪河冲积的广花平原,番禺和南沙沿海地带的冲积、海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是广州市粮食、甘蔗、蔬菜的主要生产基地。(5)滩涂。主要分布在南沙区南沙、万顷沙、新垦镇沿海一带。
 +
 +
水源
 +
 +
  广州市地处南方丰水区,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大小河流(涌)众多,水域面积广阔,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22条,老八区主要河涌有231条、总长913公里,不仅构成独特的岭南水乡文化特色,也对改善城市景观、维持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起到突出的作用。
 +
 +
  广州市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本地水资源较少,过境水资源相对丰富。全市水域面积7.44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0%,主要河流有北江、东江北干流及增江、流溪河、白坭河、珠江广州河段、市桥水道、沙湾水道等,北江、东江流经广州市汇合珠江入海。本地平均水资源总量79.7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78.81亿立方米,地下水14.87亿立方米。以本地水资源量计,每平方公里有106.01万立方米,人均1139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二分之一。过境客水资源量1860.24亿立方米,是本地水资源总量的23倍。客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南部网河区和增城市,其中由西江、北江分流进入广州市区的客水资源量达1591.5亿立方米,由东江分流进入东江北干流的客水资源量为142.03亿立方米,增江上游来水量28.28亿立方米。南部河网区处于潮汐影响区域,径流量大,潮流作用也很强。珠江的虎门、蕉门、洪奇沥三大口门在广州市南部入伶仃洋出南海,年涨潮量2710亿立方米,年落潮量4088亿立方米,与三大口门的年径流量1377亿立方米比较,每年潮流可带来大量的水量,部分是可以被利用的淡水资源。
 +
 +
生物资源
 +
 +
  广州市的自然条件为多种动物栖息繁衍和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生物种类繁多,生长快速。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但天然林已极少,山地丘陵的森林都是次生林和人工林。
 +
 +
  栽培作物具有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鲜明特征,是全国果树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3大类、41科、82属、174种和变种共500余个品种(其中荔枝就有55个品种),是荔枝、龙眼、乌(白)榄等起源和类型形成的中心地带。蔬菜向以优质、多品种著称,共有14类300多个品种。花卉包括鲜切花、盆栽植物(观叶植物、肉质植物、盆花、盆景)、绿化苗木、工业及其他用途花卉、草坪、种苗等6大类,传统品种和近年引进、开发利用的新品种共3000多个。粮食、经济作物、畜禽、水产和野生动物种类也很多,且不乏名优特品种。其中,增城丝苗米是广州市第一个获得地理标志的保护品种。
 +
 +
矿产资源
 +
 +
  广州市的地质构造相当复杂,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已发现矿产47种、矿产地820处,其中大、中型矿床18处。主要矿产有建筑用花岗岩、水泥用灰岩、陶瓷土、钾、钠长石、盐矿、芒硝、霞石正长岩、萤石、大理石、矿泉水和热矿水等。区内能源矿产和有色金属矿产十分短缺,呈零星分布,规模较小,品位不稳定。
  
  

2013年9月15日 (日) 15:04的版本

广州市

行政区划、人口、民族

行政区划

  越秀区 

  海珠 

  荔湾区 

  天河区 

  白云区 

  黄埔区 

  花都区 

  番禺区 

  南沙区 

  萝岗区 

  从化市 

  增城市


地理

  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广州市地处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其范围是东经112度57分至114度3分,北纬22度26分至23度56分。东连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顺德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隔海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相望。

  由于珠江口岛屿众多,水道密布,有虎门、蕉门、洪奇门等水道出海,使广州成为中国远洋航运的优良海港和珠江流域的进出口岸。广州又是京广、广深、广茂和广梅汕和武广铁路的交汇点和华南民用航空交通中心,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极为密切,因此,广州有中国“南大门”之称。

气候

  广州地处珠江三角洲,濒临南海,海洋性气候特征特别显著,因此,海洋和大陆对广州气候都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广州市各地年平均气温在21.5~22.2℃之间,雨水资源丰富,平均年降水量在1800多毫米,年降水日数在150天左右。

  1. 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

  春季(3~5月) 气温和降水均处在上升时期,也是天气交替变化的季节,天气的不稳定性很大。有的年份会出现春光明媚的春天,而有的年份却会出现持续的低温阴雨及倒春寒天气。在一些年份因为雨季来得迟,可能出现持续性的春季干旱。但从常年的情况来看,雨季在4月份开始,各地先后进入前汛期。

  夏季(6~8月) 由于受海洋气团的影响,普遍吹偏东南风,带来丰沛的雨水。6月份是前汛期的降雨高峰期,广州市出现暴雨的机会甚多。同时,每年的7~8月还是受热带气旋影响的主要时段,全年影响广州市的热带气旋一半以上出现在这个季节。一年中最热的月份是7月,月平均气温达28.7℃,历史极端最高气温为花都区的39.3℃,出现在2005年7月18日。

  秋季(9~11月) 冷空气开始影响广东,气温逐渐下降。此时多晴朗天气,降水渐少,开始进入干季。但9月份热带气旋影响仍比较多。11 月份热带气旋不活跃,但仍有可能影响广州,在过去对广州有影响的5个台风中,有4个出现在上旬。

  冬季(12~2月) 盛行东北风或北风,来自北方既寒冷又干燥的空气,经过长途跋涉以后变性、增湿,强度大为减弱,到达广州时风速已经变小、气温偏高,所以冬季较温暖。但个别年份在寒潮来临时,也可出现霜冻天气。冬季是广州的干季,降水较少,多晴好天气,光照充足。1月份为最冷月,月平均气温为9~16℃,南北部的温差达7℃以上。广州市历史极端最低气温为2.6℃, 1963年1月16日出现在广州的从化。在广州,冬季虽有南下的冷空气影响,但因所处纬度较低,1月份平均气温仍有13.5℃,故并无气候意义上的冬季。

  2. 2011年气候概况。(1)年气温基本持平,月气温距平起伏明显。2011年,全市平均气温21.8℃,各区(县级市)年平均气温在20.9℃~22.7℃之间。与常年相比,全市平均值略偏低0.1℃,各区(县级市)年平均气温距平在-0.6℃~0.5℃之间。从全市月平均气温来看,最低为9.8℃(1月),最高为29.4℃(8月)。与常年同期相比,1月偏低3.6℃,为偏低最显著月份;11月偏高2.3℃,为偏高最显著月份。广州市各区(县级市)年极端最高气温在36.8℃~38.1℃之间,出现在7月28日或8月29日。(2)年降水量明显偏少,时空分布不均。是年,全市平均降水量1410.1毫米,为自1951年以来第五少雨年。与常年相比,全市平均年降水量偏少2成。从全市平均月降水量来看,最少的是0.2毫米(12月),最多的是372.4毫米(6月)。全年有7个月降水量偏少,其中偏少最严重的是12月,接近无雨;偏多的月份中以10月、11月最为突出,偏多1.2倍。(3)年日照略偏多。全年广州市平均日照时数1871.0小时,各区(县级市)日照时数在1578.7~2147.5小时之间。与常年相比,全市平均年日照时数偏多近1成。

  3. 2011年主要气候事件。(1)暴雨日数少,秋季暴雨猛。是年,广州市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开汛偏迟(5月7日开汛),汛期(4~9月)降水量1041.6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3成。“龙舟水”偏轻,“龙舟水”期间(5月21日至6月20日)全市平均雨量250.3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2成。各区(县级市)年暴雨日数2~8天,与常年比较,除广州老八区偏多1.4天,其余地区偏少2.2~5.5天。暴雨过程共有9次,大部分发生在汛期的5~7月。其中,5月上旬前中期,广州市普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花都5月6日88毫米),并伴有短时雷雨大风。此次降水过程解除了本市自2010 年10月以来持续的旱情,是一次利大于弊的重要降水过程。10月12~14日,广州市出现10月份罕见强降水天气,各区(县级市)过程雨量100~320 毫米。此次降水过程造成广州城区出现严重内涝。广州市区于13日16时起先后发布暴雨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信号,这是2000年有暴雨预警信号以来广州市首次在国庆后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11月上旬末,受热带扰动和较强冷空气共同影响,广州市出现大到暴雨的降水过程,为历史少见。(2)热带气旋偏少、影响小。年内,影响广州市的热带气旋有5个,其中4个分别名为“沙莉嘉”、“海马”、“洛坦”和“纳沙”为登陆或严重影响广东的热带气旋,比常年的5.3个偏少。(3)高温日数多,影响范围广。全年各区(县级市)高温日数21天(广州老八区)~45天(番禺区),主要出现在6~9月(番禺区5月11日出现1天,为其历史最早纪录),比常年偏多12.3天(广州老八区)~39.0天(番禺区)。番禺区45天高温日数打破了2009年35天的历史纪录,花都区也以44天高温日数平了当地历史纪录。此外,8月花都、番禺区均出现22天高温日数,打破当地历史同期纪录。年内阶段性高温过程明显,持续时间超过3天且范围较大的高温过程有6次,其中半数发生在8月。另外3次高温天气过程出现在7月和9月。(4)春旱重,夏旱及时解除。2010年10月1日至2011年4月30日,广州市平均降雨216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6成,其中从化市降水量仅为199毫米,为历史同期最少雨纪录。4月,由于前期降水少,加上气温偏高,导致番禺区出现气象中旱,其余区(县级市)出现气象重旱,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春旱。进入8月,全市平均降水量仅34.3毫米,比常年同期显著偏少8成半,为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期最少,气温偏高,广州市气象干旱快速发展,到8月31日,气象干旱发展到极端,出现重度气象干旱,但因前期降水较充足,且广州位于珠三角水网发达地区,故气象干旱的不利影响并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9月初,受台风“南玛都”减弱后的低压槽影响,广州市大部分区(县级市)出现中到大雨,使这次气象干旱得以及时解除,未造成实质影响。(5)年初冷空气影响频繁。广州市1月出现持续性寒冷天气,年内≤5℃的低温天气主要出现在1月。1月上半月出现持续低温和阴雨天气,中、下旬北部山区出现霜(冰)冻。月内全市日平均气温超过12℃的仅4天,其余时间在6.0℃~12.0℃之间。受强冷空气和补充冷空气影响,2月12日起,广州市普遍出现7~8天的中度低温阴雨天气过程,伴有中到大雨的明显降水。受中等强度冷空气影响,10月3日开始,广州市普遍出现4~5天的轻度寒露风天气过程。(6)蓝天日增多,灰霾日减少。是年,广州可见蓝天日数318天,可见蓝天日数概率为87.1%;因阴雨天气全天看不见蓝天有17天(占4.7%),因雾霾天气全天看不见蓝天有30天(占8.2%)。全年广州(萝岗站)观测到的灰霾日数仅为34天,比上年(五山站)观测到的97 天大幅减少。(7)强对流天气影响大。4月17 日,受高空槽、切变线和锋面低槽的共同影响,广州部分地区出现短时强降雨、雷雨大风天气,南沙区出现冰雹及龙卷风天气,广州市城区普降中雨。南沙区横沥镇于4月17日13时03分出现全市最大阵风42.5米/秒(14级),13时40分南沙区珠江街降下直径15毫米的冰雹。番禺区响了是年第一声春雷,这是广州有气象纪录以来的最晚初雷。番禺区17日中午12时53分至13时23 分普遍出现强降水和雷雨大风,几乎所有镇街都录到7级以上雷雨大风。受强雷暴影响,广州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广州市耕地面积为8.59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25.61万公顷。广州市土地类型多样,适宜性广,地形复杂。地势自北向南降低,最高峰为北部从化市与龙门县交界处的天堂顶,海拔为1210米;东北部为中低山区;中部为丘陵盆地;南部为沿海冲积平原,是珠江三角洲的组成部分。由于受各种自然因素的互相作用,形成多样的土地类型。根据土地垂直地带可划分为以下几种:(1)中低山地。是海拔400米~500米以上的山地,主要分布在广州市的东北部,一般坡度在20度~25度以上,成土母质以花岗岩和砂页岩为主。这类土地是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基地,宜发展生态林和水电。(2)丘陵地。是海拔400 米~500米以下垂直地带内的坡地,主要分布在山地、盆谷地和平原之间,在增城市、从化市、花都区以及市区东部、北部均有分布,成土母质主要由砂页岩、花岗岩和变质岩构成。这类土地可作为用材林和经济林生长基地。(3)岗台地。是相对高程80米以下,坡度小于15度的缓坡地或低平坡地。主要分布在增城市、从化市和白云、黄埔两区,番禺区、花都区、天河区亦有零星分布,成土母质以堆积红土、红色岩系和砂页岩为主。这类土地可开发利用为农用地,也很适宜种水果、经济林或牧草。(4)冲积平原。主要有珠江三角洲平原,流溪河冲积的广花平原,番禺和南沙沿海地带的冲积、海积平原,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是广州市粮食、甘蔗、蔬菜的主要生产基地。(5)滩涂。主要分布在南沙区南沙、万顷沙、新垦镇沿海一带。

水源

  广州市地处南方丰水区,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大小河流(涌)众多,水域面积广阔,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22条,老八区主要河涌有231条、总长913公里,不仅构成独特的岭南水乡文化特色,也对改善城市景观、维持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起到突出的作用。

  广州市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本地水资源较少,过境水资源相对丰富。全市水域面积7.44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0%,主要河流有北江、东江北干流及增江、流溪河、白坭河、珠江广州河段、市桥水道、沙湾水道等,北江、东江流经广州市汇合珠江入海。本地平均水资源总量79.7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78.81亿立方米,地下水14.87亿立方米。以本地水资源量计,每平方公里有106.01万立方米,人均1139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二分之一。过境客水资源量1860.24亿立方米,是本地水资源总量的23倍。客水资源主要集中在南部网河区和增城市,其中由西江、北江分流进入广州市区的客水资源量达1591.5亿立方米,由东江分流进入东江北干流的客水资源量为142.03亿立方米,增江上游来水量28.28亿立方米。南部河网区处于潮汐影响区域,径流量大,潮流作用也很强。珠江的虎门、蕉门、洪奇沥三大口门在广州市南部入伶仃洋出南海,年涨潮量2710亿立方米,年落潮量4088亿立方米,与三大口门的年径流量1377亿立方米比较,每年潮流可带来大量的水量,部分是可以被利用的淡水资源。

生物资源

  广州市的自然条件为多种动物栖息繁衍和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生物种类繁多,生长快速。地带性植被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但天然林已极少,山地丘陵的森林都是次生林和人工林。

  栽培作物具有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鲜明特征,是全国果树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3大类、41科、82属、174种和变种共500余个品种(其中荔枝就有55个品种),是荔枝、龙眼、乌(白)榄等起源和类型形成的中心地带。蔬菜向以优质、多品种著称,共有14类300多个品种。花卉包括鲜切花、盆栽植物(观叶植物、肉质植物、盆花、盆景)、绿化苗木、工业及其他用途花卉、草坪、种苗等6大类,传统品种和近年引进、开发利用的新品种共3000多个。粮食、经济作物、畜禽、水产和野生动物种类也很多,且不乏名优特品种。其中,增城丝苗米是广州市第一个获得地理标志的保护品种。

矿产资源

  广州市的地质构造相当复杂,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已发现矿产47种、矿产地820处,其中大、中型矿床18处。主要矿产有建筑用花岗岩、水泥用灰岩、陶瓷土、钾、钠长石、盐矿、芒硝、霞石正长岩、萤石、大理石、矿泉水和热矿水等。区内能源矿产和有色金属矿产十分短缺,呈零星分布,规模较小,品位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