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
[[文件:90585.jpg|right|thumb|180px|北京体育大学校徽]]
 +
[[文件:90552.jpg|right|thumb|280px|北京体育大学 西校门]]
 +
[[文件:90551.jpg|right|thumb|280px|北京体育大学 国家队训练基地]]
 +
[[文件:90550.jpg|right|thumb|280px|北京体育大学 体育馆]]
 +
[[文件:90549.jpg|right|thumb|280px|北京体育大学 网球馆]]
 +
[[文件:90548.jpg|right|thumb|280px|北京体育大学 图书馆]]
 +
 +
 
  '''北京体育大学'''([[汉语拼音]]:Beijing Tiyu Daxue;[[英语]]: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中国培养体育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195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的基础上创建于北京,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改名为北京体育学院。90年代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汉语拼音]]:Beijing Tiyu Daxue;[[英语]]: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中国培养体育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195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的基础上创建于北京,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改名为北京体育学院。90年代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
  
=== 学校概况 ===
+
  北京体育大学是位于中国大陆北京市的一所公立体育大学,主管部门为国家体育总局。其原名为中央体育学院,成立于1953年,后改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改为现在的校名。目前的北京体育大学为国家重点大学。学校位于海淀区信息路,毗邻圆明园遗址公园,占地面积1340余亩,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
 +
 
 +
 
 +
 
 +
 
  
  北京体育大学具有光荣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办学基础,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是唯一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高等院校和唯一进入“111引智计划”的高等体育院校,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学校隶属国家体育总局。
 
  
  学校筹建于1952年,1953年举行开学典礼,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学校位于海淀区信息路,毗邻[[圆明园]]遗址公园,占地面积1340余亩,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教育学院、竞技体育学院、武术学院、管理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8个学院,体育传媒系、外语系、体育艺术系、运动康复系等4个系,附属竞技体育运动学校和附属中等体育专业学校2个附属学校。学校还设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科学研究中心、教学实验中心等3个中心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此外,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和国家体育总局教练员学院设在我校。学校现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优秀重点学科、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设有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3个学科门类6个博士学位授予点和5个学科门类10个硕士学位授予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高校师资学位授权点,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公共事业管理、体育产业管理、新闻学、应用心理学、英语、表演、运动康复与健康等12个本科专业,其中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在籍学生约15000名,其中本科生7888名,研究生1638名(硕士生1357名,博士生281名)。
+
== 概况 ==
  
  学校现有教职工1033名,其中师资625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407名,博士生导师71人,硕士生导师227人,在国际国内各类体育组织任职人员231人次。
+
  北京体育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进入“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的高等体育院校。2007年,学校体育学一级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并在教育部近十年组织的三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排名第一。
  
  学校拥有现代化教学楼、科研楼,教学楼内全部为多媒体教室,共有座位约7663个。学校还拥有室内训练馆25个、室外运动场59个,图书馆藏书93万余册。
+
  北京体育大学具有光荣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办学基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学校隶属国家体育总局。
  
  学校在全国16个省区市建立了29个函授辅导站(点),在[[香港]]特别行政区、[[韩国]]设立了境(国)外函授辅导站;与北京学院路地区15所著名高校建立了教学共同体,使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可以到这些重点高校学习,共享优越的教学资源。2007年学校以全优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近5年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
+
  学校筹建于1952年,1953年举行开学典礼,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学校位于海淀区信息路,占地面积约1400亩,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
  
  学校已先后与27个国家和地区的56所高等院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开展了师生交流、远程教学等合作;授予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等7位国际体育组织负责人和着名专家名誉博士;从1958年开始招收留学生至今,已为103个国家培养留学生3000余名。
+
  学校共设有50个二级教学单位和中层单位,其中设有研究生院、教育学院、竞技体育学院、武术学院、管理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8个学院,体育传媒系、外语系、体育艺术系、运动康复系、社会体育系等5个系,学校还设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科学研究中心、教学实验中心等3个中心,附属竞技体育运动学校和附属中等体育专业学校2个附属学校。此外,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国家体育总局教练员学院、体育道德与廉政风险研究中心也设在学校。
  
  建校50多年来,学校牢记“增强民族体质、弘扬体育精神、探索科学真理、引领文明进步”的办学理念与使命,秉承“追求卓越”的校训,发扬“爱国、拼搏、求实、创新”的校风,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教师、教练员、运动员和高级管理干部等优秀人才,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国际奥委会曾分别授予学校3任校长“奥林匹克运动银质奖章”、“体育运动研究奖”和“运动教育奖”。国家体育总局曾分别授予学校“27届奥运会贡献奖”、“28届奥运会贡献奖”,授予366人次“新中国体育开拓者”称号以及82人次“全国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和“全国体育工作荣誉奖章”等。
+
  学校现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优秀重点学科、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体育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设有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可授予教育学、理学、医学等3个学科门类博士、硕士学位;另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临床医学等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行政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校设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新闻学、广告学、应用心理学、英语、表演、舞蹈表演、运动康复、休闲体育等15个本科专业,其中,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
  
  近年来,学校全面回应国家重大需求,在北京奥运会的筹办和举办中,圆满完成了竞技备战参赛、科技攻关服务、场馆服务保障、奥运人才支持、奥运志愿者、奥运遗产传承、奥运平安行动等任务。学校师生取得14金6银2铜的优异成绩。学校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3人被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
  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在籍学生 16000 余名,其中本科生8000余名,研究生近2400名。全年培训各类留学生近1000名。学校现有教职工1045名,其中专任教师660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77名,博士生导师62名,硕士生导师184名,在国际国内各类体育组织任职人员230余人次。
 +
学校拥有现代化教学楼、科研楼,室内训练馆25个、室外运动场74个,图书馆藏书近百万册。学校环境优美,2013年,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在首都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中,学校圆满完成了群众游行“青春[[中国]]”方阵表演、国庆晚会表演、群众游行和晚会编导、宣传样片拍摄、道具设计采购、国庆彩车游行等重要任务,被首都国庆60周年游行指挥部、首都国庆60周年联欢晚会指挥部群众联欢部等授予“优秀组织单位”、“突出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北京体育大学学生体育艺术团先后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家副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赴[[俄罗斯]]参加2010年俄罗斯汉语年开、闭幕演出,中意青年文化交流等活动;并且深入新疆慰问演出,把先进体育文化送到人民群众中,成为弘扬中华体育文化的重要窗口,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誉。
+
  学校在全国21个省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了36个继续教育教学站点;与北京学院路地区19所著名高校建立了教学共同体,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可以到这些重点高校学习,共享优越的教学资源。2007年学校以全优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近5年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
  
  北京体育大学近年来发展成就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2008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学校奥运庆功表彰暨建校55周年纪念大会上用“三个前所未有”高度评价了学校近年来取得的卓越成就和跨越式发展的重大突破,即“学校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学校的整体水平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和声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2009年1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在视察北京体育大学后高度评价说,有这样的学校,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迈进,我们有信心,也有基础和条件。2010年3月,刘延东同志到北京体育大学审查2010俄罗斯“汉语年”开幕式文艺演出彩排后,对学校师生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她说,我们现在的体育事业已经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正在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而这一切,希望寄托在大家的身上。希望体育大学的全体师生要努力,要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能够为体育事业的发展,为真正成为体育强国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
  学校已先后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80所高等院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开展了师生交流、远程教学等合作;授予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等8位国际体育组织负责人和著名专家名誉博士、博士学位;从1958年开始招收留学生至今,已为106个国家培养留学生15000余名。
  
  “十二五”期间,北京体育大学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回应建设体育强国、高等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科技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快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建设进程,为国家的昌盛、民族的强大、社会的和谐、人民的幸福做出更大的贡献。
+
  建校60年来,学校积极践行并彰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功能,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教师、教练员、运动员和管理人员等优秀人才,为中国体育事业、高等教育事业和奥林匹克运动,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党和国家、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国际奥委会曾分别授予学校3任校长“奥林匹克运动银质奖章”、“体育运动学习和研究奖”和“体育与教育奖”,向学校颁发了2011年国际奥委会“体育与社会责任奖”。学校曾先后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表彰和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7届奥运会贡献奖”、“28届奥运会贡献奖”,授予366人次“新中国体育开拓者”称号以及82人次“全国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和“全国体育工作荣誉奖章”等。
  
 
=== 校风校训 ===
 
=== 校风校训 ===

2014年3月29日 (六) 19:27的版本

北京体育大学校徽
北京体育大学 西校门
北京体育大学 国家队训练基地
北京体育大学 体育馆
北京体育大学 网球馆
北京体育大学 图书馆


  北京体育大学汉语拼音:Beijing Tiyu Daxue;英语:Beijing Sports University),中国培养体育专门人才的高等学校。1953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的基础上创建于北京,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改名为北京体育学院。90年代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是位于中国大陆北京市的一所公立体育大学,主管部门为国家体育总局。其原名为中央体育学院,成立于1953年,后改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改为现在的校名。目前的北京体育大学为国家重点大学。学校位于海淀区信息路,毗邻圆明园遗址公园,占地面积1340余亩,建筑面积约55万平方米。





概况

  北京体育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确定的首批全国重点院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进入“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的高等体育院校。2007年,学校体育学一级学科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并在教育部近十年组织的三次全国学科评估中均排名第一。

  北京体育大学具有光荣的办学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办学基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学校隶属国家体育总局。

  学校筹建于1952年,1953年举行开学典礼,原名中央体育学院,1956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学院,1993年更名为北京体育大学。学校位于海淀区信息路,占地面积约1400亩,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

  学校共设有50个二级教学单位和中层单位,其中设有研究生院、教育学院、竞技体育学院、武术学院、管理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8个学院,体育传媒系、外语系、体育艺术系、运动康复系、社会体育系等5个系,学校还设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科学研究中心、教学实验中心等3个中心,附属竞技体育运动学校和附属中等体育专业学校2个附属学校。此外,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国家体育总局教练员学院、体育道德与廉政风险研究中心也设在学校。

  学校现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部级优秀重点学科、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体育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北京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设有体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可授予教育学、理学、医学等3个学科门类博士、硕士学位;另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临床医学等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行政管理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学校设有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新闻学、广告学、应用心理学、英语、表演、舞蹈表演、运动康复、休闲体育等15个本科专业,其中,有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

  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在籍学生 16000 余名,其中本科生8000余名,研究生近2400名。全年培训各类留学生近1000名。学校现有教职工1045名,其中专任教师660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377名,博士生导师62名,硕士生导师184名,在国际国内各类体育组织任职人员230余人次。 学校拥有现代化教学楼、科研楼,室内训练馆25个、室外运动场74个,图书馆藏书近百万册。学校环境优美,2013年,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学校在全国21个省市及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了36个继续教育教学站点;与北京学院路地区19所著名高校建立了教学共同体,北京体育大学的学生可以到这些重点高校学习,共享优越的教学资源。2007年学校以全优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近5年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均达到95%以上。

  学校已先后与34个国家和地区的80所高等院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开展了师生交流、远程教学等合作;授予了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等8位国际体育组织负责人和著名专家名誉博士、博士学位;从1958年开始招收留学生至今,已为106个国家培养留学生15000余名。

  建校60年来,学校积极践行并彰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功能,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享誉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教师、教练员、运动员和管理人员等优秀人才,为中国体育事业、高等教育事业和奥林匹克运动,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党和国家、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的充分肯定,国际奥委会曾分别授予学校3任校长“奥林匹克运动银质奖章”、“体育运动学习和研究奖”和“体育与教育奖”,向学校颁发了2011年国际奥委会“体育与社会责任奖”。学校曾先后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表彰和国家体育总局授予“27届奥运会贡献奖”、“28届奥运会贡献奖”,授予366人次“新中国体育开拓者”称号以及82人次“全国体育运动荣誉奖章”和“全国体育工作荣誉奖章”等。

校风校训

  校风:

  爱国 拼搏 求实 创新

  校训:

  追求卓越

参考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