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錞”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class="wikitable" width=100%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C6E2FF" | rowspan = 3 | <div style="font-size: 300%;">錞</div>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为内容创建页面)
 
第3行: 第3行:
 
| rowspan = 3 | <div style="font-size: 300%;">錞</div>
 
| rowspan = 3 | <div style="font-size: 300%;">錞</div>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F0FFFF"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F0FFFF"
| 拼音:chún
+
| 拼音:chún,duì
 
|| 部首:钅(釒)|| 总笔画:16 || 部外笔画:8 || 结构:左右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常用字表]] ||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拼音检字表]]
 
|| 部首:钅(釒)|| 总笔画:16 || 部外笔画:8 || 结构:左右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常用字表]] ||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拼音检字表]]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F0FFFF"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F0FFFF"
第11行: 第11行:
  
 
== 錞 chún ==
 
== 錞 chún ==
#古代一种铜制的军乐器,形如圆筒,上大下小,顶上多作虎形钮,可悬挂,常与鼓配合:“以金~和鼓。”
+
 
 +
#古代乐器名。青铜制,形如圆筒,上大下小,顶上多为虎形钮,可悬挂,以物击之而鸣。常与鼓配合,用于战争中指挥进退。盛行于东周至汉代。
 
#靠近。
 
#靠近。
 +
 +
== 錞 duì ==
 +
 +
#矛戟柄下端的平底金属套。
 +
 
== 《康熙字典》释义 ==
 
== 《康熙字典》释义 ==
  
第58行: 第64行:
 
'''汉字检索:'''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笔画检字表(1—8画)|1—8画]],[[笔画检字表(9—13画)|9—13画]],[[笔画检字表(14—16画)|14—16画]],[[笔画检字表(17—48画)|17—48画]])<br>
 
+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一级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二级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三级字表]])<br>
  >>> 返回 [[中文字典词典|'''中文字典''' 首页]]
+
  ·返回 [[中文字典词典|'''中文字典''' 首页]]
  
 
[[Category:中文字典]]
 
[[Category:中文字典]]
  
[[Category:c音汉字]]
+
[[Category:C音汉字]]
[[Category:chun音汉字]]
+
[[Category:D音汉字]]
 
[[Category:16画汉字]]
 
[[Category:16画汉字]]
 
[[Category:钅部汉字]]
 
[[Category:钅部汉字]]

2015年4月7日 (二) 06:24的版本

拼音:chún,duì 部首:钅(釒) 总笔画:16 部外笔画:8 结构:左右 常用字表 拼音检字表
注音:ㄔㄨㄣˊ 造字法: 输入法:〔王码〕QYBG 输入法:〔万能〕QYBG 倉頡:CYRD 通用字表 部首检字表

錞 chún

  1. 古代乐器名。青铜制,形如圆筒,上大下小,顶上多为虎形钮,可悬挂,以物击之而鸣。常与鼓配合,用于战争中指挥进退。盛行于东周至汉代。
  2. 靠近。

錞 duì

  1. 矛戟柄下端的平底金属套。

《康熙字典》释义

  【戌集上】【金部】 錞 ·康熙筆画:16 ·部外筆画:8

  《廣韻》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殊倫切,音純。《廣韻》樂器鳴之,所以和鼓也。《周禮·地官·鼓人》以金錞和鼓。《註》錞于也。圜如碓頭,大上小下,樂作鳴之,與鼓相和。《晉語》戰以錞于丁寧,儆其民也。《註》錞于,形如碓頭,與鼓相和。丁寧,鉦也。《韻會》一說形如鐘,有舌,謂之錞于。樂書云:自金聲之淳言之,謂之錞。後周平蜀,獲其器,太常卿斛斯證曰:錞于也。以芒筒捋之,其聲極振,取以和樂。通作淳于。

  又《集韻》都昆切,音敦。義同。

  又《廣韻》徒對切,音隊。《詩·秦風》厹矛鋈錞。《傳》錞,鐏也。《疏》矛之下端。《釋文》錞,徒對反。

  又徒猥反。一音敦。

  又《淮南子·說林訓》錞之與刃,孰先弊也。《註》錞讀頓首之頓。

  又《廣韻》徒猥切《集韻》《正韻》杜罪切,音。義同。

  又《集韻》徒臥切,音憜。覆也。《禮·喪大記·大夫以幬欑註》幬,或作錞。《釋文》錞,徒對反。

  又徒臥反。

  又徒猥反。

  又《山海經》是錞于西海。《註》郭曰:錞,猶堤埻也。章閏反。《又》是錞于北海。《註》謂依附于北海也。

  又《正字通》北海有錞于縣。一作淳于、錞釪,皆因山川之形似圜堆深筩者,故以爲名,如玉甑峯鈷鉧潭之類。 《說文》作。

  考證:〔《周禮·地官·封人》以金錞和鼓。〕 謹照原文封人改鼓人。

《说文解字》释义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十四】【金部】錞

  矛柲下銅,鐏也。从金聲。《詩》曰:“叴矛沃。”徒對切


首字为“錞”的词语

  錞于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1—8画9—13画14—16画17—48画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二级字表三级字表
  ·返回 中文字典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