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3行: 第3行:
 
----
 
----
 
<br>
 
<br>
 
+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50%; color:red;">'''次北固山下'''</span><br><br>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80%; color:red;">'''次北固山下'''</span><br><br>
+
 
<span style="font-size: 110%;">唐·[[王湾]]</span><br><br>
 
<span style="font-size: 110%;">唐·[[王湾]]</span><br><br>
<span style="font-size: 140%; color:green;">
+
<span style="font-size: 128%; color:green;">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br>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br>
 
<span style="color:red;">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span><br>
 
<span style="color:red;">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span><br>
第15行: 第14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诗题与背景:</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诗题与背景:</span>
 +
 +
[[文件:学生经典古诗词APP-安卓苹果通用.png|right|thumb|120px|《学生经典古诗词》下载,二维码]]
 +
[[文件:学生经典古诗词公众号-.png|right|thumb|120px|《学生经典古诗词》公众号,二维码]]
  
 
  《次北固山下》为[[唐代诗人]][[王湾]]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皆收录此诗。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水,倚[[长江]]而立。
 
  《次北固山下》为[[唐代诗人]][[王湾]]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皆收录此诗。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水,倚[[长江]]而立。
第23行: 第25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逐句释义:</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逐句释义:</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旅途在青山外,乘着帆船在绿水中前行。</span><br>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旅途在青山外,乘着帆船在绿水中前行。</span><br>
 
  客路:指外乡的路;也指旅途。<br>
 
  客路:指外乡的路;也指旅途。<br>
 
  青山:指北固山。<br>
 
  青山:指北固山。<br>
第29行: 第31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潮水上涨,与两侧的堤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正是高挂船帆、顺风行船的好时机。</span><br>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潮水上涨,与两侧的堤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正是高挂船帆、顺风行船的好时机。</span><br>
 
  潮平:潮水涨至最高水位,又叫满潮。<br>
 
  潮平:潮水涨至最高水位,又叫满潮。<br>
 
  风正:风顺。<br>
 
  风正:风顺。<br>
第35行: 第37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海)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还没到新年),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span><br>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海)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还没到新年),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span><br>
 
  海日:海上的旭日。<br>
 
  海日:海上的旭日。<br>
 
  生:升起。<br>
 
  生:升起。<br>
第42行: 第44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span><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00CD00;">(我的)家书应该往何处寄回家园呢?希望北归的大雁(给我)送到洛阳那边。</span><br>
+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green;">[[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5%; color:#00CD00;">(我的)家书应该往何处寄回家园呢?希望北归的大雁(给我)送到洛阳那边。</span><br>
 
  乡书:家信。<br>
 
  乡书:家信。<br>
 
  归雁:北归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br>
 
  归雁:北归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br>
  
  
  <span style="font-size: 100%; color:green;">【注】“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一句,为习近平主席在讲话、文章中所引用,讲话、文章原文是:</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0%; color:red;">◎“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望未来,让我们手拉手、肩并肩,共同开创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共同谱写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壮丽诗篇,共同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在巴西国会的演讲:弘扬传统友好 共谱合作新篇(2014年7月16日,巴西利亚)◎“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前,中马关系处于新的上升期,面临重要发展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巩固中马传统友谊,深化各领域合作,推动中马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习近平在马尔代夫媒体发表署名文章《真诚的朋友,发展的伙伴》(2014年9月14日)</span>
+
  <span style="font-size: 100%; color:green;">【注】“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为习近平主席在讲话、文章中所引用,讲话、文章原文是:</span><span style="font-size: 100%; color:red;">◎“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望未来,让我们手拉手、肩并肩,共同开创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共同谱写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壮丽诗篇,共同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在巴西国会的演讲:弘扬传统友好 共谱合作新篇(2014年7月16日,巴西利亚)◎“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前,中马关系处于新的上升期,面临重要发展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巩固中马传统友谊,深化各领域合作,推动中马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习近平在马尔代夫媒体发表署名文章《真诚的朋友,发展的伙伴》(2014年9月14日)</span>
  
  
第75行: 第77行: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试题精选:</span>
 
<span style="font-size: 110%; color:red;">试题精选:</span>
  
1.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4分)
+
  1.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4分)
 
+
参考答案:
+
 
+
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说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说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如果有学生说两个字都好,而且把各自的妙处都体会得比较准确,也应给分。(4分)
+
 
+
 
+
2.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分析情与景的关系。(4分)
+
 
+
参考答案:
+
 
+
残夜还未消退之时新的太阳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过去江上已流露春意。下字准确,生与入二字,不仅使得这一联对仗工稳,更妙在这两字一出,才使得海日和残夜、江春与旧年两不相干之事物有了联系;表现出在昼夜转接、时序交替之际对独特的江南景致与蓬勃的自然生机的发现的喜悦,并且形成高朗壮阔的审美境界。因而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被后人视为盛唐气象的标志。(4分)
+
 
+
 
+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自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
  
参考答案:
+
  参考答案: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说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说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如果有学生说两个字都好,而且把各自的妙处都体会得比较准确,也应给分。(4分)
  
(1)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的写出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
 
  
(2)透露着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
+
  2.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分析情与景的关系。(4分)
  
(3)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
+
  参考答案:残夜还未消退之时新的太阳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过去江上已流露春意。下字准确,生与入二字,不仅使得这一联对仗工稳,更妙在这两字一出,才使得海日和残夜、江春与旧年两不相干之事物有了联系;表现出在昼夜转接、时序交替之际对独特的江南景致与蓬勃的自然生机的发现的喜悦,并且形成高朗壮阔的审美境界。因而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被后人视为盛唐气象的标志。(4分)
  
  
4.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二两句诗的意思。
+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自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
  参考答案:
  
山青了,水绿了,天气暖和了。漂泊他乡的游子踏上远在青山之外的路途,乘坐的舟船正行进在绿如绵绵蓝草的江水之上。
+
  (1)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的写出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
  
 +
  (2)透露着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
  
5.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阔是本诗的传神之笔,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
  (3)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
  
参考答案:
 
  
同意。阔字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
  4.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二两句诗的意思。
  
 +
  参考答案:山青了,水绿了,天气暖和了。漂泊他乡的游子踏上远在青山之外的路途,乘坐的舟船正行进在绿如绵绵蓝草的江水之上。
  
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分)
 
  
参考答案:
+
  5.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阔是本诗的传神之笔,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思念故乡。
+
  参考答案:同意。阔字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分)
  
7.对下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参考答案: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
  思念故乡。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
  7.对下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参考答案:d
+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8.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淼、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
  参考答案:d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送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
  8.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参考答案:d
+
  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淼、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被人称道,对这两句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送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a.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b.反日和春作为新生事物的象征,难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
  参考答案:d
  
c.生与入用了比喻的方法,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d.两句诗对、仗工整,明人胡应麟称它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
  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被人称道,对这两句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参考答案:c
+
  a.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
  b.反日和春作为新生事物的象征,难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10.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c.生与入用了比喻的方法,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
  d.两句诗对、仗工整,明人胡应麟称它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 ,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与字里行间。
+
  参考答案:c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时候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
  10.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参考答案:a
+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 ,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与字里行间。
  
11.颈联中的哪两个字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3分)
+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时候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参考答案:
+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生、入。(答对1个2分,答对2个给3分。)
+
  参考答案:a
  
  
1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
  11.颈联中的哪两个字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3分)
  
参考答案:
+
  参考答案:生、入。(答对1个2分,答对2个给3分。)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意思相近即可。只答到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或对大自然的热爱给2分。)
 
  
 +
  1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3.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2分)
+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意思相近即可。只答到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或对大自然的热爱给2分。)
  
参考答案:
 
  
颈联:喜悦、高兴(或积极、乐观、向上)
+
  13.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2分)
  
尾联:淡淡的乡思愁绪。
+
  参考答案:颈联:喜悦、高兴(或积极、乐观、向上)尾联:淡淡的乡思愁绪。
  
  
14.对这首诗颈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
  14.对这首诗颈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夜幕还没有褪尽,诗人已看到旭日在大海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诗人已感到了春天的气息。(分析:这里的海 ,是指北固山下镇江周围的江面)
+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夜幕还没有褪尽,诗人已看到旭日在大海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诗人已感到了春天的气息。(分析:这里的海 ,是指北固山下镇江周围的江面)
  
b、这两句诗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种神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
  b、这两句诗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种神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c、这两句诗运用对偶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使全句结构工整,语言生动。
+
  c、这两句诗运用对偶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使全句结构工整,语言生动。
  
d、生和入两字运用动态描写,使全句景物鲜明,境界壮阔。
+
  d、生和入两字运用动态描写,使全句景物鲜明,境界壮阔。
  
参考答案:a
+
  参考答案:a
  
  
15.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
  15.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参考答案:
+
  参考答案:
  
初春。
+
  初春。
  
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
  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2020年7月13日 (一) 13:15的版本

学生古诗词经典读本: (1-3年级) (4-6年级) (7-12年级)  经典名句 唐诗三百首  千家诗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诗题与背景:

《学生经典古诗词》下载,二维码
《学生经典古诗词》公众号,二维码

  《次北固山下》为唐代诗人王湾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唐诗三百首》和《千家诗》皆收录此诗。次: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水,倚长江而立。

  王湾是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这首《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


逐句释义: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旅途在青山外,乘着帆船在绿水中前行。
  客路:指外乡的路;也指旅途。
  青山:指北固山。
  外:一作“下”。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水上涨,与两侧的堤岸齐平,江面更显宽阔,正是高挂船帆、顺风行船的好时机。
  潮平:潮水涨至最高水位,又叫满潮。
  风正:风顺。
  悬:吊、挂在空中。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海)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还没到新年),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
  海日:海上的旭日。
  生:升起。
  残夜:夜将尽未尽的时候。
  江春:江南的春天。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我的)家书应该往何处寄回家园呢?希望北归的大雁(给我)送到洛阳那边。
  乡书:家信。
  归雁:北归的大雁。大雁每年秋天飞往南方,春天飞往北方。古代有用大雁传递书信的传说。


  【注】“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为习近平主席在讲话、文章中所引用,讲话、文章原文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望未来,让我们手拉手、肩并肩,共同开创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共同谱写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壮丽诗篇,共同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习近平在巴西国会的演讲:弘扬传统友好 共谱合作新篇(2014年7月16日,巴西利亚)◎“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当前,中马关系处于新的上升期,面临重要发展机遇。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巩固中马传统友谊,深化各领域合作,推动中马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习近平在马尔代夫媒体发表署名文章《真诚的朋友,发展的伙伴》(2014年9月14日)


《次北固山下》诗意参考图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写景抒情诗。描写冬末春初,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全诗意境开阔而美丽,对仗工整,炼字颇见功底,第五六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尤为佳美,是千古名句。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是说乘舟路过青山之下,舟行在碧绿的江水之上。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客路”指作者要去的路。“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前一句是说,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拉平了,向两岸望去觉得江面特别的宽阔。这里 “两岸阔”是“潮平” 的结果。后一句是说,船行在江中,江上的顺风徐徐吹来,船行得平稳而快速。句中的“正” 和“悬”两个字用得好,写出了江风的和缓与船的平稳感。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是至今流传、脍炙人口的佳句。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因而,作者在见到春天雁群北归之时,便想起了鸿雁传书的故事。他的故乡在北方的洛阳,鸿雁北归的时候大概要经过他的家乡吧! 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这首五律虽然以第三联驰誉当时,传诵后世,但并不是只有两个佳句而已;从整体看,也是相当和谐优美的。

名家点评

  《唐诗从绳》:五六以“残夜”反拖“早”字,以“旧年”反拖“新”字,名正言反挑法,亦奇秀不可言。“何处达”,首无处达也。洛阳正在邛雁边,乡书即从何处达?保见思乡之情,顺看即不然。此唐人句调,粗心人未易识也。


试题精选:

  1.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4分)

  参考答案: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说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说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如果有学生说两个字都好,而且把各自的妙处都体会得比较准确,也应给分。(4分)


  2.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分析情与景的关系。(4分)

  参考答案:残夜还未消退之时新的太阳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过去江上已流露春意。下字准确,生与入二字,不仅使得这一联对仗工稳,更妙在这两字一出,才使得海日和残夜、江春与旧年两不相干之事物有了联系;表现出在昼夜转接、时序交替之际对独特的江南景致与蓬勃的自然生机的发现的喜悦,并且形成高朗壮阔的审美境界。因而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被后人视为盛唐气象的标志。(4分)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自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的写出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

  (2)透露着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

  (3)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


  4.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二两句诗的意思。

  参考答案:山青了,水绿了,天气暖和了。漂泊他乡的游子踏上远在青山之外的路途,乘坐的舟船正行进在绿如绵绵蓝草的江水之上。


  5.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阔是本诗的传神之笔,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同意。阔字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6.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2分)

  参考答案:

  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7.对下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参考答案:d


  8.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淼、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送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参考答案:d


  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被人称道,对这两句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b.反日和春作为新生事物的象征,难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c.生与入用了比喻的方法,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d.两句诗对、仗工整,明人胡应麟称它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参考答案:c


  10.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 ,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时候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参考答案:a


  11.颈联中的哪两个字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3分)

  参考答案:生、入。(答对1个2分,答对2个给3分。)


  1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意思相近即可。只答到对祖国河山的热爱或对大自然的热爱给2分。)


  13.诗的颈联和尾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2分)

  参考答案:颈联:喜悦、高兴(或积极、乐观、向上)尾联:淡淡的乡思愁绪。


  14.对这首诗颈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夜幕还没有褪尽,诗人已看到旭日在大海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诗人已感到了春天的气息。(分析:这里的海 ,是指北固山下镇江周围的江面)

  b、这两句诗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种神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c、这两句诗运用对偶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使全句结构工整,语言生动。

  d、生和入两字运用动态描写,使全句景物鲜明,境界壮阔。

  参考答案:a


  15.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参考答案:

  初春。

  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作者简介:

  王湾唐朝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先天进士,官荥阳主簿、洛阳尉。曾往来吴、楚间。多有著述。开元中卒。《全唐诗》存其诗十首。(《唐诗纪事》卷一五、《唐才子传》卷一)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