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雛”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class="wikitable" width=100%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C6E2FF" | rowspan = 3 | <div style="font-size: 300%;">雛</div>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为内容创建页面)
 
第11行: 第11行:
  
 
== 雛 chú ==
 
== 雛 chú ==
  见“[[雏]]”。
+
 
 +
#“[[雏]]”的繁体字([[台湾]]称正体字)。见“[[雏]]”。
 +
 
 
== 《康熙字典》释义 ==
 
== 《康熙字典》释义 ==
  
第29行: 第31行:
 
'''汉字检索:'''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笔画检字表(1—8画)|1—8画]],[[笔画检字表(9—13画)|9—13画]],[[笔画检字表(14—16画)|14—16画]],[[笔画检字表(17—48画)|17—48画]])<br>
 
+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一级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二级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三级字表]])<br>
  >>> 返回 [[中文字典词典|'''中文字典''' 首页]]
+
  ·返回 [[中文字典词典|'''中文字典''' 首页]]
  
  

2015年4月6日 (一) 16:01的版本

拼音:chú 部首:隹 总笔画:18 部外笔画:10 结构:左右 常用字表 拼音检字表
注音:ㄔㄨˊ 造字法: 输入法:〔王码〕QBTY 输入法:〔万能〕QBTY 倉頡:PUOG 通用字表 部首检字表

雛 chú

  1. ”的繁体字(台湾称正体字)。见“”。

《康熙字典》释义

  【戌集中】【隹部】 雛 ·康熙筆画:18 ·部外筆画:10

  《唐韻》仕于切《集韻》《韻會》崇芻切,音。《說文》雞子也。从隹从芻。《爾雅·釋鳥》生噣雛。《註》生能自食者。《釋文》雛,仕俱反。《禮·月令》天子乃以雛嘗黍。《釋文》仕于反。《孟子》力不能勝一匹雛。   又《禮·內則》不食雛。《註》伏乳者。   又《莊子·秋水篇》南方有鳥,其名鵷雛。《司馬相如·子虛賦》鵷雛孔鸞。《註》鵷雛,鳳屬也。《集韻》或作鶵。俗作,非。   又《集韻》《類篇》從遇切,音聚。《集韻》人名。仲尼弟子顏濁雛。

《说文解字》释义

  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   【卷四】【隹部】雛

  雞子也。从隹芻聲。鶵,籒文雛从鳥。士于切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1—8画9—13画14—16画17—48画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二级字表三级字表
  ·返回 中文字典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