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class="wikitable" width=100%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C6E2FF" | rowspan = 3 | <div style="font-size: 300%;">鍋</div>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为内容创建页面)
 
第3行: 第3行:
 
| rowspan = 3 | <div style="font-size: 300%;">鍋</div>
 
| rowspan = 3 | <div style="font-size: 300%;">鍋</div>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F0FFFF"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F0FFFF"
| 拼音:guō
+
| 拼音:ɡuō
 
|| 部首:釒|| 总笔画:16|| 部外笔画:8|| 结构:左右||[[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常用字表]] ||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拼音检字表]]
 
|| 部首:釒|| 总笔画:16|| 部外笔画:8|| 结构:左右||[[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常用字表]] ||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拼音检字表]]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F0FFFF"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F0FFFF"
第10行: 第10行:
 
|}
 
|}
  
== 鍋 guō==
+
== 鍋 ɡuō==
  见“[[锅]]”。  
+
 
 +
#“[[锅]]”的繁体字([[台湾]]称正体字)。见“[[锅]]”。
 +
 
 
== 《康熙字典》释义 ==
 
== 《康熙字典》释义 ==
  
第21行: 第23行:
 
'''汉字检索:'''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笔画检字表(1—8画)|1—8画]],[[笔画检字表(9—13画)|9—13画]],[[笔画检字表(14—16画)|14—16画]],[[笔画检字表(17—48画)|17—48画]])<br>
 
+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一级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二级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三级字表]])<br>
  >>> 返回 [[中文字典词典|'''中文字典''' 首页]]
+
  ·返回 [[中文字典词典|'''中文字典''' 首页]]
  
 
[[Category:中文字典]]
 
[[Category:中文字典]]

2015年6月13日 (六) 13:29的版本

拼音:ɡuō 部首:釒 总笔画:16 部外笔画:8 结构:左右 常用字表 拼音检字表
注音:ㄍㄨㄛ 造字法: 输入法:〔王码〕QMNK 输入法:〔万能〕QMNK 倉頡:CBBR 通用字表 部首检字表

鍋 ɡuō

  1. ”的繁体字(台湾称正体字)。见“”。

《康熙字典》释义

  【戌集上】【金字部】 鍋; 康熙笔画:17;

  【廣韻】【韻會】【正韻】𠀤古禾切,音戈。【玉篇】車釭。【揚子·方言】車釭,齊燕海岱之閒謂之鍋。 又【玉篇】盛膏器。【揚子·方言】自關而西,盛膏者乃謂之鍋。 又【廣韻】溫器。【正字通】俗謂釜爲鍋。 又【玉篇】公禍切,音過。義同。 又【集韻】古火切,音果。刈鉤也。與鐹同。 【集韻】或作鈛𩰭。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1—8画9—13画14—16画17—48画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二级字表三级字表
  ·返回 中文字典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