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 {|class="wikitable" width=100%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C6E2FF" | rowspan = 3 | <div style="font-size: 300%;">著</div>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为内容创建页面)
 
第1行: 第1行:
 
 
{|class="wikitable" width=100%  
 
{|class="wikitable" width=100%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C6E2FF"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C6E2FF"  
第13行: 第12行:
 
[[文件:A2622.gif|right|thumb|140px|“'''著'''”字书法<br>作者:[[苏轼]]]]
 
[[文件:A2622.gif|right|thumb|140px|“'''著'''”字书法<br>作者:[[苏轼]]]]
  
==(一)著 zhe ==
+
== (一) 著 zhe ==
  
  “着”(zhe)的本字。现通常写作“着”。
+
#“[[着]]”(zhe)的本字。现通常写作“着”。
  
==(二)著 zhù ==
+
== (二) 著 zhù ==
  
#明显:显著丨卓著丨著名科学家。
+
#<本义> 明显,显著;突出:著名丨昭著丨卓著丨著称。
#显出:颇著成效。
+
#显现;显扬:颇著成效丨著白(明白)。
#写作:著作丨编著丨著书立说。
+
#写作;撰述,用文字显明地表述:著述丨著书丨著作丨编著。
#作品:译著丨中外名著。
+
#作品:原著(著作的原本)丨论著(带有研究性的著作)丨新著丨译著丨中外名著。
 +
#土著。指定居不迁的人。
  
==(三)著 zhuó ==
+
== (三) 著 zhuó ==
  
  同“着”(zhuó)。
+
#同“着”(zhuó)。
  
 
== 《康熙字典》释义 ==
 
== 《康熙字典》释义 ==
第50行: 第50行:
 
'''汉字检索:'''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笔画检字表(1—8画)|1—8画]],[[笔画检字表(9—13画)|9—13画]],[[笔画检字表(14—16画)|14—16画]],[[笔画检字表(17—48画)|17—48画]])<br>
 
+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一级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二级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三级字表]])<br>
  >>> 返回 [[中文字典词典|'''中文字典''' 首页]]
+
  ·返回 [[中文字典词典|'''中文字典''' 首页]]
  
 
[[Category:中文字典]]
 
[[Category:中文字典]]

2015年7月20日 (一) 09:34的版本

拼音:zhe,zhù,zhuó 部首:艹 总笔画:11 部外笔画:5 结构:上下 常用字表 拼音检字表
注音:e,ㄓㄨˋ,ㄓㄨㄛˊ 造字法:形声字 输入法:〔王码〕AFT 输入法:〔万能〕AFT 倉頡:TJKA 通用字表 部首检字表
”字书法
作者:米芾
”字书法
作者:苏轼

(一) 著 zhe

  1. ”(zhe)的本字。现通常写作“着”。

(二) 著 zhù

  1. <本义> 明显,显著;突出:著名丨昭著丨卓著丨著称。
  2. 显现;显扬:颇著成效丨著白(明白)。
  3. 写作;撰述,用文字显明地表述:著述丨著书丨著作丨编著。
  4. 作品:原著(著作的原本)丨论著(带有研究性的著作)丨新著丨译著丨中外名著。
  5. 土著。指定居不迁的人。

(三) 著 zhuó

  1. 同“着”(zhuó)。

《康熙字典》释义

  【申集上】【艸字部】

  【集韻】【韻會】【正韻】𠀤陟慮切,音箸。【博雅】明也。【中庸】形則著。【晏子·諫上篇】君之德著而彰。 又【管子·立政篇】十二月一著。【註】著,標著也,使傰曹署著其名。【周禮·典婦功註】書其賈而著其物。 又【前漢·景帝紀】廷尉與丞相更議著令。【註】著音著作之著。【晉書·職官志】魏太和中,詔置著作郞,於此始有其官。 又【小爾雅】思也。 又與貯通。【家語】子貢廢著鬻財於曹、魯之閒。【註】著,居也。 又【詩·齊風】俟我于著乎而。【傳】門屏之閒曰著。 又【左傳·昭十二年】若不廢君命則固有著矣。【註】著,位次也。【前漢·五行志】朝內列位有定處,所謂表著也。 又【廣韻】直餘切,音除。【爾雅·釋天】太歲在戊曰著雍。【韻會】表著之著亦音除。 又【羣經音辨】藥草也。【爾雅·釋草】味。荎著。【註】音儲。 又【類篇】陟略切,音芍。被服也。【晉書·宣帝紀】關中多蒺䔧,帝使軍士二千人著軟材平底木屐前行。 又【儀禮·士喪禮】幎目用緇,方尺二寸,䞓裏著組繫。【註】著,充之以絮也。【韓詩外傳】士褐衣縕著,未甞完也。 又【集韻】直略切,音擆。【吳越春秋】從隂收著,望陽出糶。【註】著。置也。 又【類篇】附也。【前漢·贾誼傳】黑子之著面。 又【禮·明堂位】著,殷尊也。【註】著地無足。 又【前漢·張騫傳】身毒國在大夏東南,其俗土著。【師古註】土著,謂有城郭常居,不隨畜牧移徙。【後漢·李忠傳】流民占著者五萬餘口。 【直音】俗作着。

  考證:〔【前漢·食貨志】黑子之著面。〕 謹按食貨志無此語,食貨志改贾誼傳。

首字为“著”的词语

  著称  著名  著作  著录  著书  著述  著者  著作郎  著作权  著作权法


首字为“著”的成语


  著作等身  著书立说  著述等身  著于竹帛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1—8画9—13画14—16画17—48画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二级字表三级字表
  ·返回 中文字典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