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蛞”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class="wikitable" width=100%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d: #C6E2FF" | rowspan = 3 | <div style="font-size: 300%;">蛞</div> |- align=center style="backgroun...”为内容创建页面)
 
 
第12行: 第12行:
 
==蛞 kuò ==
 
==蛞 kuò ==
  
#[蛞蝓](kuò yú)软体动物。身体圆而长,没有壳,表面多黏液,爬行后留下银白色条痕。危害农作物。又称“蜒蚰”、“鼻涕虫”。
+
#[蛞蝓] kuòyú 软体动物。又称“蜒蚰”、“鼻涕虫”。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身体圆而长,外表看起来像没壳的蜗牛,表面多黏液,爬行后留下银白色条痕。危害农作物。
#[蛞蝼](kuò lóu)蝼蛄。昆虫。通称“拉拉蛄”(là là ɡǔ)。背部茶褐色,腹部灰
+
#[蛞蝼] kuòlóu)古书上指“蝼蛄”。
黄色。昼伏夜出,吃农作物的嫩茎。
+
  
 
== 《康熙字典》释义 ==
 
== 《康熙字典》释义 ==
第30行: 第29行:
 
'''汉字检索:'''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笔画检字表(1—8画)|1—8画]],[[笔画检字表(9—13画)|9—13画]],[[笔画检字表(14—16画)|14—16画]],[[笔画检字表(17—48画)|17—48画]])<br>
 
+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一级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二级字表)|二级字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字表)|三级字表]])<br>
  >>> 返回 [[中文字典词典|'''中文字典''' 首页]]
+
  ·返回 [[中文字典|'''中文字典''' 首页]]
  
 
[[Category:中文字典]]
 
[[Category:中文字典]]

2015年8月4日 (二) 21:56的最后版本

拼音:kuò 部首:虫 总笔画:12 部外笔画:6 结构:左右 常用字表 拼音检字表
注音:ㄎㄨㄛˋ 造字法:形声字 输入法:〔王码〕JTDG 输入法:〔万能〕JTDG 倉頡:LIHJR 通用字表 部首检字表

蛞 kuò

  1. [蛞蝓] kuòyú 软体动物。又称“蜒蚰”、“鼻涕虫”。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身体圆而长,外表看起来像没壳的蜗牛,表面多黏液,爬行后留下银白色条痕。危害农作物。
  2. [蛞蝼] kuòlóu)古书上指“蝼蛄”。

《康熙字典》释义

  【申集中】【虫字部】

  【唐韻】苦括切【集韻】苦活切,𠀤音闊。蝦蟇子名。又【說文】附蠃背負殻者曰蝸牛,無殻者蛞蝓。【本草】一名陵蠡,一名託胎蟲,一名鼻涕蟲。陶弘景曰:蛞蝓無殻,不應有蝸名。附蝸,卽蝸牛也。 又古活切,音括。蛞螻,螻蛄也。詳蛄字註。 又【玉篇】胡括切。與活通,蛞𧓕也。詳蝌字註。 又【集韻】食列切,音舌。與蛥通。詳蛥字註。

首字为“蛞”的词语

  蛞蝼  蛞蛞


汉字检索:

  ·汉语拼音音节索引  ·部首检字表     ·笔画检字表(1—8画9—13画14—16画17—48画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  ·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字表二级字表三级字表
  ·返回 中文字典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