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地”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29行: 第29行:
 
  '''宗教''' 80%的居民信奉天主教,16%的居民信奉新教,农村中盛行伏都教。
 
  '''宗教''' 80%的居民信奉天主教,16%的居民信奉新教,农村中盛行伏都教。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10省,省下设区,区下设市镇。
+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10省,省下设区,共42个区,区下设市镇,共144个市镇。
  
 
  '''首都''' 太子港(Port au Prince),人口约276万(2015年)。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16℃。
 
  '''首都''' 太子港(Port au Prince),人口约276万(2015年)。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16℃。
第87行: 第87行:
  
 
  按照1987年制定的海地宪法,海地是一个单一制共和国,总统为国家元首。行政权由政府实行,政府首脑为总理。立法权由政府和国民会议的参众两院分享。
 
  按照1987年制定的海地宪法,海地是一个单一制共和国,总统为国家元首。行政权由政府实行,政府首脑为总理。立法权由政府和国民会议的参众两院分享。
行政
 
  
 
  海地总统由选民通过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5年,最多连任两届。总理人选由总统指定,国民会议批准。总理任命各部部长和国务秘书,其执政纲领需要得到国民会议的信任案批准。
 
  海地总统由选民通过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5年,最多连任两届。总理人选由总统指定,国民会议批准。总理任命各部部长和国务秘书,其执政纲领需要得到国民会议的信任案批准。
  
  2010年11月和2011年3月,海分别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两轮投票。2011年4月20日,农民代表党候选人马尔泰利以67.57%的得票率当选总统,并于5月14日宣誓就职。2011年10月,科尼耶出任总理并组建新内阁,2012年2月辞职。5月,拉莫特出任总理,兼任外长。
+
  2015年10月,海地举行大选首轮投票,执政党光头党候选人莫伊兹和反对党进步与解放党候选人塞莱斯坦胜出,但第二轮投票一再推迟。2016年11月20日,光头党候选人莫伊兹当选总统。2017年2月7日就任。3月21日,海地新政府成立,拉丰唐任总理。2018年7月,由于政府大幅上调油价,海地多地爆发打砸抢暴力游行,总理拉丰唐引咎辞职。9月,新总理塞昂正式组阁。2019年3月,海地众议院通过对塞昂不信任案,塞随后辞职,莫伊兹总统任命前文化及新闻部长让·米歇尔·拉潘出任临时总理。7月,拉潘辞职,莫伊兹总统提名拉潘临时内阁计划与对外合作部长弗里茨·威廉·米歇尔(Fritz William Michel)出任总理。
  
=== 宪法 ===
+
  【宪法】 现行宪法于1987年3月29日通过,1988年6月至1989年3月中止实施,其后少数条款被废止。宪法规定:海地是不可分割、主权、独立、自由、民主的共和国;国家主权属全体公民;三权分立是神圣原则,国民议会享有立法权,总统和以总理为首的政府内阁分享行政权;政府向议会负责,议会有权弹劾政府;公民直接选举总统、议员;总统任期5年,不得连任,任期不超过两届。修改宪法须经参议院和众议院各2/3成员的同意。
  
  现行宪法于1987年3月29日通过,1988年6月至1989年3月中止实施,其后少数条款被废止。1994年10月,海地恢复法制化。宪法规定:海地是不可分割、主权、独立、自由、民主的共和国;国家主权属全体公民;三权分立是神圣原则,国民议会享有立法权,总统和以总理为首的政府内阁分享行政权;政府向议会负责,议会有权弹劾政府;公民直接选举总统、议员;总统任期5年,不得连任,任期不超过两届。修改宪法须经参议院和众议院各2/3成员的同意。
+
  【议会】 国民议会分参、众两院。议员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成员。众议员任期4年,每四年全部换届。参、众议员均可连选连任。参议长兼任国民议会议长,任期2年。众议长兼任国民议会副议长,任期1年。本届国民议会于2016年1月成立。参议长约瑟夫-兰伯特(Joseph-Lambert),2018年1月9日当选 。众议长加里-博多(Gary-Bodeau),2018年1月10日当选。
  
=== 议会 ===
+
  【政府】 总理由总统提名、经议会批准,内阁由总理商总统组成。每届内阁部长人数不少于10名,总理可酌情决定增减。本届政府于2018年9月成立,让·亨利·塞昂(Jean Henry Céant)2019年3月辞职后,让·米歇尔·拉潘(Jean Michel Lapin)出任临时总理。拉潘7月辞职,弗里茨·威廉·米歇尔(Fritz William Michel)出任总理,新内阁提名尚未获得议会审议通过。
  
  国民议会分参、众两院。议员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成员。众议员任期4年,每四年全部换届。参、众议员均可连选连任。参议长兼任国民议会议长,任期2年。众议长兼任国民议会副议长,任期1年。2010年11月在与总统选举同期举行的议会选举中,前总统普雷瓦尔所在的团结党赢得众议院99个席位中的46席,参议院30个席位中的17席。总统马尔泰利所在的农民代表党在众议院中占3席。现任参议长西蒙·迪厄瑟尔·德拉(Simon Dieuseul Desras),众议长勒瓦扬·路易·热内(Levaillant Louis Jeune),均于2012年1月10日当选。
+
  【司法机构】 设最高法院、上诉法院、高级法院、治安法院和特殊法庭。最高法院共设12名大法官,其中10名由总统任命,其余2名由参议院选举产生。最高法院目前暂有6位大法官,院长为儒勒-康塔夫(Jules-Cantave)。
  
=== 政府 ===
+
  【政党】 1986年8月海全国委员会颁布法令规定,合法政党的创建者应不少于20人、支持者不少于2000人。目前合法登记的政党逾百个,主要有:
  
  总理由总统提名经议会批准,内阁由总理商总统组成。每届内阁部长人数不少于10名,总理可酌情增减。本届政府于2012年5月成立,总理兼任外交和宗教事务部长洛朗·拉莫特(Laurent Lamothe)、总统府负责侨务部长丹尼埃尔·苏普里斯(Danile Supplice)、总理府负责与议会关系部长级代表拉尔夫·理查多·泰阿诺(Ralph Richardo Théano)、总理府负责农民事务部长级代表玛丽·米莫斯·菲利克斯(女,Marie Mimos Félix)、总理府负责人权和扶贫事务部长级代表玛丽·卡梅尔·罗斯·安娜·奥古斯特(女,Marie Carmelle Rose Anne Auguste)、司法、公共安全和警察部长让· 勒纳尔· 萨农(Jean Renel Sanon),内政和国土部长蒂埃里·玛雅得·保罗(Thierry Mayard Paul)、国防部长让·罗道夫·若埃伊尔(Jean Rodolphe Joazile)、经济和财政部长玛丽·卡梅尔·让·玛丽(女,Marie Carmelle Jean Marie)、计划和对外合作部长约瑟法· 雷蒙· 高迪尔(女,Jesépha Raymond Gauthier),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发展部长托马斯·雅克(Thomas Jacques),旅游部长斯特法尼·巴米尔·维尔杜因(女,Stéphanie Balmir Villedrouin),商业和工业部长威尔森·拉罗(Wilson Laleau),公共工程、交通、通讯和能源部长雅克·卢梭(Jacques Rousseau),环境部长约瑟夫·罗纳德·杜桑(Joseph Ronald Toussaint),教育和职业培训部长雷吉纳德·保罗(Réginald Paul),青年、体育和公民行为部长勒内·让·鲁斯维特(René Jean Roosvelt),卫生和人口部长弗洛朗斯·迪普瓦尔·吉尧姆(女,Florence Duperval Guillaume),社会事务和劳动部长罗莎·圣-西尔(Ronsard St-Cyr)、妇女部长雅尼克·梅兹尔(女,Yanick Mézil),文化部长让·马里奥·杜普伊(Jean Mario Dupuy)、交流部长阿迪·让·加帝(Ady Jean Gardy)。
+
  (1)光头党(Parti Haïtien Tèt Kalé, PHTK):执政党,2012年8月由时任总统马尔泰利组建。现为议会第一大党。总协调人安娜·瓦莱丽·蒂莫泰·米尔福尔(Anne Valérie Thimotée MILFORT)。
  
=== 司法机构 ===
+
  (2)民主团结联盟(Konvansyon Inite Demokratik, KID): 2005年5月成立。总协调人艾诺尔德·约瑟夫(Enold JOSEPH)。
  
  设最高法院、上诉法院、高级法院、治安法院和特殊法庭。
+
  (3)团结党(Inite):2009年9月由前总统普雷瓦尔联合其之前领导的“希望平台党”(Plateforeme de l’Espoir)部分成员组建。党主席约瑟夫·朗贝尔(Joseph LAMBERT)。
  
=== 政党 ===
+
  (4)拉瓦拉斯之家(Fanmi Lavalas):1996年10月由前总统阿里斯蒂德创建。2000~2004年执政。总协调人前总统让·贝尔特朗·阿里斯蒂德(Jean Bertrand ARISTIDE)。
  
  海地政党林立。1986年8月海全国委员会颁布法令规定,合法政党的创建者应不少于20人、支持者不少于2000人。目前合法登记的政党逾百个,主要有:
+
  (5)进步与解放党(Ligue Alternative pour le Progrès et l’Emancipation Haïtienne, LAPEH):2011年7月20日成立。总协调人总协调人裘德-塞莱斯汀(Jude-Célestin)。
  
  '''农民代表党'''(REPONS PEYIZAN):执政党。2010年大选前由现任总统马尔泰利临时组建,代表海中下层及工商阶层利益。随着马执政根基稳固,该党实力渐有状大趋势。现任党主席瓦内·杜朗蒂斯(Varnel Durandis)。
+
=== 重要人物 ===
  
  '''团结党'''(Inite):2009年9月,由前总统普雷瓦尔联合其之前领导的“希望平台党”(Plateforeme de l'Espoir)中亲普政治团体组建而成的新政党联盟。现为参众两院第一大党。前参议长约瑟夫·朗贝尔(Joseph Lambert)任该党领导人。
+
  '''若弗内尔-莫伊兹''' 总统,出生于1968年6月26日。自1996年起从商。2012年创办Agritrans公司,经营香蕉种植园,产品出口。同年建成海地首个、加勒比最大的农业加工出口区。2016年11月20日在大选中以55.67%的得票率当选总统,2017年2月7日就职。
  
  '''海地社会民主党'''(Parti Social Démocrate Haitien):2005年4月由“民族主义革命进步党”、“民主运动全国委员会”及“海地英才”三党合并而成。现任党主席维克多·贝努瓦(Victor Benoît),总书记罗伯特·奥古斯特(Robert Auguste)。
+
== 经济 ==
  
  '''人民斗争组织'''(Organisation du Peuple en Lutte,OPL):1991年2月成立,原名拉瓦拉斯组织,后改名拉瓦拉斯政治组织。曾是阿里斯蒂德的重要支持力量,后发生内部分裂。1995~2000年为执政党。1997年1月,更名为人民斗争组织。现任总协调人埃德加·勒布朗·费思(Edgard Leblanc Fils)。
+
  海地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1987年之前,海地国内生产的稻米仍能供应国内需求,海地人以稻米为主食。
  
  '''拉瓦拉斯之家'''(Fanmi Lavalas):简称拉瓦拉斯,1996年由阿里斯蒂德创建,自称代表中下层阶层利益。2000~2004年为执政党。目前,该党主要领导身陷囹圄或流亡海外,实力已严重削弱。
+
  海地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大部分农民在自己拥有的小块土地上耕作,提供基本的口粮。不获利的小农场占全国耕地总数的70%。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海地独立后将面积广大的甘蔗种植园拆分成小地产分配给黑人所致(1791年海地的糖出口量为74,000吨,1825年跌至20,000吨,1960年为15,000吨)。在1791-1802年海地黑人起义期间,北部干燥平原上的灌溉系统被黑人奴隶破坏,至19世纪初被彻底废弃,导致占海地人口50%的北海地人只能在占全国耕地总面积17%的耕地上生活。1915年-1934年美国占领期间,在海地北部建立了一些大农场,其面积占全国耕地的7%,但提供了海地全国30%的农业产量。
 
+
  '''海地创建民主运动'''(Mouvement pour L’Instauration de la Democratie en Haiti):1986年成立,在2006年大选中与拉瓦拉斯结盟。党主席马尔克·巴赞(Marc Bazin)。
+
 
+
=== 重要人物 ===
+
 
+
  米歇尔·马尔泰利(Michel Martelly):总统。1961年2月12日出生于海地首都太子港。年轻时曾在美国从事音乐事业,并往返于美国和海地参加文艺演出,成为海地家喻户晓的流行歌手。在演艺事业上获得成功后,马决定步入政坛,于2010年参加总统选举,并于2011年4月当选,同年5月14日就职,任期5年。
+
 
+
== 经济 ==
+
  
  海地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人类发展指数评价中,海地在177个国家中名列第153位。
+
  海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种植面积约30万公顷)和高粱。北方有少量旱稻,阿蒂博尼特区有7万公顷的水稻田。木薯、甘薯、山药等块茎作物和香蕉仅供海地本国居民食用,并不出口。海地的主要经济作物是咖啡。次要的经济作物包括甘蔗和剑麻。粮食是海地最主要的进口商品,其次是纺织品和其他消费品。
  
  1987年之前,海地国内生产的稻米仍能供应国内需求,海地人以稻米为主食,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任内(1992~2000),克林顿政府施压海地政府调降美国稻米进口关税从35%到3%,美国农业部补助下的美国稻米,竟占海地民众稻米年消费总量40万公吨的4分之3。农业生产基础完全被摧毁,克林顿在联合国驻海地特别大使任内因此道歉。 海地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大部分农民在自己拥有的小块土地上耕作,提供基本的口粮。不获利的小农场占全国耕地总数的70%。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海地独立后将面积广大的甘蔗种植园拆分成小地产分配给黑人所致(1791年海地的糖出口量为74,000吨,1825年跌至20,000吨,1960年为15,000吨)。在1791-1802年海地黑人起义期间,北部干燥平原上的灌溉系统被黑人奴隶破坏,至19世纪初被彻底废弃,导致占海地人口50%的北海地人只能在占全国耕地总面积17%的耕地上生活。1915年-1934年美国占领期间,在海地北部建立了一些大农场,其面积占全国耕地的7%,但提供了海地全国30%的农业产量。
+
  由于能源不足,海地的工业非常不发达。1960年代在阿蒂博尼特河谷建立了水力发电厂,首都太子港有水泥、面粉、制鞋、纺织、肥皂、制药、饮料、植物油、塑料、家具、酿酒等小型消费工业,北部平原有剑麻加工厂,累凯平原的甘蔗种植区有糖厂。
  
  海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种植面积约30万公顷)和高粱。北方有少量旱稻,阿蒂博尼特区有7万公顷的水稻田。木薯、甘薯、山药等块茎作物和香蕉仅供海地本国居民食用,并不出口。海地的主要经济作物是咖啡,其种植面积约14万公顷,其出口量在2.2万吨至4万吨之间浮动。次要的经济作物包括甘蔗和剑麻。2004年,海地的出口总额为3.38亿美元,最大的出口对象是美国(占海地出口总额的81.8%),其次是多米尼加和加拿大。粮食是海地最主要的进口商品,其次是纺织品和其他消费品。2004年海地的进口额为10.85亿美元,最大的进口国是美国(占海地进口总额的52.9%),其次是多米尼加、日本和德国。
+
  2018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由于能源不足,海地的工业非常不发达。1960年代在阿蒂博尼特河谷建立了水力发电厂,首都太子港有水泥、面粉、制鞋、纺织、肥皂、制药、饮料、植物油、塑料、家具、酿酒等小型消费工业,北部平原有剑麻加工厂,累凯平原的甘蔗种植区有糖厂。海地的失业率极高,三分之二的工人没有固定的工作。
+
  国内生产总值:895.25亿美元
  
  海地政府曾致力于发展旅游业,并曾经设立了专门的旅游部。到1956年,海地的外国游客已经达6.6万人,主要是来自北美的游客,他们为海地政府带来了除咖啡出口外的第二大外汇收入(1961年为1000万美元)。1962年后,由于政治原因,来自外国的游客数量大大下降。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57美元
  
  美国是海地最大的援助国,在1995财政年度至1999财政年度之间,美国向海地提供了8.84亿美元的援助,用于购买食品、农业发展、教师培训、计划生育和健康保障计划。美国和平队和其他民间慈善组织也向海地派出援助人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开发银行也向海地提供了财政援助。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5%
  
  海地于2009年加入加勒比经济共同体。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投资环境较差。2011年海政府以灾后重建为工作中心,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经济有所复苏。但由于灾后重建进展缓慢,加上2010至2011年大选期间政治纷争不断,海经济增长速度未达到预期目标。2011年海国内生产总值69.62亿美元,同比增长5.6%。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70美元,失业率75%
+
  通货膨胀率:13.48%
  
=== 对外贸易 ===
+
  失业率:27%(2017年)
  
  主要出口咖啡、可可、芒果、香精油和加工制成品等产品,进口食品、燃油(成品油)、工业制成品、机械设备、运输设备和日用消费品等。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和欧盟。2011年外贸额48.92亿美元,其中出口10.90亿美元,进口38.0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0.2%、33%和4%。
+
  【对外贸易】2018年海财政收入为1089亿古德(约合14.53亿美元),支出91236亿古德(约合15.85亿美元),财政赤字147亿古德(约合1.32亿美元),外债余额21亿美元。主要出口咖啡、可可、芒果、香精油和加工制成品等产品,进口食品、燃油(成品油)、工业制成品、机械设备、运输设备和日用消费品等。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和欧盟。
  
 
=== 交通 ===
 
=== 交通 ===
第179行: 第170行:
 
== 外交 ==
 
== 外交 ==
  
  海地同40个国家(不包括中国台湾省)建立了外交关系,是美洲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联合国(包括拉丁美洲经济委员会)、加勒比共同体成员。有30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在海设常驻机构。2010年1月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迅速展开救援,并向海提供经济援助。争取援助和协调各国参与重建是当前海外交重点之一。
+
  海地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美洲开发银行、加勒比共同体成员。3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在海设有常驻机构。2010年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展开救援,并向海提供经济援助,有关国家在联合国协调下积极参与海地灾后重建。
  
 
<table style="width: 100%; -moz-border-radius: 10px; -webkit-border-radius: 10px; border-radius:10px; table-layout: fixed;">
 
<table style="width: 100%; -moz-border-radius: 10px; -webkit-border-radius: 10px; border-radius:10px; table-layout: fixed;">

2019年9月21日 (六) 07:17的版本

海地国旗
海地国徽
海地:首都太子港
海地城镇风光:小戈阿沃(Petit-Goâve)是海地西部的沿海市鎮,位於首都太子港西南68公里
海地总统府,在2010年地震中倒塌

  海地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Haiti;法语:La République d’Haïti),位于加勒比海上的一个岛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全境位于西大西洋第二大岛伊斯帕尼奥拉岛西部,面积27,797平方公里。东与多米尼加相邻,南临加勒比海,北濒大西洋,西与古巴牙买加隔海相望。75.8%的国土为山地,其余为平原和高原。海岸线长1080余公里。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

  海地原为美洲印第安人居住地,1492年被哥伦布发现后,先后沦为西班牙法国殖民地。1790年爆发反法独立战争。1804年1月1日宣告独立,定国名为海地,是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第一个宣布独立的国家。自独立以来,海内乱不断。

  1915~1934年被美国占领。1957~1986年杜瓦利埃家族实行独裁统治。1988年2月,海地举行首次民主选举。1990年12月,阿里斯蒂德当选总统,但于次年9月被军事政变推翻,流亡海外。1994年7月,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海地进行干预。同年10月15日,阿返海重新执政。1995年12月,执政的“拉瓦拉斯之家”候选人普雷瓦尔当选总统。2000年11月阿再次执政后,海朝野对立严重,局势动荡。2004年初,海地爆发社会动乱,阿里斯蒂德总统被迫辞职并再次流亡国外,最高法院院长亚历山大就任临时总统并成立了临时政府。4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向海派遣联合国稳定特派团(联海团)。

  2010年1月12日,发生7.3级强烈地震,造成22.3万人死亡,31万人受伤,近150万人受灾。10月,爆发霍乱,感染者逾46万人。

基本国情

  国名 海地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Haiti, La République d’Haïti)。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3。由两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组成,上蓝下红。旗面中央为白色长方形,其中绘有国徽图案。海地国旗的颜色源于法国国旗。镶国徽的国旗为官方用旗。

  国徽 图案中间高耸着一棵棕榈树,树上插着一根“自由之竿”,竿顶是“自由之帽”。树前的绿地上有一面战鼓,两旁为战斧、大炮等武器;树两侧各有三面海地国旗和一面三角旗;树后有六支带刺刀的步枪。白色饰带上用法文写着“团结就是力量”。

  面积 27797平方公里。

  人口 1200万(2017年)。95%为黑人。

  语言 官方语言为法语和克里奥尔语,90%的居民使用克里奥尔语。

  宗教 80%的居民信奉天主教,16%的居民信奉新教,农村中盛行伏都教。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10省,省下设区,共42个区,区下设市镇,共144个市镇。

  首都 太子港(Port au Prince),人口约276万(2015年)。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16℃。

  国家元首 总统若弗内尔·莫伊兹(Jovenel Moïse)。2016年11月20日当选。2017年2月7日就职,任期5年。

  重要节日 独立日:1月1日。国旗日:5月18日。海地发现日:12月5日。

历史

  海地原为印第安人部落阿拉瓦克族居住地。1492年哥伦布航行至此,将该岛命名为伊斯帕尼奥拉岛(西班牙岛),1502年正式成为西班牙殖民地。受天花影响,缺乏免疫力的阿拉瓦克族绝迹。西班牙人遂从非洲贩运大量黑奴,成为岛上主要的劳动力。1697年根据勒斯维克条约,海地被割让给法国。1790年黑人领袖杜桑·卢维图尔领导海地人发动独立战争,成为拉丁美洲最早争取独立的国家。1804年,起义军攻占太子港,宣布独立,成立共和国。

  海地独立后,未能建立起有效的民主体制,政局动荡,独裁者不断被推翻,据统计,从海地独立到1915年一百年间,共有近90位统治者相继上台。1957年,依托军队,杜瓦利埃赢得1957年海地大选,作为民间运动领袖,当选为海地总统,建立起家族统治,直到1986年被推翻。之后以亨利·南菲将军为首的“全国执政委员会”实行军事统治。1990年,让-贝特朗·阿里斯蒂德被选举为总统,但他的任期亦遭军事政变破坏。1994年,在联合国授权的国际干预下,阿里斯蒂德重返总统职位。1996年,勒内·普雷瓦尔当选总统。2000年,阿里斯蒂德再度当选总统。2004年2月,叛军迫使阿里斯蒂德逃离该国,展开流亡至2011年。

  之后最高法院大法官博尼费斯·亚历山大根据宪法成为临时总统,联合国派出维和部队。2006年2月7日,总统和议会选举举行,33名候选人竞选总统,另有1300名候选人角逐议会129个席位[1]。2月16日,临时选举委员会主席宣布,希望党总统候选人普雷瓦尔在总统选举中获得51.15%的选票获胜,任期至2011年。

  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里氏规模7.0地震,震中距离首都太子港16公里,震源较浅破坏力极强。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周二16时53分。随后又相继发生了规模5.9和5.5两次余震。太子港大量建筑倒塌,初步估计死亡规模将达到10-20万人。官方收殓了约15万具遇难者尸体,但相信还有20万人埋在废墟中,这意味着死亡人数可能高达35万。

地理

海地地图

  海地位于伊斯帕尼奥拉岛西部,国土面积27,750km²,其中27,560km²是陆地,190km²是内水。海地的海岸线长1,771km,与邻国多米尼加的边境长360公里。

  海地所在的伊斯帕尼奥拉岛西部海岸十分曲折,但是沿海只有少数几个附属岛屿。海地属于科迪勒拉山系的中段,具有明显的山地特征,分为四条大致平行的东西走向山脉。在地质上,海地所在的伊斯帕尼奥拉岛并非像科迪勒拉山系那样形成于晚白垩纪或古近纪的阿尔卑斯褶皱运动,而是属于新近纪的断层构造产物,其地壳构造运动自上新世开始,至更新世还在继续。海地境内最高点Pic la Selle高度为海拔2,680米。

  海地境内可分为北部平原、北部山脉、中央高原、海地西北山地、海地中部山地、阿尔蒂博尼特、居尔德萨克、莱奥甘、南部山脉等九个自然景观区。

  由于长年砍伐,海地的植被都是次生植物,包括热带稀树草原、热带旱生林、半荒漠热带旱生灌丛、热带落叶林、半常绿季雨林、热带雨林、山地常绿林等植物。海地的自然资源包括铝矾土、铜、碳酸钙、黄金、大理石和水力。

  海地境内最长的河流为阿蒂博尼河。该国没有可通航河流。

  海地的领海线为12海里,毗邻区为24海里,专属经济区为200海里。

气候

  海地有各种热带气候类型,平原地区一般干旱,山区一般湿润,在科迪勒拉山则可见高山寒带气候。地形对湿度的影响很强,例如在信风的向风坡,年降水量可达1,905毫米(海地的勒博内),同一地的背风坡则只有559毫米(戈纳伊夫)。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10省,省下设区,区下设市镇。

  10个省(法语:départements)如下:

  1. 阿蒂博尼特省(Artibonite,首府:戈纳伊夫)
  2. 中央省(Centre,首府:安什)
  3. 大湾省(Grand'Anse,首府:热雷米)
  4. 尼普斯省(Nippes,2003设立,首府:米拉瓜纳)
  5. 北部省(Nord,首府:海地角)
  6. 东北省(Nord-Est,首府:利贝泰堡)
  7. 西北省(Nord-Ouest,首府:和平港)
  8. 西部省(Ouest,首府:太子港)
  9. 南部省(Sud,首府:莱凯)
  10. 东南省(Sud-Est,首府:雅克梅勒)

政治

  按照1987年制定的海地宪法,海地是一个单一制共和国,总统为国家元首。行政权由政府实行,政府首脑为总理。立法权由政府和国民会议的参众两院分享。

  海地总统由选民通过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5年,最多连任两届。总理人选由总统指定,国民会议批准。总理任命各部部长和国务秘书,其执政纲领需要得到国民会议的信任案批准。

  2015年10月,海地举行大选首轮投票,执政党光头党候选人莫伊兹和反对党进步与解放党候选人塞莱斯坦胜出,但第二轮投票一再推迟。2016年11月20日,光头党候选人莫伊兹当选总统。2017年2月7日就任。3月21日,海地新政府成立,拉丰唐任总理。2018年7月,由于政府大幅上调油价,海地多地爆发打砸抢暴力游行,总理拉丰唐引咎辞职。9月,新总理塞昂正式组阁。2019年3月,海地众议院通过对塞昂不信任案,塞随后辞职,莫伊兹总统任命前文化及新闻部长让·米歇尔·拉潘出任临时总理。7月,拉潘辞职,莫伊兹总统提名拉潘临时内阁计划与对外合作部长弗里茨·威廉·米歇尔(Fritz William Michel)出任总理。

  【宪法】 现行宪法于1987年3月29日通过,1988年6月至1989年3月中止实施,其后少数条款被废止。宪法规定:海地是不可分割、主权、独立、自由、民主的共和国;国家主权属全体公民;三权分立是神圣原则,国民议会享有立法权,总统和以总理为首的政府内阁分享行政权;政府向议会负责,议会有权弹劾政府;公民直接选举总统、议员;总统任期5年,不得连任,任期不超过两届。修改宪法须经参议院和众议院各2/3成员的同意。

  【议会】 国民议会分参、众两院。议员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参议员任期6年,每两年改选1/3成员。众议员任期4年,每四年全部换届。参、众议员均可连选连任。参议长兼任国民议会议长,任期2年。众议长兼任国民议会副议长,任期1年。本届国民议会于2016年1月成立。参议长约瑟夫-兰伯特(Joseph-Lambert),2018年1月9日当选 。众议长加里-博多(Gary-Bodeau),2018年1月10日当选。

  【政府】 总理由总统提名、经议会批准,内阁由总理商总统组成。每届内阁部长人数不少于10名,总理可酌情决定增减。本届政府于2018年9月成立,让·亨利·塞昂(Jean Henry Céant)2019年3月辞职后,让·米歇尔·拉潘(Jean Michel Lapin)出任临时总理。拉潘7月辞职,弗里茨·威廉·米歇尔(Fritz William Michel)出任总理,新内阁提名尚未获得议会审议通过。

  【司法机构】 设最高法院、上诉法院、高级法院、治安法院和特殊法庭。最高法院共设12名大法官,其中10名由总统任命,其余2名由参议院选举产生。最高法院目前暂有6位大法官,院长为儒勒-康塔夫(Jules-Cantave)。

  【政党】 1986年8月海全国委员会颁布法令规定,合法政党的创建者应不少于20人、支持者不少于2000人。目前合法登记的政党逾百个,主要有:

  (1)光头党(Parti Haïtien Tèt Kalé, PHTK):执政党,2012年8月由时任总统马尔泰利组建。现为议会第一大党。总协调人安娜·瓦莱丽·蒂莫泰·米尔福尔(Anne Valérie Thimotée MILFORT)。

  (2)民主团结联盟(Konvansyon Inite Demokratik, KID): 2005年5月成立。总协调人艾诺尔德·约瑟夫(Enold JOSEPH)。

  (3)团结党(Inite):2009年9月由前总统普雷瓦尔联合其之前领导的“希望平台党”(Plateforeme de l’Espoir)部分成员组建。党主席约瑟夫·朗贝尔(Joseph LAMBERT)。

  (4)拉瓦拉斯之家(Fanmi Lavalas):1996年10月由前总统阿里斯蒂德创建。2000~2004年执政。总协调人前总统让·贝尔特朗·阿里斯蒂德(Jean Bertrand ARISTIDE)。

  (5)进步与解放党(Ligue Alternative pour le Progrès et l’Emancipation Haïtienne, LAPEH):2011年7月20日成立。总协调人总协调人裘德-塞莱斯汀(Jude-Célestin)。

重要人物

  若弗内尔-莫伊兹 总统,出生于1968年6月26日。自1996年起从商。2012年创办Agritrans公司,经营香蕉种植园,产品出口。同年建成海地首个、加勒比最大的农业加工出口区。2016年11月20日在大选中以55.67%的得票率当选总统,2017年2月7日就职。

经济

  海地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1987年之前,海地国内生产的稻米仍能供应国内需求,海地人以稻米为主食。

  海地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大部分农民在自己拥有的小块土地上耕作,提供基本的口粮。不获利的小农场占全国耕地总数的70%。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海地独立后将面积广大的甘蔗种植园拆分成小地产分配给黑人所致(1791年海地的糖出口量为74,000吨,1825年跌至20,000吨,1960年为15,000吨)。在1791-1802年海地黑人起义期间,北部干燥平原上的灌溉系统被黑人奴隶破坏,至19世纪初被彻底废弃,导致占海地人口50%的北海地人只能在占全国耕地总面积17%的耕地上生活。1915年-1934年美国占领期间,在海地北部建立了一些大农场,其面积占全国耕地的7%,但提供了海地全国30%的农业产量。

  海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为玉米(种植面积约30万公顷)和高粱。北方有少量旱稻,阿蒂博尼特区有7万公顷的水稻田。木薯、甘薯、山药等块茎作物和香蕉仅供海地本国居民食用,并不出口。海地的主要经济作物是咖啡。次要的经济作物包括甘蔗和剑麻。粮食是海地最主要的进口商品,其次是纺织品和其他消费品。

  由于能源不足,海地的工业非常不发达。1960年代在阿蒂博尼特河谷建立了水力发电厂,首都太子港有水泥、面粉、制鞋、纺织、肥皂、制药、饮料、植物油、塑料、家具、酿酒等小型消费工业,北部平原有剑麻加工厂,累凯平原的甘蔗种植区有糖厂。

  2018年主要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895.25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57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1.5%

  通货膨胀率:13.48%

  失业率:27%(2017年)

  【对外贸易】2018年海财政收入为1089亿古德(约合14.53亿美元),支出91236亿古德(约合15.85亿美元),财政赤字147亿古德(约合1.32亿美元),外债余额21亿美元。主要出口咖啡、可可、芒果、香精油和加工制成品等产品,进口食品、燃油(成品油)、工业制成品、机械设备、运输设备和日用消费品等。主要贸易伙伴是美国和欧盟。

交通

海地:杜桑·卢维杜尔国际机场‎

  海地的交通不发达。全国只有一条长约135公里的铁路,从太子港向北通往阿蒂博尼特平原的韦雷特。由于乘客人数下降,这条铁路在1960年终止了客运服务(该年的乘客只有2,200人次)。在北方的甘蔗和剑麻种植园中,有总长度约120公里的私有窄轨铁路。

  海地国内的公路总长度约3,000公里,大部分公路的路面情况很差,在雨季无法通行。唯一的一条全天候柏油公路位于太子港与海地角之间。海地的国内货运和客运依赖于卡车和骡马,短距离旅行则徒步完成。海地约有500条帆船从事沿海货运业务。由于缺乏公路,海地建立了一个相对稠密的国内交通网,全国有八座机场。太子港有一座国际机场。

  海地的主要对外出口也通过太子港的港口进行,该港有长约600米的混凝土栈桥码头,是在该城建城200周年时由国际商品交易会捐赠的,可以同时停泊4艘海轮,港区北部是渔船和货船的泊位。海地角是第二大外贸港口,和平港(Port-de-Paix)是最大的铝矾土出口港。

文化

  海地人是西非贝宁等国的后裔,具有非洲黑人的特点。比较好客也很在乎自己的声誉。虽然海地于1804年获得独立,但他们并不排外,且外国人与其接近是很容易的。

音乐

  海地音乐种类相当多样化,而音乐形式和当地大多数人信仰的多神教-巫毒教(Voodoo)有很大的关系。巫毒教是一个始于非洲地区的原始宗教,他们认为音乐是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间的桥梁和中介。这个理念对海地音乐影响极为深远,因此海地流行的各种音乐体裁,差不多都与巫毒教的宗教仪式以及社会礼仪有关。

  在一些的巫毒教信仰地区,鼓占有极大的地位。因此海地音乐最重要的乐器也是鼓,巫毒教仪式用鼓乐伴奏。海地鼓乐队一般由三种大小不同的鼓和其他打击乐器组成,许多打击乐器就地取材、经过少许加工而制成的,如称为“擦擦”的摇晃器,便是装满干种子的葫芦,而“阿桑”则是挂着珠子的葫芦。鼓乐队中的三种鼓分别叫“妈妈鼓”、“爸爸鼓”和“宝宝鼓”,其中妈妈鼓最大,爸爸鼓居中,宝宝鼓最小。在同一首乐曲中,不同鼓的鼓点各异,加上其他打击乐器,便组成复节奏。如在2/4拍的乐曲中,妈妈鼓两拍敲一下,爸爸鼓敲出连续不断的八分音符,宝宝鼓每拍都打出三连音,“擦擦”每拍都奏五连音,便构成了节奏的“对位”。

  非洲民歌大多用一领众和的方式演唱,海地民歌也是这样。非洲民歌普遍采用五声音阶,巫毒教歌曲也采用这种音阶。从海地传统音乐的节奏、音阶、演唱方法等方面来看,它的非洲特点都非常明显。美国哈佛大学音乐研究团队曾对海地音乐作过这样的总结:“音乐曲式的节奏结构几乎完全是非洲的,但在其旋律线中欧洲的影响还是有迹可循的(它们的旋律线既有照式照样的欧洲民歌旋律,又有地地道道的非洲歌曲)。不过就其假声运用、就其由领唱者唱出主题、由合唱队加以重复以及在歌曲中加入无数转调的作法来看,他们的唱法是非洲式的。”

  海地音乐品种影响最大的是“拉拉”(Rara)“瓦西内”(vaccine)和。“拉拉”(Rara)原是海地狂欢节上的一种歌舞,节奏用鼓、金属棒等打击乐器奏出,旋律则是用“瓦西内”(vaccine)演奏,有时为了增加气氛也会加用小号或萨克管。“瓦西内”(vaccine)是非洲乐器,由各种长度的金属管和竹管组成,每根管只能吹一个音,每人手持一根管,好几个人合作便能演奏旋律和和声进行。20世纪末,“拉拉”被搬上国际音乐舞台,成为海地最流行的歌舞形式。

烹饪

  海地的烹饪受法国影响很大,但是也有许多当地特色。大米和豆子是主要的食物,其他常见食物和调料包括猪肉、羊肉、鸡、鱼、玉米粉、秋葵、茄子、番茄、红辣椒、绿辣椒、车前草、芹菜、洋葱、芫荽、大蒜。

外交

  海地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美洲开发银行、加勒比共同体成员。3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在海设有常驻机构。2010年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展开救援,并向海提供经济援助,有关国家在联合国协调下积极参与海地灾后重建。

北美洲国家

  安提瓜和巴布达   巴巴多斯  巴哈马  巴拿马  伯利兹   多米尼加  多米尼克     哥斯达黎加  格林纳达   古巴   海地

  洪都拉斯      加拿大   美国   墨西哥  尼加拉瓜  萨尔瓦多  圣基茨和尼维斯  圣卢西亚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危地马拉  牙买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