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鸟”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
[[文件:翠鸟1.jpg|right|thumb|280px|翠鸟,福州市旗山国家森林公园。新华社记者 梅永存 摄 2018年4月7日]]
 +
[[文件:翠鸟2.jpg|right|thumb|280px|翠鸟,福州市旗山国家森林公园。新华社记者 梅永存 摄 2018年4月7日]]
 +
[[文件:翠鸟3.jpg|right|thumb|280px|翠鸟,福州市旗山国家森林公园。新华社记者 梅永存 摄 2018年4月7日]]
 +
 
  '''翠鸟'''([[汉语拼音]]:Cuiniao;[[英语]]:kingfisher),[[鸟纲]][[佛法僧目]][[翠鸟科]][[翠鸟属]]鸟类的通称。又称鱼虎,鱼狗。
 
  '''翠鸟'''([[汉语拼音]]:Cuiniao;[[英语]]:kingfisher),[[鸟纲]][[佛法僧目]][[翠鸟科]][[翠鸟属]]鸟类的通称。又称鱼虎,鱼狗。
  

2019年10月17日 (四) 14:12的最后版本

翠鸟,福州市旗山国家森林公园。新华社记者 梅永存 摄 2018年4月7日
翠鸟,福州市旗山国家森林公园。新华社记者 梅永存 摄 2018年4月7日
翠鸟,福州市旗山国家森林公园。新华社记者 梅永存 摄 2018年4月7日

  翠鸟汉语拼音:Cuiniao;英语:kingfisher),鸟纲佛法僧目翠鸟科翠鸟属鸟类的通称。又称鱼虎,鱼狗。

形态

  自额至枕蓝黑色,密杂以翠蓝横斑,背部辉翠蓝色,腹部栗棕色;头顶有浅色横斑;嘴和脚均赤红色。从远处看很像啄木鸟。因背和面部的羽毛翠蓝发亮,因而通称翠鸟。中国的翠鸟有3种,其中蓝耳翠鸟和鹳嘴翠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生活习性

  喜栖息在有灌丛或疏林的、水清澈而缓流的河溪、湖泊以及灌溉渠等水域。性孤独,平时常独栖在靠近水边的树枝上或岩石上,伺机猎食鱼虾,食物以小鱼为主,兼吃甲壳类和多种水生昆虫及其幼虫,也啄食小型蛙类和水生植物。

生长繁殖

  中国南方的翠鸟繁殖期为每年4~7月。翠鸟能用它的粗壮大嘴在土崖壁上穿穴为巢,也营巢于田野堤坝的隧道中,这些洞穴鸟类与啄木鸟一样洞底一般不加铺垫物。卵直接产在巢穴地上。每窝产卵6~7枚。每年1~2窝;孵化期约21天,雌雄共同孵卵,但只由雌鸟喂雏。

用途

  翠鸟羽毛美丽,可供作装饰品。但嗜食鱼类,对渔业生产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