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4行: 第4行:
 
  自[[美国]][[C.W.汤博]]1930年发现它至今,在轨道上还未走完1/4圈,尚无探测器光顾,因而是所知最少的行星。直至1978年发现冥卫一后才确知其质量,后来通过掩星又求出它半径为 1100±100 千米,由此算出平均密度明显介于[[类地行星]]与木、土星之间,而与[[天王星]]、[[海王星]]相近,正是由此才促使人们把[[类木行星]]再分为巨行星([[木星]]、[[土星]])和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1988年的掩星观测又证实了冥王星大气的存在,估计大气主要由氢、氦、氮、甲烷和氨等组成,两极可能还有由甲烷冰组成的极冠。由于它离太阳极其遥远,即使在阳光直射下,其表面温度也只有 50K左右,在背阳的夜间则冷至20K,如此低温下 ,绝大多数物质都应凝成固态或液态。由此人们推测,冥王星表面应是较厚的冰层,但其内部结构则不明,它的磁场状况也无任何资料。
 
  自[[美国]][[C.W.汤博]]1930年发现它至今,在轨道上还未走完1/4圈,尚无探测器光顾,因而是所知最少的行星。直至1978年发现冥卫一后才确知其质量,后来通过掩星又求出它半径为 1100±100 千米,由此算出平均密度明显介于[[类地行星]]与木、土星之间,而与[[天王星]]、[[海王星]]相近,正是由此才促使人们把[[类木行星]]再分为巨行星([[木星]]、[[土星]])和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1988年的掩星观测又证实了冥王星大气的存在,估计大气主要由氢、氦、氮、甲烷和氨等组成,两极可能还有由甲烷冰组成的极冠。由于它离太阳极其遥远,即使在阳光直射下,其表面温度也只有 50K左右,在背阳的夜间则冷至20K,如此低温下 ,绝大多数物质都应凝成固态或液态。由此人们推测,冥王星表面应是较厚的冰层,但其内部结构则不明,它的磁场状况也无任何资料。
  
[[分类:冥王星]]
+
 
 +
 
 
[[分类:太阳系]]
 
[[分类:太阳系]]
 
[[分类:天文学]]
 
[[分类:天文学]]
 +
 +
[[Category:中文词典]]
 +
[[Category:M音词语]]
 +
[[Category:冥]]

2020年5月18日 (一) 19:04的版本

  冥王星英文Pluto),是太阳系矮行星中距离太阳排名第二的行星,距离太阳大约38.8个天文单位公转周期大约相当于地球上的248个,大约相当于天王星的三倍。从地球上观测冥王星的最大亮度为13.65个视星等

  自美国C.W.汤博1930年发现它至今,在轨道上还未走完1/4圈,尚无探测器光顾,因而是所知最少的行星。直至1978年发现冥卫一后才确知其质量,后来通过掩星又求出它半径为 1100±100 千米,由此算出平均密度明显介于类地行星与木、土星之间,而与天王星海王星相近,正是由此才促使人们把类木行星再分为巨行星(木星土星)和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1988年的掩星观测又证实了冥王星大气的存在,估计大气主要由氢、氦、氮、甲烷和氨等组成,两极可能还有由甲烷冰组成的极冠。由于它离太阳极其遥远,即使在阳光直射下,其表面温度也只有 50K左右,在背阳的夜间则冷至20K,如此低温下 ,绝大多数物质都应凝成固态或液态。由此人们推测,冥王星表面应是较厚的冰层,但其内部结构则不明,它的磁场状况也无任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