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模式”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以“ ===参见=== *人工智能基本条目 *计算机科学技术基本条目 *工学(目录) * 计算机科学 * 机器人学 * 强人工...”为内容创建页面)
 
 
第1行: 第1行:
  
 +
'''互动模式'''([[英语]]:models of interaction),指使用[[电脑]]时[[人机互动]]的介面。好的介面应该是能够有效地让互动顺利进行。互动系统是要让使用者可以在已存在的应用范围中完成他们的目的。系统使用的语言是核语言(core language),使用者使用的语言是任务语言(task language)。以下分别说明两种互动模式
 +
 +
=== Norman的执行评估循环模式===
 +
 +
进行的模式是使用者规划一个行动计划,在电脑介面上执行,然后使用者通过电脑介面观察执行结果,评估结果并决定后续的行动。这个模式有以下几个阶段:
 +
 +
*订立目标
 +
*组成意图
 +
*标明行动顺序
 +
*执行
 +
*观察系统
 +
*诠释系统状态
 +
*评估
 +
 +
执行上的裂口(gulf of execution)指使用者规划的行动和系统所接受的两者不一致,评估上的裂口(gulf of evaluation)是指系统表现和使用者期待之间的差距。好的介面应该要减少执行和评估上的裂口。Norman的模式考虑系统为介面,只关心了使用者的互动,并没有考虑系统通过介面产生的沟通。
 +
 +
=== 互动框架 ===
 +
 +
由Abowd和Beale提出,延伸了Norman的模式,并解决Norman模式中的问题。除了使用者的任务语言和介面的核语言之外,还有代表输出和输入的语言,它们有时分开有时重叠。在互动中,四个主要的转换是:发出指示(articulation)、表现(performance)、呈现(presentation)、观察(observation)。 
  
 
===参见===
 
===参见===

2021年2月23日 (二) 08:48的最后版本

互动模式英语:models of interaction),指使用电脑人机互动的介面。好的介面应该是能够有效地让互动顺利进行。互动系统是要让使用者可以在已存在的应用范围中完成他们的目的。系统使用的语言是核语言(core language),使用者使用的语言是任务语言(task language)。以下分别说明两种互动模式

Norman的执行评估循环模式

进行的模式是使用者规划一个行动计划,在电脑介面上执行,然后使用者通过电脑介面观察执行结果,评估结果并决定后续的行动。这个模式有以下几个阶段:

  • 订立目标
  • 组成意图
  • 标明行动顺序
  • 执行
  • 观察系统
  • 诠释系统状态
  • 评估

执行上的裂口(gulf of execution)指使用者规划的行动和系统所接受的两者不一致,评估上的裂口(gulf of evaluation)是指系统表现和使用者期待之间的差距。好的介面应该要减少执行和评估上的裂口。Norman的模式考虑系统为介面,只关心了使用者的互动,并没有考虑系统通过介面产生的沟通。

互动框架

由Abowd和Beale提出,延伸了Norman的模式,并解决Norman模式中的问题。除了使用者的任务语言和介面的核语言之外,还有代表输出和输入的语言,它们有时分开有时重叠。在互动中,四个主要的转换是:发出指示(articulation)、表现(performance)、呈现(presentation)、观察(observation)。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