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子弄冰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9年12月24日 (二) 14:19小毛球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扩展80首》、《学生诵读古诗词300首(4-6年级)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诗题与背景:

《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当时在常州任上。打春牛是古时的习俗,立春前一日,用土牛打春,以示迎春和劝农。打春之牛,后亦以苇或纸制。一般是由当地的长官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接着众农民将春牛打烂。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这一场景引起诗人对丰收的联想。

逐句释义: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儿童早晨起来把冻结在铜盆里的冰脱下,用彩线穿起来当作钲一样的乐器(玩)。
  稚子:指幼稚、天真的孩子。
  脱晓冰:指儿童晨起,把冻结在铜盆里的冰脱下。
  钲:古代击乐器。青铜制,形似倒置铜钟,有长柄。用于行军。一作“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冰忽然落在地上发出像玻璃一样的破裂声。
  磬(qìng):古代击乐器。用石或玉制成,形如曲尺,悬于架上,用木槌击奏。
  玻璃:指古时候的一种天然玉石,也叫水玉,并不是现在的玻璃。一作“玻瓈”。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