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诗·卷一八七 韦应物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20年11月25日 (三) 07:36胜利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全唐诗汉语拼音:quán táng shī;英语:Whole Tang poetry),唐诗总集。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三月始编,至四十五年十月成书。由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等10人奉敕编校,曹寅负责刊刻事宜。该书凡900卷,目录12卷,共计收诗48900余首,作者2200余人。 >>> 全唐诗·目录
  上一卷: 卷一八六 韦应物
  本 卷: 卷一八七 韦应物
  下一卷: 卷一八八 韦应物



韦应物

62首


【作者小传】 韦应物(约737-792)早年当过唐玄宗的侍卫,“身为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提樗蒲局,暮窃东邻姬”,他这番自述,不禁使人联想起在锦衣玉食绿酒红灯中长大的高干子弟,总是无法无天,连地方官也惹不起的。奇怪的是,他却在玩乐够了之后,忽而发愤读书,下决心脱胎换骨。后来他做过几任县令和刺史,曾经严惩不法军吏,又常感到无力拯救百姓而自愧,写下了“邑有泳流亡愧俸钱”这样的名句,终于在文学史上奠定了自己无可争辩的地位。他的诗卓然名家,“高雅闲谈,自成一家之体”,世以“王孟韦柳”并称,都继承陶渊明而各有特色。 他的词不多, 仅《三台》和《调笑》共四首。“胡马”一阕,极写边塞的荒凉,全无一字写人,却深切地体现了征人远戍的孤独和烦忧,选唐五代词没有不选这一首的。


1 城中卧疾,知阎、薛二子屡从邑令饮,因以赠之

车马日萧萧,胡不枉我庐。方来从令饮,卧病独何如。

秋风起汉皋,开户望平芜。即此吝音素,焉知中密疏。

渴者不思火,寒者不求水。人生羁寓时,去就当如此。

犹希心异迹,眷眷存终始。


2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凿崖泄奔湍,称古神禹迹。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贻之道门旧,了此物我情。


3 高陵书情,寄三原卢少府

直方难为进,守此微贱班。开卷不及顾,沉埋案牍间。

兵凶久相践,徭赋岂得闲。促戚下可哀,宽政身致患。

日夕思自退,出门望故山。君心倘如此,携手相与还。


4 假中对雨,呈县中僚友

却足甘为笑,闲居梦杜陵。残莺知夏浅,社雨报年登。

流麦非关忘,收书独不能。自然忧旷职,缄此谢良朋。


5 赠萧河南

厌剧辞京县,褒贤待诏书。酂侯方继业,潘令且闲居。

霁后三川冷,秋深万木疏。对琴无一事,新兴复何如。


6 示从子河南尉班

拙直余恒守,公方尔所存。同占朱鸟克,俱起小人言。

立政思悬棒,谋身类触藩。不能林下去,只恋府廷恩。


7 趋府候晓,呈两县僚友

趋府不遑安,中宵出户看。满天星尚在,近壁烛仍残。

立马频惊曙,垂帘却避寒。可怜同宦者,应悟下流难。


8 赠李儋

丝桐本异质,音响合自然。吾观造化意,二物相因缘。

误触龙凤啸,静闻寒夜泉。心神自安宅,烦虑顿可捐。

何因知久要,丝白漆亦坚。


9 赠卢嵩

百川注东海,东海无虚盈。泥滓不能浊,澄波非益清。

恬然自安流,日照万里晴。云物不隐象,三山共分明。

奈何疾风怒,忽若砥柱倾。海水虽无心,洪涛亦相惊。

怒号在倏忽,谁识变化情。


10 寄冯著

春雷起萌蛰,土壤日已疏。胡能遭盛明,才俊伏里闾。

偃仰遂真性,所求惟斗储。披衣出茅屋,盥漱临清渠。

吾道亦自适,退身保玄虚。幸无职事牵,且览案上书。

亲友各驰骛,谁当访敝庐。思君在何夕,明月照广除。


11 早春对雪,寄前殿中元侍御

扫雪开幽径,端居望故人。犹残腊月酒,更值早梅春。

几日东城陌,何时曲水滨。闻闲且共赏,莫待绣衣新。


12 赠王侍御

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府县同趋昨日事,升沉不改故人情。

上阳秋晚萧萧雨,洛水寒来夜夜声。自叹犹为折腰吏,可怜骢马路傍行。


13 将往江淮,寄李十九儋

燕燕东向来,文鹓亦西飞。如何不相见,羽翼有高卑。

徘徊到河洛,华屋未及窥。秋风飘我行,远与淮海期。

回首隔烟雾,遥遥两相思。阳春自当返,短翮欲追随。


14 自巩洛舟行入黄河即事,寄府县僚友

夹水苍山路向东,东南山豁大河通。寒树依微远天外,夕阳明灭乱流中。

孤村几岁临伊岸,一雁初晴下朔风。为报洛桥游宦侣,扁舟不系与心同。


15 寄卢庾

悠悠远离别,分此欢会难。如何两相近,反使心不安。

乱发思一栉,垢衣思一浣。岂如望友生,对酒起长叹。

时节异京洛,孟冬天未寒。广陵多车马,日夕自游盘。

独我何耿耿,非君谁为欢。


16 发广陵留上家兄兼寄上长沙

将违安可怀,宿恋复一方。家贫无旧业,薄宦各飘飏。

执板身有属,淹时心恐惶。拜言不得留,声结泪满裳。

漾漾动行舫,亭亭远相望。离晨苦须臾,独往道路长。

萧条风雨过,得此海气凉。感秋意已违,况自结中肠。

推道固当遣,及情岂所忘。何时共还归,举翼鸣春阳。


17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18 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19 寄洪州幕府卢二十一侍御(自南昌令拜,顷同官洛阳)

忽报南昌令,乘骢入郡城。同时趋府客,此日望尘迎。

文苑台中妙,冰壶幕下清。洛阳相去远,犹使故林荣。


20 经少林精舍,寄都邑亲友

息驾依松岭,高阁一攀缘。前瞻路已穷,既诣喜更延。

出巘听万籁,入林濯幽泉。鸣钟生道心,暮磬空云烟。

独往虽暂适,多累终见牵。方思结茅地,归息期暮年。


21 同长源归南徐,寄子西、子烈、有道 22 雪中闻李儋过门不访,聊以寄赠 23 同德精舍养疾,寄河南兵曹东厅掾 24 同德寺雨后,寄元侍御、李博士 25 同德阁期元侍御、李博士不至,各投赠二首 26 使云阳寄府曹 27 过扶风精舍旧居,简朝宗、巨川兄弟 28 赠令狐士曹 29 赠冯著 30 对雨寄韩库部协 31 寄子西 32 县内闲居赠温公 33 对雪赠徐秀才 34 西郊游宴,寄赠邑僚李巽 35 对雨赠李主簿、高秀才 36 休沐东还胄贵里示端 37 朝请后还邑,寄诸友生 38 沣上西斋寄诸友(七月中善福之西斋作) 39 独游西斋,寄崔主簿 40 紫阁东林居士叔缄赐松英丸捧对忻喜…所当服辄献诗代启 41 秋集罢还途中作,谨献寿春公、黎公 42 闲居赠友 43 四禅精舍登览悲旧,寄朝宗、巨川兄弟 44 善福阁对雨,寄李儋幼遐 45 寺居独夜,寄崔主簿 46 九日沣上作,寄崔主簿倬二李端系 47 西郊养疾闻畅校书有新什见赠久伫不至先寄此诗 48 沣上寄幼遐 49 善福精舍示诸生 50 晚出沣上,赠崔都水 51 寓居沣上精舍,寄于、张二舍人 52 开元观怀旧寄李二、韩二、裴四兼呈崔郎中、严家令 53 春日郊居寄万年吉少府中孚、三原少府伟、夏侯校书审 54 沣上醉题寄涤武 55 西郊期涤武不至,书示 56 沣上对月,寄孔谏议 57 将往滁城恋新竹,简崔都水示端 58 还阙首途,寄精舍亲友 59 秋夜南宫,寄沣上弟及诸生 60 途中书情,寄沣上两弟,因送二甥却还 61 雪夜下朝,呈省中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