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市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7年6月13日 (二) 04:44东南组05讨论 | 贡献的版本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渭南市(汉语拼音:Wèi Nán Shì;英文:Weinan City),中国陕西省辖地级市。位于陕西省东部,东经108°50′-110°38′、北纬34°13′-35°52′之间。东濒黄河与山西省、河南省毗邻,西与西安市、咸阳市相接,南倚秦岭与商洛市为界,北靠桥山与延安市、铜川市接壤。南北长182.3千米 ,东西宽149.7千米,总面积13032.9平方千米。户籍人口565.07万人,常住人口532.1万人(2012年末)。辖2个市辖区、7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即临渭、华州2个区,潼关、白水、蒲城、大荔、澄城、合阳、富平7个县,韩城、华阴2个县级市。市政府驻临渭区东风街83号。

  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地势南北高中间低,东西开阔,呈仰瓦状、以渭河冲积平原和黄土台塬为主,南北边缘分别为秦岭山地和北山山地。中部渭河冲积平原是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河流属黄河水系,渭河横穿中部东流入黄河,北洛河自西北向东南斜贯北境入渭河。属暖温带亚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1.3~16.8℃,年降水量529.2~638毫米。陇海、咸铜、西延、西韩、南同蒲铁路,108国道,101、106、107、201、202、304、305省道等公路过境。

  名胜古迹有司马迁墓和祠,桥陵、泰陵、景陵、光陵、丰陵、元陵、定陵、章陵、简陵及魏长城古遗址、西岳庙、韩城法王庙、禹王庙、合阳千佛洞、渭华起义旧址等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岳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黄河龙门旅游景区、洽川风景名胜区(珍稀鸟类重点保护区)、处女泉、瀵泉、福山翠柏等。是中国北方梆子剧声腔的发源地,有秦腔、同州梆子、碗碗腔、迷胡、阿宫腔等多种戏曲剧种。


  邮编:714000 代码:610500 区号:0913

行政区划

  全市辖2个市辖区、7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即临渭、华州2个区,潼关、白水、蒲城、大荔、澄城、合阳、富平7个县,韩城、华阴2个县级市。市政府驻临渭区东风街83号。

  • 市辖区
    • 临渭区 辖8个街道、16个镇:杜桥街道、人民街道、解放街道、向阳街道、站南街道、双王街道、崇业路街道、良田街道、桥南镇、阳郭镇、故市镇、下邽镇、三张镇、交斜镇、辛市镇、崇凝镇、孝义镇、蔺店镇、官底镇、官路镇、丰原镇、阎村镇、龙背镇、官道镇(其中,良田街道、崇业路街道由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区政府驻杜桥街道。
    • 华州区 辖1个街道、9个镇:华州街道、杏林镇、赤水镇、高塘镇、大明镇、瓜坡镇、莲花寺镇、柳枝镇、下庙镇、金堆镇。区政府驻华州街道新华大街1号。
    • 潼关县 辖1个街道、4个镇:城关街道、桐峪镇、太要镇、秦东镇、代字营镇。县政府驻城关街道。
    • 大荔县 辖1个街道、15个镇:城关街道、两宜镇、冯村镇、双泉镇、范家镇、官池镇、韦林镇、羌白镇、下寨镇、安仁镇、许庄镇、朝邑镇、埝桥镇、段家镇、苏村镇、赵渡镇。县政府驻城关街道。
    • 合阳县 辖12个镇:城关镇、甘井镇、坊镇、洽川镇、新池镇、黑池镇、路井镇、和家庄镇、王村镇、同家庄镇、百良镇、金峪镇。县政府驻城关镇,距省会西安190千米。
    • 澄城县 辖1个街道、9个镇:城关街道、冯原镇、王庄镇、尧头镇、赵庄镇、交道镇、寺前镇、韦庄镇、安里镇、庄头镇。县政府驻城关街道宝塔路13号,距渭南市区115千米。
    • 蒲城县 辖1个街道、15个镇:城关街道、罕井镇、孙镇、兴镇、党睦镇、高阳镇、永丰镇、荆姚镇、苏坊镇、龙阳镇、洛滨镇、陈庄镇、龙池镇、椿林镇、桥陵镇、尧山镇。县政府驻城关街道。
    • 白水县 辖1个街道、7个镇:城关街道、尧禾镇、杜康镇、西固镇、林皋镇、史官镇、北塬镇、雷牙镇。县政府驻城关街道。
    • 富平县 辖1个街道、14个镇:城关街道、庄里镇、张桥镇、美原镇、流曲镇、淡村镇、留古镇、老庙镇、薛镇、到贤镇、曹村镇、宫里镇、梅家坪镇、刘集镇、齐村镇。县政府驻城关街道人民路,距渭南市区63千米,距省会西安66千米。
  • 县级市
    • 韩城市 辖2个街道、6个镇:新城街道、金城街道、龙门镇、桑树坪镇、芝川镇、西庄镇、芝阳镇、板桥镇。市政府驻新城街道太史大街政府大院。
    • 华阴市 辖2个街道、4个镇:太华路街道、岳庙街道、孟塬镇、华西镇、华山镇、罗敷镇。市政府驻太华路街道,距省会西安120千米。

历史

  西周为王畿地。春秋分别为秦、晋地。战国属秦。秦为内史地。西汉以渭河南、北分属京兆尹和左冯翊。东汉建武十五年(39年)析京兆尹东部地(今华阴市、潼关县地)属弘农郡。三国魏改左冯翊为冯翊郡,郡治由高陵迁临晋(今大荔城关镇),属雍州。十六国前秦甘露二年(360年)置渭南县,故治在今市北,后废。

  北魏太平真君元年(440年)析京兆、冯翊、弘农三郡地于郑县(今华县城关镇)置华山郡;太和二年(478年)析澄城郡地于白水县(今白水县北部)置白水郡,五年又于南新丰县(今临渭区渭河南)置渭南郡,十一年迁华山郡治于华阴县(今大荔县城关镇)并析雍州东部地置华州,初治李润堡(今大荔县西北)后移治华阴县,领华山、澄城、白水三郡。孝昌三年(527年)于今市东南4里置渭南郡及南新丰县,改华山郡为武乡郡。永熙三年(534年)析华州南部地于郑县置东雍州及华山郡。

  西魏废帝二年(553年)改南新丰县为渭南县。三年省东雍州,迁华州治于郑县,领华山、白水二郡;于武乡县置同州,领武乡、澄城二郡。北周省渭南郡;建德三年(574年)于夏封县(今临渭区渭河以北)置延寿郡,属雍州。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存州;开皇十四年移渭南县于今市。大业三年(607年)废同州,于州治复设冯翊郡,省华州,其地分属京兆、冯翊二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复废冯翊郡置同、华二州,八年西韩州治迁韩城县,属关内道;贞观八年(634年)废西韩州;垂拱元年(685年)华州更名太州;神龙元年(705年)复名华州。宋属永兴军路。金贞祐三年(1215年)于韩城置祯州,三州均属京兆府路。蒙古至元元年(1264年)废祯州,二年复设,六年又废,属奉元路。明属西安府。清雍正三年(1725年)升同、华二州为直隶州,十三年又升同州为同州府并降华州为同州府所辖的散州。1913年废州、府,以县属关中道。1928年废道,由省领县。

  1948年在合阳设陕甘宁边区大荔分区。1949年5月在渭南设陕甘宁边区渭南分区。1950年渭南、大荔二分区合并,于渭南设渭南专区,辖13县。1952年原咸阳专区的富平、耀县、三原、泾阳、高陵五县划入。1956年撤销渭南专区,辖县属省。1961年复设渭南专区,辖14县。1969年更名渭南地区。1979年将耀县划归铜川市。1983年9月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渭南县,设立渭南市(县级);撤销韩城县,设立韩城市(县级);临潼、蓝田二县划归西安市。1990年12月27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华阴县,设立华阴市(县级)。

  1994年12月17日,国务院批准(国函[1994]136号):(1)撤销渭南地区和县级渭南市,设立地级渭南市,市政府驻东风街83号。(2)渭南市新设临渭区,以原渭南市的行政区域为临渭区的行政区域,区政府驻前进路。(3)渭南市辖原渭南地区的华县、潼关县、大荔县、合阳县、澄城县、蒲城县、白水县、富平县和新设立的临渭区。原渭南地区的韩城市、华阴市由省直辖。

  1996年,渭南市面积13134平方千米,人口约516.4万人。市政府驻临渭区。辖临渭区及华县、潼关、白水、蒲城、大荔、澄城、合阳、富平8县,代管华阴、韩城2个县级市。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渭南市常住总人口5292200人;其中,临渭区888866人、华县350228人、潼关县147833人、大荔县706948人、合阳县432313人、澄城县372150人、蒲城县738675人、白水县277716人、富平县747942人、韩城市387041人、华阴市242488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渭南市常住总人口5286077人,其中:临渭区877142人,华县322148人,潼关县155463人,大荔县693392人,合阳县436441人,澄城县386150人,蒲城县743000人,白水县279679人,富平县743385人,韩城市391164人,华阴市258113人。

  2012年末,渭南市面积13032.9平方千米,户籍人口5650700人,常住人口532.1万人。2013年末,渭南市共有12个街道、130个镇,202个社区、3198个行政村,市政府驻临渭区。

  2015年10月13日,《国务院关于同意陕西省调整渭南市部分行政区划的批复》(国函[2015]186号):同意撤销华县,设立渭南市华州区,以原华县的行政区域为华州区的行政区域,华州区人民政府驻华州街道新华大街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