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相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2017年5月8日 (一) 08:25白山组08讨论 | 贡献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实相(Dharmatā),佛教术语。谓一切法的真实体相。就其在整个佛教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和在各宗学说中的概念内涵言,等同于实性、空性、涅槃、真如、实际等表示终极性、绝对性、本体性、本源性的概念。《中论·观法品》说:“诸法毕竟空,不生不灭,名诸法实相。”大乘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现象的“诸法”由于其因缘和合而产生,绝无永恒实在可言,这种无常性规定了它们“毕竟空”。空性是不变的自体。从它与世间诸法的虚幻性相对待言,它便是真性。一切诸法呈现的相状是主观分别执著才产生的,是幻相、假相。与此相对的寂静不动的存在本然之相,是实相。《大般涅槃经》说:“无相之相,名为实相”。从梵文字源上说,实相也就是法性,诸法之性。从实相对一切诸法的本源意义说,即法界。华严宗的法界缘起便取这一含义。天台宗则着眼于从认识论角度将“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的性具说视为诸法实相。法相 宗又以“圆成实性”为诸法实相。其他各宗派的实相观随其教义组织方法而说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