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来自中文百科,文化平台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概念汉语拼音:Gainian;英语:Concept),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把感觉到的事物的共同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比如从白雪、白纸、白马等事物里抽出共同特点,就得出“白”的概念。事物的一般属性或本质属性是从同一类事物中抽取出来概括而成的。当对某类事物的抽象概括达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有一种能够代表和标志这一般性的(而不是一个个具体的)东西,即符号。在这里指的符号就是词。因此,当事物的一般特征和本质属性的抽象和概括达到用词的形式标志它们时,这个词就是概念。

  概念是认识过程中的阶段。人类真理认识,是在一系列概念的形成中,在概念的不断更替和运动中,在一个概念向另一个概念的无数转化中实现的。

  人们认识周围事物最初形成的概念是前科学思维时期的日常生活概念。这种最初形成的概念,通常是作为对周围事物的感性经验的直接概括,并不具有很高的抽象性。科学思维中运用的概念即科学概念,是在相关理论指导下形成的,而且它总是处于特定的理论系统之中,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人们对于同一事物的认识,往往形成不同内容的科学概念。不同的学科对于同一事物会形成不同内容的科学概念,而在同一学科的不同理论中,对于同一事物也会形成不同内容的科学概念。人们对于特定事物的本质的认识,即科学概念的内容,并不是单一的、无条件的,而是多方面的、有条件的。概念总是随着人的实践和认识的发展,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这种发展的过程或是原有概念的内容逐步递加和累进,或是新旧概念的更替和变革。

概念的范围、定义和内容

  在一些哲学理论中概念范围与概念内容的定义不同。

  概念范围(外延)是指所有包括在这个概念中的事物,比如“白”的概念范围是所有白色的事物。范围相同的概念被称为是相当的,在逻辑研究中,尤其是在数学逻辑中相当的概念往往被看作是相同的。

  在将一个概念细分为亚概念时,要注意两分法的应用,来防止逻辑谬误的发生。

  在逻辑学中,一个概念的定义被看作是适当的,如果这个定义的用词描述的范围与概念范围相同。比如:

    正方形是四个边长都相等的长方形

  是一个适当的概念。

  概念内容(内涵)包括所有一个组成该概念的事物的特性和关系。比如“饲养技术”的内容包括所有有关于这个技术的特性。但在定义这个概念时人们挑选出这些特性中最关键的,比如:“饲养技术是繁殖、喂养、圈养和使用农业用动物和以此提取有价值的产品的技术”。

科学概念

  由于科学研究的需要,人们对概念做出了限制,一般概念可以有不同理解,而科学概念要求就十分严格。

  科学概念的特征就是:

  1. 专义性

  2. 系统性

  3. 可检验性

  4. 稳定性

  5. 精确性

历史上的定义

  在古希腊和罗马概念被定义为抽象和区别后获的定义。

  在中世纪概念被定义为“事物的一切”(Universalia post res),来说明一个概念包括它所定义的所有的事物。

  笛卡尔和莱布尼茨将概念的清晰度和分明度称为是概念的特征。

  康德区分概念与见解:他认为见解是对个别事物的想象,而概念则是对多个事物的共同点的想象。

哲学争论

  在哲学上对除用来描述的语言本体及其所描述的事物外是否还有其它思想上的、思维上的或抽象的实体如“思维单位”、内涵、外延等有争议。

  在认识论中概念被看作是对与人类无关的事实存在的特性的反应。概念的变化和扩大反映了人类对世界的知识和认识的扩展。